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7000萬順風車乘客 “拼”出一個港股IPO,歡迎閱讀。
【TechWeb】近 7000 萬順風車乘客,終于 " 拼 " 成一個 IPO。
6 月 28 日,嘀嗒出行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為 " 中國共享出行第一股 "。開盤價 5.23 港元,較發行價 6 港元下跌 12.83%,總市值 52 億港元。
嘀嗒出行的前身是 " 嘀嗒拼車 ",成立于 2014 年,是國内最早進入順風車市場的玩家,已為約 7000 萬名順風車乘客提供服務。至今,順風車業務依然是嘀嗒出行最大的收入來源,于 2023 年貢獻了 95% 的營收。
得益于順風車的輕資產模式,嘀嗒出行在國内一眾出行平台中,早早便實現盈利。招股書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嘀嗒出行經調整淨利潤分别為 2.38 億元、8470.8 萬元、2.26 億元。
盡管如此,嘀嗒出行的發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順風車市場盤子有限,且競争激烈。籌備上市的四年間,嘀嗒已經從順風車市場老大的位置跌落。另一方面,合規性風險始終存在。
對嘀嗒出行來說,上市只是一個新的開始。如何突破主營業務增長的天花板,搶占更多市場份額,以及在順風車之外,如何講出新故事,找到新的增長點,都是它接下來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四年五次遞表終上市 李斌陪跑 10 年
嘀嗒一切故事的開始,源于創始人宋中傑在 2014 年的一次打車體驗。北京晚高峰,宋中傑在街上打了很久的車無果,而駛過的私家車卻一輛接一輛,這讓他發現私家車空餘座位蘊藏的商機,于是拉着自己在谷歌時的老友創立了嘀嗒出行,上線 " 嘀嗒拼車 "。
彼時,網約車市場方興未艾,滴滴、快的的補貼大戰正如火如荼,但順風車模式尚無人涉足。嘀嗒出行的成立,開創了一條全新的賽道,備受資本關注。IDG 資本、高瓴資本、蔚來資本、京東集團、易車網、攜程等均是嘀嗒出行的投資方。
其中,蔚來創始人李斌在 2014 年便已投資嘀嗒出行,至今已陪跑 10 年。根據公開報道,正是在李斌的推動下,嘀嗒于 2017 年将業務延伸至出租車領網域,2018 年 1 月嘀嗒拼車正式更名 " 嘀嗒出行 "。
還有消息稱,宋中傑曾在 2018 年 4 月邀請李斌加盟嘀嗒出行,出任董事長一職,李斌答應了這項邀請。不過,在嘀嗒出行招股書中未體現這一信息。目前,李斌為嘀嗒出行非執行董事。
2019 年,嘀嗒出行首次實現整體盈利,成為國内第一家實現整體盈利的出行平台。2020 年 10 月 8 日,嘀嗒出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啟上市之路。
然而,這一路走得并不順利。嘀嗒出行首次遞交招股書未獲港交所通過,其後分别于 2021 年 4 月 13 日、2023 年 2 月 20 日、2023 年 8 月 30 日先後三次遞表,均未獲通過。直到 2024 年 3 月 19 日第五次遞表,終于有了實質性進展,在 6 月 12 日通過了上市聆訊。
歷時 4 年,5 次遞表,嘀嗒出行終于完成 IPO。這也是李斌繼易車、易鑫、蔚來之後第四家上市公司。
順風車市占率下降 合規性挑戰仍存
嘀嗒出行是靠順風車撐起的 IPO。
招股書顯示,嘀嗒出行九成營收均來自順風車業務。2019 年至 2023 年,其順風車業務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别為 91.9%、89.2%、89%、90.5%、95%。而 2018 年這一比重僅為 66%。
事實上,嘀嗒出行能夠在順風車細分市場占據絕對優勢,重要轉折也是發生在 2018 年。在此之前,嘀嗒順風車一直被滴滴壓制。2018 年 8 月,滴滴順風車因接連發生兩起惡性安全事件在全國範圍内下線,随後高德也下線了順風車業務。嘀嗒出行抓住這個空檔,開始快速占領市場。
根據招股書,2019 年嘀嗒順風車搭乘訂單達 1.79 億份,較 2018 年的 4820 萬份,翻了近三倍。彼時,嘀嗒出行占據國内順風車市場 66.5% 的份額,成為當之無愧的順風車市場老大。
不過,巨頭缺席留給嘀嗒的視窗期并沒有持續太久。下線整改一年後,滴滴、高德的順風車業務重新上線。哈啰、曹操出行等平台也上線了順風車業務。由于沒有形成自己的護城河,嘀嗒順風車業務受到挑戰,市占率開始下滑。
最新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按順風車搭乘次數計,嘀嗒順風車的市占率已經從 2019 年的近 7 成下降至 2023 年的 31%,位列順風車市場第二。按照招股書中的描述,位列第一的應該是哈啰順風車,市占率 47.9%;滴滴順風車以 17.2% 的市占率位列第三。
