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中國人還需要特斯拉殺手嗎?,歡迎閱讀。
出品 | 虎嗅汽車組
作者 | 王笑漁
編輯 | 周到
頭圖 | 視覺中國
特斯拉的 " 豪華感 ",富人們不買賬了。
" 曾經的行業标杆 " 特斯拉 ModelS/X 車型,于 9 月 1 日在全球範圍内宣布了官方降價。降得最狠的莫過于中國地區,下調幅度高達 11 萬 -22 萬元。背後的原因很多,比如有一些富人沒閒錢再買 " 電動玩具 " 了;亦或是特斯拉的產品和技術,很難再支撐起百萬級的定價了。
在百萬特斯拉降價之後,那些被視為 " 不差錢 " 的中國特斯拉 ModelS/X 車主們,随即就發布了聯合聲明并要求 " 彌補損失 "。但按照特斯拉的 " 優良傳統 ",即便是對簿公堂,車主們的訴求也不會得到滿足。
特斯拉旗艦車型的口碑崩塌,讓友商們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在國内,比亞迪集團的仰望汽車,就高調地邁入了百萬級市場;在美國,像賈躍亭的 Faraday Future,通過售價 30.9 萬美元(約 220 萬元)的 FF91,成功滲透進了美國富豪圈。
賈躍亭給美國富人交付 FF91
此外,由特斯拉前高管執掌的 Lucid,将起售價 8.24 萬美金(約 60 萬元)的 Lucid Air,從美國本土賣到了中東和歐洲市場,向全球富人販賣一個新的概念——" 新奢玩具 "。
前段時間,虎嗅汽車就在德國受邀體驗了 Lucid 的首款產品 Lucid Air,并将這台 " 新奢玩具 " 開上德國的不限速高速。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卻是 Lucid 已經将 " 美版的蔚來服務 ",悄悄地輸出到了海外。
Lucid Air
特斯拉殺手,是美版的蔚來
Lucid Air 這款車,目前還沒進入中國市場,所以它還沒有中文名。有想法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敲出你覺得合适的名字。為了方便閱讀,這裡我們不妨稱之為:" 露西的愛 "。
Lucid Air 和 Lucid CEO Peter Rawlinson
Lucid 與中國淵源已久。畢竟,曾創立這家公司的是兩位華人——特斯拉前副總裁兼董事謝家鵬與甲骨文前高管溫世銘。2014 年,賈躍亭曾以個人名義向 Lucid 投了 2 億美元。次年,賈躍亭一躍成為 Lucid 的最大股東。直到 2018 年,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才接過 " 最大股東 " 席位。
如今執掌 Lucid 這家公司的人,Peter Rawlinson 曾經效力于捷豹和蓮花汽車,2009 年加入特斯拉,并稱之為 "Model S 之父 "。不過,一戰成名之後,Peter 卻選擇了離開。有傳言是因為他與馬斯克不合,不過他自己強調當時離職主要是因為個人原因。
Lucid 和賈躍亭的 FF,在英文互聯網圈裡,曾被一致認為是 " 特斯拉殺手 "。先抛開技術不談,就 " 豪華感 " 這一個維度,特斯拉就敗得一塌糊塗。
在 Lucid 當年的路演 PPT 中,該公司提出了 "Post-Luxury" 的品牌定位,可以理解為 " 新奢華 "。這份 PPT 中,Lucid 還給特斯拉貼了一個 " 創新但不奢華 " 的标籤。
為了感受所謂的 " 新奢華 ",這次在前往德國之前,我僅僅提前三天時間與 Lucid 取得了聯系,并告知對方希望試駕 Lucid Air 這款車。
為什麼用 " 僅僅 " 這個詞呢?
