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600多分,選985還是帶編的二本?報考選擇背後的啟示,歡迎閱讀。
文 | 愛培優聯合創始人 李立勳
編者按:
最近,"742 分女生報師專 " 的話題引發熱議,這是因為 " 師專 " 是有編制的,畢業後可以直接當小學老師。愛培優聯合創始人、多知網特邀作者李立勳認為,在就業競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已經通過分數盤的 " 競價 " 貨真價實地體現出來了。作者也根據現狀,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如是否可以借鑑當前的 " 定向師範生 " 等模式,向職業院校開放更多的崗位。
近日,江蘇鹽城某女生中考 742 分報考大專院校定向師範生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該大專院校的回復也很凡爾賽:742 分也不是最高,最高分 755。
每個省份、區縣中考分值各不相同,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鹽城市中考總分 800 分,當地最好的老牌名校、本科升學率 100%、一本升學率 85% 的鹽城中學,中考錄取分是 723;無論是 755 還是 742,從分數的維度,都算是妥妥的學霸。
三十年前的情景恍若重現,一流的學生才有資格報中師,二流學生上普高。
定向師範生每年可以免除幾千元學費,家長差這個錢嗎?家長的打算很清楚:先讀 5 年專科,再讀 2 年本科(專接本),雖然第一學歷還是專科,但畢業後自帶教師編,真香!
近年來,在就業競争背景下," 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已經通過分數盤的 " 競價 " 給貨真價實地體現出來了。
01
農村教師編 = 高考 +50 分
在江蘇省剛剛發布的 2023 年高考提前批次—鄉村教師計劃投檔線中,編制在數據市場價值上,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筆者發現,不少崗位的分數,已經超過了 600 分。
以物理組為例:
2023 年,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物理組)的鄉村教師計劃最高投檔分,達到了 636 分。換算成去年的投檔位次,這個分數大概可以上四川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蘭州大學、吉林大學等 985 高校。
2023 年,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物理組)的鄉村教師計劃各區縣投檔平均分為 581 分,這個分數,大概可以報考天津工業大學、山西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 " 雙一流 " 高校。
歷史組,也有着類似的數據。
2023 年,淮陰師範學院(歷史組)的鄉村教師計劃最高投檔分,達到了 610 分。換算成去年的投檔位次,這個分數報考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 985 高校,那是綽綽有餘了。
2023 年,淮陰師範學院(歷史組)的鄉村教師計劃各區縣投檔平均分為 572 分,這個分數,大概可以報考天津工業大學、湘潭大學、山西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 " 雙一流 " 高校。
其他省的情況也差不多。
在江湖上有着各種 " 考編 " 傳說的山東省,省屬山東師範大學定向師範生最高分為 631 分,這個分數大概可以報考華南理工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重慶大學等 985 高校,而且還可以選熱門專業。
985、雙一流高校 or 帶編制的二本院校,怎麼選?
換一個維度,同一所高校,定向帶編的專業比不帶編的普通專業,平均要高出 40-50 分。當然,報了普通專業,有可能考上編,也有可能考不上編;但鄉村的定向專業,是确定性有編,你願不願意付出 50 分的溢價,去得到一個 " 确定性 "?
