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怎麼,她單親帶娃上戀綜也要嘲?,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柳飄飄了嗎 ,作者柳飄飄
比起口号式地鼓勵單身中年人勇敢追愛,教會他們改變内耗思維更重要。
有些東西沒必要一個人擔着,更不是單選題。
再出發的終點,不一定是奔向另一段感情。但有時踏出新起點,就已經值得赢得掌聲。
作者丨柳飄飄
本文授權轉載自【 柳飄飄了嗎】
微信公眾号(ID:DSliupiaopiao)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年頭,戀綜已經卷到中年人身上了。
最近新出了一檔戀綜《當我們遇見你》(下稱《遇見》),糊是糊了點,但節目定位的幾個 title 倒蠻吸人眼球——
中年人、離異、親子同遊。
你也可以理解為《七分熟戀人》+《春日再遲點出發》+《爸媽去哪兒》。
一般我們理解的中年人都是一副疲态: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磨出了不修邊幅的發福身材和無欲無求的麻木。
而節目裡的都市中年人,正處于最穩定安逸的狀态,對過去有沉澱,對未來有期待,狀态個頂個的好。
女嘉賓們,純萌、清冷、大氣、明朗,呈現了熟女的多重打開方式。
男嘉賓們,有儒雅搞笑男、陽光潮男,還有學識型大叔。
在日漸同質化的戀綜市場裡,本來節目靠着這批 24K 純素人和新穎玩法,博得了一波好評。
可最新一期卻因為親子部分篇幅增加,趕了一批客。
原來是披着戀綜皮的親子節目?
剛刷完四期的我,忍不住想替它辯幾句:
如果把它單純當戀綜來看,未免小瞧了它。
這幾組單親家庭的真實寫照,分明是情感節目裡一個新樣本嘛。
中年戀綜的觀感,跟以往其他年齡段的戀綜有所不同。
老年相親的硬核場面見過吧?
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主打一個坦誠相見。
身體好不好,家產有多少,先交代得明明白白。
《相親相愛》
更普遍的,是年輕單身男女的都市愛情片,談的是暧昧拉絲的氛圍感戀愛。
在初次見面的尴尬氣氛裡圍笑營業,緊張到眼睛都不知道放哪,一個個把地面盯出個洞來,說話繞八百個圈子。
《心動的信号 2》
而中年戀綜,恰好中和了老年相親的實在和青年男女的拘謹。
許是被閱歷磋磨出了某種社交使命,他們光自我介紹就懂相互抛梗,一點不怕冷場。
一位姓杜的爸爸自我介紹讓大家叫他 " 阿杜 "。
另一位爸爸 cue 到同名歌手後,阿杜立馬順勢接梗:
對,我在車底
似乎不讓話掉地上,已成了他們條件反射式的本能。
才第一天認識就被咖啡廳老板錯認作男女朋友,臉皮薄點的年輕人一般都會急忙否認吧。
但人家是直接上手攙着,打哈哈作勢承認。
坐下後請他喝咖啡,還不忘打趣他:
" 我請我男朋友喝 "。
講真,這種化解尴尬的做法真的很中年人。
帶點遊刃有餘不得罪人的圓滑,掙的就是個體面。
概括起來,中年人的社交狀态大概就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松弛感。
而對離異父母來說,這種松弛可能是閱歷累積的結果,也可能是當他們僅作為他們自己時,才有的狀态。
雖說是親子同遊,但節目前兩期,孩子們只作為觀察室嘉賓,目的正是讓爸爸媽媽們能暫時脫離父母的身份,做一回自己。
你會發現,當他們自己去社交時,表達方式更直球、肢體接觸也更自然。
遇到好感的對象就大大方方主動出擊,想挨着誰坐就挨着誰。
爬個山,直接手挽手攙一路。
