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本田、豐田都要量產全固态電池,廣汽成最大赢家,歡迎閱讀。
未來誰能更快實現固态電池產業化布局,誰就擁有改變產業新格局的機遇。
撰文丨 CJR
責編丨 DAN
設計丨 PinZow
固态江湖有任何風吹草動,幾乎都會刮起一陣市場熱論。近日,廣汽集團的合資夥伴——本田和豐田相繼發布固态電池最新技術成果,曾經充滿争議的固态電池又成了關注的焦點。
固态電池研發的領跑者豐田汽車,宣布稱其已經掌握全固态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生產計劃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準。不同于豐田的高調,一直積極進行電動化轉型的本田,同樣也在暗自進行固态電池技術研發與突破。11 月 20 日,本田汽車在全球汽車行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首次公開自研全固态電池面向量產化的示範生產線。
這個消息一出,業界譁然,給人的感覺就是,本田此前在電動車領網域的動作遲緩,态度這麼消極,原來是憋大招呢。無論是本田還是豐田、日產,這些日系企業真是野心滿滿,它們想直接用固态電池,革了現有電池廠商和新能源主機廠的 " 命 " 啊。毫無疑問,未來誰能更快實現固态電池產業化布局,誰就擁有改變產業新格局的機遇。
本田上桌,豪賭未來
每到冬季,新能源汽車往往都會出現續航裡程縮水,這導致很多新能源車主一到冬天就犯難,加重續航焦慮。所有人都在期待,下一代電池技術能夠颠覆新能源車的發展困境,固态電池也被寄予厚望。因此,日韓歐中都将開發固态電池放在了國家產業戰略的高度。
近日,Honda 首次公開位于日本栃木縣本田技術研究所的自研全固态電池面向量產化的示範生產線。從發布的照片來看,這是一座全新的電池生產工廠。該工廠占地約 27400 平方米,已配備了驗證每個生產過程的工具,還支持電池單元的形成和模塊的組裝。在這條生產線上,工程師可以對電池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進行測試和驗證。
為了加快全固态電池開發進度,本田正在兩個主要領網域進行 " 快速研究 ":材料規格和制造方法。比如為了滿足車輛續航裡程、乘坐空間和動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本田将在電池結構、材料和生產工藝等方面設定先決條件或目标。通過這些舉措,能大大提升本田的研發效率。
同時,本田也通過高效的生產工藝來提高成本競争力,不僅會将其應用于汽車,還會進一步應用于摩托車及航空領網域等多種移動產品,從而發揮規模優勢,進一步降低成本。據悉,本田還計劃在 2030 年之前将全固态電池的成本降低 25%,并在 2040 年進一步降低 40%。
對于固态電池技術,豐田汽車可以說是忠實的擁趸,早在 2008 年已經開始布局,截至目前已經擁有 1300 多項固态電池專利,遠超其他對手。前不久,豐田固态電池生產計劃獲得日本政府批準,并将于 2026 年開始正式生產,有望成為首批推出固态電池驅動乘用車的汽車制造商之一。
這就是在互聯網上被噴的電氣化轉型太慢的豐田和本田,居然不聲不吭之間把這麼硬核的技術又向前做了推進。本田以及其他日本企業正在尋求加速完成新能源汽車關鍵新技術的落地,以拿下技術優勢,繼續享受市場紅利。
巨頭加碼,固态電池應用提速
固态電池技術的突破,不僅僅是日系企業的獨角戲。全球範圍内,包括中國車企在内的多家汽車制造商正積極投身于固态電池的研發與布局。從產業角度看,中日在固态電池領網域的競争非常激烈。
在中國市場,固态電池的研發和量產計劃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今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旗下埃安昊鉑發布 100% 固态電解質的全固态電池,同時表示該技術已從實驗室走向量產應用階段。另外,寧德時代在今年增加了對全固态電池的研發投入,已将全固态電池研發團隊擴充至超 1000 人。寧德時代目前主攻硫化物路線,在近期已進入 20Ah 樣品試制階段。
盡管固态電池仍存在諸多技術痛點與挑戰,沒有真正實現固态電池的上車量產,但從近期陸續放出的消息來看,固态電池技術已取得重大進步,其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距離正不斷縮短。所以在技術突破瓶頸這一塊,各大車企都有着一定的積累,這一點我們認為還是可信且有必要的。
固态電池是未來重要的技術發展方向,已經是業内的共識,中國企業應該少點 " 喊口号 ",重點在電池研發上穩扎穩打,在固态電池領網域超越日本,這才是真正取代燃油車的關鍵。在這場技術較量中,各家企業都在高喊 " 王者即将歸來 ",可究竟誰能笑到最後,還真不好說。
固态電池的優勢無可否認,本田和廣汽集團等車企在固态電池技術方面持續加碼,也是希望借固态電池,打造續航更長、價格更低、安全性更好的純電動車,從而在市場上進行彎道超車。不過,這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解決技術難題和降低成本,但還是值得期待的。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 My 車轱辘立場】
視頻|試駕全新凱美瑞 2.5L 雙擎版,好開有勁還省油!
全新普拉多、全新皇冠重磅回歸,一汽豐田打造全新的戰略縱深
大灣區的新故事:豐田車主,不同的人生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