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分享的娱乐经验:45岁霸总,74岁娇妻,她敢拍,欢迎阅读。
庆奶还是时代先锋。
74 岁,闯荡短剧。
上周她 54 集的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上线。
50 岁的女医生,和 55 岁的 " 霸总 " 闪婚。
纯情婆婆手撕恶毒儿媳。
堪称 " 妈频 " 高能爽文。
Sir 确实看了——
有心跳加速的 " 胸咚 "。
有不经意的 " 吃醋 "。
还有娇羞的 " 怕黑 "。
评论区:
你就让她演吧,庆奶是真年轻。
但 Sir 更关注的是,短剧逐渐上桌,影视明星纷纷 " 下放 ",我们的观剧习惯真的要迎来转变吗?
刘晓庆的生活,妈妈的梦
你看不懂这剧情,因为你不是閱聽人。
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剧,《五十岁婚宠》是妈妈们的定制剧。
现实中,老公不浪漫,儿子不懂事,儿媳妇刁蛮,自己又碌碌无为。
这构成了她们的苦恼。
于是,这部剧就来统统满足——
你,是一名隐姓埋名在贫穷小镇上的顶级名医,手握鬼针十三门绝技,只要一针下去,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都能即刻减缓痛苦,还能自己开车去医院就诊。
恶儿媳霸占了你辛辛苦苦存了半辈子钱买的房子,并要你马上嫁给一名 " 农民工 ",为你举办婚礼,实则想收你的份子钱。
你走投无路,却不知这个 " 农民工 " 是个有钱霸总,领证后,他才暴露出自己的霸总身份,并对你百般照顾,还为你洗手作羹汤。
不是,洗手点外卖。
而你,一个识大体、明事理的女人,对霸总的钱丝毫不感兴趣,你甚至还提出愿意写一个财产協定,表示在离婚后丝毫不要霸总的钱。
霸总从没见过你这样特别女人,他对你更加痴迷了!
最后,你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大女主,用善良、才智,成为霸总家人人认可的儿媳妇,过上了住豪宅开豪车,衣食无忧的日子,而你的软蛋儿子与恶媳妇离婚了,丢失的孙子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
Sir 看完之后只想说一个字——
绝。
谁能抵挡得住。
在剧里还有,与霸总在黑暗小屋里的暧昧瞬间。
还有霸总的真情告白,直击当下社会对 " 夕阳恋 " 的歧视。
还有,解气的水泼恶媳。
此处还用了主视角镜头,很巧妙。
谁看谁迷糊。
短剧里,刘晓庆的演技还很灵动,在妆造与美颜的作用下,庆奶再次重现了她的盛世美颜。
你不得不服。
刘晓庆的这部短剧质量有多高,或是里面角色的演技有多好,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次,明星下场 " 再就业 ",唤醒的不单单是爸爸妈妈追剧的心,带动了 " 银发经济 " 再次腾飞。
而是,短剧这一把火,在明星的加入之下,以燎原之势,越烧越旺。
钱往哪走,明星也往哪走
还觉得短剧太 low?
但抛开 low 不 low,现实就是——
只要有投资注入,明星也要转变阵营。
比如今年年初,倪虹洁自导自演的《夫妻的春节》短剧,登录抖音平台,拿下了 5 亿的播放量,作为丸美的定制剧来说,这场 " 春节 " 的爆火流量,带来的更是红火的生意。
这部剧以横屏方式拍摄,每集三分钟的故事,讲述一个女人在春节准备与老公离婚的故事。
从标题就知道,一集切中一个女性痛点,一集一个 " 幡然醒悟 "。
比如,丈夫将自己视为固定 " 财产 ",嘴上宠溺,实则在物化女性;
或是,新娘结婚要傻坐 5 个小时才能进门,这是一种变相的服从性测试;
在这些用词与痛点里,你会发现这部短剧精准地将自己的閱聽人定位在一二三线城市里 40 岁左右的女性观众。
与庆奶的短剧相比,《夫妻的春节》的故事更饱满,也更紧跟互联网 " 热梗 " ——
比如,在面对轮番上场的追求者时。
妹妹替姐姐拒绝了相亲男,并说出了 " 男人只会影响我们拔刀的速度 " 的网络金句。
再比如,前夫怒读十本上野千鹤子,终于发现自己是社会的既得利益者。
它毫不在意 " 碰瓷 "《好东西》,反而是借着 " 女性主义 " 的东风,飞向更高的风口。
走上短剧之路的,还有舒畅。
比如《锦绣传》《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
在 2017 年之后,舒畅就再没接演任何剧作,时隔 8 年再次复出时,已经开始拍短剧了。
有人表示唏嘘。
但对于舒畅来说,如今跨界开启直播带货的同时,也能再次拍戏。
既然影视剧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不如换个赛道,重新上桌。
还有这几年还有杨蓉、王一菲主演的《二十九》,播放量 7 亿。
快手星芒短剧还在去年推出由尹正主演、彭晨导演(代表作豆瓣 8.2 的《故乡,别来无恙》)的《超能坐班族》,一集 3 分钟,主打喜剧故事。
