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姚安娜的困境,向佐也有,歡迎閱讀。
上周姚安娜的 " 吃雞式演技 " 還沒玩膩,這周又有新素材了,來自向佐即興表演《莫扎特之死》片段。
台下監制們都快被這段表演憋碎了。
都是天花板級别的富二代 & 星二代,都有逐夢娛樂圈的想法,如果說姚安娜需要的是題海戰術,向佐恰恰相反,從戰略上,他更需要的是 " 類型深耕模式 "。
剛起步的動作演員向佐
向佐演的片段來自話劇《莫扎特之死》,借宮廷樂師薩利埃利之口,向觀眾講述 " 音樂宿敵 " 莫扎特的傳奇一生,這是一段 " 痛感 " 很強烈的内心獨白,經常被作為表演專業的訓練素材。
監制們的專業評價是:層次不分明,可憐和憤怒的來源沒有立足點,節奏也沒控制好。
如果從 2005 年參演《霍元甲》開始,向佐已經演戲十多年,甚至主演過兩部電影《封神傳奇之雷震子》和《我的拳王男友》。
相比之下,《我的拳王男友》與向佐的适配性會更高些,電影大致說的是一位 " 花街拳王追夢 " 的故事,動作戲比較多,
《無限超越班》裡向佐提到自己 " 閉關七年 " 學演戲,說的其實就是為這部電影做的準備。
根據拍攝記錄,他确實是從 2010 年 4 月起就在杜琪峰指導下進行動作訓練,每周 6 天,每天超過 12 小時,一直堅持了 6 年。
他動作戲的完成度以及對人物情緒的把控,也在夜以繼日的魔鬼訓練中有所提升。有了嚴師杜琪峰的調教,網友對于向佐的表現也增加了正面肯定,覺得他 " 不那麼發緊,而是學會松弛了 "。
到這一部戲,杜琪峰對演員向佐的評定是:他已經可以做一個起步的動作演員了。
向佐這時要是順着杜 sir 說的 " 起步 " 一路往下走,興許還是能有一番作為,但是,起步之後,向佐的認知似乎有點偏了。
做演員是要全面且平庸,還是要類型化但極致
向佐在《無限超越班》裡提出了自己如今的困惑:
沒有發揮的空間,像廢人一個,想要突破動作演員的戲路全面發展,覺得什麼角色都能演才是好演員 ……
他給自己樹立的正面榜樣是:" 李連傑甄子丹成龍大哥也在成功之後故意去拍了部文藝片,就為了告訴大家動作演員會演戲 "。
道理是這樣,但他忽略了一點:大哥們也是打戲登峰造極之後才轉型的,而向佐不還在 " 起步的動作演員 " 階段嗎?
他更應該思考的其實是,我把現有的角色诠釋好了嗎?我的角色為作品叙事增加了深度和廣度嗎?
當然向佐演的并不全是一番主角,可是這裡有個問題 : 少爺在叔伯的項目裡幹個基層工作,和窮孩子只能當社畜,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少爺和社畜職場環境真的天差地别,《無限訓練班》裡同屆學員高海寧就是個好例子。
TVB 出道,沒背景沒經驗,因為長相自帶媚态一直被 TVB 導演監制喊去演心機女、花瓶,就算心裡不情願也沒辦法,因為時刻會有人拿着鞭子告訴她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個角色都演不好怎麼會有大角色?
她沒有選擇角色的機會,只能把每一個到手的角色演出自己的極致。這種危機感一路相随,一直到她遇到《三十而已》的趙靜語和《新聞女王》的許詩晴。
向佐不同,他不管幹什麼,收獲的反饋都是 " 很好了,過 " ——這是為什麼他一路 " 過 " 到該扛主角的時候,發現自己扛不動。
許多人覺得向佐的問題是 " 纨绔 ",但聽聽寧靜的形容吧,25 歲出夜街還會被向太罵回房間的富(星)二代,也算某種程度的畫風獨特。
比起纨绔,我從向佐身上,更明顯看到的是那種因為被保護得太好產生的認知偏差。
他說話的時候,對面的曾志偉、吳鎮宇等港片老炮陷入沉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知道說才能不傷害這個過于傻白甜的孩子。更不想因為說錯話給自己惹什麼麻煩
演員這一行對于普通人來說是終極名利場,但即使是向家,也不能把港娛内娛當成自家後花園。
粉絲們在談到演員時常說 " 資本能引進門,修行看個人 ",事實是,演員也是有先天限制的,有的演員在外形、氣質和生活經驗的局限之内,更适合深耕類某些類型的角色。
像曾志偉的外形氣質,早年在新藝城就一直演一些受欺負的小人物,後來在《甜蜜蜜》裡演豹哥,也并不違和。
說明深耕類型化的戲路同樣可以磨煉演技,等積累的作品夠多,拿捏其他角色類型也就水到渠成了。
" 演什麼像什麼 " 可以是一種野心,但撞了南牆以後及時回到舒适區深耕,也是一種靠譜的選擇。
向佐的氣質和身體素質就很适合類型片、警匪劇情片," 打星 " 這個定位他沒有做到高分,但也算不拉胯。早幾年在《鐵馬尋橋》裡他演反派就讓人挺有印象的。
可惜向佐自己不這麼覺得,他苦惱的是,自己沒有向上生長的空間——可是對面叔伯們復雜的眼神分明就在說:" 孩子,你再向上生長,你爸媽搭的溫室可就不夠高了啊!"
