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孟羽童“不得不反”,歡迎閱讀。
年輕人理性且愈發 " 短視 ",資本家 " 長線釣魚 " 的策略正在失效。
12 月 13 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 2023 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上将曾經的 " 接班人 " 孟羽童擺到了對立面。董明珠話裡證實孟羽童當初是被公司開除。她還稱,當秘書 " 連一個文都寫不出來 ",孟羽童借助格力平台成為網紅," 我們不能再容忍這樣的人在格力 "。
12 月 18 日晚,董明珠在直播中再次談及孟羽童,面對用錯了人、眼力有問題等質疑,董明珠表示," 不叫用錯人,是她自己的選擇吧,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選。人生價值觀是她自己定的,你選擇做什麼樣的人是你自己決定的。現在很難說五年後是什麼樣。" 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上一次董明珠公開指摘孟羽童,還是在大半年前,眼裡不容一粒沙子的她依舊耿耿于懷。
令其羞于啟齒的是,孟羽童,從一開始就是被她這個格力總裁綁上企業變革戰車的。
至于後面的吃流量、做網紅、想單飛、撕破臉,頗有曲意逢迎、靜待時機、揭竿而起的意味。
董明珠想在這個由年輕人主導的互聯網 " 流量池 " 裡撈金,卻自持 " 絕對正确 " 的高傲人設," 接班人 " 孟羽童選擇離開,只不過是彼此的價值需求不夠匹配。時代在變化,現在的年輕人也變得越來越理性和現實,與 " 福報型 " 企業文化分道揚镳是必然。
一、相愛相殺:賺足人設後激流勇退
履歷幾乎空白的孟羽童空降格力,一開始就是董明珠 " 個人話語權 " 強勢作用下的結果。
2021 年,孟羽童參加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彼時 20 出頭的女孩依靠自信、特立獨行和吃苦耐勞人設快速出圈,在一眾同台競争者之中被嘉賓董明珠一眼相中。
低姿态、肯吃苦、高抗壓,這是孟羽童敲開董明珠心門的必殺技。
為了塑造 " 讨喜 " 人設,孟羽童甚至在首次面試格力時給出了轉正期望月薪四千元的選擇。
此番操作正中董明珠下懷。
精明的人設營銷背後,一向心直口快的董明珠也迷糊了。
事後,董明珠公開聘用孟羽童為自己的總裁秘書,孟羽童空降格力。
背靠大樹好乘涼,董明珠的背書直接為孟羽童打造了格力 " 接班人 " 的主角囚籠。
事實是,孟羽童在格力的日子并不好過。
身居高位,無數亮麗的 title、基于老板所給的尊重和認可,讓這個年輕人陷入自我懷疑與自我滿足的矛盾循環中。
孟羽童曾經公開表示,自己連軸轉沒有休息,辛苦掙得月薪不過同級應屆生的水平, 24 小時随時待命,996 不堪重負 …… 話裡行間的職場 " 真實 " 早已埋下了 " 離開 " 的伏筆。
圖源:微博
明星員工高高在上、平步青雲的背後,竟是無盡的折磨?
此時,商界精英董明珠開始展現 " 狐狸範 " 的一面。
趕鴨子上架,董明珠選擇為了格力 " 犧牲 " 孟羽童。
換句話說,一開始董明珠就是在下大棋,為格力造勢,為自己的互聯網企業家美名造勢。
此時的格力,就是一口熱鍋,董明珠就是這口熱鍋裡面的螞蟻。
2022 年财報顯示,格力電器總營收為 1902 億元,同比微增 0.265,約為同一賽道美的 3457 億的一半。且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 356.9 億,增幅 0.44%。
格力業績 " 下行 " 壓力巨大。
而孟羽童的空降,借助 " 下一個董明珠 " 的流量标籤,讓格力在互聯網上的讨論度一波蓋過一波。
有了炒作的噱頭,董就妄圖以一個孟羽童的身份和噱頭,撐起格力發展的新天地,開辟第二增長點。
