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螞蟻變革:打支付寶這張“王牌”,歡迎閱讀。
文 | 張冉冉 赫晉一 黑銀轲
編輯 | 曹賓玲 付曉玲
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上個月,螞蟻進行了整改完成之後最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
螞蟻再一次任命了公司總裁。新任總裁韓歆毅統管支付寶和數字金融板塊,向董事長兼 CEO 井賢棟匯報。
而三個創新業務——螞蟻國際、OceanBase、螞蟻數科則分别設立商業化公司,成立獨立的董事會,實現獨立運營。螞蟻集團将繼續從公司治理、技術、風控和資本等層面給這些公司提供支持。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次變革?
螞蟻和阿裡不一樣
螞蟻的這一次動作,讓不少人聯想到了一年前阿裡的 "1+6+N" 變革。
但稍作拆解,我們就會發現,螞蟻的這次改革,和阿裡的變革并不相同。
阿裡的 "1+6+N" 變革,是讓阿裡退到控股集團的位置,不再直接管理具體業務。各個業務條線,無論是核心業務,還是創新業務,都成立公司。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董事會。
雖然今天阿裡已經明确電商和雲是最核心的業務,但淘天集團、國際商業集團和雲智能集團都有自己的董事會。阿裡 CEO 吳泳銘不是分管淘天和雲兩條業務線,而是兼任淘天和雲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和 CEO。
而在螞蟻的改革中,螞蟻集團并沒有變成一家控股集團。相反,螞蟻集團任命了新任總裁,統管支付寶、數字互聯和數字金融各個業務。只有三個創新業務成立了董事會,而螞蟻集團最核心的業務并沒有成立獨立運營的公司,相反集團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對核心業務的控制,使螞蟻集團的資源可以更加聚焦。
換言之,如果一定要用阿裡的變革和螞蟻對比的話,螞蟻其實并不存在所謂的 "1+6", 螞蟻集團和螞蟻核心業務在組織結構上是一體的。而 3 家成立獨立董事會的公司,更類似阿裡的 "N" 公司,而不是阿裡變革中的 "6"。
所以,就變革的幅度來看,螞蟻比阿裡巴巴的 "1+6+N",還是明顯要小很多的。阿裡在過去一年裡經歷了真正意義上的 " 重組 ",但螞蟻的變化總的來說,只能算是 " 調整 "。
螞蟻實際上是以比較平緩的節奏,來推進公司的組織戰略。但組織戰略背後的業務意圖,其實非常清晰——打支付寶這張 " 王牌 "。
上圖是螞蟻調整之前的架構。支付寶 APP 隸屬于支付寶事業群,支付寶上的數字互聯業務(也就是非金融業務,如數字醫療、數字民生、數字餐飲等)也屬于支付寶事業群。但同樣使用支付寶 APP 流量的數字金融板塊,如保險、消費金融等業務,則是另外的事業群。支付寶事業群和數字金融板塊分别向螞蟻集團匯報。
這是螞蟻集團調整之後的架構,螞蟻國際、OceanBase 數據庫和螞蟻數科各自成立董事會獨立運營,但目前它們和螞蟻集團仍然是并表的。換言之,這三家公司只是 " 獨立運營 ",并非 " 單飛 " 或 " 分拆 ",當然,這三家公司未來是否會獨立融資和上市,螞蟻集團持開放的态度。
在筆者看來,螞蟻集團這次變革更大的看點,還是對核心業務架構的重構——支付寶和數字金融板塊的關系被重新界定了。
數字金融板塊匯報給韓歆毅,這意味着螞蟻核心業務形成了明确的 " 一橫多縱 " 的雙層架構。
" 一橫 " 就是支付寶。支付寶 APP 是螞蟻集團最重要、最關鍵的資產,它是螞蟻集團包括金融在内各行業線的流量來源和技術底座。
" 多縱 " 則是在依托支付寶的若幹行業條線。在新架構下,無論是數字金融板塊的财富保險、消費金融,還是數字互聯板塊的民生、餐飲、醫療等事業部,都匯報給韓歆毅,這意味着金融也是長在支付寶上的一個行業。在支付寶 App 上,還有其他行業也在成長。
外界一直有對螞蟻集團屬性的讨論,螞蟻集團到底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一家金融公司?
