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捷克斯洛伐克最後的雙翼戰鬥機—阿維亞B-534,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丹書戰史 Author 經理小小
1932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阿維亞公司開始研制一種新的雙翼戰鬥機,它雖然性能不佳,但全金屬的結構讓戰機非常結實可靠,阿維亞公司在第一架原型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開發了阿維亞 B-534 雙翼戰鬥機,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歐洲雙翼戰機之一。
B-534 的第一架原型機(B-534.1)在 1933 年 5 月首飛,這架飛機看起來又先進又保守,它擁有流線型的機體,可卻采用過時的雙翼結構,盡管當時單翼設計在技術上已經不是難題,但仍有不少人認為雙翼機具備的低速性能優勢比高速度更重要。幾個月後第二架原型機(B-534.2)完成,它采用了更新的技術,比如全封閉駕駛艙,并且創下了 365.7 千米 / 小時的國内飛行速度記錄。空軍在 1934 年 7 月正式訂購了第一批 B-534 戰鬥機,它在二戰前已經成為本國空軍主力戰鬥機。
B-534 空重将近 1500 千克,機身框架為焊接鋼管,前半身采用金屬蒙皮,後半身為織物蒙皮,機翼框架也是鋼制,不過采用螺栓和鉚釘連接,機翼采用織物蒙皮,機翼間有 N 形剛性支撐,上機翼翼展為 9.4 米。飛機起落架為固定的後三點式,主起落架安裝了液壓彈簧減震和刹車,并有整流罩降低飛行阻力,實際使用中整流罩很容易堵塞泥沙,因此飛行員都把它拆了。
第一批生產的 100 架戰機中有很多采用開放式駕駛室,動力為法國授權生產的 Hispano-Suiza 12Y V12 液冷發動機,它的低空額定功率為 650 馬力,不過在 4000 米高度可以長時間保持 850 馬力輸出。發動機安裝了自動滅火器,下方是它的水基散熱器,機腹則安裝了冷卻器和油箱。早期飛機采用金屬雙葉螺旋槳,後來改成了輕合金螺旋槳,同時優化了發動機艙氣動外形,使最大飛行速達到了 405 千米 / 小時,實用升限 10600 米,兩具油箱總容量 320 升,作戰半徑約 600 千米。
起初打算給飛機安裝 1 門 20 毫米航炮和至少 2 挺機槍,因為某些原因前幾十架戰機實際上安裝的是 4 挺 7.92 毫米機槍,其中兩挺位于機翼上,另兩挺在發動機艙兩側,該機還有翼下挂架,最多可挂載 6 枚 10 千克小型炸彈。實際使用中發現機翼機槍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這些飛機都拆除了機翼機槍,從編号 B-534.47 的生產開始取消了機翼機槍,所以判斷之前已經生產了 46 架,之後的臨時解決方法是把機翼機槍挪到發動機艙兩側。阿維亞公司在國家被肢解前完成了戰機武器更新,新的戰機有一門通過槳毂發射的 20 毫米航炮,發動機艙兩側各有一挺 7.92 毫米機槍,不過彈藥似乎增多了,這款戰機重新命名為 Bk-534。
阿維亞公司總共生產了 568 架 B-534 戰鬥機,其中捷克斯洛伐克空軍是主要用戶,南斯拉夫購買了 14 架,希臘購買了少量。1939 年 3 月 15 日後,大量 B-534 被強制編入德國空軍,同年保加利亞從德軍手中購買了 78 架,二戰期間克羅地亞似乎也購買了一些。一種說法稱蘇軍使用過 8 架 B-534,可能是戰場繳獲。
其實雙翼戰鬥機在二戰中已經過時了,德國空軍沒把它當成主力,在波蘭戰役中執行了少量任務,主要是護送俯衝轟炸機,1941 年參與了對蘇軍的進攻作戰,沒什麼亮眼表現。其實德軍維持 B-534 的作戰能力也很費勁,因為零部件比較匮乏,而且它需要使用一種專用的混合燃料,這無疑會增加空軍的後勤負擔,而戰機產生的戰場價值又很低,因此在 1943 年降級為訓練機或擔任其他次要任務。
根據飛行員稱,B-534 其實是一架操控性很好的飛機,尤其是低速性能,德軍曾打算把它開發成艦載機,有 3 架戰機接受改裝,它們被加固機體、安裝着陸鉤,可由于齊柏林号航空母艦建造工作擱置,艦載版 B-534 也被放棄。
B-534 戰機沒有幸存者,目前少數航空博物館内的展品其實是二戰後利用零部件制造的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