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關店近百家,這個曾遍布上海灘的快餐品牌,到底怎麼了?,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上海人家喻戶曉的新亞大包,淪為 " 時代的眼淚 " 了?
近日,有多家媒體報道,昔日遍布上海街頭,門店數一度達到百家的老字号快餐品牌——新亞大包,近年來一再關店,如今似乎只剩最後一家門店在苦苦支撐了。
近年持續關店,如今僅剩一家門店?
新亞大包,目前到底還有幾家店?
紅餐網查詢百度地圖發現,地圖上顯示的 " 新亞大包 " 僅有 3 家,分别是新亞大包興國路店、海寧路店、東亭路店。
而後,紅餐網分别撥打了這三家門店的電話,其中,海寧路店的電話已經顯示 " 空号 ",其餘兩家門店均回復稱 " 仍在經營 "。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光明網報道,新亞大包機場鎮東亭路門店早已改為 " 新俹大包 ",應該已經與新亞大包沒什麼關系了。
對此,紅餐網致電上海錦亞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詢問其門店數是否僅剩 1 家時,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 我們不方便回應。"
種種迹象不難看出,新亞大包的門店數确實只剩一兩家了。大批上海消費者的感觸也證實了這一點。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截圖
新亞大包被曝大規模關店後,不少上海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惋惜。
網友愛穿運動短褲的女王:新亞大包曾經是紅遍上海灘的連鎖店,現在真成時代的眼淚了。
上海市民周先生:挺遺憾的,小時候我都在新亞大包買早餐,一個大肉包只要 2.5 元。
網友 Fionaaaa:小時候覺得新亞大包很時髦,因為那時快餐店很少,而它家幾乎什麼吃的都有,店裡還有點唱機。
據了解, 新亞大包巅峰期一度在上海擁有 100 家門店,近年來門店一關再關 。如今僅剩的門店,生意似乎也并不出色。
今年 7 月時,大眾點評網友 " 老阿姨 _1918" 就表示,新亞大包的生意十分蕭條,興國路店的大部分面積也已經租給了其他商家,只剩下很小一塊(面積)自己做。
令人唏噓的是,新亞大包興國路店斜對面就是上海著名網紅打卡地武康大樓,街上每天都遊人如織。而新亞大包店門口,還有一處 " 網紅 " 攝影機位,大批遊客會聚集到此拍攝武康大樓。
而他們當中卻鮮有人知,身後的這家中式快餐店,曾經也是上海紅極一時的 " 網紅 " 品牌。
新亞大包興國路店與武康大樓僅一街之隔△圖片來源:小紅書賬号 @行走的大包
主打包子 + 快餐,性價比高,曾開出 100 家店,遍布上海街頭
新亞大包确實有過一段可以稱作是 " 輝煌 " 的歷史。
1991 年,新亞大包的前身 " 新亞快餐 " 成立。1993 年,新亞快餐正式在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開業大概五年後,新亞快餐陷入營收下滑的窘境,最終被新亞集團整體轉讓,草草收場。
1997 年,新亞集團吸取了新亞快餐的教訓,創立了新亞大包 。
新亞大包定位中式快餐店,客單價在 8 元左右,主打包子類產品,此外還提供油條、豆漿、小籠包、澆頭面、蓋澆飯等數十種中式快餐。得益于產品口味好、性價比高,新亞大包很快就俘獲了大批上海市民的心。
△圖片來源:新亞大包官方微博
生意火爆後,新亞大包的門店快速擴張。《滬深經濟》2005 年 5 月刊登的一篇報道稱,2001 年時,新亞大包就在上海開出了 99 家門店,星羅棋布一般出現在上海的街頭巷尾。 [ 1 ]
從 1 家店到 99 家店,新亞大包只用了短短 4 年。但從 99 家店前進到 100 家店時,新亞大包卻遲遲沒能迎來突破。
究其原因,原先競争者寥寥的中式快餐賽道,開始變得擁擠。2000 年前後,各具特色的快餐 " 新面孔 " 湧現,新亞大包開始失去 " 新鮮感 "。
嗅到了危機的新亞大包,選擇引入外來 " 血液 ",通過強強聯合增強自身實力。
2003 年 6 月,新亞集團宣布與香港大家樂集團合作 ,共同組建了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為 6867 萬元,新亞股份與大家樂各占 50% 股權,管理 " 新亞大包 " 和 " 大家樂 " 兩個快餐品牌。 [ 2 ]
新成立的新亞大家樂公司立即啟動了擴張計劃:5 年内," 新亞大包 " 将在華東地區開到 100 家連鎖店,同時拓展全國市場。 [ 3 ]
轉眼第二年,新亞大包的門店總數就達到了 100 家。而這也是品牌 " 最後的高光時刻 "。
"100" 這個數字沒能維持太久,僅又過了一年,到了 2005 年時,新亞大包的門店數就 " 崩塌 " 至 70 多家。 [ 4 ]
見勢不妙的新亞大包,急忙謀劃 " 改頭換面 ",并對外豪言稱将在 3 年内投資約 2500 萬元改造所有門店,改造後的門店色彩以橙色和黃色為主,桌椅布置類似大家樂和肯德基的風格。
△圖片來源:新亞大包官方微博
此外,新亞大家樂還稱要在 2005 年内将 " 新亞大包 " 門店擴張至上海以外地區,如江蘇和浙江。 [ 5 ]
然而話音未落,新亞大家樂公司對于擴張的态度就急轉直下。2005 年年末,該公司在接受東方早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新亞大包的門店數已經縮水到了 73 家,品牌擴張計劃将放慢腳步。
而這一 " 放 ",新亞大包的門店數便開始持續萎縮,再不復往日輝煌。
随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食客發現,在上海已經快 " 找不到新亞大包 " 了。
2018 年,網友 "141203 木頭人 " 在大眾點評新亞大包衛零路店的頁面留言稱,"(店)已經關了,金山地區沒有新亞大包了。"
2019 年,網友 "swamming" 表示,現在新亞大包門店不多了,一家家都在關門,不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到處都能看到門店了。
" 新亞大包的門店越來越少 "" 買不到新亞大包 "…… 随着門店的持續關閉,曾經開遍上海灘的新亞大包,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到今年 7 月,上海消費們終于猛然發現,新亞大包在上海似乎只剩下 1 家門店了。
定位混亂,品質、服務滑坡 …… 淪為 " 時代眼淚 " 并不冤?