他們比拘謹的年輕人更松弛,又比講究實在的老年人更浪漫。
借着比手掌大小的名頭自然而然貼貼,就能讓觀察室裡的孩子們集體驚叫。
在孩子不在的場合裡,講點
騷話
土味情話,也無傷大雅。
- 我上次來沒看到這樣的風景
- 上次來是因為沒有我們
- 對,因為沒有你
原來脫離了父母身份,他們也想好好愛自己,對親密關系有渴望。
就說幾個媽媽裡最開朗的鄧春玲。
她的生活理念是,哪怕生活再窘迫,出門都要精致全妝。
她女兒評價她是個自帶戀愛氛圍的女人,還在她的自我介紹裡寫下這樣一句話:
" 我希望當我 80 歲走進咖啡廳,人們仍然會認為我是來約會的 "。
自我介紹是孩子們幫自己父母寫的
活脫脫一行走在國產爽劇裡的都市麗人。
在孩子話題開啟之前,節目呈現出單身爸媽們一種理想的社交狀态。
但看下去才發現,這座中年愛情烏托邦,也終究不過是用現實的瓦塊砌成的。
對于這群中年人,有人贊賞佩服,也有人覺得不夠真誠。
因為除了雙向奔赴的一對,其他嘉賓每天的選擇結果都變化莫測。
要知道,這在戀綜裡可是一直被吐槽不夠堅定的雷點。
落在這群中年嘉賓身上也一樣。
節目才到第三期,杜一新坦言沒有堅定選擇的對象,只好博個體面的回答。
于是," 中央空調 "" 海王 " 和 " 渣老頭 " 的罵聲接踵而至。
被問到會不會擔心下一段感情重蹈覆轍,他給出了一個保守但真誠的回答。
但在部分網友看來,對下一段感情不夠堅定,這就是慫。
因此照樣會被罵 " 沒擔當、不勇敢 "。
等等。
這不是脫離了嘉賓身份的無理指責嘛。
對于經歷過破碎婚姻的他們而言,面對新感情時的猶疑,不見得是沒擔當,反而暴露了體面和松弛背後,藏着的枷鎖和顧慮。
哪怕是一身輕的年輕人談個戀愛,都得考量性格契合、異地與否、财富差距這些實際問題,更何況在此基礎上還背負着社會壓力和内心揪鬥的離異中年人。
此前有一檔專為離異人士而設的戀綜《春日遲遲再出發》,嘉賓就分享過離異人士擇偶的壓力。
比如相親對象嘴上說着不介意,卻開始刻意保持距離。
甚至得知孩子之間也會暗自比較自家父母、存在婚姻狀況的隐形鄙視鏈,因而不乏一些人會顧慮到孩子心理而變得拘束。
由于在傳統的婚戀市場不占優勢,離異群體其實或多或少帶點本能的恥感。
能擺脫恥感向前看固然勇敢,卻未必會得到真正理解和認同,甚至還會遭受隐形歧視。
比如這次《遇見》裡經歷過兩段婚姻的鄧春玲,非但沒有籠罩在陰影裡,反而依然相信愛情。
可在節目裡表現得開朗主動,和男嘉賓侃侃而談,立刻就有彈幕給她扣上 " 戀愛腦 " 的帽子。
似乎在孩子面前,媽媽就該被母職綁架,閹割掉自己的鮮活欲望。
就像《您好!母親大人》裡的單身母親丁碧雲。
和渣前夫離婚後,好不容易遇到了給她愛和光亮的梅眾,她卻以照顧孩子為由選擇關上這扇窗。
當她雙手抱住孩子,就只得放開愛人的手。
而這成了丁碧雲一輩子的遺憾,也成了 CP 粉的意難平。
如果丁碧雲在孩子的私心阻撓下依然選擇和梅眾去日本,不難想象也會被鑑戀愛腦。
但這種 " 偉大 " 犧牲是必要的嗎?
單身父母面臨的,必須是孩子和愛人二選一的選擇題嗎?
丁碧雲的終身遺憾證明了,有時選擇孩子放棄愛人,未必是最優選。
對自己如此,對孩子亦是。
比如單身了二十幾年的聶愛國,因為擔心再婚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于是決定等孩子大學畢業後再找。哪怕孩子從小身體不好,他也沒有想過找人分擔。
離異對孩子本來就是一個傷害
我怕 我不敢賭
乍聽是很難得和暖心,但有沒有可能,孩子也未必接受父母這種單方面的犧牲。
這何嘗不也是給孩子的生活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卻沒給過他們第二種選擇?
