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有了AI,當然要好好利用起來,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珞珈老師 Author 珞珈
@珞珈
見字如面,我是珞珈。
1 月份開始,我總是連續收到人工智能的消息,什麼 ChatGPT,Midjourney。
3 月份到現在,人工智能開始大爆炸,什麼微軟 Copilot 讓 3 億打工人失業,WPS,釘釘,飛書等常用的辦公軟體,都紛紛推出了自己的 Ai 助手。
我其實還好,秉着一個默默地使用 Ai 工具,悄悄驚豔所有人的宗旨,悄悄幹了件大事——
具體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但我朋友圈的許多朋友遭不住啊,以前都是默默吃瓜,結果塌房塌到自己家了,都跑過來私信我——
珞珈老師,這人工智能這麼強大,你說咱們還有必要學 PPT 嘛?
得,這是學員,聊聊吧,撫平下心态。
珞珈老師,你說咱這 office 培訓行業,以後還能幹下去麼?
得,這是同行,聊聊吧,給點希望。
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
先說明我對人工智能的整體态度——
未來可能前景光明,也可能滿是荊棘,但我們必須走好現在的路。
說人話就是:99% 的人根本不配讨論未來,都先過好今天吧。
01
先說第一件事,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多久才能真正影響到 office 的使用?
想啥呢?
從使用閱聽人,產品發展,商業前景的角度,我認為至少需要 5-10 年。
現在着急跳腳的人是誰呢?
辦公軟體產品開發人員,OFFICE 深度發燒友,OFFICE 行業從業者。
這些人占據使用者 1% 都不到。
先說使用閱聽人,你知道普通大眾對 office 的新技術反應有多麼慢麼?
我每次在線下内訓,或者直播的時候,「合并形狀」這個功能總能引起一波又一波的尖叫。
學員紛紛覺得「屌爆了」「怎麼會有如此強大的新功能」!
注意,現在是 2023 年,但「合并形狀」功能是 2011 年更新的。
迄今為止,13 年。
而上内訓,和聽直播的學員,已經是中國最為主動的一批學習 office 的人群了,他們才是第一次聽說,而其他 99% 的普通使用者呢?
為什麼會這樣。
很簡單,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軟體版本的問題。
微軟只把最新的功能只在正版 M365 上面更新,其他的年份版本一律不更新,而目前全國最流行的 office 系統裝機版本是:office2016。
更别提還有一堆普通人用的是 office2013,office2010,office2006 和 WPS。
注意,我說的是兩個關鍵詞——
正版,微軟 M365,這裡面的使用者可能連辦公人群的 1% 都不到。
第二個方面是對辦公軟體的固有認知。
一個普通人對辦公軟體的固有認知是什麼時候建立的呢?
很簡單,你第一次接受計算機課的時候。
你肯定在小學二年級的計算機課上用 word 打過字,用 PPT 畫過幾個形狀,插入過幾個動畫。
剩下的就到大學的時候開始考計算二級,開始死命刷題。
你仔細想想你用的 office 軟體版本,可都不是最新的版本,用的都不是最新的功能吧。
什麼時候 ai 能夠徹底取代辦公軟體了呢?我們再也不用學習 PPT 了呢?
很簡單,當 ai 進入小學生計算機課本的時候。
咱們就不用學了。
但這個快嘛。
更新教育大綱,課本,課件,到全國中小學都能上課。
我說至少 10 年,教育局都得先開個會讨論讨論吧。
你說 10 年之後怎麼辦?
拜托,你今年錢掙到了嘛?
就算有朝一日 Ai 真的全面取代了所有的生產力,像微信一樣普及。
三四線城市不還有給中老年人,體力勞動者,出獄人員,講打字,微信發消息,智能手機操作的培訓班嗎?
再說技術環境,Ai 助手所需要的算力是不太可能本地部署的,只能在雲端,而微軟 Office 的網絡服務環境,速度可想而知。(用過都說好)
已經出的功能裡面,idrive 用過麼,Office 的雲端協同,Excel 的 3D 地球,能用麼?
就目前的詭異國際環境,即将推出的微軟 Copilot 助手究竟是否有中國版本,是否在中國能夠穩定使用,我都抱消極态度。
02
第二個問題,Ai 時代來臨,我們還有必要學習 PPT 嘛?
人類在歷史上從來沒有一項技能是頂尖,嗅覺比不上狼群,持久力比不上駱駝和馬匹。
學會馴化和利用的猿人才進化成了人類。
而把狼群,馬匹,駱駝當敵人的猿人已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的基因都不配得到保留。
Ai 的出現,無論是 PPT,EXCEL,WORD 的運用,邊際都會拓寬上千倍。
以做 PPT 為例,什麼樣的人會被取代呢?
只會做一些不過腦子的文檔,用一些基礎 PPT 功能,套上互聯網上流行的 PPT 模板,找一些不痛不癢的素材,做出一份職場上普普通通 PPT 的人。
說白了,就是工作中的套 PPT 模板機器。
這樣的人肯定會被 Ai 取代的,不痛不癢的文案寫的不如 Ai 好,套模板的速度沒有 Ai 快,PPT 質量做的沒有 Ai 好,還™居然要休息。
而 Ai 不會取代什麼樣的人呢?
會思考,創意,審美和行業經驗的人。
别說以後了,其實現在也是這樣的。
很多人總覺得學 PPT 就是在學 PPT 功能。
這真的是個天大的誤會。
我跟課上的每一個學員都說過一句話——
什麼樣的人 PPT 才能做設計得好呢?
