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溫氏股份,傳到第三代,歡迎閱讀。
多年來,在溫氏股份的官網上,一直挂着創始人溫北英的油畫像。短發、濃眉、精瘦,這位企業靈魂人物猶在眼前。
去世 30 年後,以他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持續捐資助學、參與公共事業以及疾病救助等等。這不單是興辦善事,也是對溫北英先生堅韌不拔創業精神與共富理念的傳承。
上世紀 80 年代初,溫北英在新興縣創立簕竹畜牧聯營公司,首創以公司 + 農戶的模式養雞,後将這種模式復制到養豬業務上。
在不斷進化更新後,輕資產、全產業鏈和全員持股的經營模式,成就了溫氏股份在養殖行業的龍頭地位。
溫北英之後,二代溫鵬程、溫志芬兄弟,合力将溫氏股份推上資本市場,引領公司走向現代企業治理格局。
現在,溫氏第三代溫蛟龍即将進入決策層,站在父輩肩膀上,這家農牧巨無霸又将走向何處?
溫家長孫入局
昨日的廣東新興縣城,陽光普照,這個南方縣城,感受不到一絲冬天的氣息。
城内溫氏科技園裡車來車往,一如往日般忙碌。一般人很難知道,這個國内養殖行業龍頭,内部決策層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十多天前,溫氏股份(300498.SZ)披露董事會換屆公告,溫蛟龍已提名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他将成為溫氏第三代中,進入企業中樞的第一人。不過,還尚需 2024 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今年 36 歲的溫蛟龍,是公司溫氏家族成員、監事會主席溫均生之子。溫均生系溫北英長子,也是公司現任非獨立董事溫鵬程、董事長溫志芬的兄長。
14 年前,溫蛟龍畢業即進入溫氏工作。先後在旗下子公司擔任副經理、營銷總監、副總經理及總經理等職,現任溫氏股份養禽事業部常務副總裁。截至目前,其持有公司約 1078.71 萬股。
今年 8 月,他以溫氏佳潤總經理的身份,與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 4 季)籤約合作協定。
溫氏佳潤是溫氏股份近年實施轉型的先鋒和重點品牌,去年銷售規模 30 億元至 40 億元,年飼料雞屠宰產能單班 2.6 億只。
據公告,本次獲提名的 8 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中,大部分為溫蛟龍的長輩或公司老人,分别為名譽董事長溫鵬程、董事長溫志芬、原副董事長嚴居然、梁志雄、總裁黎少松、副總裁兼溫氏投資總裁趙亮,養禽事業部總裁秦開田。
與此同時,公司監事會也将迎來變動,與溫氏家族成員關聯的人士獲提名。包括溫北英弟弟溫子榮之子溫少模、溫北英女兒溫小瓊之子陳浩,兩人分别出生于 1984 年和 1994 年,目前分别持有公司約 1387.51 萬股和 265.13 萬股。
二代興業
雖然在旗下企業歷練多年,但是,溫蛟龍能否成為溫氏股份合格且優秀的舵手,仍需要時間的考驗。
溫氏家族,歷來權力的更迭,都心照不宣。但外界看來,正是家族成員的不斷接力,才将公司帶向新的局面。
1994 年,創始人溫北英因病去世,二子溫鵬程接過權杖,執掌溫氏股份。那時,公司正值全國擴張時期。溫鵬程将特有的公司 + 農戶的模式復制到華東、華中和西南地區。
當時市場上,生豬養殖利潤遠高于養雞,1997 年前後,公司向養豬領網域擴張,逐漸形成養雞 + 養豬的雙主業格局。
不過,将養雞模式復制到養豬業務上一開始并不靈驗,因為養殖戶大多能力偏弱,無法将自繁自養模式形成循環,後來公司通過投放豬苗讓養殖戶育肥,并保證一定收益,養豬業務模式逐漸定型。
公司 + 農戶模式為溫北英首創,到其去世時,這個模式已在國内養殖、種植行業被廣泛復制。但是,只有溫氏股份真正做大,究其根源在于公司幫助農戶解決資金和風險,才具備了商業化大批量復制的可能。
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讓溫氏創立以來踐行的全員持股模式得以持續。2000 年後,公司再次進行股份制改造,股東從 700 多人增加到超過 4000 人,既分擔了企業發展風險,也能積累資金,提升員工凝聚力,幫助公司實現了快速擴張。
在這種模式下,公司迅速跻身行業頭部,2015 年 11 月登陸資本市場,曾一舉創下 2000 億元市值的巅峰。公司 6800 多名員工身價倍增,其中,48 人身價過億,同時誕生了千位千萬富翁。
通過上市,溫氏股份内部 13 個家族和個人身價不菲,溫北英早年提出的共富理念成為現實。
基于商業模式以及從溫北英創業開始就踐行的共富傳統,公司的股權結構非常分散。
截至今年 9 月末,公司實控人陳建興、伍翠珍、溫志芬、溫小瓊、溫鵬程、溫均生、劉容嬌、梁煥珍、古金英及孫芬合計持股 13.79%,無單一持股 5% 以上的大股東,溫鵬程持股最高,也僅有 3.91%。
經過 40 年的發展,溫氏股份已是一艘養殖航母。2023 年,公司銷售肉豬 2626.22 萬頭、飼料雞 11.83 億只。當年,其營業收入規模達 899.21 億元。
守業之難
2017 年,溫鵬程卸任公司董事長,其弟溫志芬接過帥印,将公司推向千億營收規模。
溫志芬掌舵之後,開始尋求商業模式的更新。不過,還沒等他騰出手來,2018 年非洲豬瘟席猝不及防地席卷全國,小型合作養殖戶們遭遇重挫,公司一時亂了陣腳。
豬瘟之前,公司種豬生產缺乏主動權;特殊三年前後,飼料原材料價格大漲,公司這幾年經營壓力巨大,在行業開始掉隊。
2019 年,溫氏股份生豬出欄規模、淨利潤均位居行業之首,次年即被自繁自養模式為主的牧原股份(002714.SZ)超越,成為新任養豬大王。
牧原股份之所以能夠不聲不響地超越溫氏股份,主要是提早實現了集約化和規模化,吃到了甜頭,2020 年歸母淨利潤 274.51 億元,同比增長 348.97%,同期,溫氏股份歸母淨利潤近乎腰斬。
2021 年,生豬價格大跌,牧原股份仍錄得較高盈利,溫氏股份則巨虧 134 億元。
溫氏股份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盡管推行的公司 + 現代養殖小區 + 農戶模式已有 6 年時間,但在豬價時漲時跌的波動趨勢下,養殖戶的财力和信心備受考驗。
後來,這個模式修正為公司 + 現代產業園區 + 職業農民,但在各種生產要素驟變的當下,這一模式仍考驗重重。
公司近年來除了專注于養豬業務,還在養雞、養鴨和奶牛等多個領網域布局,以平抑行業周期風險,并依托養殖業務基礎,持續向 C 端市場滲透。
據公司官網,目前,集團旗下已形成溫氏食品、溫氏天露、溫氏佳味和溫氏牧場 4 大平台,在畜禽養殖、畜禽蛋奶鮮品及食品深加工領網域深度布局,從單純的農牧型企業,向現代食品企業轉型。
在這個大背景下,溫蛟龍提名進入董事會,溫北英長孫的身份之外,他在食品加工領網域熱身多年經歷,才是最大的看點。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斑馬消費 "(ID:banmaxiaofei),作者:陳曉京,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