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知名韓妝品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曾一年賣出1億片面膜,歡迎閱讀。
自從 2014 年引進中國以來,韓國知名美妝品牌春雨面膜已經走過了近 10 個年頭。曾一年賣出 1 億片,又籤下當紅明星範丞丞為代言人的春雨面膜,突然宣布将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起正式退出中國市場。12 月 11 日,現代快報走訪南京各大美妝店發現,春雨面膜幾乎難覓蹤迹。這是繼伊蒂之屋、菲詩小鋪、悅詩風吟之後,又一敗走中國市場的韓妝品牌。
△春雨面膜
春雨面膜将退出中國市場,目前仍有少量存貨在售賣
日前," 春雨面膜退出中國市場 " 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 pape recipe(春雨)中國市場代理商伸美集團 12 月 4 日發布的公告函,pape recipe 品牌中國區将停止運營,相關店鋪将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停止銷售。在停止運營的通知裡,伸美集團這樣寫道:停止運營後,我們依然會根據平台規則,針對您購買的產品持續提供產品咨詢和售後服務。感謝您十年間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我們将堅持一如既往的專業和初心。十年深耕與沉澱,迎來全新的開始!
△伸美集團公告
12 月 11 日,現代快報記者走訪了南京秦淮區、玄武區、雨花台區的六家美妝集合店,春雨面膜幾乎難覓蹤迹,唯一一家仍有售的店鋪,也宣稱賣完不會再補貨了。在秦淮區的一家美妝集合店中,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品牌面膜,其中也有不少韓妝品牌。當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是否有春雨面膜在售時,店員搖搖頭表示,目前該店内的春雨面膜已經售罄,後期也不會補貨。在雨花台區的一家美妝集合店中,記者在貨架上找到了幾盒在售的春雨面膜。店員稱," 這是最後幾盒存貨了,所以在打折出售。賣完之後,應該也不會再補了。"
公開資料顯示,pape recipe(春雨)創立于 2012 年,是韓國 COSTORY 株式會社旗下的化妝品品牌。2014 年,伸美集團拿下春雨面膜在中國市場的代理權後,憑借 "0 添加 "" 精華中含有 87% 的蜂蜜原液 " 等宣傳概念在中國市場 " 圈粉 "。春雨面膜最輝煌的時候,是 2016 年。那一年,春雨面膜共賣出 1 億片,其中 90% 都是在中國市場賣出。2018 年,春雨面膜籤下明星範丞丞為代言人,當年的年度新品春雨果蔬面膜,開售後 90 分鍾銷售額便突破了 200 萬元。
韓國美妝逐漸退潮,國貨美妝品牌迅速崛起
曾幾何時,因為韓劇火爆,韓妝在中國市場可以說風光無限。尤其是對于 80 後、90 後的女性消費者來說,性價比高的韓妝產品,是她們在化妝道路上的 " 啟蒙者 ",囊括了她們從護膚到化妝的全過程。
但如今,這樣的情況漸漸有了改變。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品牌悅詩風吟、赫妍都經歷過黯淡時刻,前者因虧損收縮門店,後者也已陸續關閉中國線下專櫃和微信小程式。韓國美妝在中國市場逐漸萎縮,中國國貨美妝迅速崛起。年輕消費者的購物心理一直在改變,近幾年國貨美妝品牌紛紛崛起,抓住了消費者關注的目光。花西子、毛戈平、珀萊雅、薇諾娜、完美日記、彩棠 …… 這些年國貨品牌層出不窮。
國貨到底有多火?一組數據可以佐證。2022 年,花西子、完美日記兩個品牌市占率位列前十,其中,花西子市場份額為 5.4%,超過眾多國際大牌。據 2023 年 " 雙 11" 天貓美容護膚 TOP20 天品牌榜顯示,商品交易總額方面,兩個著名國貨品牌珀萊雅和薇諾娜,分别以 22.19 億元、12.86 億元位居第一和第五。另外,還有 243 個國貨品牌進入 " 億元俱樂部 "。在拼多多上,蜂花、郁美淨、上海藥皂、孔鳳春、百雀羚、珀萊雅等國貨美妝銷量增長顯著,部分熱賣單品銷量增長超過 20 倍;在唯品會上,95 後成為該平台國貨購買量增速最快的群體之一,并且 80 後、70 後也越來越認可國貨品牌。
中國化妝品市場競争激烈,品牌需不斷适應市場變化
韓妝品牌接二連三敗走中國市場,原因是什麼?12 月 11 日,現代快報記者采訪了多名業内專家。
環業投資集團(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化妝品市場競争的激烈程度。" 随着國内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化妝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吸引了眾多國際品牌的進入。" 這些品牌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同時也加劇了市場競争。因此,一些品牌可能會選擇退出中國市場,以避免激烈的競争。
" 随着國内經濟的不斷發展,消費者對于本土品牌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逐漸提高。因此,一些國外品牌可能會因為無法适應中國市場的變化而退出。" 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 ·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春雨面膜的退出,也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對于國外品牌的熱衷程度有所降低。" 此外,這也可能與代理商的經營策略有關。杭州伸美集團可能因為某些原因不再看好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因此作出了停止運營的決定。"
袁帥認為,總體來說,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市場正在發生的變化,同時外國品牌在中國市場也面臨了挑戰。" 無論是外國品牌還是本土品牌,都需要不斷适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獲得成功。"
現代快報 + 記者 季雨
(校對 張靜超 編輯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