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震撼!你喝的水,或許是AI的洗腳水!,歡迎閱讀。
" 電量不足 "。
這不是說你的手機沒電了,而是說将來的電力可能不夠 AI 用的。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近日馬老板在會議上表示的擔憂。
他表示,前幾年缺芯片導致汽車行業發展停滞,而缺電會限制未來幾年 AI 的發展速度。
有小夥伴會問,AI 缺電跟我有什麼關系?就算有關系,我也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黑馬只能說,關系大了去了。
今天的 AI,不僅已經開始搶占人類的電力,也搶了不少人類的水喝。
你喝的水,可能是 AI 的洗腳水
玩主機的玩家,對水冷肯定不陌生。
畢竟只有酷炫的多管水冷,才能壓得住你機箱裡 RTX4090 的熱情。
訓練 AI 同樣要用電腦和顯卡,只不過規格和家裡的 PC 不太一樣——訓練 AI 使用的是大型計算機集群,也就是伺服器陣列。
規模大了,發熱也大了,搞不好一座伺服器中心的發熱量,都夠給東北的一整座小城市供暖了。
如果無法及時散熱,電腦運行速度就會降低。那可咋辦呢?
搞大規模散熱呗。
家裡的 PC 能搞水冷,伺服器中心說,為什麼我不行呢。
于是,伺服器中心喊人類給它們修了澡堂,它們一頭衝着涼水澡,一頭給 AI 迭代更新。
這一衝,就衝走了 2120 萬立方米的新鮮水。
這可不是聳人聽聞,這正是谷歌在 2022 年一整年中用掉的水資源。其中,有 1970 萬立方米的水都用在了給伺服器集群散熱降溫。
這啥概念?相當于把西湖抽幹了都不夠。
西湖看了之後連夜跑路,千年等一回,沒想到等來的是 AI 不相信眼淚。
那為什麼非得用水呢?
其實也不是沒有别的冷卻方案。過去,大部分科技巨頭都是給伺服器吹空調散熱的。
但吹空調還是太奢侈了,商用電貴得要死,光是伺候伺服器大爺吹空調都得不少錢。
所以,這些公司都想白嫖,用不怎麼花錢或是壓根不花錢的辦法散熱。
比如民間違法的虛拟币挖礦,一般都把礦場建在深山老林裡,圖的就是一個自然冷風散熱。
再者如微軟,在 2018 年的時候就把伺服器直接扔到了大西洋海底,讓伺服器體驗了一把 " 沉浸式散熱 "。
但并不是所有伺服器都有這樣的待遇,更多的是就近尋找水源散熱。
像阿裡,他們把伺服器泡到了千島湖裡,但并不是像微軟那樣直接扔進去,畢竟千島湖的水要給人喝。
阿裡的做法是,把伺服器泡到特質冷卻液裡,然後再用湖水給冷卻液降溫,以此實現對伺服器的散熱。
如果真的是直接用湖水給伺服器散熱,那杭州人喝的豈不是都是伺服器的洗腳水。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同時給人類、AI 供水。
在美麗國的亞利桑那州,很多 AI 巨頭都在此設立了大型數據中心。
但亞利桑那州本身就是荒漠地帶,給人的水都不夠喝的,地方政府還優先給科技巨頭供水,導致民不聊生。
這叫啥?笑話哥譚,理解哥譚,成為哥譚。只不過這次的對手不是 Joker,而是 AI。
AI 還要搶光你的電
如同文章開頭馬斯克所說的,将來限制 AI 發展的,不是芯片,而是電力。
2021 年,我國全國數據中心吃掉了整整 2166 億度電。同年,上海全年用電量為 1750 億度,根本不及數據中心的消耗。
随着 AI 發展的壯大與數據存儲量的指數級增長,将來數據中心吃掉的電必然越來越多。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中心白皮書 ( 2022 ) 》,我國的數據中心機架數量簡直是穩步增長,增速比我們銀行卡裡的餘額快多了。
按照這個增速,預測 2030 年數據中心用電量 3800 億度還是太保守了。
此外,還有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也要跟 AI 一起搶人類的電用。
新能源汽車現在發展的風口是 800V 超充架構,該架構目前最高支持 480kW 的功率充電。
舉個例子,如果有 6500 輛純電車在上海同時進行 800V 超充,上海的電網就會癱瘓。
這麼看來,留給人類的資源,真的不多了。
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
如今,AI 不僅要搶走你的工作,還要搶走你的資源。
黑馬只能評價說,方向錯了。AI 首先是要服務于人的,如果人類的資源優先保障 AI 的發展,那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我國國家能源局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發文呼籲不要讓新的技術變成新的煤炭廠。
面對社會上質疑的聲音,AI 巨頭也做出了自己的承諾,提出 " 水中和 " 的概念,力圖在 2030 年實現 " 通過海水淨化等手段實現補充的水資源超過消耗的水資源 "。
但是呢,巨頭的嘴,騙人的鬼。
之前微軟表示,Windows 10 是最後一個版本号,結果不久後就發布了 Windows 11。
谷歌在 2022 年的用水量比 2021 年反而多了 20%,好巧不巧,谷歌的算力也提高了 20%。
對此,黑馬想問一句,你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黑馬希望,能夠通過立法等強制手段來限制 AI 使用的資源量。不然,黑客帝國裡設想的腦機世界,誰知道會不會成為現實。
畢竟,沒有人的文明,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