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國汽車出口600萬輛,關稅壁壘擋不住出海雄心,歡迎閱讀。
在慶祝中國汽車出口量創新高的同時,我們也應警惕撲面而來的挑戰。
撰文丨 CJR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面對越來越卷的内部環境,國内車企開辟新戰場,密集出海。近些年來,中國汽車出口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長。
海關總署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中國汽車出口 641 萬輛,同比增長 23%,總值 1174 億美元。(中汽協的數據是 585.9 萬輛、同比增長 19.3%。數據差異在于海關總署統計的數據包含在途車型和二手車出口量。)
事實上,從 2020 年開始,我國整車出口數量就以每年一個百萬的增長幅度,迅速從 2020 年的 108 萬台邁上 2024 年 600 萬台的台階,中國汽車出口實現跨越式的發展。2024 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大幅增加,離不開中國車企的密集發力,尤其是憑借智能電動汽車的優勢,加速海外布局,搶占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份額。
興奮之餘,我們也要看到,中國汽車的出海才起步,現在還遠不是中國汽車人能自嗨的時候。因為,在出口狂飙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上仍面臨多重挑戰,貿易摩擦、技術壁壘、抵制電動化等不确定風險仍需警惕。
01
新能源車是自主出海的壓艙石
出口屢次站上新台階的背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中國車企 " 出海潮 "。
根據各車企發布的 2024 年出口數據,奇瑞汽車以近 114.5 萬輛的出口量力壓一眾選手;上汽集團海外出口累計銷量 108.2 萬輛,同比增長 2.6%;長安出口 53 萬輛,同比增長超 47%;長城、比亞迪、吉利新車出口量為 45.3 萬輛、41.7 萬輛、40.4 萬輛。
新能源車是自主出海的壓艙石,2024 年 1-12 月新能源汽車出口 128.4 萬輛,同比增長 6.7%。盡管目前在出口數量上,新能源車尚不能與燃油車相提并論,但新能源車增勢喜人,發展潛力無限。
新能源汽車出口走強,除了海外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比較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競争力較好,憑借先進的電池技術、智能化的駕駛系統和完善的充電設施,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青睐,成為推動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力量。
02
單純整車出口貿易已到上限
中國汽車出口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也走出了以往依賴亞洲和非洲等部分不發達國家出口的尴尬境況,逐步攻破歐洲發達國家的門檻。雖說戰略版圖逐步擴大,但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可不少。
2024 年,中國出口的五大目标市場,仍是俄羅斯、墨西哥、中東、歐盟和巴西。其中,俄羅斯 117 萬輛。但是,俄羅斯繼 2024 年 4 月份堵住了中亞轉口的漏洞之後,又在 10 月份将報廢稅提升到 70%-85%,導致中國汽車出口轉為負增長。關稅的調整和俄烏戰争的不确定性,都預示了中國車企在俄羅斯 " 銷量高漲 " 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歐盟也是如此,自從歐盟宣布施加了關稅之後,新能源出口增速就掉頭向下。由此帶來的市場衝擊在預料之中,但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而言,歐盟市場有着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即使面對關稅壁壘,也得想方設法繞過去。
市場向來如此,有挑戰才有機遇。在各種關稅壁壘限制下,中國車企正在積極尋求入歐新思路。借助與 Stellantis 的合作關系,零跑成功在歐洲落地生產電動汽車,并開始準備零部件本地化生產;2024 年 4 月奇瑞與西班牙汽車公司 Ebro-EV Motors 成立合資工廠;比亞迪乘用車工廠落地匈牙利;上汽名爵、吉利、廣汽、東風等也有明确的歐洲建廠規劃。
除了本土化生產之外,中國車企還在部分地區積極搭建銷售和售後服務網絡,成立本土化研發中心,乃至打造充電網絡等,全方位推進本土化進程。當前車企密集推動本土化建設,以更好滿足當地消費者用車需求,從而間接促進中國品牌的海外銷量,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汽車出口已進入一個新階段。
2024 年的出海潮是瘋狂的,不僅中國車企出海,部分合資車企也将中國工廠轉變為全球工廠,出口到其他國家。這背後,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全面崛起,有品牌層面上的影響力提升,有制造層面上的品質提升。更關鍵的是,中國車企出海逐步從產品出海過渡到 " 生态出海 ",新能源產業鏈成本優勢難以撼動。
當然,在我們為中國汽車出口量創新高的同時,也應警惕撲面而來的挑戰,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本土市場,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強勢品牌,仍道阻且長。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My 車轱辘立場】
奔馳、寶馬、沃爾沃 2025 規劃出爐,如何在新能源時代反攻?
長城新設超豪華、廣汽攜手華為,自主高端化進入下半場
" 大魚 " 長安汽車,成為 " 快魚法則 " 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