其實,這一次架構調整,螞蟻集團自己給出了清晰的答案:螞蟻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區别是什麼?互聯網公司的核心經營模式,是匯聚流量、分發流量,而金融公司則是依托資本金開展各類牌照業務。
螞蟻集團最核心的資產是支付寶 APP,而不是資本金。螞蟻集團的核心業務邏輯是支付寶流量的導流和變現。事實上,在螞蟻平台上銷售的相當部分金融產品并非螞蟻自營,而是其他金融機構提供的。在這樣的場景中,螞蟻并沒有向消費者銷售自營金融產品,賣金融產品、做金融業務的是其他機構,螞蟻做的事,是把支付寶流量賣給金融機構,讓他們的產品能夠更好地觸達消費者。
所以,對支付寶 APP 而言,在上面購買金融產品,和在上面點外賣、買機票并沒有本質區别。支付寶可以把流量給金融行業,也可以把流量給其他行業,所以支付寶 APP 是一個互聯網 APP,而非金融 APP,螞蟻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金融公司。
螞蟻的這一次調整,實際上是讓組織邏輯和業務邏輯更匹配了。
再造一個支付寶
對支付寶來說,數字金融板塊和數字互聯板塊,都是行業縱線。但金融業務和非金融業務這兩條腿,一條腿粗,一條腿細,很多人質疑,支付寶的數字互聯業務能做起來嗎?
如果認真觀察支付寶,就能發現它這兩年的變化。
在支付寶的直播間裡,一萬多的金镯子也有人賣力吆喝,5500 元的金條能熱賣 5000+。
支付寶入局直播很晚,但選擇了很獨特的切入口。同樣是直播電商後來者的視頻号和小紅書,都率先瞄準常見的服飾品類,但年輕人衝進支付寶直播間不是激情下單衣服,而是搶金條、買白酒。
數據顯示,目前支付寶直播間交易用戶的客單價達到了行業平均水平的 2-3 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支付寶離錢更近,以黃金、白酒等具備保值屬性的產品為突破口,更能得到用戶的信任。
支付寶長期形成的用戶心智,對于它開拓直播電商業務,并非沒有助益。
支付寶面臨的另一個質疑是,它是個工具屬性的產品,用戶在支付寶上都是 " 用完即走 ",在這樣的平台上做流量生意,真的可行嗎?
其實,這是一個 " 雞生蛋 " 還是 " 蛋生雞 " 的問題。
支付寶當然有工具屬性,相較于内容型 APP,支付寶的用戶停留時長是比較短的。但這一工具屬性的另一面是,它鏈接的消費者和商家都足夠多。
對于内容型 APP 來說,無論要拓展用戶,還是拓展商家,都需要下大力氣。看看 B 站和小紅書活躍用戶的增長有多難,就知道了。抖音的電商做到今天,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形成了商家端的生态。
但對支付寶來說,這都不是問題。支付寶有 8 億的 MAU,又天然鏈接了中國幾乎所有的商家。現在支付寶上的商家小程式,超過 400 萬個。
别的 APP 是先要把流量池做大,才能吸引更多商家入駐。而支付寶是已經擁有大量現成的商家和消費者,只不過要為他們提供更多互動的場景。
" 支付寶雙飛輪 " 戰略,從業務層面來看,是數字支付和數字互聯兩個業務都要發展。從產品層面來看,其實是支付寶要從工具型 APP,進化成生态型 APP。
當下的市場環境,APP 之間進入到存量競争的肉搏戰階段。對支付寶而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能盤活商家和用戶資源,支付寶就能實現成功轉型,否則支付寶的護城河會越來越窄。
螞蟻容不得支付寶有任何閃失,新總裁的任命,無疑是螞蟻要聚攏資源,All in 支付寶和數字互聯業務的強烈信号。
核心業務握指成拳,劍指 AI 時代
螞蟻此次組織調整,徹底打通支付寶和數字互聯、數字金融業務,除了捋清業務邏輯之外,或許還有另外一重考慮。
核心業務的整合,對螞蟻的 AI First 戰略同樣意義重大。人工智能這張新時代的船票,螞蟻必須要拿到。
