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今天懂車帝的冬測,我們頂着-40去現場看了。,歡迎閱讀。
大夥應該還記得這兩天吵得沸沸揚揚的懂車帝冬測吧,今天後續來了。
因為上次測完的結果受到了多方的質疑,懂車帝今天專門邀請了廠家和媒體到現場,看看測試裡頭到底有沒有貓膩。頗有點線下自證的意思。
向上滑動
上下滑動查看圖片
而為人正直,公正客觀的脖子哥自然也是收到了邀請,一路從杭州飛到了溫度只有零下 40 度的漠河。
全程監督,全程體驗,也從測試的一開始就給大夥做了全程的直播。
早起的差友們有福了啊。
為了照顧沒有看到直播的差友,我還是從頭盤一盤今天的公開測試都是啥内容吧。
按照懂車帝的說法,今天的測試本質上是一個 " 演示性質 " 的測試,單純就是為了給到場的媒體和廠家展示他們的測試流程是咋樣的。
測試的項目,選的自然也是網上争議最大的插混車型純電續航測試。受測的車輛雖然從将近 20 台減到了 6 台,但像是問界 M7 、領克 08 和仰望 U8 這些争議車型也都悉數登場了。
脖子哥是今天早上五點半從床上爬起來參與的第一個,也是争議最大的整備流程。
按照懂車帝的設計,這些所有參與測試的車型都會在前一天晚上充滿電加好油,然後靜置一個晚上。等到第二天一早統一地進行調試,然後再一起上路。
在開始整備流程以前,懂車帝給我發了一張小卡片,上頭寫了一些整備過程需要做的車輛設定。可以看到裡頭确實寫了需要在整備的時候把空調開到 24 ℃。
然後,脖子哥就被分配到了這台純電的 ET5T 上 " 體驗 " 整備流程去了。。。
那 6 台需要受測的插混車則是在我的對面停了一排,由懂車帝自己的工作人員做調試和整備。
因為幾個車企高管吐槽這個測試最多的就是整備過程操作不當,所以我也特别留心了一下。
發現在全程 81 分鍾左右的整備時間裡,因為需要往車上抬沙袋和裝機器,幾台測試車确實都有着反復開關車門以及一直開着車門的情況。
而且每台車之間,開關門的時間、頻率和次數根據我的觀察,也并沒有保持一致,都是按整備的需求獨立操作。
而且因為需要準備直播,所以今天這 6 台測試車上相比上一次測試需要多放許多直播的機位,所以整備的時間也從一個多小時拉長到了 81 分鍾左右。
整的脖子哥只能在 ET5T 裡頭調設定玩,車外真是冷的呆不了一點。
至于說為啥得在整備的時候開空調,我從懂車帝工作人員那裡得到的回復是:太冷了,不開空調的話,很多拍攝設備都沒法吸到車上。
嗯。。。也說得過去吧。
整備完以後就是上路測試了,脖子哥通過分組抽籤抽到了仰望 U8 ,也就是上次測試排名第一的車型。
上車以後,我就通過抖音 " 差評君 " 和 B 站 " 差評汽車部 " 這邊開始全程直播了。
大家如果當時看了直播,那麼也能看到懂車帝的工作人員已經把空調調到 24 ℃、設定純電優先,再把保電電量拉到了最低。
按規則,這幾台插混車在上路之前都需要調到只用電跑的檔位,跑到發動機強制介入發電以後就算測試停止,然後記錄走過的純電裡程。
我留心了一下,在測試開始的時候,這台仰望 U8 的電量是 79% ,也就是說靜置一夜和整備過程消耗了 21% 的電量。
上路測試開始以後,這 6 台車是按照車隊的形式,由一台頭車在前頭領路,這台頭車會給車隊定好一個大致前進的速度。
在我的實車體驗裡,能看見右邊的這個速度表上的數字雖然會穩定在 60-70km/h 的速度,但也會有明顯的上下 10% 的波動。
還有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路試的過程裡因為車外實在是太冷,前風擋上頭會結霜影響視野和正常行駛,所以有時候會需要打開前風擋除霜。
但不知道是不是邏輯就是這麼設計的,我們這台 U8 在打開了前風擋除霜以後,後排的空調就不工作了,過了好久才在我的提醒下二次打開。
還有看我們直播的小夥伴應該也發現了,我和旁邊的人反復幾次都談到了空調吹風不夠暖和的現象,連旁邊懂車帝攝像老哥也說冷,也不知道具體是啥原因。
