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曾經的電競少年,為什麼決定用16年克隆地球?,歡迎閱讀。
他年少有為,24 歲就成為當代集團旗下最年輕的總經理。
他曾把單一的物業公司發展為包括新科技、新空間、新服務的孵化和產業集團,10 年間業務年收入從千萬級增至超十億。
而一次偶然的美國之旅改變了他的事業軌迹。
2014 年,他去美國考察,在朋友的家裡第一次領略了 VR。" 當時一下就被擊中了!" 商業嗅覺敏銳的他第二年就創立 51VR(2019 年 51VR 品牌更新為 51WORLD),并擔任 CEO。
他就是李熠,一個曾經追求 " 星際争霸 " 競技對抗的熱血少年,以及酷愛德州撲克心理博弈的跨界選手,如今他已算得上這兩項愛好的頂級高手。
然而,這還不是最酷的。李熠計劃用 16 年的時間幹一件大事——克隆地球,在虛拟與現實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目前,這個計劃仍在進行中。
前不久,混沌的課程主任在與李熠打磨課程的過程中,有過一次面對面的交流。言語之間,51WORLD 清晰的願景逐漸浮現,以下内容為混沌君根據李熠與混沌課程主任的對話整理。
本周六,李熠将做客混沌直播間,分享 51WORLD 是如何誕生的,歡迎掃描海報二維碼預約:
" 如果處在大航海時代,我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跳上船,去做探索新大陸的先行者。" 李熠這樣形容自己的冒險基因。他的冒險故事始于一款即時戰略遊戲 RTS ——星際争霸。初中時,他第一次接觸到星際争霸,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高中時已是打遍本地 " 無敵手 ",四處尋覓星際高手,但求一戰。
進入重慶大學後,他加入了學校的電競協會,并很快成為星際争霸核心隊員。當電競協會發起人因考研無法繼續帶領協會時,李熠毅然接過了持續發展壯大電競協會的 " 重任 "。" 作為一個徹徹底底的 i 人,我克服了無數心理障礙去突破自己,甚至學會如何拉贊助、組織賽事。" 他回憶道。" 因為我太熱愛這樣的電子競技對抗了,我想讓更多人也感受到競技的魅力。"
憑借純粹的熱愛,李熠将重慶大學的電競協會經營得風生水起。他不僅成功組織了重慶各大高校電競賽事,還承接了三星 WCG 重慶賽區這樣的頂級賽事,成為電競圈的知名賽事組織者。" 我從不談價格,給一百塊錢也做,給一萬塊也做。" 這種 " 口碑至上 " 的理念,讓他在大學期間賺到了第一桶金,但也經歷了被坑騙的辛酸——某次賽事結束後,合作方僅支付 200 元費用,他不得不自掏腰包填補缺口。
這段經歷深深影響了他的商業邏輯。" 口碑是最大的資產。" 李熠說。即便後來創業,他仍堅持 " 絕不交付失敗項目 ",這種執着讓 51WORLD 在十年間積累了上千 B 端客戶,幾乎未投放過廣告。
李熠的人生始終與 " 競技 " 緊密相連。他坦言自己 " 天然的競技偏好者 ",無論是星際争霸的戰略博弈、德州撲克的心理博弈,還是創業世界的競争博弈,看似完全不同的三件事,在他看來都有着一個共同的底層——高強度競技對抗。
" 所謂高強度競技對抗,考驗你的有四個因素:邏輯推理,數學計算,人性博弈,情緒管理。" 李熠說到," 這些因素匯集在一起組成的競技場深深吸引着我。"
打星際 25 年,玩德州 15 年,創業 10 年,這些對他而言,都是一場競技戰。在星際争霸中,他學會計算每一秒資源的分配,并琢磨對手的戰術;在德州撲克桌上,他學到了 "96% 勝率仍可能被 4% 的運氣擊敗 " 的殘酷現實以及應對逆境的情緒管理。
" 即便創業期間不幸抽到了爛牌,也要用學會運用邏輯、數學、人性、情緒來翻盤。" 這種 " 競技哲學 " 貫穿了他的職業生涯。
