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Bigscreen CEO親自拆解127g PC VR頭顯,公開“極簡主義”的背後,歡迎閱讀。
文 /VR 陀螺 豌豆
今年 2 月,以 VR 社交平台聞名的 Bigscreen 公司,宣布将正式推出 VR 頭顯,預計 2023 年秋季開始發貨。據悉該頭顯是一款僅适用于 PC 的可穿戴設備,其定位更像是面向 PC VR 發燒友而推出的一款頭顯。
圖源:Bigscreen
Bigscreen 不提供多餘的調節按鈕或其他配件輔助用戶調整設備貼合度,而是要求用戶先行使用 iPhone 應用程式 3D Face Scan 掃描臉部(目前并不支持安卓),以產生一個定制的 Beyond 設計。
圖源:Bigscreen
這樣一款主打輕量級的 PC VR 頭顯是如何設計出來的,Bigscreen 的 CEO Darshan Shankar 于近期發布了一則關于 Bigscreen Beyond 的拆解視頻,讓用戶 " 由内到外 " 更清晰地理解設備的設計細節。他認為:"(設備的)每一克都很重要,我們也在努力盡可能減輕設備重量,将產品設計得更輕薄。"
Bigscreen Beyond 拆解:
重量 127g,單眼 2.5K 分辨率
Bigscreen 官網顯示產品的重量為 127g,(用戶評測重量約 170g,包含頭帶和面罩等部件),最薄的地方測量到的厚度為 24mm,整體長度為 143.1mm,寬度為 53.4mm。
Bigscreen Beyond VR 頭顯設計非常輕便,據稱它采用了定制的 Pancake 光學方案(三晶光學設計),搭載了單眼 2560 × 2560 分辨率的 Micro OLED 顯示屏(采用 RGB 條紋子像素布局),刷新率高達 90Hz,PPD 為 28,FOV 為 93 °× 90 °。
在對 Bigscreen Beyond 有了初步了解後,再看官方拆解的視頻或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Darshan Shankar 首先移除光學側的支撐面板框架,可以直觀地看到左右兩側的光學器件以及中間的風扇和 IPD(瞳距調節)器件。
他表示,多數頭顯會提供 IPD 功能,與此同時,也會需要不少復雜的機械器件以支持光學器件的移動,例如各種尺寸的齒條、齒輪和旋鈕。但他們決定采用了另一種方案來節省空間,即通過前文提到的定制化服務,通過用戶提供的數據,通過固定 IPD,以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這意味着該設備僅适合定制用戶本人使用。
Darshan Shankar 承認這種做法會降低設備的可共享性,但作為一款定制化 VR 頭顯,這是合理範圍内的 " 犧牲 "。
将設備翻轉過來,先拆掉塑料外殼,可以看到在外殼的頂部和側面的通風口設定了一些疏水性較強的織物,以防止汗水和水分滲入頭顯(整機沒有防水設計)。
也許會有用戶希望自己用 3D 打印技術定制外殼,Darshan Shankar 卻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因為極有可能會大幅降低追蹤性能(其追蹤是基于特定的外殼來進行校準的),未來官方可能會考慮推出個性化的外殼定制。
接下來展示的是追蹤模塊,這些傳感器都是能夠支持 SteamVR 的 6DoF 追蹤的元器件,以及底邊的麥克風陣列。Darshan Shankar 表示,Bigscreen 是一家重視社交的 VR 公司,為了确保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他們會選用 MEMS 麥克風。
圖源:Bigscreen
繼續拆解,能看到設備的主機板,以及 LED 元件和背面的擴散器(diffuser),LED 燈的顏色在将來可以支持由用戶自行修改。
就目前的拆解流程下來,幾乎看不到有膠水痕迹,Darshan Shankar 表示,這都是為了将來能實現輕松維修和調整而處理的,但他也補充道,目前產品還在開發階段,可能與發貨時的設備有所不同。
接下來 Darshan Shankar 談到了設備的遮光效果。面罩是定制的所以由本人使用的話不會出現漏光問題,另外頭顯内側的遮光材料可以阻擋外界光線。而且它還能防止一些灰塵和其他碎屑進入主機板區網域。
5m 的光纖電纜通過頭顯側邊的 USB-C 接口連接到主機板上,翻過來另一邊的接口也可支持第三方配件連接,但只支持 USB 2.0 的數據傳輸效率。
再來看光學模塊部分,雙 1 英寸 OLED 顯示屏的體積相比起市面其他頭顯的配置會小得多,而 Bigscreen Beyond VR 頭顯能做到單眼 2560 × 2560 分辨率,并達到 90Hz 的刷新率。至此,Darshan Shankar 的拆解部分就告一段落,為了展示 Bigscreen Beyond 的易組裝性,他還演示了設備拆解後的復原片段。
