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開年銷量放緩,廣汽嗅到了危險信号,歡迎閱讀。
24/03/11
導語
目前來看,銷量上的起起伏伏還在合理範圍之内。但也絕不是在說,廣汽可以掉以輕心。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别 致
受春節假期的影響,2 月的中國車市整體銷量出現了環比下滑,确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包括一線中國品牌在内的車企都将這一點作為自身短期受挫的源頭,也算是意料之中。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承認,鑑于每一家車企對于未來的預期,陣痛下很可能也藏着很大的隐憂。
開年後的市場跌宕有多麼超出我們的預料,從一波又一波的降價潮,到新車低價入市的中,其實就已經很清晰了。不管是誰,要想在市場端做出突破且不被對手超越,此前所做的一切改變還是遠遠不夠的。
對于 2 月的銷售情況,身在華南的廣汽集團近日也給出了自己的成績。全月累計銷量約 9.84 萬輛,同比減少 38.96%;1~2 月的累計銷量約 23 萬輛,同比則減少 25.24%。從中可以看出,旗下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廣汽埃安等子公司的業務,無疑都受到了一定的衝擊。
去年,由于眾所周知的一些原因,繼廣汽菲克破產之後,廣汽三菱也完成了重組,對于業務重心的調整,廣汽集團的 2023 年一定是忙碌的。
不僅如此,當去年打了一年的價格戰,開始讓所有車企都深刻察覺了中國車市的兇險後,廣汽集團各個板塊亦是經歷了一系列的自我革命。從合資公司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到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和埃安,無一例外都拿出了些應對危機的手段,其目的也是不言自明的。
只不過,行至于此,鑑于各家于 2 月的真實銷量情況,多多少少和對手之間產生了些許落差,我認為,整個廣汽集團要想在頭部中國車企繼續保有名号,沒什麼比全面摸清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脈絡來得更重要了。
0
1
合資板塊,亟需新出路
細細來看,首先,和所有自主車企一樣,合資公司的生存優劣,在企業整體的發展規劃中所占的比重,同樣是決定廣汽集團能否現有基盤優勢的關鍵。
廣汽菲克、廣汽三菱已經用自己的命告訴了集團每一個人,中國車市艱險起來的恐怖之力是多麼令人頭疼的。那麼,從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角度去看,一旦銷量上出現了連續松動,乃至品牌号召力上不再像過去那樣一呼百應,就不得不警醒了。
對于前者,2024 年是產品小年,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短期内,除了拿出型格、飛度 MUGEN 無限版這樣的官改車之外,廣汽本田幾乎也很難從本田那裡拿到更多的新車籌碼,這就必須要求它,面對中國愈加瘋狂的電動化攻勢,給出新的解題思路。
或許,本田在中國消費者的認知中,一直都是一個很有信仰的品牌,強大的用戶粘度,總會在第一時間内給予本田回應。但随着消費趨勢不斷受新四化的影響而不再受行業發展束縛,有時,作為本田在華的主要合資公司,廣汽本田還是不得不換種方式來取悅中國的年輕一代。
同樣的道理,雖然廣汽豐田的體量更大,在售產品所涉及的細分市場也更多,可市場的快速變化終究還是會要求它,盡快放下了日系車企固有的那種克制和死板。
好在,對比了一圈,廣汽豐田手中所握的第九代凱美瑞這個王炸,對于如何守護 2024 年,顯然是有效的。這不僅是因為這款車将本土化改造當成了產品換代的重點,更在于,為了适配當下的輿論環境,廣汽豐田第一時間放低了新車入市的門檻。
對于車企而言,價格已經成了觸動整個市場的開關,這樣的結果的确不是車市理想發展的推手。但這個時候,誰要是敢逆勢而行,還是太過兇險了。我敢說,廣汽豐田之所以未将第九代凱美瑞 2.5L 混動版車型一并帶到市場,其核心原因就是不想令有心之人将這當作輿論攻擊點。
今天,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的每一步都走得如此謹慎,實在很出乎意料,可作為旁觀者,我只想說一句,中國市場的多變性太具有殺傷力了,而合資公司的生存現狀對于廣汽集團來說,着實是關乎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
現在,廣汽的自主業務還不足以支撐起整個集團名利雙收的野心,那對于合資公司的要求就不會放低太多。
2 月的銷量數據也放在了那裡,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在終端市場的統治力不再像往日那樣來得強大,總是意味着,再不出改變,時間可是不等人的。基于這樣的背景,第九代凱美瑞可以算是廣汽合資品牌認清事實後打出的第一張牌,但絕不能是最後一張。
2
廣汽大自主,有得也有失
而既然提到了廣汽大自主,針對上個月的市場表現,廣汽埃安和廣汽傳祺的近況就不得不提了。
一邊,受限于市場供給的問題,廣汽埃安的銷量出現了一些松動,可以看作是市場周期性調整帶來的。在越來越多的對手拿起降價這把大錘和動用車海戰術,廣汽埃安亦可将終端市場暴露的些許問題,歸結于這些所謂的外部環境的變化。
可在我看來,這個階段走勢上所呈現的不足,還是很值得埃安拿來做細致分析的。當電池成本劇烈下降,20 萬以下的純電動車市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埃安一面通過加入價格戰提升自身的戰鬥力,另一邊,就必然要求它拿出更多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車型。
去年,埃安本品牌在推陳出新上一直是有所收斂的。AION S MAX 等新車的話題度不高,就使得所能支撐起埃安前進的籌碼就落在了 AION Y 和原有的 AION S 身上,進而就導致了,其 2024 年的銷量壓力得不到緩解。
據廣汽埃安自己所說,今年會有更多新車型上市,那既然如此,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埃安得用這些新車在最短時間将自己的信心填滿。如果時間不允許,只希望作為高端品牌的昊鉑,可以借助埃安龐大的基盤盡快上量。
說實話,相比埃安主品牌,昊鉑所選擇的高端進階之路将更為險峻。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也該清楚,昊鉑是沒有退路可選的。廣汽新能源業務不能只停留在低端市場,這是集團給出的要求,更是國家隊一定得達成的既定目的。
現實的殘酷會令昊鉑感到發展的坎坷,但這可不能成為整個埃安繼續慢熱的借口。
當然,和現在遇到瓶頸的廣汽埃安相比,作為自主業務的又一分支,廣汽傳祺在經過多年的調整,不說現在能在各個細分市場獨擋一面,至少在企業轉型上,傳祺現有的發展步伐還是可以拿出來說道說道。
其 2 月銷量出現了 7.95% 的銷量同比增長,不僅跑赢了市場,該一增勢在集團内也是很可觀的。唯一存在的問題可能就是,旗下未能出現一款爆款車型,對于長久以來只在 MPV 市場立人設的傳祺,并不能算一個積極的信号。
回顧過往幾年,眼看新勢力将整個產業發展的路徑颠覆,國企要想發展好自主業務,時常會遇到阻力。哪怕新能源轉型的東風可以使之趁勢進入市場風口,但在消費認知端和技術創新端所落下的差距,外界總會認為,國家隊要想跟上其實還是有點吃力的。
因此,廣汽集團今天所遇到的坎可以是一個問題,也可以不是個問題。在新一輪的市場紛争中,像廣汽傳祺和廣汽埃安所主宰的自主業務只要能填補上合資公司落下的發展空白,就夠了。而目前來看,銷量上的起起伏伏還在合理範圍之内。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