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這座“13萬億經濟大省”,拿什麼“再造一個新廣東”?,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米熱 李益文
甲辰龍年首個工作日,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動作頻頻。
2 月 18 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這是廣東新春第一會,連續兩年聚焦高質量發展——繼 2023 年 1 月 28 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之後,廣東對外再次宣示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信心。
底氣體現在細節:會議移師到 " 創新之城 " 深圳,科技、教育、企業等各界領網域代表獻言獻策;分論壇聚焦新質生產力,尤其強調粵港澳人才協作、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
信心反映在目标:2024 年,推動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5%;安排省重點建設項目 1508 個、年度計劃投資 1 萬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 4 大類產業匯集項目 370 餘個、年度投資額約 1500 億元……
廣東推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圖源:圖蟲創意
這足以體現這座經濟大省對 " 再造一個新廣東 " 的十足拼勁。
過去四十餘年,廣東經濟高速增長堪稱奇迹,從曾經的農業大省變成中國第一經濟大省。2023 年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璀璨綻放的一年——地區生產總值 135673.16 億元,同比增長 4.8%。由此,廣東成為全國首個 "13 萬億大省 "。
新的一年,廣東提出 5% 的全年增長目标,扛起 " 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 " 的責任。高質量發展的增量在哪裡,廣東的計劃是推進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
春天已至。廣東再一次以 " 開年即衝刺 " 的姿态,奮力建設一個 " 新廣東 " ——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
" 萬億級 " 撐起廣東
GDP13.57 萬億元,該如何理解這個數字?去年,我國經濟總量超 126 萬億元,廣東 GDP 占 10.8%。
再細分至這 13.57 萬億元,這需要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多個領網域的同軸共轉。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 4 萬億元、工業投資連續 36 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進出口總額達到 8.3 萬億元,外貿份額占全國 19.9%,連續 38 年穩居全國第一 ......
當然,還有省内多個城市的 " 萬億 " 支撐。譬如,廣州經濟總量首次突破 3 萬億元;深圳成為廣東第二個萬億元消費城市;佛山 GDP 首次突破 1.3 萬億元,成為全省第二個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 3 萬億元的城市。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廣東諸多萬億產業的奮力發展。
以汽車產業為例。廣東曾是汽車第一大省,10 年以前,全國每賣出 10 輛車,就有一輛是 " 廣東造 "。
當新能源浪潮滾滾而來,廣東再次嗅到先機,積極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轉型更新、綠色發展,實施汽車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汽車零部件產業 " 強鏈工程 "。
借着政策東風,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衝刺,新能源汽車產量從 2019 年的 15.59 萬輛提升至 2023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 253.18 萬輛,以絕對的領先優勢穩居全國第一。
" 去年,全國每 4 台新能源汽車就有 1 台是‘廣東造‘。未來,這一比例還将繼續提升。"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 2024 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未來兩年比亞迪将有七艘滾裝船陸續投入運營,助力深圳加快打造 " 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推動廣東新能源汽車進入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
數據顯示,2023 年,全省汽車制造業實現銷售產值 13060 億元,同比增長 8.1%。截至目前,廣東汽車產量連續六年居全國首位,形成從整車制造到零部件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的完備產業鏈。
目前,廣東已形成 8 個超萬億元級,3 個五千億至萬億元級,7 個一千億至五千億元級,2 個百億元級的 "8372" 戰略性產業集群發展格局。2023 年,全省 20 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 5.2%,占 GDP 比重達四成;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 22.2%,為 2006 年以來最快增速。
受益于高質量產業集群的發展,2023 年廣東全部工業增加值達 4.87 萬億,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三分之一,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首次突破 4 萬億元;全省規上工業營收 18.58 萬億元、全國第一;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 1.06 萬億元、全國第一。
如何保持優勢?