张天爱加入星爷的 " 九五二七 " 剧场,开拍《大话 · 大话西游》,成为另一个形式的 " 星女郎 "。
还有,万茜主演的短剧《朱雀堂》。
今天刚刚杀青的,想必还有不久就会与我们见面了。
不光是内地演员集体迈入短剧行列。
香港艺人也更是稳步快速进入 " 短剧 " 行当。
李若彤就在去年拍了一部名为《午后玫瑰》的短剧。
作为这部剧的监制,她可以按照自己对作品全方位的理解,去做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午夜玫瑰》的故事并不复杂,讲的是富家太太进入职场打拼,最后,在职场中获得友谊与成就的故事,也是女性成长的故事。
这部短剧去年 8 月在抖音上线,播放量超 1.7 亿,招商体量高达 800 万元。
今年 2 月,这部短剧还在东方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短剧的收视峰值到达 0.5445%,超越了《小巷人家》《九重紫》《清明上河图密码》等长剧的同时段收视率。
在许多人怀念李若彤的小龙女的同时。
李若彤早已开启了自己另一个领網域,并认为自己 59 岁也正是闯的年纪。
她在采访中也透露过,她从不认为演惯了长剧之后,再去演短剧就是 " 自降身价 "。
我们又何苦要紧紧抓住 " 小龙女 " 的身份不放手呢。
当然,还有吴启华。
去年一部短剧《般配关系》,只能作为短剧里的配角,甚至,都没能出现在短剧的海报上。
虽然被网友吐槽,是中老年过气演员继页游广告又一新出路。
但,有工开,何乐不为。
去年 5 月,淘宝定制短剧《以爱为刃》在淘宝逛逛平台首播,其中,短剧里的两位大女主分别是李彩桦与翁虹。
这部短剧除了 " 爽 " 以外,还有别的用途。
剧里主角的女装由某品牌独家冠名定制,在短剧页面中还附有商品链接,你可以一边看剧,一边搜到剧中主角所穿的衣服。
这么看。
明星进入短剧的赛道,由来已久,并且还愈演愈烈。
短剧围剿长剧,也可谓是已经蓄势待发。
短剧的紧逼
先说几个数据。
根据财经报道的统计,2024 年微短剧将带动 64.7 万个就业机会。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 6.62 亿人,网民使用率达 59.7%,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505 亿元,首次超过电影市场规模。
它不再是影视剧、电影的替补,更有可能成为影视行业的主流。
短剧有着高回报的商业模式——
黄晓明公司投资微短剧《一姐》,首日充值破千万,抖音播放量突破 6000 万;
盘活了剧组、演员行业——
2023 年,短剧拍摄激增的时期,演员薪酬从传统影视行业的 " 按天结算 " 变为 " 每 4 个小时一档,超过自动上调 ",器械租赁公司 40 套设备,几乎每天都能全部出租,同步供给 20 个剧组拍摄。
它也有着大 IP 孵化的土壤——
爱奇艺迷雾剧场的王牌作品《隐秘的角落》、腾讯视频大爆剧《庆余年》都开发各自精品衍生短剧。
热门电影《消失的她》也都开发微短剧。
北京精彩出品电影《雄狮少年》衍生短剧《超越吧 ! 阿娟》播放量 1.1 亿……
它以一种势不可挡的经济潜能,告知所有人。
短剧时代的到来,不是 " 土味 ",不是 " 下沉 ",进入这个行当的明星也不是 " 下凡 ",而是,这里已经是强有力的风口,它成为了一种难得的机遇。
而且,土也许只是它的初阶。
更新迭代正在进行中——
比如咪蒙旗下的制作公司 " 听花岛 ",这几年里推出了这几部《闪婚老伴是富豪》《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家里家外》,爆款不断。
尤其是,《家里家外》携手四川广电局打造的四川方言短剧,选择在红果、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多平台。
制作成本只有 300 万,但最后播放量达到了 40 亿。
它不再是以往短剧套路式的尬爽。
不少网友直呼,质感超越了不少国产剧。
就从一块毛巾,一个洗脸盆架,一张墙上的电影海报,就把你拉进了 90 年代里。
是的。
如今的短剧,也开始卷内容赛道了。
在经过对短剧行业的整顿之后," 爽剧 " 也逐渐慢慢减少,三观不正、内容低俗的短剧也被清扫出了市场。
短剧还 " 土 " 么。
似乎,我们已经很难再去简单、主观地评价它了。
也一如当年,我们对网络大电影、网剧的鄙夷与轻视时,直到现在也出现了还有不少,值得一看的高质量网剧。
我们不还是接受,也拥抱了它们么。
短剧的短,好像意味着浅薄。
但真正致命的问题是——
当越来越多的长剧也变得空洞无物后,观众宁愿选择爽快的浅薄,也不要裹脚布一样的浅薄。
以前,观众大开速度从 1.5 倍、2 倍速、4 倍速……从长剧里压榨出有效剧情,以节省时间。
现在短剧干脆直接略过废话,把现成的压缩版送到你面前。
短剧逆袭?
或许更多的是长剧的陷落,在让短剧不退则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