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拆解菜鳥上市:急需止損、走向獨立和全球化,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甲子光年科技產業智庫,作者|馬慧,編輯|劉景豐
從一個大阿裡走向六大業務集團,阿裡今年啟動的組織巨變,也推動早已與阿裡開始切割的菜鳥集團,走向更獨立之路。
菜鳥在阿裡集團業務中一直表現突出,它是阿裡營收占比第三的業務集團,僅次于淘寶天貓和雲業務,它同時是阿裡集團中增速最快的子業務,2023 财年菜鳥實現了 556 億元營收,同比增長 21%,高于本地生活服務(12%)和國際商業(13%)。
菜鳥不是一家傳統的物流企業,從 2013 年以幫助阿裡更好地搭建物流體系起家,但與京東物流自營倉配的重資產模式不同,菜鳥從一出生就延續阿裡的平台思維,要用技術撬動物流體系,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曾強調,菜鳥集團的人數不能過多、最核心的資產是技術。
這也奠定了菜鳥的發展路徑。在過去 10 年,菜鳥的主要工作是打通中國物流的數字化,同時做快遞公司不願意和難以做到的即時配送市場、下沉末端市場,以及菜鳥押注的跨境物流市場。
這讓菜鳥在未來十年瞄準了全球化、和數智化," 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數智物流集團 ",菜鳥 CEO 萬霖在 5 月 18 日晚的内部信中說。
阿裡巴巴在财報中披露,菜鳥探索上市,預計在未來 12-18 個月内完成,而首先,菜鳥要面對經營虧損的現狀,競争激烈增長放緩的國内市場,和多變、需要長期投入的跨境物流。
一個理想主義項目,一家物流科技企業
再過 3 天,就是菜鳥成立 10 年之際。2013 年 5 月,阿裡聯合順豐、三通一達等快遞企業,以及銀泰、復星、富春等大型集團企業組建菜鳥,并強調菜鳥将以協作快遞公司的身份," 做快遞公司做不了的事情,和快遞公司不願意做的事情 ",這在後來被清晰為 " 數據存儲、數據分析以及構建整個優化系統鏈路的能力 "。
菜鳥的名字由來于馬雲。馬雲說,因為他剛做互聯網的時候,大家覺得他和李彥宏、馬化騰等人都是菜鳥,但正是這批菜鳥,變成了今天不一樣的鳥。馬雲在 2016 年的阿裡首屆投資者日上還表示,菜鳥是與螞蟻金服、阿裡雲相提并論的第三個領跑業務。菜鳥也被馬雲形容成 " 最後一個夢想 ",是一個 " 理想主義 " 項目,至少需要 8-10 年的時間來實現。
阿裡對菜鳥的定位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型互聯網科技企業,而不是傳統物流企業。阿裡将投資 3000 億元,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 300 億元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幹網絡。
這張網絡不止将作為阿裡平台與快遞公司的信息交換載體,替阿裡補充缺失的快遞物流一角色,同時還将面向更廣大的市場,通過核心技術改造傳統繁重的物流業,在全鏈路的數字化上,通過大數據、AI 等技術為行業提效。
更清晰的商業模式由此成立:當菜鳥網絡發展成一家有數億包裹在其中運行的網絡時,菜鳥依靠幫助第三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效率來盈利。在配送端,菜鳥依靠申通和正在發力的即時配送;更多時候,菜鳥通過技術手段賺錢,比如設立菜鳥驿站抽取快遞公司的派費,比如為企業更新供應鏈。在全球配送上,菜鳥才打通了倉配一體的物流體系。
