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這些20年屋齡的老小區,為什麼狀态這麼好,歡迎閱讀。
據統計全國建于 2000 年前的家庭戶住房,也就是屋齡 20 年前一共約 1600 萬戶。
全國平均占比為 35%,而這個數字到了上海,轉眼就來到 50.38%,位居全國第一。
所以不意外,提到上海的老房子,我們腦海裡最多浮現的應該是這個樣子:内裡沒什麼綠化,外表也是破破舊舊的樣子。
圖源:真叫盧俊
當然也有頂級的老房子。
比如坐落在梧桐樹下上海的老洋房,今年 4 月靜安巨鹿路一套花園老洋房就賣出了總價 3.1 個億,單價超 100 萬 / 平的天花板價格。
那麼除此之外,上海還有沒有存在一定年份,也不是天價老洋房,适合普通人又居住體驗還不錯的老房子呢?
答案是:肯定。
就是你很難想象,在上海一個屋齡超 20 年的房子,很少見的做到大面積開窗基礎上,立面可以擁有這樣大理石般雕刻的質感,環繞建築旁側,角落園林幾把點綴的座椅,又創造出度假的氛圍。
圖源:真叫盧俊
圖源:真叫盧俊
以及,當你推門而入,迎接你的還是這樣一個寬敞明亮的大堂。
圖源:真叫盧俊
按理說這些都是老房子裡最難看到的生活畫面,一度也讓我覺得超過不少市面上的商品房,但這還只是最微不足道的地方,既然做到這樣的品質,這些老房子如今的二手房價表現又是怎樣?
圖源:真叫盧俊
都是老房子,為什麼他們不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會覺得老房子住起來很難有舒适放松的感覺,大致會有兩個原因:
第一,受地塊面積、容積率等限制,幾乎沒有社區的概念,典型的就是上海市區的老破小;
第二,即使規劃上,也難以給到好的設計理念,讓地塊更适合居住。
基于此印象中的老小區生活一直都是狹窄閉塞,而最近我去古北、闵行看了幾個最早一批的外銷房,也才感受到老房子的設計理念能有多超前。
最典型的就是位于闵行金虹橋的名都城,這個建于 1997-1999 年的涉外老小區,确實擁有令人豔羨的地塊指标,約 13 萬方的占地面積、1.4 的容積率 ... 單這幾個數字就能吊打多少老小區
更重要的是,作為上海首個涉外居住國際社區,開發商本身也是外資房企,所以從一開始也是邀請歐洲著名設計師,以國際社區的概念在規劃。
先來看下他的建築布局:
圖源:真叫盧俊
首先面對 1.8 的容積率也很克制的沒有做成全别墅,而是采用 8-18 層電梯蝶樓和獨棟别墅,并且布局上,還很有魄力的通過圍合式排布使得景觀價值最大化,這是非常難得的,也讓一個近 30 年的老小區,能擁有社區感。
所以我們看到,通過這樣的 " 包裹 ",内部營造出非常霸氣的景觀效果。
圖源:真叫盧俊
最大的核心組團,整體綠化率高達 67%,也就是說每一戶站在自己的陽台,都可以享受到最大面積的景觀視野,完全是長在公園裡的小區。
而且仔細看,還比較難得的是,所有的配套都和景觀非常和諧的融在一起,會所和露天泳池的位置,位于小區的核心但是毫無違和感。
圖源:真叫盧俊
其他生活場景也是如此,立體環繞式的露天音樂廣場,邊界有一排茂密的綠植圍合。
圖源:真叫盧俊
兒童區除了娛樂設施之外,會有幾張座椅方便看護的大人休憩與交談。
一些小區在與道路銜接的地方,會适當退讓紅線,這已經是品質較好的小區才能有的規劃理念。但這裡,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尺度,需要站到馬路對面才能勉強拍下一半的大門,是如此闊綽。
