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樊綱:重視機會因素,化劣勢為相對優勢,歡迎閱讀。
近兩百年來,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變革,使得全球經濟發展速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在發達國家的光環下,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奮力 " 追趕 "。
在此背景下,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作為一個特殊理論,發展經濟學特殊在哪裡?發展中國家應該怎樣做到落後還增長得快,實現與發達國家的趨同?
在第六屆中國與發展國際學術年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樊綱以 " 新興國家的多重困境和發展之路 " 為題,深入剖析了發展經濟學的特殊之處,以及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機會因素。
樊綱在現場解釋道,發展經濟理論以增長理論為基礎,其特殊性在于要研究落後國家的經濟增長。他認為,落後國家在發展的中後期階段,已經沒有比較優勢,只剩後發優勢。這一階段,在模仿和學習的基礎上,加入自主創新将可能進入更高階段。
以下是樊綱此次演講的全文:
現在的變化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改變我們的發展經濟學,包括教學和研究。有哪些新的問題值得研究,所以我今天的題目是 " 新興國家的多重困境和發展之路 "。
我們探讨三個方面的内容,第一,什麼是發展經濟學?為什麼有發展經濟學?發展的悖論是什麼?第二,落後國家的相對優勢;第三,發展過程當中的各種陷阱,也就是困境。
發展經濟學特殊在哪裡?
可能有老師講發展經濟學,同學們也學過發展經濟學,發展經濟學一開始講的時候總會有一個糾結,我們有那麼多增長理論,為什麼還要有發展經濟學?因為發展要有制度和技術進步,但是經濟學本身就是把技術和進步包含在裡面,經濟增長理論本身就包含了制度的改進和技術的進步。
在我看來,增長理論是一般理論,它對任何國家都起作用,比如要有增長的要素,資本、勞動、知識等等。發展經濟學自然要以增長理論為基礎,以一般經濟學理論為基礎。
但是發展經濟學是一個特殊理論,特殊在什麼地方?研究落後國家的經濟增長。落後國家要在處處落後,要什麼沒什麼的情況下增長,而且還得趨同,還得追上去,增長速度還得比發達國家快。這就是一個最重要的悖論。
怎麼能夠實現這個趨同?怎麼能夠落後還增長得快?這就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發展經濟學想要解決的問題。
發展經濟學要研究的問題都是落後國家的問題。兩百年前英國人均 GDP 還不如我們現在高,但英國那個時候不是落後國家,那個時候就是最先進國家,因此它沒有現在的落後國家面臨的問題,比如封鎖或者各種競争,市場上能力不夠等等。
經濟增長理論的鼻祖可以說是亞當斯密,而發展經濟學的鼻祖是李斯特,德國人,他的理論就是落後國家的理論。歐洲人從亞當斯密那裡得到的就是自由市場,而李斯特講的很清楚,亞當斯密的理論很好,但現在不能實行。我們要像英國一樣搞自由貿易的話,沒有國家的作用,沒有國家的保護,我們永遠發展不起來。他創造了幼稚工業理論,政府的貿易保護措施,加上國民經濟學,他的國民經濟理論核心就是政府要起作用,起什麼作用?發展國内統一大市場,他像孔夫子一樣,周遊列國,各國都有關稅,貿易沒法做,效率低下,他就四處遊說,最後普魯士和二三十個國家搞關稅聯盟,開始統一大市場的進程,一直到實行德國的統一,市場經濟發展起來,他實行了貿易保護,使得德國發展起來。
我們如果和發達國家實行一樣的經濟制度也不行,你也發展不上去。
我們要抓住發展經濟學的特殊問題,就是落後國家的問題。
第一個,李斯特的幼稚工業理論,這個和英國的工業化理論就不一樣了,幼稚工業理論是落後國家的特殊問題。還有比較優勢、後發優勢,我們稱作為發展經濟學的機會要素,這是特殊問題。
一般理論是什麼?内生增長理論當中有關于知識外溢的理論。但中新古典增長理論沒有讨論二元結構的問題。
還有福利陷阱,福利陷阱為什麼是發展經濟學的特殊問題?
早年歐洲發展的時候都沒有社會保障機制,一直到 1900 年前後是德國人最先搞的,發展中國家像拉美為什麼後來掉入陷阱?最重要的原因是歐洲人指導他們,學他們的社會保障體制,在人均 GDP2000 美元的情況下搞了人均 GDP20000 美元的福利體制,财政無法承受,各種危機就出現了,這就是典型的為了學習發達國家。
另一個是東南亞危機時表現出來的金融趕超,過早地開放等等。
增長的機會要素有哪些?
