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造車新勢力争當榜一大哥,銷量上演“迷霧劇場”,歡迎閱讀。
不久前的一次行業峰會上,号稱 " 三強 "、自嘲 " 三傻 " 的蔚小理掌門人再次出現在了一張合影中,笑容滿面,氣氛融洽。但照片背後,火藥味兒悄然彌漫。
圖源:新浪微博汽車博主餘大巍
7 月 11 日,理想官方微博發布一則周銷量榜單,理想以 0.79 萬輛高居榜首,小鵬以 0.12 萬輛屈居第八。
很快,小鵬產品營銷總經理黃泓霖在朋友圈直言,這份榜單 " 關于小鵬汽車信息都是假的 "。按照小鵬方面的說法,6 月 9 日至 28 日,G6 正式上市的前 20 天,這款車的訂單已突破 3.5 萬輛。
理想則表示,相關數據的獲取合法合規,來源于汽車行業通用的數據渠道。
上述合影在微博流出後,李想轉發并配文稱 " 真好 ",李斌、何小鵬則均保持了沉默。與 3 年前何小鵬在個人微博發布三人合影 " 憶苦思變 " 時相比,如今的蔚小理已然拉開差距。
日益激烈的市場争奪戰中,新老勢力們為衝擊銷量 " 榜一大哥 " 而發出的明槍暗箭,才剛剛開始。
人人想當 " 榜一大哥 "
與小鵬的隔空論戰結束後,理想依舊我行我素。
7 月 18 日,理想官方微博再次發布周銷量統計榜單,理想仍蟬聯造車新勢力單周銷冠。2023 年上半年,理想以 13.9 萬輛的交付量成為蔚小理中的 No.1,分别是小鵬和蔚來的 3.36 倍和 2.55 倍。
為了突出 " 榜一大哥 " 的身份,從今年 3 月 29 日起,理想一改過去以月為周期公布交付量的習慣,在每周二或周三發布頭部新勢力品牌的周銷量排行榜,迄今為止已發布了 15 次。
每一次,理想銷量均高居榜首,并配合 " 遠超其他新勢力品牌 "" 持續領跑新勢力 " 等文案。
在某車企銷售部門中層管理者張帆(化名)看來,這份榜單最大的不合理之處在于對 " 造車新勢力 " 的定義。在這份榜單中,理想将傳統車企旗下的騰勢、深藍等新能源品牌列入了新勢力的隊伍,但廣汽旗下的埃安卻從未現身其中。
通過不同技術路線、車輛分級和細分市場的劃分,只要定語足夠長,人人都有機會衝擊 " 榜一大哥 " 的位置。
去年 12 月,理想官微将旗下車型 L9 形容為 " 中國市場大型 SUV 銷量冠軍 ",L8 則是 " 中國市場中大型 SUV 銷量亞軍 "。就連已于去年 10 月停產的理想 ONE,也被形容為 "2021 年全年和 2022 年 1-8 月中大型 SUV 總銷量的冠軍 "。
7 月 1 日,零跑汽車宣布旗下 C11 車系在 6 月交付超 8900 輛,是 B 級新勢力 SUV No.1。7 月 5 日,哪吒汽車表示公司旗下的哪吒 V 在 6 月力壓特斯拉和比亞迪,登頂泰國市場純電冠軍。
在張帆看來,部分車企繞開權威榜單,通過不同的定語和口徑尋找 " 冠軍 "" 王位 " 等頭銜,本質是對自己銷量的一次化妝。" 妝後 " 排位越靠前,越有助于車企在後續車輛的銷售。
畢竟,與參數、配置等相比," 銷量是最容易讓消費者感知到的 "。
如何為銷量 " 化妝 "?
統計銷量的口徑不同,結果可能大相徑庭。這在汽車行業中通常被稱之為 " 注水 "。
2019 年 6 月 11 日,小鵬汽車公布當年前 5 個月的總銷量為 7369 輛,并自稱 " 雙料冠軍 ",強調在造車新勢力中的領先地位。
9 天後,威馬突然 " 發難 ",發布海報稱公司當年前 5 個月上險量為 6437 輛,連續 3 個月穩坐 " 王位 "。威馬在微博寫道:" 不做注水雙冠王!上險量才是檢驗銷量的真實标準!"
車企員工林威(化名)向雪豹财經社表示,威馬提到的上險量,是指新車出售後上交強險的數量。而小鵬所謂的銷量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可以涵蓋給經銷商的批發量、終端零售量、上險量和造車新勢力每月公布的交付量等不同概念。
" 在銷量所包含的概念中,上險量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林威透露,車輛上險之後,只能以二手車的形式賣給消費者,所以車企在上險輛數據中注水的成本較高。同時," 車企拿到上險量的數據後一般是自己用,通常不會對外公布 "。
在理想今年發布的 15 次周銷量榜單中,只有一次使用了上險輛的統計口徑。
目前,行業内發布銷量榜單的機構主要有兩家,分别是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目前二者采用的數據均由車企提供。
" 乘聯會采用廠商口徑,且榜單中只計算乘用車;中汽協采用集團口徑,且會計算大客車、大貨車等非乘用車。" 林威告訴雪豹财經社,這導致兩家機構的數據經常有所出入。
即使是 BBA,也難以抗拒為銷量 " 化妝 " 的誘惑。
2019 年,BBA 均宣稱自己在上一年奪得全球銷冠:奔馳是 " 全球豪華汽車品牌冠軍 ",寶馬是 " 全球第一高級汽車制造商 ",奧迪則是 " 在華單一品牌銷量冠軍 "。
過于慘淡的銷量則會讓車企失去 " 化妝 " 的資格。進入 2022 年後,威馬、愛馳、天際等掉隊的造車新勢力紛紛隐匿銷量數據,高合也已連續 11 個月未公布銷量。
車企内卷,經銷商承壓
主機廠商為 " 美化 " 銷量内卷,承擔壓力的可能是車企庫存的蓄水池——經銷商。
" 沒有車企不想壓庫存給經銷商的,無非是壓多壓少的問題。" 有近 10 年豪華車品牌經銷商從業經驗的楊麟(化名)告訴雪豹财經社,車企向經銷商壓庫存,幾乎貫穿了他的全部職業生涯。
難消化的庫存會給經銷商帶來極大的資金壓力。楊麟表示,經銷商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甚至會将庫存的汽車進行抵押,以獲得流動資金。2018 年,他還目睹過因經銷商抵押庫存車,導致消費者購買的汽車無法上牌的現象。
也是從那一年起,楊麟明顯感受到了汽車行業加速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
新能源車企直營模式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賣方和買方的信息差,行業透明度提升,導致消費者在購車時對價格更為敏感。如果經銷商的庫存壓力較大,就會導致 " 賣車也虧,不賣也虧 "。
一位車企員工向雪豹财經社表示,車企向經銷商壓貨的高峰期通常是在每年的 6 月和 12 月," 為了讓财報更好看一些 "。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2022 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2022 年,汽車經銷商對車企的滿意度得分為 74.4 分,創近 10 年來的新低。
" 現在的汽車行業說夕陽也是夕陽,說朝陽也是朝陽。" 楊麟告訴雪豹财經社。競争已進入白熱化,新老勢力們的 " 王者争霸賽 ",短期内恐怕還很難分出勝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