圖源:真叫盧俊
而繞到大門的另一側,還是一整塊巨大完整的草坪作為邊界,拿來踢足球都綽綽有餘了,但這裡不過是邊界綠化的配置。
更重要的是因為這樣的間隔,你在小區幾乎聽不見任何外部行人和車輛的噪音,非常寧靜。
圖源:真叫盧俊
而穿過大門後,又是模紋花壇的形式,基本上從入口開始就是屬于人行的空間了,把綠化都還給了業主。
所以什麼是國際化的生活?不是擺幾個歐式雕塑就叫國際化,而是真的運用國際建築的規劃體系從而創造出更好的生活,而這樣的理念滲透了小區每一處的細節。
圖源:真叫盧俊
會所也不是簡單的會所,而是以俱樂部的形式,包含健身俱樂部(高爾夫)、韓亞皮膚管理中心、以及始于 1964 年法國的品酒匯這樣國際化的配套。
而這還是只存在于 1997 年老房子的會所,如今又有多少商品房會所能達到這樣的能級,都是設計之初就前置化敲定好國際化生活的概念,也才有了如今第一代涉外居住國際社區。
圖源:真叫盧俊
當然最本質的,老房子還得是舍得投入成本。
有了先天地塊的優勢,有了國際化的設計理念,我們說老房子之所以能夠給到居住品質感,後期舍不舍得投入成本,這才是關鍵。
比如位于古北的愛都公寓,作為 1995 年的老房子,愛都公寓占地面積僅 1.5 萬方,不到名都城的十分之一,稍微不好路面通行就是災難級别。
早在 20 多年前愛都公寓就提出了人車分流的概念,而且無論是在車行入口還是内部社區的處理上,并沒有處理成大量綠化,反而是整體抬高地面之後,又全部采用密集的小磚鋪設,将更多面積留給通行。
圖源:真叫盧俊
磚塊更小意味路面可以更好通行也不易壓裂變形,但背後就是成倍的投入。
包括仔細看周邊配電房設備間的處理,也是繁復花紋雕刻作為裝飾。 但這還是只是開場,我在上海住過 2 次屋齡 30 年的老破小,别說大堂了,樓梯間能做到幹淨整潔已屬不易,所以最最震撼的還是愛都公寓小區的大堂。
圖源:真叫盧俊
入戶是用紅褐色整石頭切割的門頭,鋪裝和綠化之間因為抬高用了歐式雕花的欄杆作為分隔。
而推門之後,忽然就眼前一亮,不僅是給到完整獨立的大堂區網域,雖然整體面積不算太大,但該有的功能區都有,兩側是沙發座椅用來臨時交流休息,入戶前有一個歐式宮殿的階梯增加儀式感,以及随處可見的精致與細膩,每一個瓷器擺件、一個燈具都是精心挑選,不起眼的角落還藏了一面儀容鏡,鏡框和玻璃桌面也是鐵藝雕花,我甚至以為走進了哪個豪宅小區。
圖源:真叫盧俊
與此同時,這也是我見過老房子裡最最幹淨的電梯大堂了,除了電梯外圍兩側做了牆面裝飾給到儀式感,點綴的水晶燈,水表電箱也都被很好的包裹起來。
這樣整潔的電梯大堂每天回家心情都是愉悅,更難能可貴的是,細心的朋友應該有留意到,為什麼住在老房子室内很難有好的采光通風,本質上就是因為老房子開窗很小,但在這個老小區,我卻看到如今很多商品房都難以實現的窗牆比,立面大面積的開窗,有弧線也有折線,包括一些轉角區網域也是如此。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體現在室内居住上,讓客廳和卧室能有落地窗明媚的同時,就連消防通道也是全采光視角,爬樓梯的時候不會顯得壓抑昏暗。
從立面到鋪裝到入戶大堂,這樣近乎顆粒度的投入,多少豪宅都得甘拜下風。
圖源:真叫盧俊
而老小區能歷久彌新,也能通過好的改造和物業維護。
如果你說好設計以及高成本投入,這種老房子都需要大量前置條件才能實現,對于已經成型的老小區,還有沒有翻盤的機會呢?
