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打工人為何愛上了老年食堂和“街邊便當”?,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期,關于打工人的吃飯問題在社交媒體上讨論火熱,先是興起了一股年輕人去附近的老年食堂打卡的風潮,後來 " 成人小飯桌 " 的就餐形式受到了追捧,而如今," 街邊便當 " 的風也刮到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 CBD,成為年輕白領解決午餐的新選擇。
老年食堂、" 成人小飯桌 " 還有 " 街邊便當 " 的風潮是怎麼刮起來的,為何會得到年輕人的歡迎,背後的商業化發展空間又有多大?
憑什麼俘獲打工人的心?
一個每天困擾眾多打工人的問題,那就是中午吃什麼?
自己帶飯,太麻煩。點外賣,貴且不一定好吃。兩難抉擇之間,更多解決打工人午餐的新方式也在湧現出來。
近段時間,老年食堂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上走紅。所謂的老年食堂,又叫社區食堂,原本以服務社區裡的老年人為主,是各地政府惠民實事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2022 年,住建部、民政部還聯合發布通知,未來 2 年要在全國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要求适應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家政服務網點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
相比外賣,社區食堂菜品豐富、食材新鮮,現炒現賣,價格也相對實惠,一葷一素配上免費的湯,價格一般不超過二十元,因此受到了年輕白領們的追捧,社交媒體上甚至出現了打卡社區食堂的風潮。
還有一撥打工人則湧向了 " 成人小飯桌 ",這種就餐形式是多位成人客戶訂購小飯桌經營者每天做的飯菜。每日菜品由經營者制定,基本不支持單獨點菜,主打一個現炒和家常,價格主要在 25~45 元之間。
不少 " 成人小飯桌 " 的經營者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發帖,然後評論區都有大量網友咨詢價格和配送範圍,還有人留言:" 打工人屬實需要,建議在全國推廣。" 甚至還有網友研發了專營成人小飯桌的 " 鄰裡飯桌 " 小程式。據媒體報道,上線不到兩月," 鄰裡飯桌 " 總用戶數就突破了 3.5 萬,吸引了 1000 多位廚師注冊,每日訂單量保持在三位數,活躍人數保持在四位數。今年 7 月份," 鄰裡飯桌 " 小程式還曾因用戶太多,臨時關閉過新用戶注冊。
除了以上兩種形式,價格低廉的街邊便當也開始出現在很多城市的寫字樓聚集區,例如北京的朝陽區 CBD、望京和大望路區網域。這些街邊便當通常定價十幾元左右,每天還是新鮮熱炒,為不想吃外賣的白領們提供了就餐新選擇。
無論是老年食堂、成人小飯桌還是街邊便當,不難看出這幾種餐飲形式最大優勢就是現炒家常菜或價格實惠。
對于公司沒有食堂的打工人來說,自己每天帶飯耗費精力,但常年點外賣也很容易吃膩,一些外賣商家為了提高單量和出餐效率,會大量使用料理包,口味也比不上現炒,重油重鹽長期吃也不利于身體健康。另外,一份葷素搭配的外賣,價格一般也不便宜。
有外賣平台商家曾對外透露,開店數年,平台抽成已經從最開始入駐時的每單抽成 15%,漲到了如今的每單 30%。而且平台傭金、強制活動成本和平台配送成本加起來,抽成往往還會高于 30%。因此在利潤空間被平台逐年壓縮的情況下,外賣單價也在逐年提高。
艾媒數據顯示,2022 年,38.7% 的中國餐飲消費者,單次消費金額集中在 51-100 元,29.8% 的中國餐飲消費者集中在 101-150 元。也就是說,近 7 成中國餐飲消費者的單次消費金額都超過了 50 元,長年累月下來,外賣支出對漂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
而社區食堂、成人小飯桌和街邊便當之所以價格優惠,則是不同因素造就的。社區食堂是地方政府惠民實事工程的重要項目,具備一定的公益性,地方政府會做好兜底,為其發放運營補貼、視情況減免租金等,經營成本相對較小,定價因此偏低。成人小飯桌則和街邊便當相似,都是個體經營的家庭廚房,沒有門店租金支出,人力成本也小,因此也有一定的價格優勢。這些物美價廉的餐飲形式能受到年輕人的青睐,并不意外。
