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先抵制,後吹爆,今年最強台劇來了,歡迎閱讀。
轉眼已經快到年底。
回過頭看,今年的高分好劇确實不多。
歐美日韓加一塊,上九分的新劇屈指可數。
内地之外,一直被說已經到了「next level」的台劇也有點啞火。
一部《不夠善良的我們》,評分一度狂飙至 9.2。
卻又因結局争議,口碑最後下滑。
魚叔本以為今年也就這樣了,誰知半路殺出一匹黑馬。
五星刷屏,飙升至今年台劇最高分。
不少觀眾蓋章,這才是今年最強台劇。
另一邊,因話題尺度都十分敏感,相關罵戰也在慢慢發酵。
甚至,與當下的台灣話題有了微妙的呼應。
魚叔刷完劇後,确實感慨良多。
索性咱們一起來聊聊——
《聽海湧》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歷史劇。
開播已有倆月,「罪名」一直在增加:
什麼「醜化抗日英烈」「篡改歷史美化侵略」......
直接呼籲抵制的,也有不少人。
但與此同時,五星好評也層出不窮。
稱贊此劇是珍貴的歷史視角,人性刻畫相當震撼。
之所以出現如此兩極的評價,與劇集主角身份有關。
三位男主角,是台籍日本兵。
很多人一看這個身份,便理所當然地覺得劇集居心叵測。
就像内地要是拍了一部偽軍為主角的影視作品,也會有人覺得這是為漢奸拉理解求認同。
要麼想洗白,要麼要美化侵略。
但魚叔看完,發現絕非這回事。
劇集的重點不在立傳,相反,是一場對他們罪行的審判。
而看點也正在于,艱難的問罪過程,以及一波三折的真相。
1945 年,日本戰敗,勝利的盟國開始追究戰争責任。
美國檢察官行至東南亞婆羅洲,發現了一塊死人坑,裡面全是被射殺後死狀慘烈的戰俘。
共計 42 人,其中甚至包括 11 個月大的嬰兒。
如此駭人罪行,勢必要追責判刑。
經過指認,屠殺戰俘的兇手很快浮出水面。
主角「新海」三兄弟,以及其他幾名台籍日本兵都站上了法庭,面臨死刑審判。
或許有人會說,這有啥好議的,作惡漢奸就該直接槍斃。
但實際上, 「 台籍日本兵」這一群體十分特殊,大眾了解不多。
對他們的追責,是公認的難題。
首先是因為,他們在戰争中角色尴尬。
二戰末期,日軍節節敗退,人力物力匮乏。
便動員殖民地輸送人員參軍, 送去東南亞等戰況激烈的地區輔助作戰。
對于當時殖民地的普通人來說,這是一份既能獲社會認可又能賺得家用的工作。
于是約二十萬台灣人取上日本名走上戰場,劇中三位主角便是如此。
這就是台籍日本兵的存在原因。
但說是參軍,其實台籍日本兵并不參與作戰,也沒有開槍資格。
在日軍部隊中,他們是絕對的「下等人」。
沒有軍階,地位還不如軍犬和戰馬。
只能做一些翻譯、看管戰俘、技術支持之類的輔助工作。
吃穿用也都是日本人剩下的,還一言不合就挨打。
總之夾縫中求生存,随時被踐踏。
所以,如果沒有命令,他們壓根不敢違紀開槍。
劇中,二哥 一人主動擔責,想為兩位兄弟開罪。
但很快被檢察官戳穿,因為這遠未到他的任務級别。
于是,追責繼續。
顯然,下達屠殺命令的日本軍官才是真正的主謀。
出人預料的是,日本軍官否認下令。
稱自己只是向下傳達:
「做該做的事」
有人無知,有人狡辯, 接下來的法庭戲才是真正的高潮。
日方堅稱,新海三兄弟并非日本人。
台灣人不懂日本的語言文化, 于是憑一句話扭曲了長官原意,才犯下屠殺罪行。
一切罪責,都該由台灣人承擔。
眼看裁奪即定,誰知情形再次反轉。
二戰結束後,中美英籤署《開羅宣言》并公布,台灣已經不再是日本殖民地,而是歸還中國,台灣人也應被當做中國國民對待。
新海三兄弟脫離日軍身份,便是中國人。
于是,便有人提出,戰勝國國民不該被量刑。
至此,審判再次陷入僵局。
到這,這部劇的真正主題也就呼之欲出。
這場審判判的不只是戰争罪行,還有台灣人的身份問題。
新海三兄弟要是日本人,那就是挑起戰争的侵略者,就該死刑。
但要按戰勝國國民對待,他們的「日本兵」身份又顯出隔閡。
新海三兄弟被各方推诿,就要成為無人要的棄子。
外界态度不一,新海三兄弟對自己的身份歸屬也有不一樣的認知。
大哥,已被日本同化。
他生于日占時期,從小吃日本米、讀日本書。
在他眼裡,自己就是個日本人。
在當時,成為「一等公民」是不少普通人的目标。
二哥在軍中,挨打受罵仍甘願遵從命令。
連受刑赴死,也要說為戰而亡。
而小弟懵懂無知,對身份認同還沒有概念。
只是為了補貼家用,十四歲就謊報年齡參軍。
但身在部隊環境下,小弟很快就被「教」成了「皇軍戰士」。
從不敢出拳的新兵,到将俘虜毆打致失明。
他沒有出人頭地的大願望,只知道一旦不聽話,挨打的就會變成自己。
只有二哥,對自己的民族身份有清醒的認知。
他穿着制服卻并不做「日軍」,從不開槍,善待戰俘。
還偷偷照顧同為中國人的外交官妻子,偷送食物給她和孩子。
哪怕因此被大哥警告,被日軍懲罰毆打。
但越是清醒,越是矛盾痛苦。
日占多年,人群混居,他愛上了一個日本女孩。
可被殖民者的身份是原罪,在追求幸福面前,他也低人一等。
二哥參軍,其實就是為博得女孩父親認可。
為此,他不得不在部隊「好好表現」。
但當他被逼着向戰俘舉槍時,一切信念徹底崩塌。
他也因此失去了活下去的意志。
三兄弟,三種狀态,但無一不是迷茫的。
站在審判席上被各方認作棄子犧牲,也加劇了他們對身份歸屬的不确定。
就像小弟被判絞首時,他甚至聽不懂法庭上各種陌生的語言。
只能愣愣地看着周圍人的表情,從中窺得自己絕望的未來。
對歸屬認知的迷茫狀态,仍是當下台灣人精神世界的常态。
這與歷史脫不開關系。
台灣島這片土地一個多世紀以來,未曾喘息。
此種背景下,台灣人的身份認同也呈現出多方面向,但背後無一不是夾雜着委屈與不解的恐懼。
侯孝賢拿下金獅獎的電影《悲情城市》,講述的便是日占結束後台灣的混亂時期。
島上的人們抱着回歸之心一覺醒來,面對的卻是白色恐怖蔓延、多方勢力盤踞、階層大洗牌、當地人與外省人矛盾深化 ......
