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退休老領導回部門辦事卻不進大門,看透3點潛規則我愣住了,原來他才活得通透!,歡迎閱讀。
部門退休老領導林主任給我打電話,麻煩我幫他找一本部門的史志書送到樓下。我趕緊說道:老領導您難道回部門一趟,我馬上下去接您上來坐一坐、看一看,大家都很念想您呢!老領導笑呵呵地說,你們的工作都很忙,我就不上樓了,還是勞駕你送下來吧,另外,不要給部門領導說我來了,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
老領導在任時還是比較有威望的,為人處世比較公道,憑能力和人品用人,不搞 " 小圈子 " 那一套,不敢說兩袖清風,至少敢說不貪不占。對于這個認知,我是有發言權的。我并不是老領導所謂的 " 嫡系人馬 ",也沒有拍馬溜須、請客送禮,老領導基于厚道的用人原則,認可我的業務貢獻,在退休前把我提拔為重要部門的正職。
可惜的是老領導提前退休了。在我們心目中,論人品、論能力、論貢獻,老領導再上一層樓進入集團班子也是眾望所歸。有人私下勸老領導多跑跑高層,該送的送,該捧的捧,該給上司辦私事就千方百計辦好,這個年頭不跑不送只能原地踏步。可是老領導不為所動,依然安心工作、認真負責、按原則辦事,把部門搞得再有聲有色,也得不到高層的賞識。
集團領導為了快速培養自己的親屬,打着 " 年輕化 " 的旗号,采取拔苗助長的方式,讓老領導提前退休,快速提拔了年輕的新領導。新領導上任之後對中層進行所謂的 " 洗牌 ",把包括我在内的幾位重要部門的負責人都列入老領導的 " 人 ",都進行了所謂的 " 優化調整 ",把我調整到冷門部門,把自己的 " 馬仔 " 或送錢到位的 " 自己人 " 安排在所有核心、關鍵職位。兩個人的格局、人品和做派,立判高下,很多員工都挺懷念的老領導的。
所以,我邀請老領導到樓上轉轉,相信很多員工都會歡迎他的,可惜的是老領導偏偏不上樓。我只好找出兩本史志匯編,帶着一盒茶葉禮盒跑下樓。我見到老領導差點沒認出來,以前那位儀表堂堂、溫文爾雅的 " 一把手 ",現在變成了一個頭發花白、衣裝樸素的 " 小老頭 ",不禁感慨物是人非、造化弄人。
我握住老領導的手,不禁唏噓不已,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轉,老領導趕緊拉住我的手,走到僻靜的地方,說道:在大門口,熟人太多,咱們随便聊幾句,别讓部門領導看見,對你影響不好。我對老領導的人品更加認可,這些細節,他都能将心比心、為你着想。我邀請他上樓坐一坐,來都來了,至少也要喝一口熱水吧。
老領導擺擺手說:既然退休了,尤其是擔任過部門領導職務的人,原則上就不要回部門了。如果經常回部門,就是不懂規矩了,給新任領導和老同事增添麻煩。大家都很忙,見你吧耽誤時間,不見你吧又傷了情面。有些老領導回部門無非就是辦私事或攬生意,讓人家很為難。還有,任何人都可能得罪人,尤其是部門領導,那些人趁機給你難堪,也是令人不愉快的。所以,與其讓彼此尴尬,不如不來叨擾。
老領導随便聊了幾句,就打出租車走了。我看透了這三點潛規則,突然愣住原地,不禁感慨萬分:
【1】現在部門越來越人情淡薄了。以前,部門都有退休人員管理中心或老年活動中心,既然退休了也歸部門管,經常搞一些團聚活動。部門和國企原來的 " 辦社會 " 職能都 " 社會化 " 了,移交給了當地社區,如同切斷了紐帶,退休人員不再跟部門有瓜葛了,也不好意思再回部門了。沒有感情的紐帶和橋梁,人情冷漠,感情淡薄,已經成為常态。
【2】退休就是一場與部門徹底的告别。從職場規律看,退休就是對職業的謝幕,從自然規律看,退休就是一場離開。現在的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房子、車子、票子、孩子、位子,都是一座一座的 " 大山 ",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自己的事情還操心不過來呢,誰有閒情逸致操退休人員的心?人走茶涼,世态炎涼,本來就是人性的底層邏輯。你看現在的部門人對部門和同事都沒有多少留戀了,更不會留下真摯的感情,哪怕一個辦公室裡同事多年的上司和同僚還不如社會上的普通朋友有感情。所以,退休了就不要回部門。
【3】退休後就要擺正位置、清醒認知。老領導在職時就做人敞亮,退休後更能擺正位置,沒事不回部門,有事也不上樓,一般不給部門和人員添麻煩。不管以前職位多高、貢獻多大、能力多強,那也是部門平台的作用、權力的威力,并非自己的本事,一旦退休了,才明白——離開你地球照樣轉,所謂的本事在社會上其實一文不值。權力才是男人的春藥,有權有勢時威風凜凜,失去了權力就如同霜打的茄子,所以,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貢獻,不要誤判自己的人緣,何必回部門自讨沒趣呢!
PS:老領導退休之後為人豁達、心态平和、活得通透。其實,想一想,現在部門确實如此,以前退休之後,老同事都有一種不舍之情,現在退休之後就沒人再回來了。你們部門也有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