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智變新程,一場上海車展,北汽如何把實力寫成爆款?,歡迎閱讀。
點擊上方 "道哥說車" 關注
如今的汽車圈競争白熱化,各家車企各顯神通。有的比拼配置參數,有的大打價格戰,有的在營銷上花樣百出,北汽卻另辟蹊徑,用 " 老板下場幹 " 的硬核操作脫穎而出,以不玩虛招、真刀真槍拼實力的态度,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一路狂飙,展現出與眾不同的強勁勢能。
老板 " 硬核出差 ",北汽用實測數據回應質疑
上海車展前夕," 北汽出差三人組 " 火出圈: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北京越野董事長王昊、北汽研究總院院長王磊,開着 BJ40 增程和享界 S9 增程版,從北京奔赴上海。
沒選高鐵飛機,偏要自駕 1200 公裡親測挑戰?起因是綜合續航 1200km 的 BJ40 增程和 1355km 的享界 S9 增程版,續航數據被打上了問号。面對争議,北汽高管選擇即刻應戰!
最終這場 " 極限續航挑戰 " 給出了答案—— BJ40 增程滿載 4 人 + 行李,風雨路面且全程高速的情況下,跑出 972km,比官方工況續航的 70%(840km)多出 132km。要知道,市面上 90% 的新能源車實際續航能到工況數據的 70% 已是優秀,這款硬派越野車直接甩出 " 超标答卷 "。
享界 S9 增程版更是上演 " 反向虛标 " 名場面,宣稱續航 1355km,實測竟跑出 1422km,直接打臉 " 新能源車續航虛标 " 的行業通病。網友銳評:" 别人标續航像擠牙膏,北汽直接把牙膏管捏爆了!"
前方高管狂飙實測,後方 " 大 BOSS" 在上海車展也沒閒着!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在鴻蒙智行直播間爆料:" 我每天駕駛享界 S9 增程版都會提交駕駛日報,反饋優化建議。"
從老板到 "1 号體驗官 ",北汽用行動诠釋:最好的產品調研,就是自己先當用戶!這種 " 躬身入局 " 的态度,直接體現在上海車展的 17 餘款產品中,每一款,都瞄準用戶真實需求。
煥新出擊!北汽上海車展憑硬核產品力 " 殺 " 出重圍
自 2024 年開啟變革大幕後,北汽集團重塑品牌基因:從 " 北字标 " 切換為國際化的 "BAIC" 标識,北汽股份營銷體系全面革新,每一步都在宣告 " 新北汽 " 的強勢回歸。
本屆車展上,北汽集團煥新的展台美學、革新的硬核科技、智能進化的車型產品,一場關于產品力與創新力的 " 逆襲秀 " 正式拉開帷幕。
作為北汽與華為深度合作的 " 拳頭產品 ",享界 S9 增程版的每個細節都刻着 " 用戶思維 " 的烙印。其搭載的 53.4 度大電池版本 " 可兩周充一次電,日常完全可作純電車使用 ",綜合續航裡程更得到了 " 張國富們 " 的親測檢驗。
今年第三季度享界 S9 增程版将全系更新至 HUAWEI ADS 4.0,标配 4 顆固态激光雷達,帶來更安全、更類人的輔助駕駛體驗。首秀即爆的成績更印證市場認可,72 小時大定突破 5200 台。張建勇在直播中也承諾," 請放心下單,享界已開足馬力生產 "。
車展的另一個重點是北京越野的 BJ40 增程,當 " 越野世家 " 遇上增程技術,北汽給出了 " 既要硬派又要智能 " 的破局方案。繼進階版訂單占比超 75% 後,赤兔版再甩 " 王炸 "。
全新機甲風格格栅 + 空氣動力學尾翼,搭配氮氣減震 + 大尺寸全地形越野胎,将 " 方盒子 " 的硬核美學與通過性推向極致。智能化方面也搭載了 360 智駕衛士系統,實時監測車身姿态與周邊環境。發布會上,360 集團創始人周鴻祎成為首個車主,張建勇親自交車,讓 " 能越野的智能車 " 标籤深入人心。
在新能源賽道,北汽極狐以 " 續航 + 智能 " 組合拳實現彎道超車。新阿爾法 S5 以 708km 續航登頂 15 萬級純電 " 續航王 ";極狐 ARCFOX 77 ° 概念車前瞻展示 " 模塊化智能座艙 ",座椅布局可随場景自由切換,搭配車路協同系統,提前劇透未來出行生态。
需要強調的是,北汽極狐 2025 年一季度銷量 2.4 萬輛,3 月單月 1.3 萬輛創歷史新高,不僅跻身新勢力銷量榜第七,更在純電領網域挺入前五,從 " 低調玩家 " 蛻變為 " 主流選手 "。
一句話概括:北汽集團正在突出重圍!
" 智變 · 新程 ",用硬核技術卷出新底氣
在上海車展的鎂光燈下,北汽高管們親自下場實測產品的勇氣,本質上是一場 " 技術自信 " 的公開亮劍。當行業還在為續航虛标争論不休時,北汽讓 BJ40 增程的 972km 實測續航、享界 S9 增程版的 1422km" 反向虛标 " 成為可能。這些驚豔數據的背後,是北汽深耕新能源領網域十餘年的技術厚積。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 " 黃埔軍校 ",北汽的技術家底堪稱豪華。截至目前,北汽累計申請專利約 3.5 萬件,專利數處于行業前列,三電、氫能等核心技術 7 次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技術标準上,北汽掌握企業技術标準 4000 餘份,累計參編國家、行業标準 300 餘項,北汽的技術語言正在成為行業通用準則。
此次上海車展,北汽集團也展現了 " 把實驗室搬到量產車 " 的硬實力。如,北京越野全球唯一内嵌式防滾架車身,滿足輕量化、安全性、可靠性及抗翻滾能力的綜合要求,重新定義越野車安全天花板;新一代自研固态電池模塊,采用固态電池電芯,多功能合一,系統能量密度提升 5%,冷卻效率提升 50%,徹底改寫電動車補能體驗;全球首款艙駕融合 AI 平台," 雙腦合一 ",能夠直接整合感知、決策與控制環節,讓輔助駕駛系統信息傳遞損失更少,真正實現 " 比人更靠譜的智能駕駛 "。
除此之外,北汽攜華為、高通、卓馭、博世、寧德時代等合作夥伴亮相車展,在電動化、智能化領網域呈現開放合作的龐大陣容。此次上海車展,北汽集團的主題是 " 智變 · 新程 ",這也要求北汽集團在技術上繼續實現突破。此前,張建勇曾表示,未來 5 年,北汽将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技術研發上投入超 500 億元,到 2030 年,北汽的累計研發投入将突破 1000 億元。
當然,這背後也藏着遠大的目标——通過 3 年時間實現北汽品牌的 " 煥新向上 ",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譽度;通過 5 年時間實現北汽品牌的 " 品牌躍遷 ",伴随銷量及品牌力的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位居中國汽車企業集團前列,自主品牌穩定在 " 第一梯隊 "。
2025 上海車展,北汽集團以更具活力的形象出現,帶來了多款重磅產品以及多項技術成果," 智變 " 不是颠覆,而是用技術讓每一次出行,都更接近理想中的未來。
商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