來源:Bigscreen
VR 内容初創公司大膽挑戰硬體開發
測試者期待拉滿
為了獲得更多的關注度以及更有效的反饋,Bigscreen 邀請了 100 位在海外 XR 圈内有聲量的用戶參與產品評測(預生產設備與最終產品會有一定的差異)。
圖源:Road to VR
MoguraVR 的測試者表示 " 磁吸式的面罩略帶彈力的材質似乎與其他品牌的頭顯不同,透氣性會更好一點,但出汗無法避免,該設備的面罩選擇犧牲了柔軟度和貼合度。"
Bigscreen Beyond 有 15 種尺寸,支持 IPD 58-72mm 不等。定制的面罩通過增大表面積接觸的方式保證頭顯佩戴起來盡可能舒适,也能起到好的遮光效果。Road to VR 的測試者曾一邊戴着頭顯一邊打開手電筒照亮頭顯外圍,從内部幾乎看不到任何外界的光線。
不同測試者面罩的差異,還能看出面罩邊緣明顯的裁切痕迹(圖源:MoguraVR)
目前 Bigscreen Beyond 的預售價為 999 美元,附贈簡單的綁帶(重量約 28g)用戶還可自由選擇頭頂綁帶以及 99 美元的頭戴式耳機綁帶。但使用 Bigscreen Beyond 的用戶需要準備好其他設備,例如高端 PC 配置(有支持 VR 的 GPU)以及 SteamVR 基站和控制器,這意味着有部分用戶還需要額外花費上百美元購買設備。
Bigscreen Beyond 實際體驗如何?測試者表示,實際串流體驗 VR 内容如:《Big Screen》《Half-Life: Ayx》《Beat Saber》《Kayak VR》時基本上沒有出現紗窗效應,且影像看上去也非常清晰,深黑色區網域的顯示效果也非常不錯。該設備配有高質量的立體聲麥克風,更适合體驗社交類遊戲和應用。
測試《Half-Life: Ayx》畫面(圖源:YouTube / Adam Savage ’ s Tested)
官網聲稱該設備為 127g,鑑于 Bigscreen Beyond 頭顯的尺寸,用戶無法在佩戴普通眼鏡的同時使用該設備,官方表示将為有需要的人出售磁吸式的屈光鏡片。
圖源:YouTube / Adam Savage ’ s Tested
測試者還注意到一些問題,例如亮度問題,該設備的亮度可能不如市面上的大部分頭顯,且該頭顯的甜蜜點和 Eye Box 較為有限,在高對比度場景中還是會出現重影、模糊、炫光等現象。如果使用屈光鏡片,鏡片上會起霧,需要時不時摘下來擦拭。
如果将面罩取下再來看 Bigscreen Beyond 的顯示效果?當測試者摘下面罩,将鏡片盡可能靠近雙眼時,能夠在這個距離下更清楚地看到顯示屏的邊緣,也獲得了更大的 FOV,使得鏡頭邊緣的失真效果不那麼明顯。估計是面罩邊緣影響到了顯示效果。
總的來說,多數測試者表示,如果追求輕便度和舒适度的 VR 發燒友想更新自己的設備,有能力購買需要的高端配置,且更喜歡長時間體驗 VR 内容的用戶會更容易接受該設備。
小眾路線能否打開市場:"VR 要走的路還很遠 "
一家從 VR 軟體起步的初創公司轉向做 VR 硬體,在業内并不常見。是什麼促使 Bigscreen 走上硬體開發的道路?MoguraVR 曾邀請 Darshan Shankar 進行對話,探讨 Bigscreen 團隊對 VR 硬體的理解與設想。
以下為對話内容(節選):
MoguraVR:Bigscreen 宣布要推出 VR 設備時非常令人驚訝,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這是一家 VR 社交公司。
Darshan Shankar:我從事 VR 工作已經 10 年了,2014 年我們創立 Bigscreen 時的目标就是創造一個讓人們可以每天使用十小時的設備。
我們首先與 Bigscreen 的用戶交流,并花了很多時間改進軟體,最終發現硬體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
當然,我們需要用軟體提供更多的價值,但是也需要探索硬體方面的問題。我們曾與不少頭顯制造商交談過。然而這些廠商都在向着 " 無線和獨立操作 " 的方向發展,而不是 " 有線、更輕、更舒适 "。
MoguraVR:現在 VR 頭顯的主流趨勢是 VR 一體機,但 PC VR 性能會更高。
Darshan Shankar:現在的 VR 市場發展迅速,我們能看到更多的人開始體驗 VR。但另一方面,也許有不少太重或不舒服的 VR 頭顯已經被放在架子上 " 吃灰 " 了。我們想打造更舒适、更身臨其境的 VR 體驗,而現有的設備難以完美實現這一願景,所以我們的 Bigscreen Beyond 選擇走 OLED 和高分辨率的路線,保留與 PC 的有線連接,并決定瞄準不同的細分市場。