有審美的人。
有審美的人,就算是再簡單的工具,也做出最好的效果。
我曾經做過一個測試。
讓一個從業十幾年白領 A,對 PPT 功能透徹熟悉。快捷鍵,新功能每個都玩得飛起。
另外一個馬上畢業實習的設計實習生 B,完全沒有摸過 PPT 這個工具,毫無工作經驗。
給他們一晚上的時間,讓他們做一張一樣的 PPT。
只對比設計,誰做的好。
這是最後的結果。
就算白領 A 用了很多花裡胡哨的功能,但卻依然比不過有設計經驗和審美優秀的實習生 B 做的簡單大氣。
好了。
那現在,我們如果将 PPT 換成 Ai。
讓他們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學習 Ai,利用 Ai 來生成一張女性插畫主題的圖片。
誰做的好呢?
毫無疑問肯定也是 B。
因為 B 懂審美,懂設計風格,有設計經驗,有品味。
那如果你覺得對比設計不公平,我們來對比文案撰寫。
好了,那如果我們還是來讓 A 和 B 利用 chatgpt 來生成一段「年終總結文案」
誰做的好呢。
毫無疑問是 A。
因為 A 有行業經驗,有豐富的文檔撰寫經驗。
問題來了,老板會淘汰誰呢?
老板誰都不會淘汰,因為他們的生產力都提升了,對于老板來說沒有任何壞處。
老板只會那些淘汰抗拒 Ai 工具,和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的 C。
未來職場的競争,依然是個人生產力的競争,無論他用的是 PPT,EXCEL,WORD,還是 Ai。
說白了,生產力競争永恒。
只是我們的生產力的下限和上限都得更高了。
好了。
但如果你不專門學 PPT,你該怎麼去提升審美?去積累撰寫 PPT 的經驗?去積累做出好 PPT 的經驗?
你自己都做不出來高質量的 PPT,你該怎麼利用 Ai 生成優質的 PPT?
别搞笑了。
學個課吧。
我們的課不但教你 PPT 設計,更重要還教你如何提升審美,如何撰寫 PPT,甚至現在還增加了如何利用 Ai 工具幫你做出更高質量的 PPT ——
>03
最後一個問題,Ai 時代來襲,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
其實不必恐懼,這是全人類的問題。
起碼我相信——
當 Ai 時代來襲,那一定會是一個很美好的時代。
生產力大爆炸,人類再也不用為了生存去做一些不喜歡的,只是為了活下去的事情。
既然你做得不好,不妨就交給 Ai 吧。
人類所生活的意義就是去尋找自己所熱愛的東西,并把他做好。
但你會說,既然 Ai 做的足夠好了,為什麼還需要人類去做呢?
電影「流浪地球 2」中有一句話: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意義。
人類所做的事情的本身,不一定是他長什麼樣,是什麼,怎麼用,而是背後所承載的故事,記憶和情感。
我已經很多年不怎麼專門去做 PPT 設計了。
當我依然記得 2015 年,我的初戀和我分手了之後,我哭了三天三夜,不斷的挽回,不斷地哭訴。
為了挽回我的初戀,我想起她對我說過,她想去漠河躺在雪地上去看極光和星星。
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利用 PPT 復刻極光和星星,給這套作品取了個名字——《For Love For Dream》。
當做完了之後,我把視頻發了過去,但亮起的只有紅色的氣泡,和要添加對方為好友的申請。
而當時的我,也已經不痛了。
現在看來,這份 PPT 可能對于 Ai 來說,只是很簡單的技法。
但是對不起,ai 做的就算好看 100 倍,但他在我這,都是一文不值。
---
這兩年我的人生其實并不好過,為了解壓我開始玩積木。
慢慢了解專門有個玩法叫做 MOC,其實就是自行利用積木零件創作自己的積木作品。
其實真的挺難的。
我一直在想我第一份作品應該去做什麼,為此冥思苦想了很久。
每天精神狀況不太好,我愛人總是給我偷偷點了好多次的咖啡。
那一天,我照例收到了那杯愛人給我點的咖啡。
上面印着一個被花朵萦繞的兔子。
我就靈機一動,或許可以用積木,來把這個造型搭建出來,給我的愛人,當做新年禮物。
我花了兩周的時間,買了很多積木的零件,看了很多積木花束的搭建手法,不眠不休鼓搗了好幾天。
才把這份作品做了出來。
在很多積木圈的專業玩家和大神,看起來,這樣的作品簡單,也沒法商品化賺錢。
其實最後我愛人也不太懂這是個啥,只是傻乎乎地覺得好看。
可能現在也放在一邊去了。
也可能已經混在娃的玩具堆裡找不到了。
但我依然記得她偷偷給我點咖啡的那許多個下午。
這輩子不忘。
-End-
多說一句——
其實我今年已經開始利用 Chatgpt 等 Ai 工具來偷偷搞事情了。
在小紅書上做起了潮玩博主,現在已經有 2w 多粉絲了,而且已經實現了月入過萬。
想知道我怎麼弄得吧?看看
【實戰幹貨分享】ChatGPT 幫我做小紅書,悄悄月入過萬了(實戰分享)
新課推薦
應邀很多小夥伴的邀請,思索良久,我想把我最新的項目及我過往 10 年,所積攢下的做新媒體的寶貴經驗 +AI 工作流生產力經驗,開發成一門訓練營。
這也許是行業内第一個真實且具有實戰意義的 AI+IP 副業項目。
一共 19 節直播課程,42 天時間,我親自帶的直播和交付。
我的這門課程是會真實的指導你如何真實的使用 AIGC 工具,并且讓他們真實有個落地可依據的實際場景(小紅書賬号)。
這些經驗,你可以拿來即用,會學以致用,行之有效。
這點在目前的 ai 課程中,尤其珍貴。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