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零跑不會是下一個比亞迪,但可以讨論誰會是下一個零跑,歡迎閱讀。
文|蘿吉
同屬新勢力陣營,有的品牌月銷過萬,就是車圈熱點,有的品牌月銷 3 萬,卻風輕雲淡。前者案例有很多,而後一種情況,目前月銷突破 3 萬的新勢力品牌,只有理想、問界、零跑三家,其中能和低調沾點邊的,顯然就是零跑了。
當然,零跑低調,不代表它完全不會宣傳,8 月、9 月連續破 3 萬輛,零跑都發了喜報,只是車圈很少拿這個來做文章,引起的關注遠遠不及月銷過萬的小米,以及依靠 MONA 突破 2 萬輛的小鵬。
而敏銳的人,早在零跑實現銷量突破前,就已經意識到這個品牌的獨到之處,而當我們看懂零跑成功的根本原因,會發現月銷 3 萬輛對于它來說,只是一個階段,這家車企的潛力,可能還要比我們想象中更大。
正在進行的巴黎車展上,零跑還發布了全新車型 B10,在國内取得突破的零跑,在海外市場也蓄勢待發。這個品牌的成功是如何實現的,它的未來又會走向何方?
零跑月銷 3 萬 +,是什麼概念?
從官方公布的交付量來講,零跑首次破 3 萬輛是在今年 8 月份,當月交付量 30305 輛,将将跨過 3 萬輛的門檻。而之後的 9 月份,零跑交付量又漲了 3 千多輛,達到 33767 輛,這就證明零跑的成績不是偶然,是真正具備了月銷 3 萬輛的實力。
上險量層面,情況可能有點滞後,目前能拿到的 8 月份的數據,零跑的上險量是 26424 輛,預計 9 月份的數據出來,零跑當月的上險量破 3 萬也基本沒有懸念。
也就是說,自 2022 年中到 2024 年中,兩年時間裡零跑的月均銷量一直徘徊在 1.5 萬輛左右,其真正的突破是在今年 7 月份,也就是 C10 交付量穩步提升、C16 正式開始交付,才真正實現的。在此之前,零跑在新能源勢力中,确實沒有太多亮眼的表現。
所以,我們現在讨論零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聚焦到 C10、C16 這兩款車:它們為什麼成功,以及零跑為什麼能造出這樣的車型。
這是什麼概念呢?自 2019 年首款車型 S01 上市開始,零跑上險量首次破萬,是在 2022 年 6 月,之後首次突破 1.5 萬輛,是 2023 年 9 月,突破 2 萬輛是今年 7 月,不出意外的話,零跑會在上險量首破 2 萬輛之後的第二個月,就将突破 3 萬輛。
以零售量的層面看,零跑今年 9 月份的銷量已經超過了 3.2 萬輛,在新勢力品牌中,僅次于理想和問界。月銷将将破 2 萬輛的蔚來,已經落後一個身位,小鵬當月雖然有 MONA M03 實現了銷量破萬,但品牌層面總銷量依然沒能突破 2 萬輛。
雖然在品牌熱度和影響力層面,零跑還是明顯弱于蔚來、小鵬的,但是起碼在銷量層面,零跑是扎扎實實站到了新勢力陣營的第一梯隊。
零跑均價不高,但含金量絕對不低
零跑銷量突破後,相對較低的熱度,一方面源自零跑一貫的低調風格,而另一個不可回避的因素,則是零跑整體的定位、車型的銷量均價,都遠低于蔚來、理想,即便是一半銷量依靠 MONA M03 的小鵬,在 20 萬元以上價位的存在感,也遠強于零跑。
零跑目前主銷的四款車型,T03 活躍在 10 萬元以内,C11、C16 和 C10 的主售價位,都在 15 萬元以内,相對較低的定位,表面上很難和售價都在 25 萬元以上的蔚來、理想相提并論,但是換個角度看,零跑月銷 3 萬 + 的含金量,其實一點都不低。
這裡我們拿其它幾個定位相似的新能源品牌,做一下對比就很明顯了:
吉利銀河、長安深藍、廣汽埃安,以及長城的歐拉,都是主打主流價位市場的新能源品牌,和新勢力陣營的區别,只是各自背靠傳統大車企,抛開這個身份,它們實際上都是同一個市場區間内的競争對手,也都面臨着同價位的比亞迪,以及大眾、豐田、日產等強勢合資品牌的壓力。
此前很長的時間裡,吉利銀河、深藍的銷量都略高于零跑,包括嚴重依賴網約車渠道資源的埃安,如今單月銷量都已經被零跑反超。其中吉利銀河推出了 E5 這個爆款,9 月零售量超過 1.4 萬輛,但品牌層面依然沒能蓋過強勢增長的零跑。
零跑均價不高,但主銷車型活躍在比亞迪、大眾、豐田、日產等品牌最強勢的價格區間,能在這些強勢對手面前站穩腳跟,并實現銷量持續增長,其難度并不比 20 萬元以上中高端市場的新勢力品牌要低。
零跑如今的成就,不僅僅是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三,在主流市場中,也已經超過了一眾自主大廠的新能源品牌。看到這一點,才能真正理解零跑月銷 3 萬 + 的含金量。
零跑的成功模式
和其它車企都不一樣
因為都主打主流市場,有人拿零跑和比亞迪做對比,認為兩者的成功模式有諸多相似之處。從主銷產品所在的價位和細分市場來看,确實非常相似。
10 萬元以下,比亞迪有海鷗這個爆款小車,零跑的 T03 也貢獻了不小的銷量;10-15 萬元,是比亞迪秦 L、宋 PLUS、元 PLUS 等核心爆款的主要陣地,零跑的 C10、C16、C11 三個支柱車型,也全在這個區間。