但最後不得不說, U8 還是猛的,我坐的這台 U8 是在電量還剩 23% 的時候啟動了發動機充電,根據車子儀表上的小計裡程看,一共是跑了 65.5 公裡。
這個成績,雖然和上次測試的 100 多公裡差距蠻大,但也還是這 6 台車裡頭跑的最遠的了,幾乎處于缺貨領先的地位。
而從測試結果上看,今天大家的成績似乎都不是很好。
大家都很關注的問界 M7 ,整備後電量只剩下了 51 % ,在電量還有 30% 被強制保電,所以只跑了 10.6 公裡。
排在最後的領克 08 ,甚至只跑了 6.5 公裡就退出了,多少有點抽象。
不過據說領克當時車子出了一些狀況,感興趣的差友們可以等等領克是否會做出解釋。
到這,我能體驗到的續航測試環節也就結束了,下午的環節是不能上車體驗的麋鹿測試,給大夥放個結果,各位自己細品嗷。
感覺今天最大的輸家就是領克 08 和問界 M7 了
和大夥說幾點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吧。
首先關于讨論的最多的,懂車帝在測試過程裡有沒有主觀的測試作弊行為?
從我的體驗看,沒有。
因為雖說在測試的過程裡有遇到類似空調不工作的情況,但像是之前傳言的,懂車帝會在測試的過程裡故意通過急加速、重刹車和開車窗來影響一台車續航的行為,不管是我這台車還是其他測試車上都沒有出現。
而且根據我的觀察,在遇到車機和系統上的操作問題時,懂車帝的工作人員都會掏出手機做一個視頻記錄,看起來也是想把所有有争議的地方盡量避免掉。
其次,懂車帝的這個測試流程合不合理,測出來的結果可信度高不高?
從我的體驗裡看,這個測試流程優化的空間,确實還很大。
像之前大家提到的,車在整備過程中的流程無法做到完全統一,試駕師傅駕駛時的習慣性,還有自主決定風擋除霜這種和能耗直接有關的功能的開啟,車内溫度是否真的保持在了 24 度等等這些非常細微的數據。。
并且,每個車型的保電邏輯其實是有所差異的,有些發動機會在 20% 電量的時候介入,而像問界,30% 的保電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冗餘。
甚至根據一個行業内差友的說法,像領克 08 即使是在純電優先的狀态下,只要踩了地板油就會強制發動機介入。
忽略這些細節差異,單純用發動機介入時間作為測試結束的标志,測試出來的結果,肯定也說不上嚴謹,要挑毛病絕對挑得出來。
當然,這些測試成績的參考意義肯定也是有的。
因為很明顯,當環境溫度下降到零下 40 度以後,測試車輛整體的續航水平相比上次測試都下降了不止一點,說明極低溫度對于電池性能的影響,還是實打實的。
北方特别是東北本來打算買新能源車的朋友們,可能真得再考慮考慮了。不急的話可以等着車企技術更進一步 ~
最後的最後,給大夥做個總結吧。
懂車帝這次能有勇氣把媒體和車企們叫到測試現場,說明他确實很想證明自己沒有在測試裡頭作弊。
我看了,也确實沒有。
但沒主觀作弊,并不能代表沒有 BUG 。只要還有 BUG ,無論測試結果如何,最後只會留下争議與戾氣的一地雞毛。
可能是因為鬧得有點太大了,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都整的有點坐不住了。他們的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博士,在接受媒體《 汽車縱橫 》的采訪時表示,
媒體的測試或許更具有娛樂性、觀賞性和故事性,更能吸引消費者關注,但往往缺乏專業機構等參與和監督,且沒有依據行業認可的标準開展測試,其公正性和專業性必然會遭受質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正與行業企業及專業檢測機構合作,共同制定新能源汽車測評标準,并計劃以協會團體标準形式發布。
說的是啥意思,不用我多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