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北上廣青年,精神不内耗生活指南,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題圖來源:《凪的新生活》
1964 年,Beatles 樂隊第一次踏入紐約,記者問樂隊主唱約翰 · 列侬,為什麼一個英國的樂隊卻要到美國來發展?
他當時的回答是:" 在古羅馬帝國時期,當時的哲學家和詩人都要去羅馬,因為那裡是世界的中心,我們今天來紐約,因為這裡是世界的中心。"
正因為人是依靠資源而活,所以即便時隔六十年,這個理由仍舊可以解釋為何當代年輕人即便是頂着巨大的生存壓力和生活成本,依然會選擇背井離鄉湧向北上廣。
算起來,今年是我畢業後在北京工作的第九個年頭,時常還是會有很強的漂泊感,覺得這裡并不屬于我。在我看來,北上廣就像是一支催化劑,催熟了年輕時潛在的欲望,又讓人為此接受捶打,體會着能力與野心不匹配所帶來的痛苦,然後被迫看清社會的真相。
但為何還是會留在這裡?
比起談廣義的人生價值及詩與遠方,亞裡士多德兩千多年前那個狹義的理由才更為務實,"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
所謂的理想與熱愛,不過是讨生活的另一種文藝表達。
随着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這兩年的就業市場異常艱難,媒體大 V 們不再熱衷于诠釋 " 北上廣 " 謀生計的艱難,因為那些中小城市也未必就是桃源勝地,北上廣年輕人那顆被現實磨出厚繭的心真的很難再泛起漣漪。
後來,我也問了問那些 30 歲後選擇重返北上廣的中年人感覺如何,他們說這條路變得比以前更加艱難了,我們注定是要向城市不斷遷徙的一代,進不一定能守,但已無路可退。
如今的年輕一代,他們的人生 " 黃金期 " 變現效率之差與上一代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時代的 " 電梯 " 在悄然減速,那些坐在時代紅利期的 " 電梯 " 上所積累下來的經驗自然也失去了參考的意義。
坦白來講,抛開那一小撮能夠為自己理想買單的精英群體,如今大城市裡絕大多數的普通青年,擁有的選擇和機會都是極少的,工作内卷至極。
加上遠離了親人和昔日的好友,大城市裡人與人之間又都保持着恰如其分的分寸感,那些沒有及時得到輸出的情緒往往一再被積壓,最終在某一刻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此陷入長期的自我精神内耗中。
所以,從一開始就盡量減少精神内耗的誘因、調整自我的情緒認知,這對于獨身漂泊在大城市的年輕人而言,就像是走在沒有路燈的夜晚為自己照亮的一個手電筒。
精神融入,但不執着留下
人的狀态決定心态,心态決定命運。
很多人都會持有這樣一個觀點,認為選擇留在大城市就應該切斷自己的一切後路,這樣的話才會有一往無前的動力和遇到困難時不退縮的決心。
這在我看來簡直是一種 " 自虐 ",我們只需要精神融入這座城市,好好享受當下它能讓我們有工作、賺到錢、能夠精神自由、見更大的世面和更有趣的人這樣的功能,不必執着于留在這裡,為自己找一條 " 踮踮腳 " 就可以實現的退路,并為之積累。
什麼叫 " 踮踮腳 " 就可以實現的退路?簡而言之,就是定一個比現在的生活只好一個等級的生活目标。
拿我自己來舉例:2014 年,我大學畢業成為北漂的初衷就是為了找份工作攢點錢,然後回老家過上不租房的日子,所以這個階段我的目标就是不管攢多少,只要能攢點錢就可以。
到了 2016 年,杭州的互聯網發展的風生水起,我跟家裡人說杭州這個城市好歹比老家好,這裡能找到一份互聯網行業的工作,還能落戶,房價也不像北京那麼貴,于是說服家裡總共給湊了 20 多萬的首付,在杭州的郊區閒林買了套 2 居室,至此我的生活好像又有了 " 保底 "。那個時候互聯網非常流行跳槽漲薪,因為我沒有特别大的财務壓力和目标,反倒是把心思花在好好積累工作經驗上了;
後來沒幾年,杭州的房價漲勢迅猛,才讓我萌生了賣掉杭州的房子在北京湊個首付的念頭,最終想法落地,才在北京買了房。
我記得當時的一個同事,跟我年齡相仿,一開始家裡就給湊夠了幾十萬奔着在北京買房,結果看來看去到現在也還沒有實現。
