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證監會依法從嚴打擊欺詐發行、财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2 月 4 日電 證監會網站 4 日發文,依法從嚴打擊欺詐發行、财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證監會指出,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運行的基礎,是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的前提,是證監會監管執法的重中之重。自中辦、國辦聯合發布《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以來,證監會進一步加大對欺詐發行、财務造假等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持續淨化市場生态,提升上市公司可投性。近三年共辦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 397 件,同比增長近 20%,作出行政處罰 523 件,涉及 1932 名相關責任人,對 168 人采取市場禁入措施,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116 件,堅決清除 " 害群之馬 ",加速促進 " 優勝劣汰 "。
證監會始終對欺詐發行行為予以全方位 " 零容忍 " 打擊,堅決阻斷發行上市 " 帶病闖關 ",從源頭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一是強化立體化追責,讓造假者 " 傾家蕩產、牢底坐穿 "。如科創板上市公司澤達易盛、紫晶存儲的 IPO 發行檔案存在重大财務造假,證監會分别對兩家公司及責任人處以 14250 萬元、9071 萬元罰款,公安機關對十餘名責任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投資者獲得超過 13 億元民事賠償。二是貫徹 " 申報即擔責 " 理念," 一查就撤 " 休想 " 一走了之 "。嚴肅查處 5 起在發行申報階段報送虛假财務數據的案件,對藍山科技、思爾芯兩家公司及其責任人,證監會分别處以 1300 萬元、1150 萬元罰款。三是堅持全覆蓋打擊,涵蓋申報、注冊、發行等重點環節,涉及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等重點板塊。如思創醫惠、起步股份披露虛假年度報告并使用虛假财務數據欺詐發行可轉債,證監會分别對兩家公司及責任人處以 9970 萬元、7700 萬元罰款。
證監會強調,上市公司财務造假一直是證監會的執法重點。近三年,共辦理财務造假案件 203 件。一是強化對 " 關鍵少數 " 的責任追究。奇信股份、宏達新材時任實際控制人被證監會分别開出 1400 萬元、1000 萬元罰單;康美藥業、獐子島時任董事長分别被判處 12 年、15 年有期徒刑。二是重拳打擊惡性财務造假行為。對易見股份、江蘇舜天等重大惡性财務造假案件分别作出合計 2410 萬元、1430 萬元罰款。三是全鏈條鏟除财務造假 " 生态圈 "。對凱樂科技、*ST 華訊、新海宜等 13 家上市公司利用所謂 " 專網通信業務 " 進行财務造假行為全面追責。對配合上市公司造假、" 走賬 " 的第三方,依法作出處罰或通報相關監管部門嚴肅追究責任。四是緊盯操縱業績行為,穿透本質、嚴肅問責。對 32 家上市公司濫用會計政策、大額計提資產減值調節利潤的财務造假行為,予以嚴肅查處。
打擊欺詐發行、财務造假行為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下一步,證監會表示,将從提高發現能力、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追究、突出打防結合等方面綜合施策,不斷鏟除造假滋生土壤,切實維護市場誠信基礎,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一是完善線索發現機制,綜合運用現場檢查、年報監管、輿情監測等多元化線索發現渠道,加大對涉嫌欺詐發行、财務造假問題線索的排查力度,堅持露頭就打、打早打小,更好地保護投資者的權益。二是對相關違法案件從重從快予以處罰,既要用足用好行政處罰的 " 财產罰 "" 資格罰 ",又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銜接配合,對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司和個人一律移送追究刑事責任。同時,繼續推動健全民事賠償機制,對投資者進行實實在在的補償。三是堅持 " 一案多查 ",全面排查涉案相關中介機構,對違法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中介機構加大懲戒力度,督促其履行好 " 看門人 " 職責。四是注重懲防并舉,推動建立多部門聯合防範打擊财務造假的常态化工作機制,強化規範運作正向引導,實現标本兼治目标。
此外,證監會表示,近期是正式披露年度報告的關鍵時期,也請廣大上市公司以案為戒,确保信息披露真實準确完整。 ( 中新經緯 APP )
作者:董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