發現沒。
在許多父母心裡有個誤區,孩子 or 愛人,被看作一道無私還是自私的單選題。
本質都是在閹割自我感受。
選擇孩子,看似無私無愧,但讓渡了自我的欲望;
選擇愛人,看似恣意灑脫,但自我譴責也逃不掉。
曾帶着女兒再婚的鄧春玲自責虧欠孩子
所以," 戀綜 + 親子 " 的設定若放在其他戀綜難免多餘,但對于想重新開啟新感情的中年有娃離異群體,卻很有必要。
因為嘉賓不再僅是 " 我 ",而是 " 我們 "。
這也是為什麼我開頭說這是情感節目的新樣本。
在父母的婚戀裡,孩子不該成為決定因素,但也是重要的變量。
跟幫忙把關的父母有所不同,《遇見》新增的孩子視角,難得呈現了離異家庭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父母看來,離異是對孩子的傷害,但孩子自己卻能視之為成長的契機。
你會發現,孩子有時比身處病态婚姻中的父母,更清醒和果斷。
父母總以為不離婚才是為孩子好,因此寧願忍受和湊合。
但孩子未必這樣想。
姚愛芳離婚就是女兒主動提的,連他倆的離婚申請都是她上網學着起草的。
盡管内心掙扎,但比起強行拼湊裝作圓滿,她還是更希望父母的人生不被限制。
比起父母的所謂保護,孩子更願意看到的,是離婚後變輕松的父母,和終于不再有争吵的平靜生活。
可見,孩子的真實想法恰恰能幫助父母走出他們一直堅信的誤區。
比如前面提到的聶愛國。
他害怕再婚讓女兒受傷害毅然決然的 " 不敢賭 " 固然難得,但同時也導致女兒因母愛長期空缺而形成敏感脆弱的讨好型人格。
節目裡幾組家庭同遊,鄧春玲望向她時的一個溫柔眼神、姚愛芳給她暖手這些無意間的小舉動,都能瞬間觸動到這個女孩。
對于從小被嘲 " 有娘生,沒娘養 " 的她來說,這些真切的溫暖讓母愛不再只是一個概念,延遲填補了她一直以來的渴望。
反而是聶愛國因為自己一廂情願的犧牲,封閉了孩子心聲的出口。
當孩子表露對母愛的渴望,他拒絕接收,也不解釋,不引導。
而只是一味用加倍的父愛彌補,等待孩子長大後自行理解。
即便他也知道,加倍的父愛根本填補不了孩子心理的空缺。
不過,聶愛國父女的例子倒指向了一種可行的解法——
溝通。
學會和孩子溝通,聆聽和尊重他們的真實想法,往往可以避免讓自己陷入内耗的誤區。
或許也可以避免孩子因為父母的婚戀狀況遭受心靈創傷。
節目裡,鄧春玲女兒大谷子就聊到繼父的 " 虛假父愛 " 帶給自己的陰影——
曾經承諾給她父愛,卻等到他快跟母親分開時才說出 " 我不是你爸爸 " 的真心話,這段被欺騙的經歷也導致她因此不再相信愛。
但由于缺乏溝通,她沒有主動跟母親提起過。
直到借着節目的真心話環節說出來,才有了上文中鄧春玲後悔莫及的自責。
所以,離異有娃人士開啟新戀情,反而更需要孩子的參與。
這樣的樣本展現才對這個人群有參考性,而不是僅僅服務于想嗑糖的觀眾。
跟年輕人相比,中年單身父母的婚戀注定是更復雜的。
借節目裡鄧春玲女兒大谷子分享的一件事打個比方。
鄧春玲有一回想去 KTV,但為了喂奶,她索性把孩子也帶上了。
從父母責任看,可能有人會用 " 貪玩,沒什麼責任心 " 對她加以指責。
不如換個角度看——
這也是一個女性在有了母親身份後,在追求自我滿足上不得不做出讓步。
盡管這個讓步,無形中還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
說到底,這是客觀存在的單身父母的一種社會身份困境。
不是強迫自己在喂奶(孩子)和唱 K(愛人)之間,二者選其一就能解決的。
那怎麼解決?
要想兩全其美,很難。
但鄧春玲把孩子帶去 KTV 喂奶的做法,其實就提供了一種解題方向——
既沒有剝離父母這層身份,同時又葆有自我。
戀綜大多向外尋找伴侶,但《遇見》更像單身父母的一場向内的尋找自我之旅。
給那些根本沒必要為了孩子獨自忍受名存實亡的婚姻,或者封閉地守着自己預設底線的父母,提供一些解放自我的勇氣。
也給那些在尋愛中過度自責的父母,一些繼續相信愛、擁抱愛的信心。
比起口号式地鼓勵單身中年人勇敢追愛,教會他們改變内耗思維更重要。
有些東西沒必要一個人擔着,更不是單選題。
再出發的終點,不一定是奔向另一段感情。
但有時踏出新起點,就已經值得赢得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