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小夥點了份外賣,打開一看:太不合理,歡迎閱讀。
" 打包費占總價的八分之一 "
" 一個雞蛋也要 1 元的打包費 "
近日
十堰晚報新聞熱線 8110110
接到多位市民反映
在外賣平台購買食物後
遭遇外賣 " 包裝刺客 "
市民反映:
一個雞蛋收取 1 元打包費
還是紙袋子裝的
12 月 17 日晚 10 時許,市民小李在美團外賣平台點了一份夜宵。拿到外賣後小李發現,總價 40 多元的外賣,打包費都要 5 元。
" 我一共點了 5 個種類,每個種類都收了 1 元的打包費。" 小李說," 鍋貼、小籠包每一份都只有 4 個,完全可以用塑料袋包裝,或者合并裝在 1 個打包盒,為什麼非要每一種都用一個打包盒?"
小李的打包費記錄
小李說,最讓他氣憤的是雞蛋的打包費。" 雞蛋只是用一個很小的紙袋子包裝,也收取了 1 元的打包費。" 對于商家這樣收取打包費,小李感覺自己被 " 割了韭菜 "。
用小紙袋簡單包裝的雞蛋,也收了 1 元打包費。
記者從小李提供的一張打包費詳情上看到,打包費收費情況确實和小李所說一致。小李表示,這種情況他并非第一次遇到,但以往因為涉及的費用不多,也就沒有發聲,但這次讓他無法忍受。
市民陳女士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只點一個種類的外賣還好,打包費收取并不多,一旦消費者點的種類多了,打包費也越來越多。" 陳女士說,有的商家比較人性化,數量少的商品種類有時不會收取打包費,或者象征性收取幾角錢,但有的商戶每一個種類都會收取打包費。
記者調查:
打包費是必選項
種類越多打包費越高
12 月 18 日上午,記者首先進入小李點外賣的那家商戶,這家商戶主要以粥和生煎類的食物為主。記者選取了一份粥、2 個雞翅、1 個韭菜盒子、一根油條。根據平台顯示,這單外賣總價 35.99 元,其中食物 27.59 元,打包費 4 元,外賣配送費 8.4 元。點開打包費詳情,記者看到,米粥收了 2 元打包費,雞翅收了 1 元,韭菜盒子收了 1 元,油條則沒有收打包費。
在另外一家商家,記者也選取了 4 件商品,分别是小面、牛肉餅、豆腐腦、蛋餅。根據平台顯示,打包費共收了 4 元,4 種商品每份打包費均為 1 元。
記者随後又進入一家燒烤店,分别選購了一份小蔥醬餅(配料)、2 串羊肉串、2 個雞翅、2 個面筋、2 串五花肉,總價 37.34 元,打包費另算,為 3.54 元。通過平台顯示,5 個種類均收取了打包費,其中,羊肉串和雞翅分别收取 1 元打包費,另外 3 種分别收取了 0.3 元、0.64 元、0.6 元的打包費。
通過記者走訪情況來看,打包費是必選項,只要消費者在平台購買商品,都會出現打包費。消費者點選的商品種類越多,打包費越高。" 我們有時候外出也會買東西打包回家吃,但是自己去店裡就可以選擇用免費的塑料袋或者收費的打包盒。為什麼用 APP 訂餐,就必須選擇用收費的包裝?" 市民張先生說。
客服回復:
打包費由商家自行設定
平台無權幹涉
打包費是平台規定,還是商家自己收取?
12 月 18 日,小李當着記者的面撥通了美團外賣平台電話,客服人員稱,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為保障食品安全、衛生送達,基于外賣業務特性,對消費者的外賣商品使用塑料袋等材料進行打包,收取相應的包裝費用。
電話中,客服人員對小李反映的情況予以确認,确定商家每一樣商品都收取了小李的打包費。客服人員明确表示:" 商家一個雞蛋收取了您 1 元的打包費确實不太合适。打包費是由商家根據打包成本自行設定,平台無權幹涉,建議您和商家進行聯系溝通。"
記者了解到,今年 6 月 7 日,上海消保委就對外公布了 " 外賣包裝收費專題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外賣包裝具體收費規則的缺失造成了 3 個痛點——外賣包裝收費貴、商戶按件收取包裝費、商戶在不同平台收包裝費不同價。原因在于,關于外賣包裝目前只有收費理由,沒有收費的詳細規則。
有消費者認為,收取打包費可以,但要根據消費者選購商品的情況進行人性化處置。如粥、面等必須用打包盒打包的商品可以收取打包費,但打包盒不必用包裝特别豪華好看的,能用即可,減少打包費用。其次,如包子類等商品,明明用一次性方便袋打包即可,就不要用飯盒打包,收取消費者的費用。
律師看法:
發現商家過度包裝可投訴
針對外賣打包費一事,記者采訪了湖北今天(十堰)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延祯。
朱延祯認為,要消除打包費亂象,關鍵還在于外賣平台方面有所作為,打包費收不收、收多少,是必選、還是可選,都亮在明處,讓消費者消費得清楚明白。其次,外賣平台應針對不同價格等級食品出台包裝費定價相應标準,将外賣包裝物的名稱、材質、規格、單價、不同品類食物的打包方式、包裝費的收取規則等關鍵内容予以規範。平台在審核商家資料時,要對打包費模塊進行審核,避免出現高價包裝、重復包裝收費等。
朱延祯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點外賣時,若發現商家過度包裝或未包裝也收費的行為,消費者可以直接與外賣商家聯系,或向外賣平台投訴,也可向當地消協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要求商家退還多收取的包裝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你遭遇過 " 外賣包裝刺客 " 嗎?
評論區見
文、圖 / 十堰晚報記者 季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