只是可惜,孟羽童先退出了。
與孟羽童一同進公司的,還有科技自媒體人王自如。在董明珠的人才謀劃裡,一類是以王自如為代表的實幹派,能給公司帶來等同甚至超過其本身定價的價值;另一類是以孟羽童為代表的時代網紅,能夠爽吃互聯網紅利,開拓線上帶貨模式。
董明珠要的,是一個既有王自如的圓滑,又有董宇輝熱度,還要 24 小時待命的秘書。孟羽童不是最優選擇。
能力一般,勝在表達自己,這是描述孟羽童最為中肯的評價。
孟羽童,不是格力的 " 下一個董明珠 ",而是深谙互聯網之道的 " 網紅 "。
董明珠也這樣想過,集全公司之力打造 " 明珠羽童精選 " 抖音賬号,趁勢開通明珠羽童空調直播間、明珠羽童冰洗直播間,要借賦予孟羽童的流量光環将影響力變現,吃一波流量紅利。
然而,現實狠狠給了董明珠一巴掌。
2020 年,董明珠 618 大促親自直播帶貨,創下單場直播銷售額破百億的新紀錄;而孟羽童初次帶貨直播,盡管有董明珠帶貨站台,單場 GMV 不過 62 萬,遠低預期。
相關媒體總結,孟羽童在 2022 年 4 月至少直播十餘場,每次直播時長一兩個小時。鏡頭前的孟羽童,跳着不合時宜的舞,賣力地吆喝,已然與世界前 500 強企業秘書的工作内容格格不入。
事實證明," 下一個董明珠 " 的噱頭并沒有走心。不比零食、生活用品等小物價,格力家電等冷門品類很難在新興渠道出圈。
孟羽童不是董明珠,只是一個不入眼的替代品,移花接木這一套,并不适用于格力。
2022 年 8 月,入職不到一年的孟羽童被推上風口浪尖。" 明珠羽童精選 " 賬号頭像從董孟合照換成董明珠一人照片,賬号名變更為 " 格力明珠精選 ",董明珠再次成為格力直播矩陣的主角。
細思起來,頗有 " 卸磨殺驢 " 之味。
然而,格力只是對外宣稱,孟羽童開始專注幕後,輪崗公司其他職位。
既要又要,董明珠的苛責不堪重負,背靠大樹在論資排輩的公司格格不入。助理,不過是個空有架子兩頭難做的角色。
帶貨不力,用完就扔。去意已決,剩下的就是賺 " 分手費 "。
直到現在,孟羽童的全網賬号都醒目地打上了 " 前 500 強總裁秘書 " 标籤,格力給了 " 職場精英 " 的人設與光環,年紀輕輕的孟羽童有了自我營銷的資本。
等不了 " 長 ",不如撈一波 " 短 "。
一面是無限風光的互聯網藍海,一面是步履維艱的格力 " 接班人 " 人設,孟羽童只是選擇了當下年輕人都會選擇的道路。
而董明珠,跳到了台前,用自己居高臨下的企業老總身份與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大眾正面 " 硬剛 ",逆潮流而動,只能頭撞南牆。
婦人 " 罵街 ",不過是格力做了别人嫁衣的惱羞成怒。
二、自我營銷:" 真香 " 的互聯網青春飯
說董明珠用格力給孟羽童做嫁衣,一點也不為過。
只不過這個嫁衣,是孟羽童通過 " 燈下黑 " 操作争取到的。
戴上 " 下一個董明珠 " 的帽子空降格力後,孟羽童抖音賬号三天漲粉超 80 萬。董明珠力捧孟羽童,與其合體直播,并注冊多個商标将孟羽童徹底打造為格力的 " 網紅明星 "。
目前,孟羽童個人的抖音賬号粉絲超 230 萬,小紅書賬号粉絲超 130 萬,微博賬号粉絲超 30 萬 , 加上名校畢業、總裁秘書等諸多标籤,孟羽童做網紅的多項條件已經成熟。
單幹,雖然沒有董明珠的背書,卻有一個随心所欲的空間,沒有 996,沒有上下級,沒有吃不到的大餅。
離開格力的光環," 職場精英 " 改頭換面," 精致小年輕 " 上線。
《2021 年國產青年周末調查報告》顯示,在過周末最受歡迎的方式裡," 睡到自然醒 " 獨占鳌頭。996、大小周、調休、線上辦公,年輕人陷入工作和生活難以切割的 " 職場巴浦洛夫 " 的循環中 , 見縫插針式的摸魚成為常态。
精致,成為年輕人的理想狀态,以 " 精致生活 " 為賣點的互聯網内容在年輕人的圈子裡屢試不爽。
" 小年輕 " 孟羽童迅速赢得大批年輕人的站台。