悖論怎麼解決,處處落後怎麼實現發展?這個時候就要重視機會因素。
有存在一種可能,你把現在的劣勢轉化為相對的優勢,使得某些產業的某些成本得以降低,從而使在市場上獲得一定的競争力,從而有利潤、有投資,能逐步增長。
所謂的機會因素就稱為相對優勢,包括幾點:一是比較優勢,要注意到的是,重點強調的是落後國家的比較優勢就是初級要素的比較優勢,初級要素包括資金來源,還有廉價勞動力。你處處落後很多,也可以增長,也可以取得比較快的增長速度。因為這個成本低,搞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或者資源密集型產業,就會有較高的利潤率、較高的投資、較高的增長,這是基本的邏輯。
二是後發優勢,因為落後,所以學習,學習發達國家的成熟技術,模仿、走捷徑,也就是胡永泰教授所強調的,技術知識的擴散,是落後國家能夠有的後發優勢。
三是本土優勢,你在世界市場當中,你自己的市場是本土市場,在最初階段,在本土市場上可能有特殊的文化、特點、文字、語言、特殊的生活習慣,像中國的軟體產業的企業多數都是從最初的漢化英文軟體發展起來的。
至少在最初的階段相對比較熟悉,你知道中國的體系、政策、制度,最後銷售成本可能低一點。
總之,可能有一個階段,當然到了後面可能就少了,因為跨國公司可以雇本地人來獲得本土的知識。當然,老幹媽是我們的本土,茅台是我們的本土,好像還不可替代,但是這個作用不是特别大,不是主要的。
有的學者特别強調比較優勢的作用,反復強調比較優勢的作用,認為發展中國家、落後國家可以一直用這個比較優勢獲得發展的速度,可以說小步快走,可以用這種辦法可以實現驅動。
這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落後國家的比較優勢的局限性的問題,這個關鍵的一點是在于你的比較優勢,初級要素成本比較低的優勢不是和發達國家比的,是和相同發展水平的國家比的。
你不是和歐洲比你的勞動力成本,你是和越南在比,和孟加拉在比,和印度和馬來西亞在比,因為你沒有别的比較優勢。
如果再細說一點,特指要素的豐裕度的比較優勢,也可以列出其他的比較優勢,比如貿易的比較優勢,比如當年兩個國家的技術或者條件不一樣,葡萄酒、棉花和仿制品可能不太一樣,可能是技術等等因素。還比如規模,還有一些資源上的優勢。
我們這兒講的比較優勢,特指生產要素豐裕度的相對優勢,而落後國家只有初級要素的比較優勢,而初級要素的比較優勢的局限性在于當你進入中等收入水平的時候,你的收入水平比其他的落後國家高的時候,這時候不再有别的要素比較優勢了。
資本發達國家比你更有優勢,人力資本比你更有優勢,技術創新能力比你更有優勢等等。一旦喪失了初級要素的比較優勢,就不能再有像過去那麼快的速度持續增長,而這個時候發達國家反倒可以繼續發揮他們的比較優勢,繼續高速增長,甚至出現技術革命,颠覆性的技術革命,把你再甩出去。
因此指望比較優勢,就能持續增長,實現趨同,這是不現實的。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說的就是當到了中等收入的時候,在要素比較優勢的問題上和其他落後國家不再具有優勢了,而同時還沒有能夠超過發達國家的優質要素。
這個時候進退兩難,就容易掉入陷阱。
因此,往往在中等收入階段出現的問題是什麼?
差距會拉大,發達國家可能更發達,趨同更加困難,所以如果只有比較優勢,無法實現趨同。而且歷史上多數的情況,如果只是靠着比較優勢,而沒有靠後發優勢的話,一般都會被鎖定在一些落後產業當中,最後跳不出來,不能得到發展。
這裡想強調的就是後發優勢。
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多的知識,能夠不斷地通過知識的演進、知識的進步使得更多地接近前沿,得以發展,使發展能力逐步提高。通過消化、吸收直接提升增長優質要素。
所有經濟學家在讨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為什麼落後國家能夠那麼快的增長上去,主要原因就是技術擴散,引進技術。
保羅•薩缪爾森 2004 年當時發表了一篇文章,在美國經濟學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因為這是一個最重要的主流經濟學家第一次承認全球化可能對美國不利,用的詞就是因為技術擴散使得落後國家成長了,可能對美國產生不利。
這個時候要注意一個情況,我們過去都說後發優勢,但是後發優勢從來沒有一個理論基礎,沒有一個理論内核可以說明它,可以使得它在經濟學當中得到鞏固的地位。
這個讓我想到了一點,新增長理論,也就是内生增長理論,人力資本理論,知識存量理論,特别是知識外溢理論。
内生增長理論,核心的内容就是經濟當中可以自動地生成新的知識,因為知識外部性,因為人們相互的交流,知識可以相互增長,技術可以内生增長,生產力可以内生提高,我就可以不斷地增長,我不需要把這個知識、技術作為外生變量,可以内生增長。
概括為一個詞叫做 spillover,但是他們的 spillover 主要講的是企業發明的一些技術可能會擴散到產業内部的一些其他企業,通過職員之間的互相聊天、溝通等等。還有一個 spillover,是從其他的產業擴散到另外的產業,講的是底特律的汽車城,底特律早年是造船的,船的那套東西被傳遞到了汽車工業,變成有用的知識。
這些經濟學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研究這個問題不是為了研究落後國家怎麼增長,他們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發達國家還在增長,為什麼沒有出現趨同?為什麼發達國家的資本不到落後國家去,還繼續在發達國家?
