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黃粱是“避嫌”?還是“錯過”?,歡迎閱讀。
在被美國政府宣布 " 無限期禁止對華出口 H20 芯片 " 的第二天,黃仁勳就頂着英偉達美股暴跌的壓力直飛北京,西裝代替皮衣,一身謙遜地出現在媒體面前。
不同于他今年 1 月份來華時的「春風得意馬蹄疾」,此時英偉達身處更敏感的位置——既要遵守美國法規,又需維持全球供應鏈,大力擁抱中國市場。
因此,黃仁勳說了什麼話,見過什麼人,也被視為對未來方向的一種信号。在這之中,他是否去見過梁文峰(DeepSeek 創始人),成為這次行程中最有分量的注腳之一。
有外媒報道,在北京期間,黃與梁有過會面。《中國企業家》向英偉達求證,得到的回復是 " 不透露老板行程 ",并未直接否認這一消息。
人們詢問、猜測、求證,是因為這二人的特殊身份,以及目前所處的關鍵節點。他們會面與否,不止是商業上的接觸,更折射出全球 AI 產業鏈的權力重構、以及中美科技競合的新格局。
01. 黃仁勳的 " 兩面困境 "
連黃仁勳本人都沒想到,H20 這款專門為中國市場定制的 AI 芯片,去年還為英偉達貢獻了在華收入的 83%,如今卻成了價值 55 億美元的燙手山芋。
當地時間 4 月 15 日,英偉達在公告中表示,美國政府已告知英偉達,對于公司生產的 H20 芯片以及達到 H20 内存帶寬、互聯帶寬的其他芯片,若出口到中國等國家和地區需要獲得許可證,且該許可證要求将無限期生效。
受管制拖累,英偉達股價盤後重挫 6%,AMD 也跟着跳水 7%,台積電綠了近 2%。
H20 芯片雖然在計算能力、互聯速度等性能上被大幅 " 閹割 ",但靠着 Hopper 架構在推理計算領網域依然能打。而且,作為英偉達面向中國市場唯一符合美國規定的特供芯片,H20 是國内一眾科技企業的主力選擇。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 Omdia2024 年末報告顯示,2024 年英偉達 Hopper(包括 H100、H200,以及特供中國市場的 H20)系列芯片全球最大買家中,字節跳動貢獻了 23 萬枚,騰訊 23 萬枚。H20 禁售,意味着英偉達今後無法再向中國銷售任何高性能 GPU 產品。
對于政策波動帶來的損失,英偉達公告稱,将承擔 55 億美元的減值和采購損失費用,折合人民币約 401.54 億元,這也是為何黃仁勳急匆匆再度訪華 " 表忠心 " 的原因。
實際上,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英偉達年報,英偉達中國區 2024 自然年的營收高達 171.08 億美元,為歷史最高值;進入 2025 年,僅第一季度英偉達就向中國銷售了價值 160 億美元的 H20。
如此情形下,禁售 H20 等同于自斷臂膀。黃仁勳曾公開表示," 若無法持續為中國定制產品,英偉達将失去定義行業标準的機會 "。
那麼,這個機會有可能給到誰呢?
盡管國產芯片與英偉達芯片在單卡性能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全球 GPU 整體稀缺的背景下,通過多卡集群互聯可迅速縮小算力差距,甚至實現反超。
從目前的趨勢上來看,中國算力投資的前途與潛力,正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華為昇騰(Ascend)系列、寒武紀思元系列、百度昆侖芯、阿裡含光等都在各自賽道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最近,華為更是直接亮出昇騰 920,每秒能跑 900 萬億次,接近英偉達上代旗艦 H100 的 78%。
黃仁勳心知肚明,一旦此時離開中國市場,客戶們會很快找到其他的替代品,而這些替代品的性價比會更高。他只能力求平衡——生意要繼續做,但不能踩紅線。
02.DeepSeek 前景未明
作為英偉達 " 最敏感的客戶 ",DeepSeek 自身也有一大堆問題要解決。
從年初初火爆 AI 行業,到目前為止,R1 發布已經過去 90 多天。按照 DeepSeek 官網數據,版本每隔 3 個月就會迎來一次更新更新。節奏正常的話,官方應該就在這段時間上新了。
事實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祛魅,DeepSeek 正在被拉下神壇。
先來說使用體驗,就像其他大模型一樣,DeepSeek 看起來聰明又自信,卻依舊不能解決 " 幻覺 " 問題,常常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從筆者本人使用過程來看,DeepSeek 時不時宕機不說,有時還無法理解復雜指令,面對現代學術論述的復雜規範,生成的回答不免左支右绌。而且對于一些問題,你甚至會懷疑這到底是 AI 真的不會回答,還是背後的工程師在人工幹預?