不管你願不願意," 競價者 " 已經給出了它的錨定值。
對了,上文列舉出來的江蘇第二師範學院、淮陰師範學院,以及未列舉的鹽城師範學院、泰州學院、南陽師範學院、周口師範學院、德州學院、棗莊學院等等,即使合并批次了,也是妥妥的二本院校,别不服氣。
有沒有學校好一點、帶編制的師範專業?當然有,教育部 6 所直屬師範高校有 " 國家優師計劃 ",筆者記得,2022 年華中師範大學在天津市的優師計劃,最高達到了 690 分,超過同省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的絕大多數專業分數線。
02
" 考編搶跑 " 背後
無論是定向師範生,還是定向軍警、定向醫學生,本質上是 " 考編熱 " 的投射,只不過部分高分考生選擇了提前搶跑。某種意義上," 考編熱 " 現象有着明顯的逆經濟周期屬性。
這種 " 搶跑 " 到底值不值?筆者認為,由此帶來的一些趨勢也值得我們反思。
1)名校的 " 溢價率 " 正在遭受對衝。
長期以來,國人對名校學歷有着盲目的崇拜情結,考高分 - 上名校 - 好工作,這成了一種約定成俗的路徑依賴。" 名校 " 對于 " 好工作 ",有着強關聯性,在原有的評價體系裡,好工作 = 進大廠,好工作 = 進外企,好工作 = 金融 / 律師 / 工程師……總之,名校帶來的 " 溢價 " 實在太多了。
而今," 好工作 " 的評價體系正在悄然改變,進大廠,可能 35 歲被 " 畢業 ";學金融,說不定還是得去幹銷售;去創業,高風險低回報。最後,社會逐漸達成了一種新的共識:好工作 = 穩定有編。
于是," 考高分 - 上名校 - 好工作 " 這種邏輯規則不靈了,出現了一個 bug,有人選擇了定向師範(定向醫學、定向軍警等),考高分直接等于穩定有編,名校的 " 溢價率 " 自然會被對衝。當然,并不一定是名校的高分被折價,而是 " 高分 " 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2)" 雞娃 " 的投入產出比越來越低。
高考的 " 内卷 ",前置到小學、初中,那就是 " 雞娃 ",而當前 " 雞娃 " 的主要以 "70 後 ""80 後 " 群體為主,這些人絕大多數經歷過從物質匮乏、小縣城、小鎮做題家到房產投資上漲、經濟大繁榮、互聯網紅利等機遇,完成了到中產階級甚至财務自由的躍升。除了時代的際遇之外,大多數人也都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或者說," 雞娃 " 的本質,是家長們想實現對 " 考高分 - 上名校 - 好工作 " 路徑的復制。很多家長豪擲數百萬、上千萬買學區房,當發現 " 好工作 = 穩定有編 " 時," 雞娃 " 的投入回報怎麼算都是賠本的買賣。
另外,再過十年,随着 "70 後 ""80 後 " 家長們逐漸退出教育舞台,"90 後 ""00 後 " 家長們的教育觀念必将改變:投入這麼高的教育成本,回報率怎麼算劃不來,那 " 雞娃 " 的意義在哪裡?也許,到那時 " 雞娃 " 變成了一種奢侈品,變成了一種極少數人參與的事情。
3)" 中師現象 " 或将歷史重演。
回到文章開頭,一流學生讀中師,二流學生讀普高。命運正在輪回。
中師最牛的時候,應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那個時候,大學的錄取率是極其低的,而中師則成為廣大中低收入家庭優秀學子的首選。考上中師,一步登天,免學費、城市戶口、分配工作、幹部編制。當然,中師也是非常難考,一個縣裡甚至只有考到前幾十名才能考上。
而後,随着市場化經濟、戶籍制改革、城鎮化加速等時代浪潮的來臨,随着高等教育的擴招,當初引以為傲的 " 中師 " 身份被套上了時代的枷鎖,曾經最優秀的那波人,反而成了很普通的人。
筆者認為," 中師現象 ",或将在當前這波高分有編的考生身上重演。只不過,叙事結構變了:定向師範生基本上都是定向鄉鎮、農村,考研很難、調崗很難,大家之所以擁趸,沒有人會認為鄉村教師編賺錢、工作輕松,大家圖的無非就是個 " 穩定 ";随着客觀環境的改變," 教師考編 " 勢必越來越卷,教師冗餘将越來越突出,基層教師的上升通道将越來越狹窄。而更可怕的,是教師崗位 " 聘用制 " 改革的大勢,曾經唯一的優勢 " 穩定 " 也變得不穩定。并不是說越下行周期," 穩定有編 " 越彌足珍貴,而是越下行周期," 聘用制 " 步伐會來得越快," 穩定 " 會消失得越快。
