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比賽還沒開始,美國新勢力就已經徹底出局,歡迎閱讀。
随着小米 SU7 價格發布,其訂單已經超過 8 萬台,成為了目前行業的熱度之王。至此,中國市場中又多了一個新勢力,競争壓力也不言而喻。
就在小米 SU7 發布的這幾天,大洋彼岸卻有一家新勢力被迫退市,生存情況艱難。不禁讓人疑問,為什麼在這波智能化浪潮中,中國的新勢力還在不斷湧現,而美國新勢力中,除了特斯拉卻聽不到别家的聲量?
事實上,美國也有許多新勢力,并且十分被資本所看好,如本次退市的 Fisker,此前市值曾高達 79 億美元,一度與 Rivian 和 Lucid 并稱為美國的 " 特斯拉殺手 ",其創始人也有着寶馬、福特、特斯拉等多家企業工作經歷,而現如今卻宣告退市、資金困難,去年的交付量僅為 4700 輛,甚至不如一個中國二線新勢力一個月的交付量。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本文開頭的小米,甚至是小鵬、理想、零跑、蔚來等新勢力,在這些中國企業看來,跨界造車好像是一件說幹就幹的事,但在美國則不同,除了 Fisker 外,仍有許多新勢力大面積倒下,有的甚至連車都沒交出來。
關鍵就在于,美國相比起中國,存在着去工業化的情況。
跌落神壇的特斯拉殺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Fisker 這家企業。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汽車行業老兵的創業故事。
亨利克 · 菲斯克,知名汽車設計師,《007 之黑日危機》中詹姆斯 · 邦德的寶馬 Z8 就出自他的手筆。除此之外,他還設計過阿斯頓馬丁的車型,并且做過特斯拉的設計顧問。
以上經歷,足以彰顯菲斯克的傳奇。或許是 " 不想當将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做設計多年的菲斯克,萌生出了造車的想法。
2007 年,新能源汽車的大潮還并未襲來,市場上的主流仍是燃油車。然而,此時的菲斯克卻仿佛洞察了大勢,創立了 Fisker Automotive,創辦之初,菲斯克的目标便是制造出一款 " 可以與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媲美的新能源車 "。
在四個月後的北美國際車展上,菲斯克便推出了豪華混動車 Fisker Karma,對标特斯拉純電動跑車 Roadster。
新車一經亮相,便引發了空前反響,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這樣的汽車無論是設計理念,還是動力結構都足以稱得上超前,不僅比爾蓋茨、萊昂納多等大咖成為這款車的第一批用戶,《時代雜志》更是将其評選為年度汽車。
大咖背書、年度汽車榮譽等光環加持,資本融資也紛至沓來,其風頭一時無兩。用一句話概括,Fisker Karma 是生在光環之下的。
2009 年時,菲斯克拿到了美國能源部的 5.29 億美元貸款,條件是需要其在 17 個月内實現車型的交付。
然而,Fisker Karma 最終卻倒在量產的魔咒中。注意 " 量產 " 這兩個字,在後文中會經常提到。
當時的 Fisker Automotive 面臨着三個方面的困境:量產難題無法解決,資金儲備也在日益下滑,有消息稱,其造出一輛 Fisker Karma 就要虧損 3.5 萬美元,可謂是燒錢不止。屋漏偏逢連夜雨,車輛的質量問題也随之湧現,儀表盤、警示燈、車窗及收音機會出現間歇性故障。
此後,Fisker Automotive 走上了貸款停止、資本退場、車輛召回、大規模裁員、公司破產的路,最終被萬向集團收購。
到了 2016 年,菲斯克再度進入汽車行業,新公司 Fisker Inc 誕生,似與過去揮手告别。
與上次創業不同的是,這次菲斯克沒有選擇對标阿斯頓馬丁、瑪莎拉蒂這樣的豪華車,而是選擇了将特斯拉當成最大的競争對手。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2016 年時,新能源浪潮已經開始出現,中國新勢力開始破土而出,但尚不成熟,特斯拉幾乎就是當時的行業先驅,許多人都幻想着馬斯克 " 改變世界 " 的豪言壯語,将特斯拉當成最大的競争對手。于是,純電動 SUV Fisker Ocean 誕生了,美國地區的售價為 37499 美元。
2020 年 10 月,全新的 Fisker 借殼上市,股價一路大漲,Ocean 的生產也已經定下計劃。難道說這回菲斯克要成功了嗎?
并沒有,同樣的量產問題這次依舊沒有解決,菲斯克在同一個地方,摔了兩個跟頭。
要知道,新 Fisker 采用的是輕資產的運營方式,雖然可以減少運營壓力,但其產量爬坡卻極其緩慢,質量問題也頻頻出現,在 2023 年,其交付量約為 4700 輛,甚至不如中國二線新勢力一個月的交付量。
在 2024 年 3 月初,Fisker 宣布全面停產,并計劃大幅裁員,但股價暴跌的現象已經很難挽回,被許多人認為失敗或許已成定局。
美國新勢力,死于量產
從菲斯克的兩次創業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 " 量產 "。
就比如本次的菲斯克,第二次創業時推出的 Ocean,就曾因為法規認證時間、供應鏈問題被減產,第二款車型 Pear 的量產時間更是一再跳票。
誠然,汽車的外觀、產品力、能耗、價格等問題都與銷量密不可分,但這些更多是針對消費者層面,對于公司來說,能不能跨過 " 量產地獄 ",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Fisker 的兩次失敗足以說明問題。
那麼為何美國新勢力量產如此艱難?
