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娃哈哈、農夫山泉風波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鋅财經,作者 | 路世明,編輯 | 大風
過去一兩周裡,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兩家行業巨頭,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波。
自宗慶後逝世後,網絡上出現不少 " 捧娃哈哈、踩農夫山泉 " 的文章和視頻,導致兩家的市場表現出現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其中娃哈哈官方旗艦店銷量大漲 500%,且正在繼續攀升;農夫山泉則官方旗艦店銷量暴跌 90%,且正在持續惡化。
大體來看,這些内容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說辭是鍾睒睒曾為娃哈哈前員工,後 " 背叛 " 宗慶後自立門戶,上演現實版 " 農夫與蛇 "。
第二類認為鍾睒睒兒子鍾墅子是美國國籍,農夫山泉未來或将成為美國企業。
第三類表示娃哈哈是一家地方國有控股企業,而鍾睒睒個人直接和間接持有農夫山泉共 84.41% 的股份,是一個純正的 " 資本家 "。
關于這三類言論,其中有的完全是憑空捏造的故事,部分的确是事實,但也只是片面的事實。
其實對于兩家企業來說,沒有任何必要持續陷入在這場漩渦中。尤其是對于娃哈哈來講,在宗馥莉全面接管的這個關鍵階段,更應該回歸到日常的經營中來,讓娃哈哈得到更穩固的發展。
不同創業時代,不同經營理念
在中國礦泉水市場中,鍾睒睒和宗慶後這兩位企業家無疑是最為聞名的。他們分别創立了農夫山泉和娃哈哈這兩個巨頭企業,但他們的發展路線卻存在巨大差異。
原因在于,兩家的創始人的經營理念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了巨大的差别。
1987 年,杭州市上城區文教局要對下屬的校辦企業經銷部采用承包經營的方式,并公開選拔經銷部負責人,雖然要求條件苛刻,但 42 歲的宗慶後主動提出想 " 搞搞試試 ",并借款 14 萬,承包了這家連年虧損的校辦企業,這便是娃哈哈的雛形。
1996 年,娃哈哈推出了自己的亮眼產品娃哈哈紅飲,很快就在市場中享有了良好的口碑。之後,它不斷推出新產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取得了成功。
作為半生的 " 競争對手 ",鍾睒睒出生于 1954 年,比宗慶後小 9 歲,其 29 歲考試成為《浙江日報》農村部記者,34 歲辭職南下海南創業,種過蘑菇、賣過窗簾、養過蝦,但均未獲得成功。
鍾睒睒與宗慶後是在 1991 年第一次產生交集,這一年鍾睒睒成為了娃哈哈口服液在海南和廣西的代理商。
五年後,也就是 1996 年,鍾睒睒退出了娃哈哈,成立了農夫山泉的前身——新安江養生堂飲用水。1997 年底," 農夫山泉 " 飲用天然水 550ml 運動裝正式上市。此後數年,宗慶後和鍾睒睒在飲用水這個賽道上不斷競争。
宗慶後創建娃哈哈始與鍾睒睒創建農夫山泉,這中間差了近十年。這十年内的時代變化,也讓兩個人的經營理念產生巨大差别。
1992 年之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企業的經營理念,也從產品經濟的封閉型向商品經濟的開放型轉變,市場導向的管理意識大為加強,用戶觀念、市場觀念、競争觀念、效益觀念、信息觀念構成企業經營思想的主體。
宗慶後作為改革開放前創業的老一派企業家,其更具家國情懷、更注重產品本身。而 92 年之後創業的不少企業家,則更具現代公司的思維,更善于市場化經營。
因此兩家多年來的競争,也可以看做是不同時代企業家思維的一種較量。其中,兩家最為激烈的一次對壘,當屬 " 水仙花 " 事件。
2000 年 4 月,通過 " 水仙花 " 實驗,用純淨水和農夫山泉天然水分别澆灌水仙花純淨水澆灌的生長速度比天然水的慢。鍾睒睒召開發布會宣布,因科學實驗證明純淨水對人體健康無益,農夫山泉不再生產純淨水,只生產天然水。
随後,娃哈哈、樂百氏、景田等 69 家企業聯合發表聲明稱水仙花實驗是對消費者的愚弄和誤導,符合标準的純淨水是安全、衛生的健康飲用水,養生堂用偷梁換柱、偽科學的手段從整體上否定和貶低純淨水,是不正當競争。
這件事最終的結果,以農夫山泉因不當競争被罰款 20 萬而終止。
但商戰是一場認知之間的較量。雖然農夫山泉看似告敗,但農夫山泉 " 天然水更健康 " 的理念,卻無形中赢得了消費者的認同。
後來,在 " 農夫山泉有點甜 "、"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 等營銷攻勢下,娃哈哈純淨水的銷量逐年下降,農夫山泉的銷量逐年遞增。
2023 年,農夫山泉占據了整體飲用水市場份額的 26.5%,娃哈哈則占 9.9%。
不同資本結構,不同輿論方向
事件發酵至今,兩家企業的 " 資本結構 " 也是網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
天眼查顯示,娃哈哈集團最大股東是杭州上城區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 46% 股權,其背後就是杭州上城區國資委。宗慶後獨自持有 29.4% 股權,娃哈哈集團工會持有 24.6% 股權。
來源:天眼查