電影裡,九個字說盡了台灣人當時的心理狀态:
「懼人吃,懼人騎,沒人疼」
羅大佑也曾唱過那首《亞細亞的孤兒》,歌詞中淚水浸染着無助: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中哭泣 /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 西風在東方唱着悲傷的歌曲 / 沒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遊戲 / 每個人都想要你心愛的玩具 / 親愛的孩子你為何哭泣 / 多少人在追尋那解不開的問題 / 多少人在深夜裡無奈地嘆息 / 多少人的眼淚在無言中抹去 / 親愛的母親這是什麼道理」
作家朱天心的名篇《古都》,與川端康成的同名小說勾連。
講一位去日本旅行的台灣人,眼前的景物與日占時留在台灣的那些是何其相似,但相似的一切卻難以稱之為故鄉。
而越是身處混亂,越是渴望安定與歸屬。
就像小弟意識到自己的未來命運後,突然發瘋一般狂奔向海邊。
因為三兄弟的家鄉,靠着海。
聽到海浪翻湧的聲音就像是回到了家鄉,海浪有保佑,也就不必再害怕。
但有所歸屬的願望又是那麼遙遠。
一顆追擊逃兵的子彈飛來。
遙望中的家鄉無力庇護,少年頃刻死去。
平心而論,這部劇的視角很少見。
它将鏡頭對準一個争議群體,意外為二戰題材做了細微的補充。
也讓不同觀眾看到、思考、理解,同為中國人,一些人生活在不為人知的夾縫中。
但剛剛魚叔去看,發現不少一星評論已經拉低了評分。
有人大罵這部劇「侮辱先烈」「親日反中」。
我反而覺得,但凡真的看過,就不會立場先行。
此劇中,刻畫日軍的殘暴程度甚于抗日神劇。
還借由一個日本女孩的口吻,抨擊否定日本的侵略行為。
「所有的船都變成軍艦,所有人都變成軍人,所有旗子都變成太陽旗,我不喜歡這樣的世界,非常讨厭。」
所謂的「侮辱先烈」,是說劇中有一個外交官角色羅進福。
人物現實原型是中國政府駐北婆羅洲領事,卓還來。
被俘後因拒絕與日軍合作,在抗戰前一個月被殘忍殺害。
有人以為,本劇将這樣的人物原型改成了為日軍提供幫助的漢奸,簡直不可原諒。
但實際上,羅進福在劇中一樣有強烈的民族氣節。
因反對日軍虐待戰俘失去了三根手指,妻兒也被虐待殺害。
所謂的投靠日軍,是羅進福佯裝配合實則為抗日軍隊提供情報。
也是在劇作上承擔了見證台籍日本兵處境和行為,有普遍态度的中國人視角。
根本不是什麼「醜化成了漢奸」。
整部劇的氣質比起宣揚立場,也更像電影《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贊揚人性光輝,反對戰争,保留個體希望。
劇集最後,借由大哥之口說出,他給二哥的槍裡沒有裝上子彈。
所以,二哥其實沒有殺害任何一個人。
而二哥也在法庭上,向所有人質問。
日本與西方國家,彼此指責對方的過錯,稱戰争是無奈之舉。
罪與罰的清算,其中不少也再次異化成了勝王敗寇的洩憤。
對于普通人而言,那天坑殺戰俘時也沒有人願意開槍。
可是為什麼彼此相逼,讓那些無辜的人最終受難。
所有人都痛苦着進行這一切,但這可笑的一切又是為了什麼。
從立意方面講,這部劇誠然有各種不完美,卻也值得一看。
而不該只看題材就警鈴大作,發動差評攻勢。
正如評論裡有觀眾說到:
「我們唾棄的應該是暴力與戰争釀就的台灣被殖民的歷史,而不是反對揭露歷史真相的作品」
畢竟,真正的傷痛不會因掩埋而消失。
而暴力也只會催生暴力,讓世界再次陷入大火之中。
沒有勝利的榮耀,只有普通人生活被毀而留下那難以愈合的世紀傷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