勸是勸不了的,或許就只有讓向佐直面寒風冷雨,他才能明白自己的能力是有邊界的。星二代畢竟是星二代,只要與自己和解,願意深耕某種類型,以他的執念和專注度,還是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演藝高光。
貴圈血淋淋的一面,是時候向他展示了
除了對自我條件認知偏差,向佐身上還缺了些什麼呢?
當下很多年輕人痛恨苦難,鄙視苦難,認為吃苦的唯一意義就是讓自己不開心。這話可能對一部分年輕人有效,但苦難這種東西,如果一個演員沒有經受過血淋淋的痛苦和慘淡的現實,他就算再有靈氣也成不了大格局。
向佐,就是這樣一個 " 從未被苦難欺負過 " 的老男孩。
向佐不會覺得演藝圈是殘酷的,他從小就熟悉的叔叔伯伯們從不向他展示血淋淋的一面(全是人情世故)。
可其他演員口中的娛樂圈呢?高海寧說,她曾被導演劈頭蓋臉說:" 你就是配角臉,這輩子都不會演到女主角 ",而佘詩曼也曾因為說話雞仔聲甚至被導演粗口罵過 ……
向佐肯定從沒聽到這樣的話,他在圈裡成長之路像白開水一樣溫吞,叔伯前輩把他體面而婉轉地拒之門外,接納他的劇組對他又總是鼓勵式教學,他從未直面這種真實的、血淋淋的 " 痛感 "。
沒有被生活和職場現實刺痛過,又怎麼能捕捉到好劇本好角色復雜而詭谲的靈魂?
那種 " 攸關生死 " 的壓力和痛感向華強自己是經歷過的。
他當初之所以去學功夫,就是因為小時候家裡有個舅舅老發酒瘋,為了媽媽和其他家人不受傷害,才想到去 " 拜師學藝 " 提升武力值。當他把那個舅舅打趴之後,舅舅就再也不發瘋了。
向華強學功夫是為了 " 生存 ",這就是一種痛感,而向佐更多是為了完成男主的戲份 …… 動機不同,學習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向佐在節目裡抱怨父母的強勢 " 沒有空間 ",其實也很常見。
有些家境絕佳的孩子也會覺得自己是 " 窒息 " 的,但我們也很少看到這些孩子會真的剝離父母獨立起來,一來他們确實不需要自己謀生,體會不到 " 手停口停 " 的危機感;二來他們還沒有被足夠刺痛,生出徹底改變的決定,于是就這麼溫吞地過下去了。
《繁花》裡盧美琳看扁汪小姐和魏總創業的時候說:" 汪小姐離開 27 号麼等于零,魏總離開了老魏總麼也等于零,零加零還是零!" ——兩個年輕人從最開始要争一口氣,到最後 " 遍體鱗傷地争到了這口氣,這正是向佐所缺少的東西,他缺少一種 " 痛感 "。
向佐也知道演員需要體驗生活,但他對生活的理解是 " 不帶一分錢去流浪,在街頭和廟裡睡覺 ",吳鎮宇一針見血指出,這哪裡是體驗生活?這是脫離生活。
底層是一地雞毛和灰塵,是物質壓迫精神,苦難的人們睡在街頭和廟裡,沒有一絲唯靈浪漫主義的解脫感。
吳鎮宇聽到向佐 " 體驗生活 " 的方式滿臉苦澀,因為他就是極度貧困家庭長起來的,當初演戲是為了養家,而隔壁梁家輝也體驗過被封殺後落魄至擺地攤 ……
真正的生活不在别處,而在原地,沒有父母搭建的溫室,生活的荊棘會刺痛人,會流血,但你仍然要向前行走。
什麼時候向佐理解了這一點,屬于他自己的演藝生涯才會開始。
結 語:
我想,姚安娜應該會和向佐多少有一些共鳴,同樣是實力未夠班,姚安娜還占一個起步晚,兩人的共同點都是缺少被生活刺痛的經歷。
僅僅靠天生的同情,是演不出 " 農夫心内如湯煮 " 的,身體和精神都沒有疼痛過,人就不會怯懦,不會畏縮,也看不到自己的邊界。
當然《獵冰》之後,姚安娜或許感受到一點刺痛了。
溫室裡的野蠻生長毫無質量可言,只有面對了嚴寒霜雪,經歷了痛苦的成長,才可能獨自參天。
向佐與其閉關七年,不如去真實的基層看看,或者從低做起,體驗一下真實的痛感。
一個綜藝能否讓他感到刺痛,這真不好說,但至少這可以是一個開始。
今天的深夜話題:
你怎麼看向佐的演藝之路?
來評論區聊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