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央行重磅發布,事關人民币!專家解讀…,歡迎閱讀。
7 月 11 日,央行發布數據顯示,2023 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币貸款 15.73 萬億元,同比多增 2.02 萬億元。其中,6 月份,人民币貸款增加 3.05 萬億元,同比多增 2296 億元。
而 6 月份新增人民币貸款顯著回升,也拉動社融增量大幅上升。6 月份社融增量為 4.22 萬億元,5 月為 1.36 萬億元。2023 年上半年社融增量為 21.55 萬億元,同比多增 4754 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截至目前 M2 增速已連續四月下滑,6 月份,M2 同比增長 11.3%,增速比上月末低 0.3 個百分點。此外,M1 同比增長 3.1%,增速比上月末低 1.6 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 進入二季度以來,随着經濟恢復放緩,實體經濟資金需求 " 高歌猛進 " 的情況有所減弱,但在消費需求轉暖帶動下,居民信貸表現相對較好,而企業中長期信貸保持持續多增意味着對經濟預期整體仍然保持樂觀。展望下半年,随着政策加力提效及經濟内生動力修復,金融數據有望穩步走強。"
M2 增速連續四個月下滑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20.1 萬億
從貨币供應量上看,6 月 M2、M1 增速環比、同比均雙雙下滑。數據顯示,6 月末,M2 同比增長 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0.3 個和 0.1 個百分點;M1 同比增長 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 1.6 個和 2.7 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M2 增速已經連續 4 月下滑。2023 年 2 月至 6 月,M2 增速分别為 12.9%、12.7%、12.4%、11.6%、11.3%。
此外,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 20.1 萬億元,同比多增 1.3 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 11.91 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 4.96 萬億元,财政性存款減少 125 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 1.08 萬億元。6 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 3.71 萬億元,同比少增 1.12 萬億元。
梁斯表示,M2 同比增速走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是銀行信貸投放放緩,帶動存款規模下降。二季度以來,企業融資需求有所轉弱,信貸投放放緩帶動存款下降。
二是居民消費意願增強。2023 年以來,受疫情政策放開影響,消費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居民消費動力穩步回暖,儲蓄意願有所下降。特别是居民外出購物、就餐、旅遊、觀影活動增加,相關消費明顯擴大。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下,6 月 M2 同比增速延續回落,但仍居高位。一是 6 月信貸投放明顯回升,信貸派生力度仍強;二是财政支出力度較大,對 M2 有所支撐,6 月财政存款減少 1.05 萬億元,同比多減 6129 億元。
6 月人民币貸款增加 3.05 萬億
上半年社融規模增量達 21.55 萬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6 月新增信貸顯著回升,創歷史同期新高。數據顯示,6 月份,人民币貸款增加 3.05 萬億元,同比多增 2296 億元;5 月新增人民币貸款為 1.36 萬億元。
上半年人民币貸款增加 15.73 萬億元,同比多增 2.02 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 2.8 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 1.33 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 1.46 萬億元;企(事)業部門貸款增加 12.81 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 3.84 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 9.71 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 8924 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 15 億元。
溫彬指出,6 月以來,逆周期調節政策加力,央行降息落地刺激投資和生產需求,在季末信貸衝量和政策繼續引導支持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等領網域作用下,企業貸款仍有支撐,企業中長貸依然為新增信貸的重要拉動力量。票據融資減少 821 億元,同比大幅少增 1617 億元,結構較去年明顯優化。
分析居民貸款,溫彬指出,端午小長假、年中購物節活動對消費起到支撐作用,降息落地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帶動居民貸款明顯改善。6 月地產銷售跌幅雖擴大,但在按揭早償階段性放緩下,居民中長貸較 4-5 月明顯改善。
社融方面,2023 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 21.55 萬億元,同比多增 4754 億元。其中,6 月份社融增量為 4.22 萬億元。
從信貸類資金看,新增人民币貸款 15.6 萬億元,同比多增 1.99 萬億元,形成對社融同比保持多增的主要貢獻。從直接融資看,企業債券淨融資同比少 7883 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同比少 1.27 萬億元。從表外融資看,委托貸款同比多增 797 億元,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同比分别多增 3980 億元、2619 億元。
溫彬表示,6 月新增社融 4.22 萬億元,環比大幅多增 2.66 萬億元,高基數下同比少增 9726 億元。結構上,表内人民币貸款新增 3.24 萬億元,位于高位,仍為新增社融的主要貢獻項。基數效應下,政府債淨融資同比縮量 1.08 萬億元至 5388 億元,為社融主要拖累;後續伴随地方債發行加快有望觸底回升,進一步增強對社融的支撐。企業債券融資較上月季節性改善,淨融資水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委托、信托貸款和股票融資等實現同比多增。
專家:政策加力
将驅動下半年信用穩定擴張
評價上半年金融數據表現,溫彬稱,從金融數據可以看出,在季節性效應和政策加力下,6 月新增信貸明顯回升,信貸結構有所優化。但近期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當前經濟修復進程放緩,終端需求仍不強,物價延續低位運行,需要政策進一步加力穩固。
溫彬認為,在 6 月中旬央行降息之後,6 月下旬國常會以及近期國務院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均提出要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
7 月 10 日,央行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又決定延長 " 房地產金融 16 條 " 有關政策的适用期限,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地產企業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均體現出穩經濟政策正在逐步發力。溫彬認為," 政策加力将驅動下半年信用穩定擴張,并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激發内生投資和消費需求,鞏固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指出," 總體而言,6 月份社會融資和信貸投放在 5 月份觸底之後,呈現季節性回升的态勢,部分數據好于預期。"
董希淼認為,下一步,應正視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支持經濟持續回升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應全面出台、盡快實施,盡最大的努力穩住宏觀經濟恢復勢頭。應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增強政策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董希淼指出,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主動發力,繼續助力市場主體特别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纾困解難,創造更多就業崗位,降低失業率,努力提振各類市場主體的信心和預期。
此外,要高度重視住戶部門信心較弱、需求不足等問題,應盡快調整優化住房限購、限貸政策,繼續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貸政策實施力度,加快采取下調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貸款利率等措施進行優化。
記者 肖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