4)定向有編能否選?不要盲目,要看初心。
定向有編高校報考的持續走熱,當前來看,似乎是市場化選擇;但拉長在歷史的周期裡,卻是泡沫。如果有泡沫,那就早晚會有人為泡沫買單。筆者認為,如果你是真心熱愛,做好了甘于奉獻、忍受寂寞的準備,那就可以加入;如果你并沒有發自内心的熱愛,僅僅把它當做一個 " 上岸 " 的套利機會,非常不推薦;如果你是茫然的、還沒有想好未來人生的意義,建議不要盲目跟風,不妨繼續奮鬥,把選擇權交給更加成熟的心智。
03
對職教改革的啟示
高等教育擴招,升學内卷,帶來的一個重要矛盾就是學歷與技能的錯位。如果我們認同這種規律——任何時代,高端崗位、高性價比崗位都是稀缺,那麼,就要接受大部分受教育者都是普通勞動者這一現實。一方面,許多大學生不願意接受自己就是普通勞動者這一現實,另一方面,大量技能型、服務型崗位沒人做,怎麼辦?為了破解這些難題,國家正在大力推行職教改革," 定向師範生 " 現象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示。
1)短期來看,職業教育需要解決升學問題。
在中職層面,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财政科學研究所 2020 年對全國 103408 名中職生的抽調數據顯示,中職生大部分已經實現了上大學路徑的暢通,目前中職生上大學的主要方式包括對口單招、3+2/3+3、普通高考等方式,平均升學率達到了 76.5%,可以說,中職生只要想上大學并不困難,考不上大學反而很困難。但是,想上本科,依然非常難,即使是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天津市,2022 年中職生升入本科的比例也僅有 3%。
幸運的是,國家當前大力推進的 " 職教高考 ",正在解決這個問題,包括教育部 "2025 年職業本科招生占比達 10%" 這一目标,也給了職業教育更多的發展空間。當然,希望未來增加的職業教育本科能更多地向職教生傾斜,甚至希望部分名校可以拿出一些名額試點職教本科招生。
2)中期來看,職業教育需要解決就業問題。
目前,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規模高于普通本科的畢業生規模,但是職教生的整體就業率超過大學生。職教畢業生平均薪資比本科畢業生平均薪資低,但不是顯著性差距;本科畢業生薪資落差大,職教畢業生薪資落差小,雖然都存在結構性不均衡問題,但職教畢業生要小的多。
當然,職教改革從人才培養層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提前為產業的轉型更新做好人才儲備。
3)長期來看,職業教育需要解決職業認同感問題。
這裡的 " 職業認同感 ",既包括眼前的苟且(收入),也包括詩和遠方(發展前景、工作氛圍、社會地位等)。這裡,筆者建議可以借鑑當前的 " 定向師範生 " 等模式。培養技能型工人,算是職業教育,那麼培養醫生、培養教師、培養工程師,就不算職業教育?這道理顯然說不通。
當前的職業教育,在 " 訂單式培養 "、產教融合等方面,其實已經做了很多嘗試,但為什麼未能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同?老百姓很清楚,這些所謂的 " 訂單就業 " 還是不夠高級、不夠穩定。
你看那些定向師範之類的專業,雖然學校不見得多麼出名,雖然也很辛苦,但是分數高啊!這說明,家長還是很務實的。
那麼如果把一些定向的崗位,諸如教師、醫生、電力、煙草、石油甚至公務員選調,也面向職教畢業生開放呢?加強行政力量引導,職教生出口好、前景好,自然能吸引來一批優秀的學生,生源質量提升了,競争力提升了,職業教育質量自然也就提升了,高技能人才也能更高級。各類職業,本無高低貴賤,如果高技能人才很重要,那就要想辦法吸引更多優秀的、有潛質的人加入職業教育。
任何改革都有阻力,都需要重建規則,這很困難,卻也是希望。
(本文作者:李立勳,愛培優聯合創始人,中國網教育升學規劃論壇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多知網特邀作者,出版有《強基計劃與名校多元升學報考全解》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