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銷量先抑後揚 中汽協:上半年銷量增長9.8%,歡迎閱讀。
7 月 11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 簡稱中汽協 ) 公布了 2023 年上半年汽車產銷數據,中汽協指出:我國汽車市場在經歷過一季度促銷政策切換和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後,在中央和地方促消費政策、輕型車國六實施公告發布、多地汽車營銷活動、企業新車型大量上市的共同拉動下,疊加車企半年度節點衝量和 4、5 月同期基數相對偏低,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上半年累計實現較高增長。
對比 2022 年的數據,會發現今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銷量增幅很顯著,而且中汽協預計下半年行情會呈現穩定增長,雖然行業仍面臨較大壓力,但總體來說還是很令人振奮。
單看 6 月銷量,實際在去年上半年公布燃油車購置稅減半優惠政策後,去年 6 月的行情暴增,因此導致了同比基數較高,進而造成增長數據略有下降。中汽協數據顯示:6 月,汽車產銷分别達到 256.1 萬輛和 262.2 萬輛,環比分别增長 9.8% 和 10.1%,同比分别增長 2.5% 和 4.8%。
也就是說,6 月看環比數據,顯然整體車市行情仍呈上揚狀态。
而從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車市行情呈先抑後揚的過程,中汽協将其總結為 " 過渡期 "。數據顯示:1-6 月,汽車產銷累計完成 1324.8 萬輛和 1323.9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9.3% 和 9.8%。對比 2022 年上半年,累計產銷量分别是 1211.7 萬輛和 1205.7 萬輛——產銷量均超過百萬輛級。
而在乘用車領網域,雖然產量同比數據顯示為 " 微降 ",但銷量數據仍呈增長,且環比數據增幅達到了兩位數。6 月乘用車產銷分别完成 221.9 萬輛和 226.8 萬輛,環比分别增長 10.4% 和 10.6%,產量同比微降 0.9%,銷量同比增長 2.1%。
1-6 月累計數據來看,乘用車產銷完成 1128.1 萬輛和 1126.8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8.1% 和 8.8%。中汽協指出:乘用車累計產銷數據來看,除了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呈兩位數下降外,其餘三大類車型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
與乘用車增長相比,另一個好消息來自商用車領網域,不僅 6 月商用車產銷同比分别增長 31.3% 和 26.3%,且 1-6 月累計產銷也呈現同比增長 16.9% 和 15.8%。
商用車增長其實也是經濟好轉的一個風向标,以此預示着整體經濟也在向好發展。
在乘用車領網域,不同國别車系表現出不同的增減态勢,中國品牌乘用車在 6 月份銷量達到了 120.5 萬輛,同比增長 21.2%,市場份額上升了 8.4% 達到 53.1%。
車市三大增長極之中,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增長數據依然樂觀,中汽協數據顯示:6 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别完成 78.4 萬輛和 80.6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32.8% 和 35.2%,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了 30.7%。
1-6 月,新能源汽車產分别完成 378.8 萬輛和 374.7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42.4% 和 44.1%,市場占有率達到 28.3%。
新能源汽車市場從數據來看另一大特點在于市場銷量的結構在發生變化,中汽協分析上半年新能源累計數據指出:1-6 月,新能源乘用車中,10 萬元以上的車型同比呈現正增長,其中 35-40 萬元價格區間漲幅最大,而 10 萬元及以下價格區間車型同比下降,銷量主要集中的價位區間在 15-20 萬元,累計銷量達 111.8 萬輛,同比增長了 81%。
但是如果對比 2022 年上半年,也會發現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增幅在進一步收窄,與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動辄倍增 ( 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同比增幅 1.2 倍 ) 的情況相比,今年的新能源市場随着價位提升,銷量增速也由 " 猛 " 降至 " 高 "。
同樣居于高速增長區間的,還有汽車出口數據:6 月,汽車企業出口 38.2 萬輛,同比增長 53.2%,但環比下降 1.7%。其中乘用車出口 31.2 萬輛,環比下降 4.1%,同比增長 57.7%; 商用車出口 7 萬輛,環比增長 10.7%,同比增長 36%。新能源汽車出口 7.8 萬輛,環比下降 28.4%,同比增長 1.7 倍。
1-6 月,汽車企業出口 214 萬輛,同比增長 75.7%,其中乘用車出口 178 萬輛,同比增長 88.4%; 商用車出口 36.1 萬輛,同比增長 31.9%,新能源汽車出口 53.4 萬輛,同比增長 1.6 倍。
而在出口排行榜單中,上汽集團 6 月出口 8.7 萬輛,累計出口 48.3 萬輛仍保持領先,奇瑞則緊随其後。
而在總銷量企業排名之中,上汽也依然保持累計與單月領先态勢,下表的新能源銷量車企排名,比亞迪則以 6 月 25.3 萬輛,累計 125.5 萬輛,大幅超越了排名其下的特斯拉。
作者:劉英 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