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中科院列出的35項“卡脖子”技術,至少已突破21項!,歡迎閱讀。
5 年前,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曾列出 35 項中國需攻堅的 " 卡脖子 " 技術清單,到目前,至少已經突破 21 項。
35 項卡脖子技術如下:
5 年後的今天,通過逐項查閱國内公開資料發現,如今我國至少已經突破 21 項關鍵技術!之所以沒有給出準确數字,是因為部分技術我國已經突破,但因某些原因尚未公開,例如還未通過考核、為防止被針對等等。
這 21 項關鍵技術包括:光刻機、芯片、作業系統、觸覺傳感器、真空蒸鍍機、手機射頻器件、重型燃氣輪機、激光雷達、高端電容電阻、核心工業軟體、ITO 靶材、核心算法、航空鋼材、銑刀、高端軸承鋼、高壓柱塞泵、光刻膠、高壓共軌系統、掘進機主軸承、微球、水下連接器、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锂電池隔膜、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超精密抛光工藝、環氧樹脂、高強度不鏽鋼、數據庫管理系統、掃描電鏡等。
光刻膠行業分析
光刻膠所在產業鏈覆蓋範圍十分廣泛,從上遊基礎化工材料行業、精細化學品行業到中遊光刻膠制備,到下遊 PCB、面板、半導體產業,再到電子等應用終端。光刻膠作為微電子領網域微細圖形加工核心上遊材料,占據電子材料至高點。
由于光刻膠技術含量高且處于 PCB、面板和半導體產業的上遊,其質量直接影響下遊產品的質量,因此下遊企業對光刻膠供貨企業的質量及供貨能力非常重視,通常采取認證采購的商業模式。伴随着高的采購成本與認證成本,光刻膠生產廠家與下遊企業通常會形成較為穩定的合作。
成分結構分析:材料成本占比最大 原料端,光刻膠由樹脂、增感劑、溶劑、單體和助劑組成,用量占比分别為 10-40%、1-6%、50-90%、
價格傳導機制:市場價格由行業供應端、制造端及消費需求彈性共同作用 光刻膠市場價格由行業供應端、制造端及消費需求彈性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級傳導。供應端的成本價格包括核心原材料、技術價格、人力價格和設備廠房、燃料動力的購置 / 購買價等,傳導至制造端成為生產成本,制造端綜合供需溢價、研發成本和企業利潤,形成最終價格傳導至應用領網域,而應用市場需求彈性也反作用于供應端、制造端,形成 " 價格 - 需求 - 價格 " 的傳導路徑來影響光刻膠市場的定價。
價值鏈分析:產業鏈整體利潤水平較高 根據對產業鏈上市企業毛利率整體情況進行分析,其中產業鏈中毛利率最高的是上遊的光引發劑和溶劑,企業毛利率大多在 25-60%,其餘上遊軟體供應商毛利率在 20-30% 左右,其次是中遊光刻膠行業,PCB 光刻膠產品毛利率在 13-40% 左右,半導體光刻膠產品毛利率在 25-30% 左右,中遊毛利率水平最低是面板光刻膠,處于 13-30% 區間,上下遊應用領網域毛利率大約在 15-30% 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幹勇認為,随着技術和應用發展,多種新材料進入產業化視窗期,也是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機遇期。
在半導體產業上,當前的技術路徑包括延續摩爾、超越摩爾、後摩爾。在延續摩爾定律上我們在努力追趕先進,補課光刻膠、反射膜等關鍵材料;但在超越摩爾技術路線上,中國與全球的差距并不大,有機會在第三代半導體、前沿材料和前沿技術上取得較快進展。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 年中國半導體光刻膠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 咨詢 / 募投可研、IPO 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 APP】,還可以與 500+ 經濟學家 / 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