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謠言陰影下的“味精大王”,歡迎閱讀。
文 | 張佳儒
編輯 | 德小強
" 哪裡貴了、國產品牌很不容易的、你有沒有努力工作、這些年工資有沒有漲 ",知名主播李佳琦幾句話,将花西子 79 元的眉筆推到風口,一眾國貨趁機通過 " 上架 79 套餐 " 賺足眼球,其中就包括 " 蓮花味精 "。
近日," 蓮花味精 " 頻頻登上微博熱搜,除了因為 79 套餐,還有一則謠言,那就是味精致癌。有人翻出舊版蓮花味精的包裝,發現蓮花味精的配料表只有小麥。某三甲醫院營養科的醫生說,味精致癌的說法不科學。
蓮花味精被稱為 " 被謠言毀掉 " 的味精,這和蓮花味精背後的上市公司蓮花健康有關。同花順顯示,2010 年至 2019 年,蓮花健康扣非淨利潤連虧 10 年,走到退市邊緣。2020 年重整後,蓮花健康獲得新生。
在國内,稱得上 " 味精大王 " 的,除了蓮花健康,還有梅花生物、阜豐集團,在蓮花健康此前走向經營困境的時,梅花生物、阜豐集團業績卻是另一番場景,比如梅花生物,2022 年營收 279 億,淨利潤 44 億,均創下數年新高。
這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淨利潤曾走下坡路,
梅花生物們對 " 致癌 " 謠言只字不提
味精的學名是谷氨酸鈉,屬于氨基酸之一,通常是從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中經發酵加工而成,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安全食品。
20 世紀 80 年代,我國味精行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自 1992 年以後,我國的味精年產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到了 2010 年,國内味精行業百花齊放,蓮花、梅花、菱花、紅梅、菊花等品牌争奇鬥豔,其中蓮花、阜豐、梅花規模領先。
也就是 2010 年開始,味精行業開始了淘汰賽,蓮花健康連續 10 年扣非淨利潤虧損。2010 年,梅花集團(梅花生物曾用名)借殼上市,2011 至 2013 年,梅花集團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連續 3 年下滑。
不難看出,在 2010 至 2013 年左右,味精行業的巨頭企業利潤均走下坡路,這是為什麼?
2011 年報中,蓮花健康表示,2011 年味精行業已經呈現出產能急劇放大、產業集中度高、大包裝味精低價位運行、中小包裝味精競争慘烈等特征,一些技術老化、管理落後,不具備成本和市場優勢的企業被迫關停,轉產或兼并。
梅花集團在年報中提到 " 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 ",并稱将以味精產品為基石,以氨基酸產品為新的增長點,在鮮味劑領網域、飼用及藥用氨基酸領網域、化工肥料領網域、品牌調味產品四個重點領網域發展。
2013 年報中,蓮花健康表示,目前味精行業競争激烈,尤其是自 2012 年之後,味精行業供大于求的趨勢更為明顯,產能相對過剩。
梅花集團提到,受行業競争整合等因素影響,谷氨酸及大包裝味精價格自 2012 年 9 月始一路下滑,2013 年 6 月跌至谷底。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 2011 年報,還是 2013 年報,蓮花健康和梅花集團均沒有提到 " 致癌 " 一詞。2019 年,蓮花健康進入重整程式,當年的年報中沒有提到 " 致癌 " 一詞,也沒提到致癌謠言。
那麼,味精致癌謠言本身是一個不存在的謠言嗎?答案是否定的,味精致癌謠言确實廣泛傳播,央視官方号還曾在 2018 年發文辟謠。
至于味精致癌謠言什麼時候傳播出來的,沒有确切的時間,但時間久遠。百度上,在 2006 年,有網友問 " 聽說味精吃多了會導致癌症,是真的嗎 "。2010 年,某健康類網站發文《味精與食物同煮超過 10 分鍾會致癌》。
因此,蓮花健康走向重整,梅花集團也曾連續走利潤下坡路,确實受到了味精致癌謠言影響,但從梅花集團們的年報來看,它們将利潤下滑或虧損的原因歸結于行業競争,并未提到致癌影響。
梅花生物改命密碼:
從 " 味精大王 " 到 " 動物保健品巨頭 "
除了致癌謠言陰影影響,味精行業還受到雞精等新興調味料的擠壓而市場份額逐步縮小。
據咨詢公司歐睿國際調研數據顯示,2013 年至 2018 年 , 我國的味精消費量已經從 114.6 萬噸下降到 89 萬噸。預計到 2023 年,國内的味精消費量将下滑到 77 萬噸。
2022 年,梅花生物營業收入達到 279.37 億元,同比增長 21.14%;淨利潤 44.06 億元,同比增長 83.42%,兩大數據創下近年來甚至歷史新高。2013 年以來,梅花生物淨利潤整體增長,從未出現虧損。
味精行業消費量下滑,梅花生物的業績為何是另一番景象?梅花生物在業績預告中提到,味精售價等上漲,但這不是最主要原因。
2022 年報中,梅花生物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和沉澱,公司形成了動物營養氨基酸、鮮味劑產品及人類醫用氨基酸、膠體多糖等多個優勢產品為核心的業務結構,以氨基酸為主、兼顧多品類發展。
具體看營收結構,動物營養氨基酸是梅花生物最大的營收產品,營收 149 億元,占梅花生物總收入的 53%,且增速最快,增長 26.24%,是營收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而在十年前的 2013 年,梅花生物的味精及谷氨酸實現營業收入 36.40 億元,占總銷售收入的 46.79%,是營收主力。
動物營養氨基酸是指動物營養類飼料添加劑使用的氨基酸的統稱,主要包括賴氨酸、蘇氨酸和蛋氨酸等,在飼料中添加能更好地發揮飼料的功效,提升飼料利用效率,補充和平衡營養,通俗來講就是 " 動物保健品 "。
梅花生物的味精產品被歸類為鮮味劑產品,在食品味覺性狀優化產品板塊。從财報營收占比數據來看,梅花生物實現了從 " 味精大王 " 到 " 動物保健品巨頭 " 的轉變。
梅花生物的業績數據增長。不過,在調味品行業,梅花生物的二級市場表現并不驚豔。
2021 年,曾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提問," 為何同樣銷售谷氨酸鈉,貴司和海天差距那麼大,市值 2 百億和 5 千億的差距 "。梅花生物回復,公司主業為利用生物發酵技術,研發、生產、銷售多種氨基酸產品的生物合成公司,沒有直接回復市值差距。
9 月 19 日收盤,梅花生物市值 282 億元,海天味業市值 2166 億元。2022 年營收來看,梅花生物 279 億元,海天味業 256 億元,梅花生物營收高于海天味業,但淨利潤和毛利率處在下風。
梅花生物和海天味業是什麼關系,2020 年,互動平台上,梅花生物稱海天味業為公司重要客戶。2022 年報中,梅花生物并未披露具體客戶名稱,不過公司披露,公司產品呈味核苷酸二鈉是調味品如增鮮醬油等的主要呈味成份之一。
2023 年上半年,梅花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 135.88 億元,同比下降 4.44%;歸母淨利潤 13.71 億元,同比下降 46.77%。
綜合來看,味精行業在致癌謠言等影響下,整體銷售量出現下滑。不過,梅花生物通過多元化布局實現了業績增長,沒被 " 致癌 " 謠言毀掉,蓮花健康重整後的業績也出現了轉機。對于味精行業發展趨勢和梅花生物業績及二級市場表現,你有什麼看法?
專業理性,發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