至于農夫山泉,鍾睒睒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控制了農夫山泉 84% 的股份,先鋒領航集團持股比例 0.63%;貝萊德集團,持股比例 0.63%;道富全球顧問公司,持股比例 0.25%;恒生投資管理公司,持股比例 0.14%。
因為國資委的投資,娃哈哈被誤稱為 " 國有企業 ";因為有美日資本投資,農夫山泉也被誤稱為 " 外資企業 "。
一直以來,國内不少大型企業均有外資投資,比如騰訊最大股東是是南非的傳媒集團,比亞迪的最大股東是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阿裡巴巴的最大股東曾是軟銀集團 ......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早年也曾引入過外資。
1992 年後,中國正在經歷發展經濟的新高潮,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的實踐從探路慢行到快速發展。一方面,外資需要借中國企業之力去打開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引入外資是很多本土企業擺脫發展瓶頸的選擇。
對 20 世紀 90 年代的娃哈哈來說,當看到國家的外資優惠政策吸引跨國公司來到中國市場,如果不擴大規模,提高市場競争力就可能被市場淘汰,這種危機感和對資金尤其是技術的渴望,因此娃哈哈很早便開始了對外資的探索。
當然,娃哈哈作為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品牌,外資也早已看上了娃哈哈。
于是,在 1996 年,娃哈哈将旗下 51% 的股份轉讓給了金加公司(法國達能和香港百富勒為收購娃哈哈成立的公司),娃哈哈的品牌也被過繼至金加公司名下。此後十多年裡,合資公司的經營非常成功,娃哈哈在純淨水市場迅速脫穎而出。
但到 2006 年,達能派駐合資公司的新任董事長範易謀發現,宗慶後在合資公司之外建立一系列由國有企業和職工持股的非合資公司,這些非合資公司每年也為娃哈哈帶來豐厚的利潤。
範易謀認為這些非合資公司的存在拿走了本應由合資公司享有的市場和利潤,因此要求用 40 億收購非合資公司 51% 的股權。宗慶後拒絕了達能的收購請求。于是,達能發起了一場針對宗慶後和非合資公司的全面訴訟。
不過,這場被稱為改革開放 30 年來影響最大的一場國際商戰,最終達能的敗訴而告終。
來源:百度百科 " 達娃之争 "
回過頭來看,其實無論是外資還是國資,都有它好的一面,都是為了企業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娃哈哈還是農夫山泉,企業的控制權一直都在中國人手中。
新一代接班人,新一輪的競争
除了兩個創始人之間的舊故事,以及股權結構問題,還有不少文章或視頻提到了兩家企業的 " 接班人 " 的國籍。
有網友表示:" 如果鍾睒睒決定退居二線,将企業交給兒子,農夫山泉的未來走向以及它是否仍然是一個真正的民族企業是不确定的。"
公開資料顯示,鍾睒睒的兒子名為鍾墅子,出生于 1988 年。根據農夫山泉此前上市招股書,鍾墅子在 2011 年從美國加州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于 2017 年 6 月開始擔任農夫山泉的非執行董事,其的确具有美國國籍。
随着時代的發展,不少高淨值人士都獲得了國外公民的身份,或者其子女、配偶早已完成移民變成了外國人。
而根據商務部《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内企業的規定》,境内公司的自然人股東變更國籍的,不改變該公司的企業性質。另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的相關批復,中國公民在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前在境内投資舉辦的企業,不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宗馥莉也曾陷美國籍風波。
有媒體曾報道稱 " 宗慶後家族多人獲得美國綠卡或已加入美籍,其本人 1999 年獲得美國綠卡 ",宗慶後也承認曾經确實有美國綠卡,當時收購美國一家罐頭廠,開了一家貿易公司做出口業務,後來女兒去美國讀書,為了來往方便,因此申請美國綠卡。
此外,宗馥莉早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當媒體問及 " 難道要把企業整個搬到國外去嗎?" 宗馥莉反問," 真是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什麼我以後不可能搬出去呢?"
來源:海峽都市報
如今,随着宗慶後逝世,宗馥莉将全面接手娃哈哈集團。
作為 " 企二代 ",2018 年之後,宗馥莉的工作重心向娃哈哈集團轉移,試圖推動品牌年輕化和多元化,蘇打水、運動飲料等新品大量上市,IP 聯名、跨界營銷等玩法也風生水起。
但截至目前,這些努力尚未開花結果,其中不少項目,如娃哈哈奶茶店等已經曲終人散。就連宗慶後也曾坦言,女兒營銷搞得挺熱鬧,但沒有體現在銷量上。
不過可以預見,宗馥莉的經營理念将更偏向市場化。
她此前曾表示:"" 企業的傳承其實可以更市場化,不一定要靠血緣,可以公平競争,有比我能力更強、把企業做得更好的,我讓位。"
作為新一代掌門人,擁有新一代經營理念的宗馥莉,能否帶領娃哈哈與更加 " 老成 " 的鍾睒睒和農夫山泉競争出新的市場結果,一切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