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連續兩周銷量被反超,理想宣布:降價!,歡迎閱讀。
作 者丨宋豆豆
進入 2024 年以來,理想汽車已連續兩次與周銷量冠軍失之交臂。
1 月 16 日,理想汽車發布 2024 年第二周(1.8-1.14)新能源汽車品牌周銷量排行榜,問界憑借 0.68 萬輛的銷量蟬聯新能源車品牌周銷量榜首,理想也以 0.68 萬輛位居第二,幾近追平,相差不多的數字背後暴露着二者競争之激烈。
事實上,這已經是理想第二次被問界超越。2024 年第一周(1.1-1.7)新能源汽車品牌周銷量排行榜中,AITO 問界系列銷量 0.59 萬輛,首次實現對理想(0.43 萬輛)的反超,奪得新勢力周銷量榜首的頭銜。2024 年前兩周問界和理想的累計銷量分别為 1.27 萬輛和 1.11 萬輛,二者相差約 1800 輛。
有觀點認為,2024 年新勢力的銷冠之争将在問界和理想之間展開。
近日理想 L7、L8、L9 全系推出限時降價活動。一理想門店銷售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三款車型不同版本的降價幅度在 3.3 萬 ~3.5 萬之間,其中理想 L7 起售價首次下探至 30 萬元内,至 28.68 萬元;理想 L9 優惠後起步價不到 40 萬元。除了對理想 L 系列 2023 款車型價格下調外,理想汽車官宣 2024 款車型配置更新,計劃在 3 月發布并開啟交付。
對于此次購車優惠,理想方面表示,一方面是為了應對三家豪華品牌(奔馳、寶馬、奧迪)持續加劇的價格競争,一方面是通過限時新春優惠政策,提前開始產品更新過渡。" 從 2023 年四季度開始,我們通過價格優惠提前開始產品更新過渡。"
廣州一理想銷售人員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降價的效果十分明顯,部分版本的現車已經賣完。
2024 年,理想将挑戰年銷 80 萬輛的目标,較去年銷量(37.6 萬輛)的翻番,若目标達成,理想将比肩 BBA。2023 年寶馬、奔馳、奧迪在華銷量分别為 82.5 萬輛、76.5 萬輛和 72.9 萬輛,同比分别增長 4.2%、1.8% 與 13.5%。
理想汽車高級副總裁鄒良軍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L7、L8、L9 三款車今年銷量目标為 40 萬輛,将于今年 3 月上市的純電 MPV MEGA 将挑戰月銷 8000 輛,4 月上市的 L6 挑戰月銷 3 萬輛。此外,今年下半年理想汽車還将推出三款高壓純電動汽車,前述車型共同撐起今年 80 萬輛的銷量目标。
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曾透露,問界 M7 在 2022 年的發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 ONE 打殘了。
當下理想和問界的競争更為激烈,2024 年以來連續兩周理想汽車的銷量被後者反超。
" 火藥味 " 也在二者的銷售人員中蔓延,一理想汽車銷售稱理想的優惠比問界更大,且提車周期更短;一問界銷售人員則稱問界的價格更劃算,且贈送春節紅包、補貼、選裝權益等多重優惠。
車 fans 數據顯示,到店看問界 M9 的意向顧客中,有 5 成客戶的對比車型是理想 L9。
車 fans 創始人孫少軍認為,問界對理想的衝擊很大,理想 12 月本來準備了大量現車以應對年底賣車潮,雖然用戶有向理想集中的趨勢,但增長不及預期。原因在于問界 M7 交付過萬,用戶就覺得理想有點貴了,問界 M7 交付過兩萬,用戶就覺得理想該降價了。
" 現在除了問界,所有品牌都沒有儲備訂單了,面對這麼冷的市場壓力更大。但降價也不等于能解決問題,降價的本質不是吸引全新客戶,是把近期還在觀望價格的高意向潛客一次性‘吃掉’。但現在進店量太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高意向潛客,所以不管是理想還是特斯拉,實際降價的效果都不會特别好。"1 月 17 日,孫少軍表示。
作為曾經 " 把理想 ONE 打殘 " 的競争對手,問界 2023 年全年問界累計交付 9.44 萬輛,2024 年全年銷量目标定在了 60 萬輛。從終端市場來看,新 M7 仍是其銷量主力,目前新 M7 的累計大定數量為 12 萬輛,產能已達每月 3 萬輛。
根據規劃,問界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新 M5,定位于 M7 和 M9 之間的全新車型問界 M8 也将在下半年發布,加上改款 M7 以及 M9,問界屆時将有 4 款車型在售。但即便如此,問界要想實現月銷 5 萬輛依然面臨着不小挑戰。
一個号稱要全面學習華為,一個依靠華為的技術和渠道,2024 年,理想和問界的 " 厮殺 " 将會愈發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