20 萬元左右,比亞迪有一定存在感,但銷量規模相比中低價位驟然降低;零跑 C 系列最早就瞄準 20 萬元左右的價位,但銷量平平,如今僅存的價位最高的 C01,銷量也很一般。來到中高端市場,比亞迪和零跑的品牌力都現出頹勢。
但是說實話,零跑和比亞迪的爆款之路,有本質的差别,產品風格截然不同,且兩個品牌閱聽人的重合度也并不高。目前零跑在銷量規模上,勉強只能夠到比亞迪一個爆款,兩個品牌成功的本質不同,未來的發展模式也不會相同。
回顧零跑的發展過程,會發現這是一個始終沒有明确戰略方向的品牌。最早切入市場的,是一個 10 萬出頭的電動小跑 S01,上市後累計銷量不到 3 千輛,很快銷聲匿迹;
真正承擔起走量任務的,是 10 萬内的電動小車 T03,這款車在初期深入人心,貢獻銷量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產生了零跑低端定位的拖累;
T03 之外,零跑也很快推出了高端定位的 C11,中型純電 SUV 的體量、雙叉臂前懸、三聯屏中控,相當高規格的配置,給到 20 萬元左右的價格,一度被視為半價蔚來,奠定了零跑高性價比的形象;
2021 年底上市的 C11,最早只有純電版本,在理想 ONE 銷量大火之後,零跑也迅速跟進增程路線,2023 年新增 C11 增程版,同時旗艦級轎車 C01,也同步增加了增程動力;
自此之後,零跑就确定了純電、增程并舉的路線,但是 C11、C01 的銷量都沒有大的突破,兩款車最大的優勢,就是高性價比,除此之外,其造型、定位,和其它新勢力品牌沒有明顯區别。
而自 C10、C16 這兩款車開始,零跑非常直白地切入 " 半價理想 "、平價奶爸車的定位,在動力類型之外,產品造型、風格、功能配置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借鑑理想的特點,并在 10-15 萬元價位,首次推出了真正稱得上 " 新能源奶爸車 " 的 SUV 產品。也自此之後,零跑銷量真正實現了起飛。
一路看過來,說直白點,零跑全程沒有明确的戰略路線,產品風格、市場定位可以說一變再變,并且毫不遮掩地去模仿、借鑑其它成功品牌。一般情況下,這種策略可能短時間會有一定增長,但絕非長久之計,這點我們參考特斯拉的一眾跟随者,都是前車之鑑。
但是零跑的打法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也有自己始終堅持的地方,那就是從研發、采購、制造、營銷、銷售、服務等一系列環節,都嚴格控制不必要的成本,并将這種控制的結果,實實在在地轉化到產品的品質、配置和性價比上。
與此同時,零跑一直緊密關注市場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看到市場空間和潛力,就迅速切入,價位、配置、產品風格、動力類型,只要市面上有成功先例,具備可借鑑的價值,就迅速跟進。
這種企業作風,看似有點缺乏主見,甚至見異思遷,但在市場劇烈變動、新格局尚未成型的階段,發展方向和消費者的需求本就難以捉摸,實在看不清趨勢,與其盲目押注某一條路線,不如采取保守姿态,減輕轉型包袱,随機應變,反而是類似獨孤九劍中無招勝有招的必殺技。
如今爆火的 C11 和 C16,看似模仿的是理想的產品,實際上是零跑在借鑑理想對于市場需求的把握。如果這個定位出現瓶頸,消費者產生了對其它產品的需求,零跑不一定會成為新市場的領跑者,但它絕對會是及時調整策略,最早跟進的那一批。
零跑會成為下一個比亞迪嗎?
直接給出我的結論:零跑不會成為下一個比亞迪,或者換句話說,國内乃至全球市場,都不大可能出現另一個比亞迪。
比亞迪的成功,一半靠自身對新能源產業鏈的堅持,另一半靠新能源市場爆發的機遇,而這種能源類型的大轉型,屬于百年一遇的級别,我們很難再期待市場能造就比亞迪這種四年間銷量翻十倍的神話。
但是零跑的潛力,确實不容小觑。月銷 3 萬 + 對零跑的意義,并不是跻身新勢力 Top 3,而是它經過數次策略調整後,終于找到了當下最适合自己的路,并打好了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增長的基礎。
目前零跑主銷的 C10、C11 和 C16,都是 10 到 15 萬價位的 SUV,低價小車 T03 很快将被 A 平台的新車取代,而這個細分市場,依然具有孕育新爆款的潛力。
未來的零跑,将形成 A、B、C、D 四個平台的系列產品,覆蓋低價小車、主流家用車和中高端旗艦車型,新的產品陣容成型後,零跑的銷量規模也不難再上一個台階。
而更值得期待的,是零跑在海外市場的潛力。去年底 Stellantis 集團 15 億歐元巨資入股零跑,并成立了股權幾乎對等的零跑國際,專門面向海外市場,如今中國新能源車在海外發達市場阻礙重重,零跑和 Stellantis 的這種合資模式,或許會成為破局關鍵。
零跑不會是下一個比亞迪,但或許不久之後,我們會讨論還有哪個品牌,會成為下一個零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