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人類首次!西湖大學團隊解析迄今最完整小鼠基因組圖譜,歡迎閱讀。
IT 之家 12 月 8 日消息,IT 之家從西湖大學微信公眾号獲悉,北京時間 2024 年 12 月 6 日,《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了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西湖實驗室俞曉春團隊最新成果 " 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參考基因組序列(The complete telomere-to-telomere sequence of a mouse genome)",報道了該團隊在解析小鼠參考基因組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這意味着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看清小鼠基因組 DNA 全貌。
如果我們想獲得一個生命體的所有遺傳信息,就需要知曉全部基因組 DNA 的情況。迄今,基因組學領網域的一個重要研究目标,正是獲得完整的、精确的基因組序列,這對于我們理解基因組的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研副院長、西湖實驗室科研副主任俞曉春教授長期致力于 DNA 損傷修復機制和癌症發生發展的研究;簡單來說,就是 DNA 受損引發的癌症的診斷、檢測與治療。而小鼠,是生命科學研究中最常見的實驗動物和模式生物,這是因為許多生物實驗不宜在人體内進行,因此,小鼠的基因組 DNA 信息直接關系到人類健康的探索。也正因如此,人類對小鼠基因組 DNA 的認知與這個團隊的研究密切相關。
圖源 Pixabay
俞曉春團隊綜合了眾多三代基因測序技術,開發了一把能夠充分挖掘小鼠基因的 " 金鏟子 "。他們以最常用的小鼠 C57BL / 6 的單倍體胚胎幹細胞(mhaESC)為樣本,進行了基因測序和組裝,獲得了長度為 2.77 Gbp(表示十億個鹼基對)的完整的高質量小鼠參考基因組序列。
要知道,此前關于小鼠的基因 " 檔案 ",一直存在着約 7~8% 未被解析的區網域。此次西湖大學團隊獲取的基因組序列,就包含 215.23 Mbp(表示一百萬個鹼基對)先前未被鑑定的序列,填補了約 7.7% 的基因組空白。
這些發現不僅提高了對小鼠基因組結構和功能的理解,也為基因組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和數據資源。
俞曉春實驗室劍指的始終并不是小鼠基因組真容本身,而是希望利用這把 " 基因組之鏟 " 探索遺傳性癌症、發育性疾病未解的致病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