按常理說,德國人的嚴謹處事風格,無論事情大小,都會把流程通過郵件來完成。這樣一套流程下來,沒有一兩周時間是完不成的。此前在溝通蔚來和領克的德國試駕車時,中方團隊都花費了數周的時間,來配合德方的郵件流程。
而這家美國車企 Lucid,在對德國 " 流程文化 " 盡量保留的同時,也稍稍提升了下溝通的效率。在初次溝通之後的第三天,8 月 30 日,Lucid 中方團隊已确認了試駕車的時間,并邀請我先前往其慕尼黑展廳進行參觀。8 月 31 日,Lucid 德國團隊,向我郵箱發送了官方的試駕邀請函。
這份排版精美的郵件中,提供了 " 試駕時間 "、" 試駕地點 "、" 聯系人電話 " 等重要信息。
與此同時,Lucid 團隊還向我提供了一份更具體的時間表。比如上面的信息細致到了,幾點幾分是參觀展廳、幾點幾分是試駕;展廳地址、聯系人姓名以及電話。(表格裡的信息過于細致,這裡就不上圖了,大家腦補一下即可)
在國内,公關公司為車企大規模試駕活動制定詳細的時間安排,這早已司空見慣。但對于像我這種單獨一家的海外試駕,進行細致地排期和全程陪同——這屬實是 " 牌面拉滿 " 了。
最後還将試駕協定完整地通過郵件發給我
你可能會覺得 Lucid 的 " 私人訂制 ",是為了讨好媒體。
但如果搜一下 Lucid 在社交媒體上的口碑,你會發現:" 海底撈式服務 " 是這家新品牌,跟特斯拉競争的一大差異點。甚至,會有那麼三個時刻,讓人覺得 Lucid 是 " 美版蔚來 "。
其一,鬧市區裡賣車,只選最豪的地段。
眾所周知,蔚來在中國最有代表性的 NIO House,就位于北京長安街東長安街 1 号的東方廣場。即便是去到歐洲,蔚來的選址也盡可能地找人來人往的鬧市區。
Lucid 不僅選址夠喧鬧,裝潢也是滿屏溢出的豪。像 Lucid 在慕尼黑的展廳,就設在著名的音樂廳廣場 ( Odeonsplatz)旁,一側便是國王路德維希一世的騎馬雕像。
(拍攝:虎嗅汽車)
進入展廳後,左側最顯眼的位置,是 Lucid 的自研三電零部件展示櫃。其中包括電驅系統、電池模塊和中央車載充電單元 Wunderbox。
右側則是一台 Lucid Air 展車。我在展廳停留的這半小時裡,不斷地有路過行人駐足欣賞展車。在慕尼黑車展開展的期間,Lucid 這家展廳火爆到需要排隊。
再往裡走,是生活方式周邊區和内外飾選配區。與很多傳統豪華品牌一樣,Lucid 展示了 Air 車型目前提供的所有内飾的用料、顏色搭配組合。并且,标注了内飾顏色背後的含義。譬如,Lucid 的白内飾配色,就取自于加州聖莫尼卡在凌晨 5 點黎明時分的天色。
其二,提車的儀式感,高調從奢。
買過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不管你是花二十萬,還是花一百多萬,提車的時候一切從簡。畢竟,一百萬都花出去了,總得留幾張在朋友圈能發得出手的照片吧。
有錢人的小心思,往往都是那麼樸實無華。像最早第一批的 Lucid Air 在交付時,公司就為每一位客戶定制了寫有其名字的背景板。而 Lucid CEO Peter Rawlinson 在總部向客戶交付車輛之後,還帶領大家,開着新車穿過古老的紅木森林,到達标志性的加州海岸線。
其三,海底撈式服務,海外富人都說好。
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上,車主們對 Lucid 的售後服務普遍給出了好評。最常見的車主反饋大概是這樣的:車子很棒,但偶爾會有一些小問題。服務很周到、很及時,問題得到了有效地解決——這般場景,跟蔚來早些年的 " 海底撈式服務 " 頗為相似。
與蔚來的 " 服務無憂 " 類似,Lucid 很早就推出了名為 Lucid Care 的車輛服務計劃——通過車隊來為車主提供便利服務,無論是在何時在何地,只要車主需要服務,車隊都會過來解決。
俗稱 " 奶媽車 " 的移動服務面包車,由 Lucid 認證的技術人員運營,每輛車上除了維保工具,甚至還配了一台咖啡機,随時随地給車主提供一杯熱咖啡。
可能你又會覺得,所謂的服務沒有壁壘,只要車企願意花錢就能把服務做好。
事實上,一套裝務體系的搭建,涉及到人員管理、流程制度、企業文化、基礎設施等一系列環節。那些賣了上百年豪華燃油車的廠商,也沒看到幾家在電動化時代把服務體系做到跟蔚來齊平。更别說,國内突然冒出來的豪華品牌了。
比如,最近汽車圈大 V @李老鼠說車 在微博上吐槽了,某新國產豪華品牌的售前服務,他表示:" 交了訂金幾個月看車邀約也沒有,產品體驗也沒有,扭頭就是交大定又是抱拳又是玫瑰花的,實實在在你讓人看看車啊?"