菜鳥的五大業務由此發展開。其中,倉儲體系是支撐智能骨幹網的 " 地網 ";物流體系除幫助菜鳥做好淘系平台與快遞公司的鏈接外,向電商商家和企業提供數字化供應鏈服務;末端配送解決物流的最後一公裡難題,也是為電商平台提升線上消費體驗。此外,菜鳥專攻兩大市場,一是發展快遞進村,在進入下沉市場前先鋪設基礎設施,二是大力跨境物流,為跨境商家提供一體化跨境物流業務。
從 2013 年菜鳥網絡問世後,便在全國大量圈地;2016 年,菜鳥全面布局快遞大數據,形成 " 電子面單 + 分單系統 + 四級地址庫 + 菜鳥裹裹 " 的數據閉環;這時,菜鳥也開始通過數據對快遞企業的業務運營情況做深度數據挖掘,幫助傳統物流企業提高效率。通過科技改造,現在菜鳥網絡能預判哪些城市、地區會爆倉,從而提前準備人力和配送車輛等資源。
2019 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公布 " 一橫兩縱 " 戰略," 一橫 ",是做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把物流不斷地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 兩縱 ",則一是為新零售供應鏈提供解決方案;另一個則是全球化。2022 年萬霖又提出了數智化、產業化、全球化的發展目标,讓菜鳥面向更艱深技術——比如用機器人解決末端配送;走向商家的上遊——為生產制造商提供數字化改造;同時不止于在國内市場,而要去往更廣闊的全球化市場。
菜鳥在阿裡集團的地位也日漸提升。營收比重從 2018 年的 2%,在今年 Q1 季度,已上升至 7%。
在阿裡的全球化戰役中,阿裡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 CEO 張勇曾說,物流比信息流和資金流更難,無捷徑可循,它必須要兼顧效率、規模和前瞻性,要進行長期規劃;在财報會議和财年報中,阿裡都屢屢強調菜鳥要聚焦在在建設全球數字物流基礎設施上。
這是菜鳥成立 10 年的底色。
增速最快,同時面臨虧損難題
菜鳥的營收在近年阿裡财報中都表現突出。在 2022 财年,菜鳥營收達到 557 億元,同比實現兩位數 21% 的增長。在 2023 年 Q1 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響後,菜鳥的收入同比增長 18% 至 136 億元,全年營收增速也高于本地生活服務和國際商業。
這得益于國内和國際物流的復蘇和阿裡的海外電商平台速賣通的訂單增長。随着國内外生活回到正軌,跨境物流和國内快遞業都開始回暖。在國内,今年 4 月,快遞行業的單量增速重回 30% 以上。一季度,快遞企業除韻達快遞外,順豐、圓通、申通的快遞業務量和營收增速都勻超 10%。
跨境物流同時緊跟跨境電商的發展,2023 年 3 月以來,菜鳥在海外最大的客戶速賣通訂單量同比增幅 50%,在韓國、西班牙等國家,下載量升至前 3 名。這也讓菜鳥得以在海外市場加速布局:今年 5 月,菜鳥宣布将在一個月内新開設 5 座跨境倉庫。
但營收增速快的同時,還菜鳥面臨着常年虧損。今年一季度菜鳥調整 EBITA 則為 -3.19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9.12 億元大幅收窄。而 2022 财年,菜鳥經調整 EBITA 為虧損達到 14.65 億元,相較于 2021 财年虧損 8.13 億元還有所增加。菜鳥在财報中解釋,虧損增加來自對全球智能物流設施的投入,和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俄羅斯和烏克蘭衝突導所帶來的影響。
