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鵬把“黴運”丢在了二季度,歡迎閱讀。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小鵬汽車今年的命運可謂是坎坷多變,上半年銷量持續震顫,下半年又痛失智駕靈魂人物吳新宙,一度讓人覺得這家新勢力已岌岌可危。
不過,7 月大眾突擊入股,給小鵬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結合 G6 的熱賣、產能的提升,二季度很可能就是小鵬最後的谷底了。
在 8 月 18 日晚的投資者電話會上,小鵬管理層又透露了許多與大眾合作的細節,以及前景,令投資者期待。
小鵬從谷底反彈的時刻,正在加速到來。
财報顯示,二季度小鵬毛利率進一步下滑至 -3.9%,車輛毛利率則跌至 -8.6%,均是上市以來的低位。
小鵬方面對此解釋稱,這主要是由于 G3i 的存貨減值及存貨采購承諾虧損,對汽車毛利率產生了 4.5 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
據接近小鵬的人士透露,月銷僅百餘台的小鵬 G3 系列,有退出市場的打算,相應對供應商的賠付和減值計提使得毛利率承壓。這是小鵬主動選擇在二季度出清利空,更好地為接下來的反彈做鋪墊。
将 " 黴運 " 丢在 Q2 的小鵬,準備輕裝上陣。
實際上,小鵬 7 月份的銷量已經明顯回升,三季度給出 3.9 萬 -4.1 萬台的銷售指引,刨去 7 月已交付的 1.1 萬台,意味着其 8、9 月均銷量落在 1.4 萬 -1.5 萬輛,何小鵬表示,四季度還要衝刺 2 萬台月銷。
其中今年挑大梁的車型,無疑是 G6。此外,小鵬計劃于今年四季度後期發布一款純電 MPV,明年還将有兩款新車上市。
不過,小鵬必須先要解決 G6 的供應鏈掣肘問題。
前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曾透露,小鵬 G6 上市 1 個月訂單數超 4 萬台,其中高配 Max 版占比高達 70%。然而 7 月,G6 的累計交付僅為 3900 台。
簡而言之,G6 爆單了。有機構分析指出,目前 Max 車型提車周期已經到達 12 周,對比理想全系交付周期為 2-4 周,以及蔚來主力車型全新 ES6 3-4 周的交付周期來說,仍然明顯偏慢,面臨被對手 " 截胡 " 的風險。
何小鵬坦言," 當前最主要的挑戰,是 Max 版本在智能化相關的零部件上準備不夠充分 "。不過他表示,内部針對 G6 的交付與產能,已經做了相關準備。
他認為,後續全系車型上馬的扶搖架構,将有大量共用件能 " 一勞永逸 ",使得供應鏈和產能提升更明顯。
市場競争也是必須要考慮的因素。近期降價殺到 26.9 萬元的極氪 001,已經來到 G6 最暢銷的 Max 版(27.69 萬元)市場跑馬圈地,而新特斯拉的王牌新款 Model 3 也上市在即。
顧宏地表示,G6 等新車的定價已經考慮到了友商降價的衝擊,目前在利潤和銷量之間,選擇了後者。
接下來,小鵬将進一步深探下沉市場,計劃将殺手锏的無圖 XNGP 功能拓展到全國 50 個城市,并将智駕成本砍半下放,以吸引更多 15-20 萬元圈層的車主青睐;同時在渠道方面加速變革,提速擴張二線和低線城市的市場份額。
在自身業務蓄力衝擊的同時,小鵬接到了大眾的橄榄枝,開啟了技術輸出之旅。
7 月 26 日,大眾官宣與小鵬技術合作,并向其投資 7 億美元獲以得 4.99% 的股份。何小鵬表示,雙方首批将開發兩款 B 級純電車,計劃在 2026 年啟動生產。
8 月 18 日晚,在小鵬汽車二季度業績會上,董事長何小鵬宣布,要将其最核心的智駕功能下放至 15 萬元級别產品。要知道這一價格段的車型,此前未從出現在小鵬的產品規劃序列中,難免令人浮想聯翩。
知情人士稱,這是小鵬在财報會上放的風聲,或将與大眾(或其他品牌)的合作有關,具體細節可能會在成都車展期間公布。
由于小鵬在合作中扮演的角色類似技術平台公司,屬于高毛利商業模式,資本市場也認可這場 " 聯姻 " 會給小鵬帶來切實的好處,有望產生更多收入和利潤,改善财務狀況。
有機構投資者向華爾街見聞透露,明後年小鵬就會有協定約定的技術服務費收入,待 2026 年正式車型量產後,收益将與車型銷量呈正相關。
美銀證券分析師 Ming Hsun Lee 認為,通過更大規模的采購以及與大眾共享供應鏈,小鵬能更好地管理成本。同時,随着來自大眾的更多現金以及與大眾共同開發的更多產品,預計小鵬将在 2025 年實現盈利和正自由現金流。
小鵬似乎更為樂觀。投資者電話會上,小鵬汽車副董事長、聯席總裁顧宏地稱,"2024 年我們會達到季度現金流的正值,并有信心到 2025 年實現整個公司收支平衡 "。
資本市場已經率先給出反應。自大眾宣布入股小鵬後,小鵬股價急速飙升,并在 7 月 31 日觸及 96.3 港元 / 股的年内高位,随後雖有回落,但目前仍堅守在 65 港元的位置。要知道,年初小鵬股價曾一路滑落至 30 港元左右的歷史低點。
而在與大眾合作在邁出第一步後,小鵬還有繼續擴大朋友圈的意願。
小鵬投融資副總裁張曉楓就表示," 與大眾的合作僅僅是一個開端,未來希望有更多此類合作機會,創造更大價值 "。有行業分析人士向華爾街見聞透露,小鵬正在全球範圍與有意願合作的主機廠洽談溝通。
顯然,小鵬橫下心來要發力翻越銷量這座大山,產品、技術、市場、渠道方面都在發力。
借勢大眾後的小鵬能否赢回一局,就看下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