當然我不是說有了房就等于留下了,而是想說對于普通人而言,很多東西并不能一蹴而就,精神松弛很重要。
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都很難實現的積累,往後只會更難。不懂得給自己留退路的人是悲哀的,就像是一輛在馬路上只會前進但不會掉頭和拐彎的汽車。
大城市的生活本來就很累、很壓抑,人是需要一點及時反饋來與之對抗的。如果在遇到困難時,能夠想到這些不過都是在為實現我那 " 踮踮腳 " 就可以夠着的目标做積累,即便達不到也無所謂,畢竟那個目标比我當下的生活也沒好太多,也許消極一會兒馬上就能再鼓作氣。
況且,能夠選擇孤身一人去大城市漂泊的年輕人,骨子裡或多或少都帶着點 " 自信、積極、不安分 " 的基因,通常沒那麼輕易就放棄,否則在大城市找工作、租房的階段就撤了。
所以,大城市的年輕人更要懂得給自己進行精神進行松綁,生活也不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避免功績社會驅動下的自我剝削
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相比父輩時的物質和精神匮乏的時代,肯定好的不止一兩個等級,但客觀來說,他們的生存壓力要比上一代大得多。
比如學歷貶值、高房價、社會上升通道越來越窄,我們的理想在這些現實面前真的是不堪一擊,這些也打破了年輕人對未來的一個樂觀預期。
但大家其實也還沒有放棄,因為如果真的想 " 躺平 ",當年就不會選擇來北上廣了。
在一個功績驅動的社會制度下,個體的感受都來源于他人的評價和社會運行的那套嚴苛的标準,于是我們竭盡全力去滿足别人的期待。大家一邊被網絡上的言論 " 販賣焦慮 ",一邊又主動選擇 " 自我剝削 "。
為啥别人 35 歲财務自由,我不能?為啥同樣是 985 畢業他月薪十萬,我不能?
于是有一些年輕人在碰壁後就選擇以 " 卷王 " 的姿态,試圖通過 " 自我壓榨 " 的方式在一個非理性的激烈競争中突圍。
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并不高效,只會加重自我精神内耗。
在心理學上有個定律,叫做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心理學家耶克斯(R.M Yerkes)與多德森(J.D Dodson)的這項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強度和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不是一種線性關系,而是呈倒 U 形曲線關系。
也就是說,并不是動機越強烈,你的目标實現效率就越高,動機不足和動機過分強烈,都會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多數情況下,恰恰是把動機維持在一個中間水平,能夠讓我們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這個研究還有一個特别有趣的結果:就是動機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對比較容易的任務來說,較高的動機有利于任務的完成;對中等難度的任務來說,中等強度的動機是比較合适的;而對高難度的任務來說,較低的動機水平反而有利于任務的完成。
所以,像在北上廣立足這樣的困難任務,把自己的動機調整到一個相對偏低的水平,反而會更高效。通過設定一些 " 小目标 ",去積累更多的 " 小成功 " 的經驗,從而獲得更高的自我效能。
人都需要休息的,這是心理放松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自我心理保護。
減少内心自我對話,增強行動力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就是當你專注于做一件事的時候,你根本不會覺得有多累。
反倒是無所事事的時候,感覺渾身疲憊。