數字金融,對螞蟻來說,從來不只是創造營收的重要板塊,也是孕育螞蟻技術能力的關鍵場景。金融是對數據處理能力和安全性要求最高的領網域,螞蟻是在金融場景裡,淬煉出了核心的技術能力、數據能力、風控能力,這些能力正是螞蟻 AI 布局的基礎。
正如螞蟻技術高管說的," 螞蟻已經積累了深厚的數據資產和產業 AI 的 know-how。"
就是這些 " 老本 ",讓螞蟻在步入大模型時代後,多了一份幸運。
入局大模型的玩家們,有着這樣的共識:大模型可以優化金融效率,開拓更多的應用場景。但要做成自己的大模型并不容易——足夠規模的優質數據庫是剛需。
有銀行科技部門人士表示,即便對基于通用大模型的微調(1000 億 token 為例),也需要 200 億 token 的語料,相當于 1000 萬篇專業性萬字長文。
這樣的數據量,不是單獨一家銀行或者機構能撐得起的。而讓機構之間共享數據,也很難行得通,畢竟各家都将數據視為護城河。
與之相比," 帶資進組 " 的螞蟻,少了這一塊的煩惱。
如下圖,螞蟻金融大模型擁有通用、金融行業、獨家金融三種訓練語料資源,其他大模型更多是兩種或一種語料資源。
當然,不止要讀懂需求,還要給出準确回應。
在這一環節,平台上有數百個金融服務工具 API(行情解讀、產品測評、資產配置等),以及 18 億個性化資產配置組合,可供調用。
由此一來,在輸入「幫我挑一只地產基金」後,用戶會得到一套完整解決方案。
這在數字金融應用上,已經落地。如 " 支小寶 2.0",金融意圖識别準确率已達到 95%,能直接回答收益分析、要不要加減倉等問題。
行業大模型,無疑是 AI 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當支付寶和螞蟻的數字金融板塊有效整合,無疑也意味着,螞蟻的大模型和 AI 能力,将加速從金融領網域,走向數字互聯業務,走向千行百業。
事實上,今年春節 " 集五福 " 已經上新了四大 AI 玩法;此外,社保查詢、就醫、繳費等一些日常場景,也都在 AI 化過程中。
這次組織調整之後,螞蟻 AI 能力服務垂直行業的進程,還會加速。支付寶要做的,不僅是智能金融管家;基于同一套底層邏輯和技術,支付寶将來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智能醫療管家、智能生活管家、智能旅行管家……
從移動互聯網,到人工智能入口,這可能将是螞蟻和支付寶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迭代。螞蟻新的組織架構,要為此提供人事層面的保障。
螞蟻的三大戰略裡,有一條叫 " 支付寶雙飛輪 "。如何理解 " 支付寶雙飛輪 ",亞馬遜或許是個合适的參照。
今天的亞馬遜,在業務上有兩個飛輪:一是電商,二是 AWS。
電商是業務底座,而 AWS 實際上是在電商業務上長出的能力,這個能力對外開放出來,服務了更多的企業。
囿于電商業務流量明顯的季節性變化,亞馬遜按照峰值流量配備的伺服器資源,在業務淡季時被閒置,資源浪費極大。
基于此,亞馬遜推出了 AWS 服務:在業務淡季,将閒置伺服器賣 / 租出去創收。
這一開始,受到了各方質疑。但事實是,随着 AWS 的推出和擴大,不僅承接住了電商業務屢次刷新的單量峰值,自身也跑出了 " 誘人 " 的增長曲線。
回到螞蟻集團來說,支付寶是業務底座,而數字互聯業務的本質,是如何用支付寶的流量和技術能力,服務更多外部夥伴。
對今天的螞蟻而言,支付寶仍然是 "1",是需要全力投入、握指成拳的最核心業務。支付寶和它上面生長出來的數字互聯、數字金融板塊,必須要更緊密地耦合。
而對于更多的 "N" 業務,螞蟻的選擇是給他們更大的空間。畢竟,螞蟻國際、OceanBase 數據庫和螞蟻數科,面對的是和支付寶有很大差異的市場和行業環境,只有給它們更大空間,才能讓它們更靈活、機動地把握機遇,應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