當然,而且還是絕對的逆生長。
第一種,最普遍的城市更新。
關于這個概念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 " 美麗家園 " 工程了。截至 2023 年年底上海已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超 1300 萬平方米,投資約 57 億元,令 329 個老小區煥發新顏,受益居民達到 16 萬戶,而類似這樣的民生工程改造下到底能有多大效果
看一個案例就可以:
圖源:真叫盧俊
徐匯凌雲街道 417 街坊,與一般小區單點局部翻新不同,這裡的更新方式是成片式更新。
整個凌雲街道一個街區就住了上萬人,七個小區、三個居委會,而社區類型也有動遷安置房、公租房等多種形式。
面對如此復雜的居住環境,曾經凌雲街道的老破小,和我們印象中的老房子一樣,過道一定是雜亂和擁擠的。
所以凌雲街道有了一個聽起來非常大膽的想法,叫做:拆掉圍牆。
并且還因地制宜實行了:
通過不同圍牆的處理方式,不僅将住宅和街道隔開,也讓小區内部空間和外界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與此同時也有了更多大面積公共空間創造的可能。
圖源:真叫盧俊
就連停車位,也因為拆除圍牆後道路的擴寬 ,新增約 100 個停車位。
成片式更新對凌雲街區的改變是肉眼可見的。
圖源:真叫盧俊
同樣位于位于徐匯的康樂小區,是一個屋齡超 30 年的老小區,門頭從原來的水池幹涸池壁破敗變成如今的假山置景綠植環繞,已經碾壓多少老破小了。
圖源:真叫盧俊
而走進小區,所有的牆體都做了翻新,以及每戶入口的地方也都有紅磚的房檐作為遮擋。
是不是有點别墅小洋房的感覺了?
圖源:真叫盧俊
即使是内部的樓道空間,原本擁擠雜亂的樣子,牆體重新刷新成防黴膩子及新刷内牆塗料,樓道地面也鋪貼防滑地磚,樓道内各種雜亂管線歸槽,還增加了木扶手,老房子也能因為改造得當而煥然新生。
圖源:真叫盧俊
而除了更新之外,還有一種更長情的陪伴:有物業服務的老房子。
各位有去過七寶的萬科城市花園麼?
前段時間我又去了一次,這個包含 15 個區的大盤項目,30 年過去了,依然是井井有序的樣子。
不僅因為當初圍合式的排布,給社區天然地創造了很多停車位,各種小型的電瓶車被很好歸置在車棚,且都做了充電設備,更讓我見識到了物業服務對于一個小區的秩序和整潔有多麼重要。
圖源:真叫盧俊
雖說是 1994 年交付的小區,但随處可見打掃衛生的阿姨,他們會開着清潔車每棟樓挨個打掃,還時不時還能遇見小區保安 24 小時巡邏。
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萬科在城市花園布局的底商,也都是開發商負責招商。
這些動作讓這個擁有物業的老小區, 經過歲月洗禮後仍然能煥發出歷久彌新的光彩。
圖源:真叫盧俊
怎麼樣, 看到這裡各位是不是有點感觸?
與我們記憶裡老舊、破敗的老房子不一樣,為什麼這些老房子可以擁有如此的品質?
從類型上看, 他們有的是外銷房,有的是城市更新後的老破小,還有的是萬科這樣開發商早期的老破小產品,但本質上產品類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老房子背後,在表達什麼樣的產品觀。
體現在房價上,有的賣出了更多成交,有的賣出了更高的價格。
立面材質或許會随着時間流逝而褪去光澤,裝飾風格也可能因為時代變遷而略顯過時,但一個本身就擁有好品質的小區。
數據來自兔博士和鏈家,僅供參考
記得我在離開名都城的時候,那天是下雨天,所以小區的人不多,但我在一個小區内部的道路,竟然看到了大片茂盛的法國梧桐樹,周圍車輛整齊停靠,道路一側也預留了人行通道,一位老人在打着傘牽着小狗,這些老房子們,反而因為歲月沉澱出獨特的韻味。
圖源:真叫盧俊
每個社區都會有成為老房子的那天,但希望以後能看到更多的房子, 是和人一樣,可以優雅的老去。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真叫盧俊 ",作者:Moon,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