順風車市場競争激烈,盤子卻有限。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中國汽車客運市場中,出租車、網約車、順風車的市場份額分别為 54.2%、41.4%、4.4%。也就是說,網約車市場規模是順風車的近 10 倍。
對于未來的增長空間,嘀嗒出行在招股書中提到,預計國内順風車市場規模将由 2024 年的 371 億元增加至 2028 年的 1039 億元,屆時占總體汽車客運市場份額達到 8.4%。只是,嘀嗒順風車能否從這個市場搶到更多份額,仍是未知數。
另一方面,順風車市場的合規性,是嘀嗒出行面臨的另一挑戰。目前,順風車場景在監管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法律及法規通常适用于網約車服務,但不直接适用于順風車及智慧出租車服務。
嘀嗒出行在招股書中明确表示," 我們面臨與順風車市場法規有關的挑戰。不遵守法規或發牌制度,或法規或發牌制度發生變動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經營業績及财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2020 年及 2021 年,嘀嗒順風車平台累計接獲 57 宗行政罰款,其中 36 宗後續撤銷,餘下 21 宗行政罰款由人民币 5000 元至 30000 元不等,合共約為 55 萬元。
根據招股書,由于加強了技術基礎設施及安全設施,嘀嗒順風車平台的運維服務費增加,加上為應對激烈競争,對私家車車主的補貼不斷增加等因素,嘀嗒順風車的毛利率受到影響。2021 年至 2023 年,嘀嗒順風車毛利率分别為 85.4%、79.5%、75.9%,逐年遞減。
總的來說,嘀嗒出行上市之後的路也并不輕松,需要更謹慎地應對行業競争及合規性挑戰。
除了順風車 嘀嗒出行還有什麼牌可打?
在順風車業務之外,嘀嗒出行也在尋求新的增長點,試圖打破業務模式單一的困局。目前,除去順風車,嘀嗒出行還有智慧出租車服務、廣告及其他服務兩項業務。
其中,智慧出租車服務重點發展出租車網約服務及優化出租車揚招服務,出租車網約服務的模式是通過嘀嗒出行司機端 APP 向私家車車主提供網約服務,并向司機收取服務費。廣告及其他服務為向第三方商家提供平台展示廣告位置,收取固定金額廣告費,并根據第三方汽車增值服務提供商獲得的銷售機會收取傭金。
根據招股書,2021 年至 2023 年,嘀嗒智慧出租車服務收入分别為 3263 萬元、1942 萬元、1133 萬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别為 4.2%、3.4%、1.4%,逐年遞減;廣告及其他服務營收分别為 5282 萬元、3476 萬元、2975 萬元,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别為 6.8%、6.1%、3.6%。
嘀嗒在招股書中表示,智慧出租車服務收入目前全部來自出租車網約服務,該板塊收入減少主要由于市場競争加劇,以及終止與聚合平台就出租車網約服務進行合作導致其促成的出租車網約搭乘次數減少。
當下,高德、美團等聚合平台均提供出租車網約服務,滴滴回歸後也開始加入對網約車司機的争奪。對嘀嗒來說,與滴滴在其所熟悉的出租車市場作戰很難獲得絕對優勢。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出租車網約搭乘次數計,2023 年嘀嗒出行在中國線上平台中排名第四。
不過,相比順風車,出租車市場足夠大。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出租車行業于 2023 年中國汽車客運市場仍保持着 54.2% 的可觀市場份額,并有望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其主導地位和活力。
所以,智慧出租車服務仍是嘀嗒很重要的一個板塊。嘀嗒出行表示," 拟在全國範圍内加大變現力度,并在繼續完善我們的服務及產品及拓寬我們用戶群的同時,探索其他類型的服務收費模式。"
此外,嘀嗒還在招股書中表示," 拟選擇性地在中國出行市場的價值鏈中尋求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以進一步提升競争力。" 至于可能的收購目标,包括與其現有服務關系緊密的智能硬體公司及地圖數據公司,或者與大型技術平台合作等。
通過投資或收購的手段選擇戰略同盟,或許能讓嘀嗒找到新的增長點。不過,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嘀嗒出行尚未物色到任何潛在投資或收購目标。
無論順風車市場,還是智慧出租車領網域,嘀嗒出行都面臨着激烈的競争,雖然成功闖關港交所,但沒有帶來新的增長故事,市場格局也已今非昔比。上市首日,嘀嗒出行開盤即破發,接下來它要如何打動資本市場,我們将持續關注。(周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