從我們決定要開發硬體的那一天起,我們就認為,重要的是讓 VR 頭顯盡可能地輕,哪怕是一克。
此外 我們想探索輕量級的 VR 頭顯,它還得是 " 一旦戴上就不需要任何調整 " 的頭顯。為此我們推出了定制化服務,根據用戶 IPD 定制面罩,在減少了旋鈕等部件的同時确保頭顯與用戶的面部緊密貼合。
MoguraVR:現在 Bigscreen 需要同時兼顧軟體和硬體,未來要如何平衡這兩者?
Darshan Shankar:要找到平衡點并不容易,目前我們只是一個不到 50 人的團隊,相比于 Meta 等巨頭來說,我們的團隊規模非常小。但團隊成員都是長期從事硬體開發工作且經驗豐富的人。當然,我們軟體開發的團隊也會完全保留下來,而且會繼續保持團隊規模的小型化,以便于更好地專注于當下的任務。
我們從軟體起家,既是 VR 用戶,也是開發者。Bigscreen Beyond 的每一項功能和性能設計都是有原因的。例如,其他 VR 頭顯會造成漏光,讓人分心。或許人們會忽略它,但實際上它也是 " 糟糕的視覺體驗之一 "。
MoguraVR:目前 Bigscreen 平台的用戶群體情況如何?
Darshan Shankar:自 2016 年 Bigscreen 推出以來,擁有超過 600 萬個用戶,每月有幾十萬個活躍用戶。而且我們願意傾聽用戶的意見。此前 Meta 的前 CTO John Carmack 還來到 Bigscreen 公司。這些年來,他對我們的應用程式進行了多次體驗,還獲得了他的高度評價。
圖源:推特
這條推文下有評論問 John Carmack 如何看待通過固定 IPD 為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設定的做法。John Carmack 回復道:" 這對我來說超級有趣 ! 多年來我一直在強調,我們不會制作千篇一律的衣服,VR 頭顯也是。個性化是一種成本,但值得為舒适度做出這樣的選擇嗎?這是激動人心的嘗試!"
MoguraVR:Bigscreen 平台作為業務來說是盈利的嗎?
Darshan Shankar:在某種程度上,它是盈利的,我們已經獲得了 Andreesen Horowitz 和 True Ventures 等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一般來說,投資者認為軟體公司涉足硬體是有風險的。但我們的投資者在軟體、硬體和 VR 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們已經投資了像 Fitbit、Peloton 等硬體公司。
而我們專注于高效、快速地制造硬體成品,且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所以投資者對我們的執行能力很有信心。
MoguraVR:VR 頭顯市場目前由 Meta 主導,但初創公司 Bigscreen 要如何與它競争?
Darshan Shankar:Meta Quest 2 是成功的,對行業做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貢獻。但我仍然認為,VR 的發展才剛剛開始。現在來看,Meta 在 VR 頭顯市場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但我不認為除了 Meta 已經沒有其他品牌的頭顯了。而且設備閒置率的問題急需解決,所以我認為 VR 要走的路還很遠,我們也會不斷改進。
參考鏈接:
https://www.bigscreenvr.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of-29B804U&ab_channel=Bigscreen
https://www.moguravr.com/bigscreen-interview/
https://www.roadtovr.com/bigscreen-beyond-hands-on-vr-headset-previe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4Xw0Q0GFA
第一時間了解 XR 資訊
關注 VR 陀螺官網(vrtuoluo.cn)
VR 陀螺的聯系方式:
商務合作 | 投稿 :
西瓜(微信号 18659030320)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尋求免費曝光:
六六(微信号 13138755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