多變的國際局勢是影響跨境物流的強風險因素,而地緣政治的衝突在近年也越來越明顯。
同時,立足全球化的菜鳥也不可避免地将加大對全球智能化物流設施的投入。在 2023 年 Q1 中,阿裡财報中顯示菜鳥的營收中有 72% 來自外部客戶,主要源自菜鳥在跨境物流上的開拓。跨境物流包含 4 段,分别為 A 段首公裡攬收、B 段幹線運輸、C 段目的國提貨與清關、D 段末端配送。
與菜鳥想打造 " 輕模式 " 不同,菜鳥在跨境物流上變得越來越重,比如在 B 段和 D 段加大投入,甚至在俄羅斯、美國各國建立末端派送網絡,這也是快遞公司最繁重的一環,也是菜鳥曾避免投入的一環。而截至目前,菜鳥已在全球布局 6 大智慧物流樞紐,海外分撥中心已增至 15 個,國際快遞物流網絡已覆蓋全球近 200 個國家及地區,與全球 60 個港口建立了合作關系。
在國内市場,菜鳥加大對下沉市場的滲透,在全國 6 個重點城市開設農村醫療應急專倉,繼續加大對農村地區倉儲和運力的投入,雖然下沉市場的增速正高于城市,但其營收能力還未驗證。
而在跨境物流、下沉市場兩個領網域中加大的基礎物流設施投入,也不可避免地讓菜鳥在短期難以走出虧損難題。
4 月發布的胡潤全球獨角獸榜顯示,菜鳥跻身全球前十,即時估值約為 1850 億元,幾乎相當于極兔(1050 億)和貨拉拉(900 億)之和,但與物流巨頭順豐(2428 億元)相差較遠,與菜鳥相似的京東物流在上市後,市值一度達到 2800 億港元,但目前已經跌去 71%,只有 803 億港币(約 724 億元)。
走向獨立,還面臨着末端戰争和多變的全球化
在菜鳥從阿裡獨立後,還面臨諸多競争難題。
目前,菜鳥的營收來自兩部分,一為企業和商家提供大數據分析處理、供應鏈解決方案和物流企業雲端管理系統,從中收取服務費;二是按照物流快遞的單件數量收取快遞服務費。
相比之下,順豐控股的主要收入來自時效快遞收取的快遞費用,為不同商戶客戶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時收取的供應鏈服務費;而京東的主要營收來自收取倉儲、配送和交付等環節的倉配服務費,以及傳統物流服務費。在菜鳥獨立後,不可避免地要與兩家競争。
同時,在國内的快遞服務上,菜鳥主要依靠淘系電商的訂單,而 2022 年,中國電商成交額創下最低記錄僅增長了 6.2%。另一邊,在本月極兔快遞以 11.83 億元收購了豐網,劍指菜鳥依靠快遞企業占據的以電商快遞件為主導的物流市場份額。這也将不可避免地影響菜鳥旗下的菜鳥裹裹、菜鳥驿站的收入。
在菜鳥國内布局的末端配送上,「甲子光年」了解到,中通快遞想扶持自己的末端驿站京喜,曾要求中通快遞不得放于第三方驿站。同時,拼多多也殺入末端驿站,通過小賣部、夫妻店構建自己的末端物流體系。在快遞市場的利潤越來越微薄時,末端市場成為被争奪的對象,一位業内人士稱,快遞公司都想自建類似類似菜鳥驿站的技術系統,防止數據透露給菜鳥,同時也是搶回部分末端市場。
在菜鳥下重注的跨境物流市場,菜鳥已實現年度日均跨境包裹量 450 多萬個,成為比肩 UPS、FedEx、DHL 的國際物流前四強,但 UPS 日均有 2330 萬個包裹,僅國際業務的收入就接近 200 億美元,菜鳥的差距還較遠。
在獨立後,菜鳥要面向國際市場接納更多商家和企業,像當初京東物流的獨立一樣,在服務以阿裡為核心的電商平台之外,獲得更多平台的訂單。同時,在海外建搭建基礎設施需要重投入,而回本還需要更長時間。
馬雲早年提出的目标是,菜鳥 10 年内不要想盈利的事,先搭建基礎設施再想在提升效率上賺錢。現在菜鳥走過了第一個十年,也失去了背後強大的靠山,開始走向獨立,菜鳥一方面要面臨着盡快止損證明盈利能力,一方面堅持全球化的夢想而出征。
不是一場容易的仗,但是讓人懷抱希望。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