他們沒有想着知識怎麼到發展中國家去,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理論接過來,非常重要的一個 spillover 是發達國家的知識外溢到了發展中國家來。通過各種渠道,包括胡教授剛才講的四個渠道,貿易、投資、留學、交流等各種各樣的傳播渠道。
知識外溢能夠解釋落後國家哪個能發展,哪個不能發展。國家能夠發揮後發優勢,能夠學習、引進、消化、吸收,包括學習能力,就增長了,就趨同。
如果這個國家也不發展教育,也不努力開放,也不能夠引進外資,吸收各種知識,你最後就被鎖定在一些低端產業裡面不能自拔。
從理論發展的角度,我們應該把知識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和增長要素,以前說生產要素、增長要素就是勞動和資本,後來慢慢加進來人力資本,後來加進全要素生產力的概念。
很多制度改進導致的生產力的提高也是全要素生產力的解釋因素。内生增長理論裡邊概念還不是很清楚,但用了很多概念,人力資本、知識資本、AK 理論當中的知識存量、外溢效應等等。
用了很多不同的概念,但都指出了特别重要的一點,這些要素不是所謂的禀賦,這些是可以再生的,是由人們生產出來的,可以再生的、積累起來的資本。
物質資本是再生的、可積累的資本,知識更是人們生產出來的,包括通過研發有意識地生產,可以傳遞、可以累計的資本,這就是資本,這就是一個生產要素。
下一代的知識一定比上一代人多,這就是邏輯的過程,這就是資本的現象,是一個資本的概念,它是知識。如果有了這樣的理論基礎,我相信我們的發展經濟學可以得到更堅實的邏輯基礎。
但是計量比較難。新增長理論是用太多的不可計量的因素去論證更多的不可計量的因素。
知識怎麼計量?這是我們面對的特殊的問題。
但是,自然科學界很多東西,最初提出的理論假說都是沒法計量的,都是通過後面的很多努力逐步地計量,相對論剛剛開始得以計量。
不同發展階段怎麼做?
分析兩大相對要素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上怎麼發生作用,它的作用形态是什麼。
在初期階段,顯然比較優勢會發揮很大的作用,但這個時候同樣有後發優勢。
作為落後國家,怎麼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引進一些資本,引進一些設備,那些資本和設備本身都是多年發展起來的技術包含當中的。你最初搞的初期產業,它的技術本身也已經是多年發展起來的。比如紡織業,英國工業革命就是靠紡織業發展起來的,你可以直接用,本身後發優勢就包含在裡面。
第二階段,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共同發揮作用的過程。
學習、模仿包括擴大投資過程當中所面臨的技術瓶頸問題,這個是特殊的問題。你通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你掙了錢,你可以搞投資了,但是進入哪個產業,進入新的產業,不能搞原來的產業,到一定程度要投入新的產業,你也沒有技術,這個時候怎麼辦?
要靠引進技術,設備和產品,這就是後發優勢開始發揮作用了,包括這個時候繼續學習、引進、投資等等,技術交流等等,技術模仿,模仿是重要的學習來源,是學習知識的過程。
到了中等收入階段,比較優勢開始衰減,在這之後你如果看到原來的產業還在搞,仍然具有一定優勢的話,這個時候已經不完全是比較優勢了。
這裡已經包含着在過去這些年學到的東西,使你的能力得以提高。這個時候才能繼續在中等收入階段上還有點優勢,因為過去的學習使得你的生產要素是中級要素了,後發優勢起的作用更大了。後發優勢起到最主要的作用,重要途徑是高新技術設備和技術產品的引進。
到了第四個階段,比較優勢已經徹底沒有了,這個剩後發優勢了,加上這個時候可以自主創新,已經逐步接近前沿,開始自主創新。更高階段,有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國際分工的體系,如果全是自力更生,全都自我研發的話,最後連貿易都沒法做,沒得可買了,在國際研讨會就說,發揮自主創新是好的,但是都自主創新了,未來的貿易沒法平衡,不能靠豬肉、黃豆來平衡貿易。
美國的遏制政策其實在一定意義上給了我們重大的啟發。所有的遏制政策,全都是要切斷你學習知識的途徑,切斷你技術擴散的途徑。實際上,沒有這一段,我們也想不到後發優勢這麼重要。
自主進步和自主創新,自身的進步也很重要,我們這些年不光只是學習、模仿,我們首先發展教育,我們搞研發,這些都對提升我們的知識要素,提升我們的創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之,諸多因素需要共同分析,但是發展的道路只能自己走,你不能寄希望于對方改變。我們得有思想準備,關鍵的問題還是怎麼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