從 GDP 總量來看,廣東經濟已連續 35 年位居第一,增速未及預期。展望 2024 年,廣東定下了 GDP 增速 5% 的目标。
然而,這座經濟大省已經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要實現以上目标,就要找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不僅要推動量的合理增長,更要質的有效提升。
從產業來看,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已成為廣東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支柱,但廣東產業鏈仍存在高水平科技創新不足、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布局不平衡等短板。
提升創新能力 圖源:圖蟲創意
這意味着,要實現以上目标,廣東要不斷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科技自立自強,加速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廣東是中國經濟總量最大的省份,也是經濟水平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粵東粵西粵北地區處于欠發達的狀态,城鄉區網域發展不均衡成為廣東高質量發展的短板。
此外,廣東以拼土地、勞動力成本的方式來拼經濟的路,已經行不通。
根據粵開證券的研報顯示,随着經濟發展,珠三角地區的傳統要素成本優勢不再。人力成本方面,廣東省制造業平均工資在 25 年間上漲了 13.5 倍。
土地租金也是如此。以深圳為例,進入 21 世紀後,深圳的地租成本快速上漲,2018 年工業地產月租金為 45.4 元 / 平方米,較 2007 年的漲幅達到 63.2%。
對此,河海大學區網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奇洪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東要想繼續保持領先優勢,需要繼續保持消費類產業尤其消費類電子產業、家電家具等產業全國乃至全球領先水平,以及保持數字經濟尤其軟體和信息服務等產業全國領先水平。
" 此外,廣東還需提前布局海洋生物、空天信息、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生成等未來產業;對發展相對滞後的粵西、粵北地區要激發潛力,大力提升特色產業。" 劉奇洪說。
" 新廣東 " 如何拼?
"13 萬億大省 ",增量往何處尋?
對于廣東而言,增量就在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所在。
這一次大會上,廣東釋放的信号是,夯實制造業為本,并以科技與產業互促雙強,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動產業深度轉型更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而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向新的質态躍升。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擁有豐厚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勢頭良好。
近年來,廣東正以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牽引,加快構建 " 基礎研究 + 技術突破瓶頸 + 成果轉化 + 科技金融 + 人才支撐 " 全過程創新鏈。并扎實推進核心軟體突破瓶頸、" 廣東強芯 "、" 璀璨行動 " 等重大科技工程,在新一代通信、終端作業系統、工業軟體、儲能與新能源等領網域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新質生產力蓬勃興起。
從取得的成效來看,廣東逐步從 " 體量優勢 " 轉向 " 質量優勢 ",企業的創新能力日益增強。
當前,廣東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 1528 家,居全國第一。2023 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超 4600 億元;研發人員數量、發明專利有效量、PCT 國際專利申請量、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國首位。
企業創新能力逐步提高 圖源:圖蟲創意
展望 2024 年,為讓科技與產業形成良性閉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廣東正謀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确提出,要以應用牽引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實施五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計劃,超前布局 6G、量子科技、生命科學、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與此同時,為帶動產業轉型更新,實現傳統產業老樹新花,新興產業競相發展,未來產業孕育孵化,今年廣東将推出一批新的重大科研項目,推動 9000 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推動 9200 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作為支撐廣東制造,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力量,科技人才是提升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和增量之一。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五周年來,粵港澳三地不斷深化規則對接、機制銜接,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正日益便利,粵港澳大灣區的 " 人口紅利 " 正躍向 " 人才紅利 "。
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内地城市 31 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匯聚科研人員總數超 1000 人,吸引港澳地區專家學者超 200 人,在港澳地區,已有近 1 萬名内地人才通過往來港澳人才籤注赴港。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高水平人才高地等全面建設,鵬城實驗室、廣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等 " 國之重器 " 相繼布局,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科技領軍企業等積厚成勢,為 " 再造一個新廣東 " 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
龍年伊始,南粵大地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在新一輪全球科技發展的浪潮中,廣東将繼續匯聚澎湃動能,以科技與產業互促發展,答題高質量發展。
廣東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