從家喻戶曉的連鎖店,到僅剩 1 家門店,新亞大包為何會淪落至此?
1、產品單一,品質、服務滑坡
" 以前新亞大包的性價比還算不錯。" 上海本地市民小夕(化名)向紅餐網回憶道,當年新亞大包環境幹淨,產品性價比很高,并且換選址通常在醫院或者傳統住宅區附近,方便消費者購買,不少家庭都會在樓下的新亞大包店吃早餐。
" 但是,多年以來招牌產品就那幾樣,而且後來新亞大包的出品和服務慢慢變了,不像過去那麼好吃。" 小夕表示。
上海市民範先生也告訴紅餐網,新亞大包的式微并不可惜," 上一次進店消費還是 7、8 年前,感覺門店服務、環境及產品口味都比較一般。" 範先生還補充道,盡管新亞大包會售賣一些上海傳統糕點,諸如排骨年糕等,節假日時也會引來不少老上海排隊購買,但多年來其產品、服務和環境都沒有出彩之處。
" 這些年來,人們對于快餐的選擇變多了 ,無論是在外吃飯還是在家做飯,選擇都越來越多樣化,新亞大包的產品不能持續給大家帶來驚喜,被淘汰也是合情合理。" 範先生強調。
此外,還有一些上海市民告訴紅餐網,新亞大包門店的服務态度很一般,店員很多年紀偏大,看上去比較散漫,而這也是他們不太願意進店的原因之一。
2、面臨成本壓力,或被成本拖垮
值得一提的是,新亞大包所屬公司新亞集團與大家樂集團曾一度 " 喜結連理 ",共同組建了上海新亞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并由該公司負責管理 " 新亞大包 " 和 " 大家樂 " 兩個快餐品牌。
新亞大家樂公司為了避免兩個品牌相互 " 打架 ",還曾明确大家樂走中高端定位,客單價在 20 元以上,而新亞大包則走大眾化路線,客單價在 10 元左右。
而後,新亞大包便堅持走平價路線。不過,随着各方成本的上漲,新亞大包也面臨成本壓力。
2008 年,據南方周末報道,彼時,新亞大包面臨綜合成本上漲 20% 以上的壓力,但為了讓利消費者,品牌還是沒有大範圍漲價,只将幾樣產品的價格上浮了 5%,最招牌的鮮肉大包仍保持 1.5 元一個的價格。
而近十幾年來,上海的房租、人工成本持續攀升,新亞大包仍舊延續着平價路線,招牌鮮肉大包現在的定價仍為 2.5 元一個 。
成本壓力,或許也是其不能承受之重。
3、" 牽手 " 大家樂後,品牌定位越來越模糊
有業内人士認為,新亞大包的淪落或許在其與大家樂合作時,就已經埋下伏筆。
" 新亞大包當初選擇與大家樂合作,或許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紅餐網。
雙方合作開展後,新亞大家樂發展的重點向大家樂品牌側重,比如 2005 年将一部分 " 新亞大包 " 門店翻牌成 " 大家樂 ",以增加大家樂在上海的門店數量。
又如,新亞大包的產品線在當時加入了部分港式茶餐廳的菜式,還試圖往菜單中加入各國特色菜,使得餐廳定位變得模糊,失去了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當時,就有大眾點評網友指出," 如果要吃港式茶餐廳,我何必來新亞大包呢?" " 在新亞大包吃港式快餐總感覺有點奇怪,我會選擇去大家樂、港麗、新旺這類專門的茶餐廳。"
據了解,2014 年左右,新亞大包和大家樂的合作畫上了句号,但在這之後,新亞大包的經營也并未有太大的起色。
參考資料:
[ 1 ] " 新亞大包 " 的 " 尴尬 " 說明了什麼?,滬深經濟,2005.5
[ 2 ] 新亞大包 " 瘦身 " 正大店翻牌 " 大家樂 ",東方早報,2006.01.26
[ 3 ] 錦江國際牽手大家樂 共同進軍八百億快餐市場,中國經濟網,2004.11.09
[ 4 ] 錦江大廚拓加盟 新亞大包緩擴張,東方早報,2005.11.14
[ 5 ] " 新亞大包 "2500 萬改造門店,東方早報,200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