(看來,DeepSeek 覺得這事太敏感?)
筆者使用 DeepSeek 界面
另外一個讓人不得不擔心的點,那就是在過去半年,成千上萬家軟體企業争先恐後地接入 DeepSeek。效率飛升的另一面,是企業正在把決策、服務、甚至信任體系,交給一個可能頻繁產生 " 幻覺 " 的系統。這些幻覺并非微不足道的小錯誤,而是一顆顆尚未引爆的雷。
再從技術角度去理解,DeepSeek 出圈是因為 " 花小錢辦大事 "。因為按照以往慣例,用了英偉達的 GPU,就得用他家的運算平台 CUDA 搞研發。可 DeepSeek 直接繞過 CUDA,憑借獨到的軟體算法優化,走出了一條中國 AI 技術創新的新路子。
(說明:CUDA,一個并行計算平台和編程模型,它讓開發者能夠直接在 GPU 上編寫代碼,從而大幅提升計算速度。)
這就好比用自行車的零件造出保時捷賽車," 亂 " 拳打傷老師傅。一時間,認為 DeepSeek 威脅到英偉達的聲音此起彼伏。
但這一點被黃仁勳直接否認,他表示:
外界的理解完全不對,其實這種模型對算力的需求要高得多。"
"(全球)所需的 AI 算力很容易比我們去年此時認為的要多 100 倍。"
除了黃仁勳的論證,一個事實是,DeepSeek 的大模型訓練,短期内仍需依賴英偉達的 GPU 集群。
DeepSeek 是通過 " 蒸餾現有超大模型 " 的方法訓練性能出色的大模型,但只是不需要用到 H100 芯片而已,并非完全不依賴顯卡。而大部分顯卡也是英偉達家的產品。
再者說,要蒸餾現有的超大模型,也得先有性能出色的超大模型才行,到底還是需要 H100 這樣的集群來訓練。
英偉達每年投入超百億美元研發下一代 AI 芯片,其技術迭代構建了極高的行業壁壘。此次被禁售的 H20 芯片,是梁文鋒最在意的 " 基礎設施 "。早先梁文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我們真正的挑戰從來不是資金,而是高端芯片的出口禁令。"
DeepSeek 尚未開放融資,從目前公開面了解到的信息是,無論是杭州本地的大公司,還是深圳的頂級創投,都難見梁文鋒一面。DeepSeek 不差錢,梁文峰當初是憑借幻方量化年化超 30% 的收益,囤積數千張英偉達 A100 顯卡,為 DeepSeek 的大模型研發鋪路。
不過這種 " 以量化養 AI" 的模式,雖說讓 DeepSeek 無需依賴外部融資,但也因此陷入财務數據不透明的争議。彭 · 博 · 社曾指出,外界對其營收、利潤及資本結構 " 幾乎一無所知 ",導致估值預測區間橫跨 10 億至 1500 億美元,分歧巨大。
DeepSeek 若無法持續推出颠覆性模型,其 " 國運級 " 的形象和估值可能因技術停滞而迅速蒸發,未來前景如何,目前尚不明朗。
尾聲
一位是擁有底層硬體統治權的硬體霸主,一位是以小博大、憑借軟體算法引發矽谷劇烈震蕩的有為青年。兩人雖未在公開場合中同框,但已經在同個賽道裡拿到了最有分量的 S 卡。
黃梁若會談,可能探讨 " 合規 " 合作模式;反之,DeepSeek 可能進一步推動國產芯片适配,倒逼國内芯片加速發展。一場 " 暗戰 " 在風口浪尖中拉開帷幕,圍繞技術、政策的博弈,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