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由于成人小飯桌和街邊便當的在社交平台上熱度走高,不少年輕人也盯上了打工人的吃飯需求和致富機會,投身其中開始了創業。那麼除了偏公益性質的社區食堂,成人小飯桌和街邊便當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從經營者本身的體驗來看,不少做過成人小飯桌的人表示,做小飯桌盈利空間不大。因為小飯桌經營者采購食材大多來自于市場采買或者網購平台,相較有專門供應商的普通餐飲店和外賣店,成本會貴上不少。而配送成本也是小飯桌經營者的一大痛點,跑腿的費用會分攤到每一單上,進一步壓縮了盈利空間。據一位入局者透露,一份餐目前只能賺個 5 元錢,只能算沒有虧。
因此很多小飯桌經營者都只是将小飯桌作為一種補貼收入的兼職。還有經營者更看重小飯桌的社交屬性,希望通過這一形式結識更多朋友,對盈利并不執着。
另外,無論是成人小飯桌還是街邊便當,都很難實現規模化。規模化經營才能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這兩類餐飲形式的服務距離有限,大部分小飯桌接單範圍都在經營者兩公裡内,經營者自行配送。而街邊便當更是在固定地點經營,不會進行一對一配送。其次,這兩類餐飲形式的服務承載量低,因為受限于廚具和人力,單日出餐數量有限,難以進行大規模菜品制作。
與此同時,這類家庭廚房的餐飲形式門檻也比較低。可以預見,一旦未來越來越多人入局小飯桌或者便當生意,行業飽和之後就會開始卷價格,步 " 上門做飯 " 的後塵。
此外,這兩類餐飲形式一個最大的隐患,就是背後的法律風險和食品安全問題。根據《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超範圍經營。如果違反第八條規定,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具備實體店鋪,未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處罰。而成人小飯桌和街邊便當的個體經營者一般沒有健康證、衛生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食品安全問題也全依賴經營者個人自覺,沒有監督,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投訴無門。
據媒體報道,早在 2014 年,類似成人小飯桌的 " 家庭共享廚房 " 就曾掀起一股創業熱潮,湧現出 " 回家吃飯 "" 媽媽的菜 " 等大量 O2O 共享廚房品牌。其中 " 回家吃飯 " 平台巅峰期注冊用戶達 350 萬,擁有家廚 4 萬。2016 年前後,北京、杭州、上海等一線城市也興起過類似打工人便當的 " 家廚 " 生意,規模最大的在線訂餐平台注冊商家數量超過 6000 家。但由于存在資質合規問題和食品安全隐患,這些無證照的 " 家廚 " 網絡訂餐平台和家廚品牌被陸續叫停或自行退場。另一方面,同樣借助 O2O 的外賣平台則快速發展起來,外賣平台上的大多商家是經營資質合規、擁有實體門店的餐飲品牌或商家,菜品制作不僅實現了規模化,食品安全也相對有保障,再輔以外賣平台強大的配送物流能力,種種優勢絕不是主打個體經營的家廚能匹敵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餐飲行業還存在一種介于家庭廚房和社區食堂之間的運營模式——私營自助食堂。這種食堂也是現炒十幾種葷素菜品供食客任意選擇,價格優惠,人均消費在 20 元— 40 元之間,店址多分布在人流密集的寫字樓或工業園區。目前深圳、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出現了這類自助食堂。以北京地區為例,比較知名的自助食堂有紅星食堂、食源自助餐食堂、寶食集自助食堂、焦耳食堂等。
但這種現炒食堂也并不好做。一是因為自助食堂目标群體主要是工作黨,經營時段集中在午市,晚市客流量少。如何增加營收渠道和時間段,提高門店營收成了自助食堂活下去的一道難關。其次,在自助模式下,顧客們喜歡挑肥揀瘦,挑剩的食材最終被浪費,造成嚴重的食材耗用,這對成本非常敏感的自助食堂也是一大挑戰。另外,自助食堂行業壁壘低,不容易形成品牌競争力,很容易被跟風做成單店賺快錢,難以固定市場。
總的來說,面對 " 吃飯難 " 的白領,老年食堂、成人小飯桌、街邊便當和自助食堂的出現給了他們更多選擇,但想要實現規模化盈利,這些小而美的餐飲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樣定位為 " 快 " 和 " 簡單 " 的優勢,也反過來限制了菜品和服務的進一步創新空間,讓年輕人的新鮮感恐難以長久 " 保鮮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台無關)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