正應了那句老話:" 不是定價貴,就能稱自己為豪華。"
" 露西的愛 ",憑啥貴過特斯拉?
特斯拉的這一輪降價,算是把自己的豪華架子拆得精光。
從美國官網來看,Model S 的起售價跌到了 74,990 美元(約 55 萬元),Model X 也跌至 74,990 美元(約 56 萬元)。這價格在美國,已經跟雷克薩斯 LS、奔馳 CLS 一個級别了。
然而,Lucid 在今年 8 月降過一次價,但依舊貴過 Model S 在美國的售價。入門級車型 Lucid Pure(四驅版)售價為 82,400 美元(約 60 萬元),頂配車型 Lucid Sapphire 要價 249,000 美元(約 182 萬元)——這一價格,跟賈躍亭的 FF91 不相上下,直指勞斯賓利和瑪莎。
之所以 " 露西的愛 " 賣得貴,原因有兩個方面:
首先,三電技術強到阿斯頓 · 馬丁都花錢來買。
打開 Lucid Air 的前艙,裡面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能藏進一米九小夥的前備箱儲物空間——這要得益于 Lucid 高度集成化的電機設計,差速器、減速器等八個零部件被縮到極致。作為對比,同級的奔馳 EQS 連前備箱都沒有。這也側面地反映出,兩者在電機集成化上的差距。
Lucid Air 前備箱
電機雖然小了,但性能卻沒有縮小。我這次拿到的次頂配 GT 版車型,綜合輸出功率達到 819 馬力,0-60 英裡 / 小時(0-96 公裡 / 小時)加速時間為 3 秒,EPA(最嚴苛的标準)标準下的續航裡程為 469 英裡(754 公裡),最高時速能達到 270 公裡 / 小時。
我在德國不限速高速上實測發現,作為一台純電動車 Lucid Air 即便上了 200 公裡 / 小時,動力輸出仍源源不斷。但上了 240 之後,沒有電動尾翼來提供額外的下壓力," 露西的愛 " 開始發飄。所以,我沒有再嘗試觸及它的極速。
德國不限速高速拍攝,請勿随意模仿
被稱之為 " 藍寶石版 " 的 Lucid Air Sapphire,直接上了三台電機,壓榨出 1,234 馬力,百公裡加速時間縮短到了 1.89 秒,最高車速 330 公裡 / 小時。續航方面,112 千瓦時電池組,為其提供 427 英裡(687 公裡)的續航裡程。所以,無論是動力還是續航,Lucid Air 都超過了特斯拉 Model S。
與此同時,Lucid Air 自研的中央車載充電單元 Wunderbox,高度集成了三對大功率的連接器(直流充電座子、電池系統和逆變器)和四對小功率連接器(交流座子輸入、DCDC 輸出、PTC 輸出和電動壓縮機輸出)。高集成度的同時,它為 Lucid Air 提供了高達 924V 的高壓平台,迄今為止仍是量產交付車型中最高數值。
阿斯頓 · 馬丁在看完 Lucid 這一套之後,直接來了一句 " 打包,刷卡 "。6 月,Lucid 宣布與阿斯頓 · 馬丁建立長期戰略技術合作夥伴關系—— Lucid 的三電,将被裝進未來電動的阿斯頓 · 馬丁中。
其次,設計被中國車企抄得差不多了。
俗話說的好:被人模仿,也能證明自己的優秀。
在中文社交媒體上,Lucid Air 的外觀設計,經常被網友說是像比亞迪漢。但其實這是巧合,畢竟人家 " 露西的愛 " 用的都是美式經典設計元素,比如閃閃發亮的鍍鉻飾條、修長的船形車身等等,都是以前林肯、凱迪拉克上常見的特征。