以孟羽童的抖音賬号為例,入職格力前,其多次發布個人出鏡的跳舞、特效等視頻;入職格力後,風格開始轉向職場精英;而離開格力後,孟羽童逐步回歸精致生活賽道。在宣布考研選校後,孟羽童抖音賬号更是連發多條個人學習聊天的視頻,每條視頻點贊率超十萬。
以小紅書為例,孟羽童坐擁小紅書 100 多萬粉絲,其筆記内容涉及職場技巧、日常穿搭、美妝種草、勵志雞湯、熱搜回應等等,題材豐富。每隔一段時間,孟羽童就會發布一條 " 帶貨 " 的視頻,形式為好物推薦、雙十一開箱、化妝品評測等。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一位直播電商領網域資深人士表述,孟羽童擁在小紅書平台算超級大 V,月廣告收入約在 10 萬元 -20 萬元之間,
僅一條廣告推廣,報價就來到 20 萬量級。其十一月小紅書賬号共發推廣兩條,不算平台流量補貼,僅一個平台的廣告收入,就來到了 40 萬。
通過内容帶貨,孟羽童找到了一條長期營銷自己的道路。
對于年輕人來說,不論是精致的外表,還是精致的生活,亦或是名校光環,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成功。久而久之,年輕人逐漸把自己共情到設定好的精致的生活情境,喪失了最基本的判斷。
流量的循環,就這樣產生了。
沒有朝九晚五,沒有職場規則,見識過格力集團明争暗鬥的孟羽童實現了人生的戰略收縮,進入到 " 自我營銷式 " 的半躺平狀态。
不緊不慢的孟羽童,躺在為格力打工兩年的功勞簿上,繼續經營着自己的人設,推進着自己順風順水的生活。
這波青春飯,能吃多久,現在說還為時尚早。
三、" 福報 " 背後:年輕人 " 短視 " 躺平
飽漢不知餓漢飢。
董明珠批評孟羽童 " 只想着用格力平台去當網紅 " 言下之意就是,你孟羽童不懂感恩,格力這麼宣傳、這麼栽培,結果卻是不歡而散,滿滿的受害者言論。
批評完孟羽童的董明珠,繼續說着味同嚼蠟的語句——掙錢如同行屍走肉。
說白了,在董明珠這類商業精英看來,對于領導的絕對認同和絕對服從,是企業員工最基本的素質,傳統的企業價值觀更偏愛勤奮踏實的員工。
他們的話術是,只要認真幹活,升職加薪都在後頭。在不少年輕職場人士看來,董明珠的工作思維是老式的,這類傳統企業家給出的承諾往往是空頭支票,畢竟公司上升的渠道掌握在公司内部,且正在越縮越小。
無論是孟羽童、還是董宇輝,明星員工似乎都成為了企業難以安頓的 " 不穩定因素 "。
滿身文藝範的董宇輝挽東方甄選大廈之将傾,卻讓前東方甄選 CEO 孫東旭視為 " 擁兵自重 " 的眼中釘、肉中刺,數次通過操作 " 擠兌 " 董宇輝,互聯網粉絲集體脫粉東方甄選,落得滿地雞毛。
憤怒的年輕人或許不明帶貨模式下的 " 勞工 " 分層,但所有人看到的,是東方甄選的一類領導對勞苦功高的員工董宇輝的一次敲打,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輿論的風暴就這樣越轉越大。
資本的逐利性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公司和員工的附屬關系。
圖源:微博
傳統公司強勢的企業文化,在追求自由、散漫的年輕人中沒有生存土壤,他們青睐于實打實看得到的利益,接不住、也不想要老板畫的大餅。一旦年輕人不為資本 " 做牛做馬 ",資本便會物色新的 " 牛馬 "。
矛盾被成功轉嫁到打工人内部,打工人内卷,資本隔岸觀火。
董宇輝和孟羽童不一樣,一個成功留下,一個被迫出走。
董宇輝和孟羽童又一樣,都是想要得到應有價值回報的年輕人。
野火燒不盡," 福報 " 的背後,年輕人 " 短視 " 躺平的心态正在蔓延,如果早起的鳥沒有蟲子吃,誰還會早起呢?
四、結語
孟羽童挨罵出走,與董宇輝不同,卻又相同。
一面是階級向上的年輕人遭受資本的圍追堵截,一面是躺平向下的年輕人遭受資本的聲讨埋怨。
互聯網時代,壟斷不了話語權的資本,終究感受到了年輕大眾群體的掣肘。
" 幸存者偏差 " 的孟羽童,不會是年輕人的榜樣,但至少是年輕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