在文章開頭提到,美國相對于中國,去工業化程度較高。這并不是說美國沒有工業化,相反美國還一直是全球制造強國,在全球 5 大的半導體產業中,有 3 家都在美國,在全球 10 大科學儀器儀表制造商中,美國常年占據 6 家以上,而在醫療器械領網域裡,美國更是制造的佼佼者。
在這些高端制造業上,美國從來就沒含糊過,但在低技術的制造業上,美國就一言難盡了。
就像是一條微笑曲線一樣,美國企業只管前端和後端,将研發、設計、銷售牢牢握在手裡,如智能化技術、芯片設計等等,而至于低技術的制造,則可以交給墨西哥、東南亞等國家完成。
而我國則不同,加工、制造牢牢握在自己手裡,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領網域,全球根本沒有國家能趕上。
比如說核心的電池技術,2023 年全球十大動力電池裝機量企業中,中國占了 6 家,而美國并沒有企業上榜,而在正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領網域,中國更是做到了世界領先。
這就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帶來了一個最核心的優勢,那就是生态。
有了生态,意味着在新能源車的研發、生產、制造等領網域中國可以全包,造車的難度大幅度降低,如此多的跨界造車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便是價格問題,供應鏈自主可控,意味着成本可以越來越低,車企有更多的空間去打價格戰,產業也會越來越卷,這也是國外車企沒有的優勢。
就比如此前日本專家拆解中國某電動車時,說日本也可以造出來,但成本會高很多,完全沒有中國車企有競争力。
而美國也是如此。盡管美國一直在鼓勵創新,但低技術制造業卻越來越空心化,就像一個 " 大頭娃娃 "," 四肢 " 越來越不聽使喚,整個供應鏈的脆弱性開始凸顯。
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把供應鏈、產業鏈重新搭建起來,但難度可想而知,所以美國選擇将供應鏈制造環節直接遷移回來,瘋狂補足自己的缺陷。
從某種程度來看,中國也是如此,有着制造、加工方面的優勢,也在拼命補足兩頭的缺陷,致力于芯片、智能化技術等高端技術的研發。
所以,不是美國誕生不了成功的新勢力,而是這些新勢力根本沒辦法量產造車啊。自己造車,國内沒有生态,選擇代工,成本也下不來。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破局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在中國建廠生產,特斯拉就是個最好例子。
我們都知道當年的馬斯克有多瘋狂,特斯拉的訂單有多火爆,但是這些訂單,就是生產不出來,在 2017 年到 2019 年年中,馬斯克都面臨着極大的產能壓力,甚至将那段時間稱作生產和物流的 " 地獄 "。華爾街甚至悲觀預計,如果特斯拉在 18 個月内無法獲得大約 80 億美元的資金來為補齊營業虧損,那麼該公司撐不過 1 年。
最終,特斯拉公司與上海市政府、上海臨港管委會籤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定,建設了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特斯拉才算是幸免于難。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特斯拉就此騰飛,馬斯克也僅用了 3 年時間,身價便從 2020 年初的 270 億美元飙升到了 2020 年 7 月的 705 億美元,超越了股神巴菲特。5 個月後,馬斯克身價超過比爾 · 蓋茨,成為全球第二大富豪。
到了 2021 年 1 月 7 日,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升至 1850 億美元,超越了亞馬遜 CEO 傑夫 · 貝佐斯,成為全球第一富豪。
歸根結底,還是 " 量產 " 二字,就連特斯拉也擺脫不了這個 " 魔咒 ",何況 Fisker 呢?
比賽還沒開始,美國新勢力就輸了
除了 Fisker 之外,其餘兩家 " 特斯拉殺手 " 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Rivian 的賬面儲備至 2023 年底僅剩 570 億美元,兩年時間花光了 102 億美元,去年的交付量僅為 2.03 萬輛,同樣也出現了產品召回。
Lucid 雖然緊抱中東土豪大腿,但 2023 年的營收也出現了下滑,盈利能力堪憂,在過去一年的交付量僅為 4369 輛。馬斯克曾表示,他們的沙特金主是唯一讓 Lucid 活下去的東西。
再看看中國的新勢力,大多已經跨越了量產地獄,主要問題還是外觀、產品力、性能、價格等等方面的競争。
而美國新勢力,卻連最基礎的量產問題都無法解決,怎麼可能再出現第二個特斯拉呢?
我們可以這樣思考一下,一家中國造車新勢力和一家美國新勢力,雖然雙方的產品力、價格都相差無幾,但中國新勢力卻能靠我國強大的制造能力、超強的產業生态、完善的供應鏈優勢,從成本和規模上徹底碾壓對手。
就像是在比賽還沒開始的時候,美國新勢力就已經徹底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