在創立 51VR 前,李熠曾 " 空降 " 到一個瀕臨崩潰的業務擔任總經理。" 那時候公司現金流已斷,而手下全是大我十歲的老員工,沒人服我。" 他帶着團隊從零起步,半年内實現現金流為正。這段經歷讓他意識到:" 決定創業生死的就是現金流。" 而這種競技哲學,讓他随時對現金流保持高度警覺,決不能離開競技場。
2016 年,SpaceX 提出 " 火星移民計劃 ",馬斯克的宏大叙事震撼了李熠。但他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如果馬斯克想用物理空間延續文明,我們則要用數字世界為人類創造‘ Planet B ’。"
2017 年,51WORLD 正式啟動 " 地球克隆計劃 " ——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虛拟地球。李熠的靈感還來自比特币創始人中本聰:"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公共物品,而我們要創造一個屬于全人類的數字地球。" 在他的設想中,這個去中心化的數字地球将幫助 AI 更安全高效地進入物理世界,也讓普通人更智能而沉浸地探索數字世界。
計劃分為五個階段:靜态世界、動态世界、半模拟世界、全模拟世界和數字孿生世界。截至 2025 年,團隊已攻克前三階段,即完成了 " 人與建築 "" 車與道路 "" 水與城市 " 的數字化,正在向第四階段 "AI 與地球 " 邁進。
" 沒有務實的商業,願景只是空中樓閣。" 李熠深谙此道。51WORLD 的三大核心產品——數字孿生平台 51Aes、合成數據與仿真平台 51Sim、數字地球平台 51Earth,既是技術落地的抓手,也是 " 反哺願景 " 的燃料。
51Aes 已為水利、工業、能源等領網域提供解決方案。在某水利工程中,平台通過洪災推演幫助減少重大損失;51Sim 則成為自動駕駛公司的 " 虛拟訓練場 ",用合成數據替代危險路測;而 2024 年上線的 51Earth 數字地球平台,标志着公司正式發力消費者端。在不斷面向 C 端的過程中,公司的高精度數字資產也将逐漸開放給全球開發者,一起構建開源生态。
" 早期技術成本高,只能服務大企業和政府。但未來,一個大山裡的孩子也能用手機‘環遊世界’。" 李熠堅信,互聯網曾經從小眾走向大眾,數字孿生技術終将普惠大眾。
距離 2030 年 " 克隆地球 " 目标實現僅剩不到六年,李熠将賭注押在三大技術上:AGI 降低體驗與創作門檻、Web3 吸引全球開發者、5.1 億用戶催生規模應用場景。" 這三者會形成螺旋式增長。" 他說。
面對一路以來的挑戰,他感受到保持在線競技狀态是一切的關鍵。
25 年過去了,他依然可以每周在星際争霸戰場上保持 300+APM(每分鍾操作次數)的競技狀态。
10 年過去了,他依然堅守現金流準則:即便最黑暗的時刻,公司賬上也要永遠保持 24 個月現金流。
" 堅持十年,你就是頂級高手。" 這是李熠的人生信條。無論是星際争霸、德州撲克還是創業,他都踐行着 " 長期主義 ":" 玩星際争霸 25 年,德州撲克 15 年,創業 10 年,我也将用長期主義去兌現地球克隆的叙事。"
在他眼中,克隆地球與競技遊戲并無本質區别:" 這都是對抗不确定性的競技遊戲。只不過這場創業遊戲的盡頭,是人類更美好的未來。"
點擊下方海報,預約觀看直播!
混沌時代,每一個創業者都是洞穴中的囚徒。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努力走出洞穴。
凱文 · 凱利、彼得 · 聖吉、尤瓦爾 · 赫拉利、張首晟、周其仁、俞敏洪、左晖……
混沌老師用 600 多堂課為創業者支起火把,照亮前路。
掃描下圖,和混沌一起早半步認知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