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紅海危機已致海運價格暴漲至少1.8倍,将持續衝擊全球供應鏈,歡迎閱讀。
文|張子怡
編輯|彭孝秋
航運業作為支撐全球八成到九成商品貿易的重要運輸方式,近些年來遇到的黑天鵝事件着實不少。
首先,巴拿馬運河幹旱造成的限航問題尚未解決;其次,歐洲運輸要塞紅海地區自去年 11 月開始,同以色列有關系的船只頻頻遭遇胡塞武裝襲擊,導致不少大型航運公司被迫更改航線。
今年 1 月初,丹麥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在可預見的未來,公司所有船只将不再通過紅海,并警告客戶做好嚴重的供應鏈中斷準備。馬士基表示暫停紅海 / 蘇伊士的航行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盡管這會導致一些延誤。
此外,地中海航運、中遠海運等航運巨頭,在曾短暫嘗試返回紅海後,均再度決定繞道好望角。據估算,該航程比紅海路線遠 40% 左右,航運的時間和成本都将大幅提升。
當前,中國出口海運價格飙漲,歐線漲幅更是驚人。有貨代人士告訴 36 氪,去往北歐的海運價格在近一個月内上漲了 180%。歐線艙位愈發緊張,價格水漲船高。
毫無疑問,紅海航運危機導致的運費暴漲和貨物延遲交付,将傳導至全球供應鏈,最先推高的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而影響全球通脹水平。回到國内,将間接影響中國出口,進一步波及的則是跨境電商的萬千參與者。
01 牽一發動全身
紅海是經蘇伊士運河運輸的必經之路,而蘇伊士運河是全球海運的關鍵要道,連接紅海和地中海、是歐洲與亞洲、中東地區的重要航運路線。國海證券稱,蘇伊士運河每年通過超過 1 萬億美元的貨物,處理全球約 12% 的貨物運輸、30% 的貨櫃貿易和近 10% 的原油貿易。
蘇伊士運河航運中斷的情形較為罕見。上一次是 2021 年,巨型貨輪 " 長賜号 " 在蘇伊士運河南段陷入擱淺,造成航運要道堵塞,導致雙向航運中斷六天。在當時使得全球貿易每天損失 100 億美元,海運價格暴漲,讓彼時本就混亂不堪的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
物流技術公司飛協博提供的一項分析顯示,截至美國時間 1 月 12 日,有 524 艘船只(約占全球運力的四分之一)正在繞道、将要繞道或已經繞道蘇伊士運河,繞道的船只數量将持續增加。
對于航運業而言,繞行好望角的替代方案有不少問題。從亞洲通往北歐的航線有兩條:通過印度洋進入蘇伊士運河,橫穿地中海通往歐亞港口,或者通過印度洋繞行好望角,通過大西洋進入歐亞港口。前者在裡程上優于後者。
圖片來源于華泰期貨
繞行好望角通行效率将大幅折減。華泰期貨表示,以到北歐港口為例,繞行好望角航線的海上行駛距離比蘇伊士航線的海上行駛距離增加接近 3200 海裡(較蘇伊士運河航線增加近 30% 運距),海上需多行駛接 10 天。
航運業周期屬性極重,常是環環相扣,波及面極廣。
招商期貨預計,即便蘇伊士運河徹底恢復通行,但恢復需要一個班次時間,即約 90 天 ( 繞行好望角來回天數)。倘若持續繞行好望角,運力至少收縮 25%,非洲港口設施落後,船舶繞行加油效率低下,供電不足等都将延長船舶加油時間,将進一步延長整個行程,或将更進一步收緊運力,降低空箱調配周期,推動均衡價格上移。倘若紅海矛盾激化,封鎖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航線貨物不得不經過西北歐航線,經非洲或西北歐通過陸運方式轉運到地中海區網域。因此,地中海多式聯運運價将呈現指數級攀升,進一步造成整個歐洲地區的物價上漲,或将波及全球。
Freightos 數據顯示,紅海危機已導致中國至地中海之間的運價上漲了 44%。
紅海危機影響的不只是歐洲。
在紅海航運中斷之前,巴拿馬運河因幹旱導致水位下降,減少了可通過的船只數量。正常情況下,巴拿馬運河處理着全球約 3% 的海上貿易量,和 46% 的從東北亞運往美國東海岸的貨櫃。
巴拿馬運河幹旱限航後,迫使許多船只選擇經蘇伊士,再由地中海到北美東岸。紅海航運受影響後,自中國和亞洲地區出發至歐洲和美洲的航運調度面臨更大混亂。
飛協博計算發現,亞洲通過好望角前往美國東海岸的航線将比走巴拿馬運河長 10 天,比走蘇伊士運河長 5 天。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看似不受影響,由于繞過好望角的更長航行時間需要更多的船只,船公司不得不将更多的運力轉移到從亞洲到歐洲的航線上,導致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運價攀升。
02 局勢不靖,替代方案有限
巴拿馬運河限航、蘇伊士運河航運中斷雖然罕見,但歷史上都有發生過類似情形。只是,替代方案實在難尋。
航運的優勢在于不用道路養護,價格低廉,運能性靈活。加之,航運每次航程能運送大量貨物,而空運和陸運每次的負載數量則相對較少。
回到中國,紅海航運危機的影響正在顯現。
根據 2024 年 1 月深圳鹽田港歐洲航線的大船船期顯示,1 月已有六天出現空班(Blank Sailing)情況。空班意味着大船無法在國内港口靠岸,這對貨代和外貿企業而言,即沒有艙位可訂。
有跨境電商企業表示:" 現在訂艙很困難,訂不到艙位而且價格不斷上漲。好在我們 10 月前在歐洲備過一波貨,暫時不受影響。"
資深貨代人士 Anna 告訴 36 氪,紅海航運受影響後,不少客戶現在都選擇走中歐鐵路運輸和卡車運輸的途徑。
中歐班列是世界上最長的貨運鐵路線,連接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和西班牙。
第一财經報道稱,作為海運的替代方案之一,中歐班列的艙位已提前訂滿。1 月的中歐班列運價已環比上漲了 10%~20%,并跟着市場一步步上漲。
長期從事歐線的貨代人士認為:" 中歐班列的優勢在于比較快,18-25 天能到歐洲全境,海運要 30 天到 40 天以上。但是,中歐班列運力有限,一艘船能運兩萬個貨櫃,火車只能拖十幾個,難以跟海運的運力相比。而且自俄烏衝突後,中歐班列運已經運不到歐洲了,或者能送到的國家也受限。"
上述跨境電商企業也告訴 36 氪:" 中歐班列運輸的貨量不大,而且中間要換軌,影響效率,也有丢貨的風險,我們一般不太考慮。"
飛協博認為,紅海危機将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特别是在貨櫃方面,預計會出現貨櫃短缺和港口擁堵。在接下來的 3 個月,如果承運人現在需要運送貨物,勢必得接受較高的運價;若是持續觀望到農歷新年後,屆時也可能面臨設備短缺,導致運價水平提高的情形。
" 紅海航運危機已經影響到歐洲市場客戶。現在不少客戶找我們想要提前訂艙,他們要全部重新做規劃,這中間涉及到貨品生產成本、貨物周轉效率、物流上升成本,賬期收款時間 ...... 如果(紅海危機)這事情短期內不能解決,對企業而言還會有更多的影響。" 上述歐線貨代人士告訴 36 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