這方面我是有親身感受的,我去年有一段時間生活和工作的空白時間就特别的多,每天腦子裡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念頭,一會兒覺得我會不會失業啊,一會兒又覺得某某好像看我不爽,一會兒又後悔自己瞎琢磨浪費時間,内心每天都在上演大戲,搞得人筋疲力竭。
我當時的一個朋友,每天都在擔心互聯網的大裁員波及自己,家裡人就提議她去考研提升一下自己,她又開始糾結,是考研好還是考公好?這個年齡做這個事情能行嗎?有性價比嗎?内耗到不行,後來一度去挂了心理科的咨詢号。
這就是内心對話太多所形成的内耗,是行動力的一個巨大的阻礙。在堅定行動之前,先猶豫不決,但又很難徹底否決掉這個選項,于是人始終在選擇中來回徘徊。
《反内耗》這本書裡有這樣一段話:" 知道……卻做不到……的糾結背後,是無止境的自我戰鬥。"
當身心資源全部用于自我戰鬥式的内耗時,我們無力應對哪怕一點點的挑戰,也無力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改變。
内耗就像是在大腦裡發起的一場戰争,真正的解藥只有 " 行動起來 ",去做另外一件事來消耗掉你剩下的能量。
注意,是要把精力花費在做事情的本身上,而不是做哪件事這樣的選擇排序上。
我後來為了對抗這種内耗就做了一件事,就是開始寫這個公眾号,大家會發現我現在寫的東西跟開始寫的方向完全不一樣,直到最近才開始慢慢穩定輸出一些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對社會性問題的一些解決思路,就是因為我剛開始根本沒有想好這個公眾号所謂的定位、變現模式這些,我只知道我得開始去寫,去專注于一件事情來消耗掉我每天用來内心自我對話的能量。
很多時候想不明白很正常,都是在行動的過程中去找答案。有行動力的人,通常也都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他們是很少精神内耗的。
最可悲的一種結果就是:在一種犬儒式的自我懈怠裡,我們從未得到真正的休息,卻也從未真正地全力以赴過什麼。
内耗是年輕人的心理常态
《2022 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超過 90% 的人擔心自己有心理問題,其中擔心自己患有焦慮症和抑郁症的分别占據了 50% 和 44%。
而《中國國民心理健康報告(2019 — 2020)》則表明:18~34 歲青年的焦慮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
所以,年輕人本身就更容易感知到疼痛與壓力。
正如魯迅在《秋夜》中寫道,年輕的小飛蟲它明明無光可追,但還是要在玻璃燈罩上撞得叮叮作響;年輕的小粉紅花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抖,但它還不願意放棄那個春天的夢。這就是年輕的天性。這份天性注定了越年輕越疼痛,所以我們說這是年輕的宿命。
而生活在大城市裡的年輕人,沒有誰是 100% 心理健康的,精神内耗不過是有的人 " 重一點 ",有的人 " 輕一點 ",大家負面情緒持續的時間不一樣罷了。
有人把這種自我精神内耗形容成是一個漏氣的氣球,就是不管你怎麼用力吹,也吹不起來。
遇到氣球漏氣真沒什麼好怕的,重要的是你得知道要接下來要做的是去堵住這個漏氣孔,而不是站在原地跟自己較勁,或者說把問題歸結給其他的外因。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情緒上的問題,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需要聲明的是,抑郁症不是情緒問題,而是疾病,需要求助醫生進行相應的醫學治療介入,這不是能靠自我調整去解決的)。
很多時候,我們也許害怕的是面對氣球在漏氣的事實,然而這其實才是我們修復它的第一步:接納這個讓你讨厭的事實,悅納這種情緒;
第二步:找到漏氣孔,想辦法堵住。聚焦一個目标,持續在正确的方向上投入;
最後,我們要為進一步實現目标而減少阻力,掃除一切會幹擾你吹氣球的障礙。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摸索出一套自我行之有效停止内耗的方法論。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