最近,突然冒出的奇瑞風雲 A9,才叫真 · 像素級致敬 Lucid Air。比如前臉豎向、橫向的鍍鉻飾條、大燈等設計,都與 Lucid Air 如出一轍。當然,奇瑞幹這事也不足為奇。在與華為合作的智選車項目中,奇瑞直接給新車取名叫 Luxeed,這與尚未進入中國的 Lucid 成了 " 遠方親戚 "。
再把目光轉到車尾,Lucid Air 設計了一種蚌式尾門,兩側的開口一直延展到了後翼子板,尾燈也被全部集成到了尾門上。
類似的蚌式尾門設計,像林肯冒險家就用過。但 Lucid Air 提供的開口寬度更大,尤其是對于一台純電轎車而言,這樣大開口的尾門設計,更方便取放高爾夫球包。不需要放倒後排座椅,直接橫着就能将球包放進尾箱。
在此前網傳的一張國產車測試圖片中可以看到:蚌式尾門,國產車也學會了。曾有消息指出,這台測試車為小米汽車。但後來又有人将該測試車,鑑定為極氪的一款純電中型轎車,内部代号為 CS1E,預計将于今年四季度上市。
總之,打着時間差、信息差,國產車企又能吹一波全球首發。
寫在最後
特斯拉 CEO 埃隆 · 馬斯克曾公開調侃過兩家汽車品牌:一家是比亞迪,當時馬斯克在訪談節目中談及比亞迪時,略帶嘲諷地向主持人說道:" 你見過他們的車嗎?";而另一家則是 Lucid,馬斯克曾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寫到:"Lucid 賣出的車,還沒有我生出的孩子多。"
誠不欺我馬斯克。在 2022 年全年,Lucid 共生產了 7180 台 Lucid Air,交付則僅有 4369 台。到今年第二季度,產銷情況有所好轉,但依然只是 " 小規模作坊 "。今年第二季度,Lucid 共生產了 2173 台 Air,交付量則為 1,404 台。
如今,能救 Lucid 的辦法,只有進入中國市場,就像 2018 年前的特斯拉一樣。
Lucid 首席工程師 Eric Bach 在慕尼黑車展期間透露,該公司正在探索進軍中國市場的可能性,不過暫時沒有具體的時間表。此前,Lucid 聘請了前蔚來高管朱江,并負責中國業務。
根據規劃,Lucid 第二款車型 Lucid Gravity 将于今年 11 月發布,按計劃将于 2024 年底投產。在完成兩款旗艦車型的布局之後,Lucid 會進軍大眾市場,推出售價約 2 萬美元(約 14.6 萬元)的車型。
Bach 指出,每個汽車制造商都必須深入研究、或是已經研究過中國市場。這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針對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Bach 進一步解釋道:" 我們需要做得更好。如果錯誤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可能會犯很多錯誤。"
命途多舛的 Lucid,再困難也堅持出海尋找機會。這本身,就足夠勵志,也值得學習。
正如《埃隆 · 馬斯克傳》中就寫到的一樣:有時候,偉大的創新者就是與風險共舞的孩子,他們拒絕被規訓。他們可能草率魯莽,處事尴尬,有時甚至引發危機,但或許他們也很瘋狂——瘋狂到認為自己真的可以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