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智能投影儀賣不動了,畫質短板是罪魁禍首?,歡迎閱讀。
近日,奧維雲網(AVC)發布了關于中國家用智能投影線上市場的最新報告,繼半年報後,消費級智能投影儀市場再度迎來反彈。
7 月份線上市場實現了零售量和零售額的雙重增長,其中零售量年增長率為 16%,零售額年增長率高達 42%。
報告進一步揭示了不同銷售渠道的具體表現,其中線上傳統電商平台的家用智能投影零售量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8%,但產品均價同比大幅上漲 26.6%,推動了零售額監測規模同比增長 17%。
圖源:奧維雲網
落到品牌身上,極米、小米、瑞格爾占據了零售量 TOP3,市場份額同比去年均有所上升;零售額方面,極米繼續領跑,堅果、當貝緊随其後,三者共同占據了 61% 的市場份額,其次是小米、Vidda 等品牌。拿下雙料第一的極米繼續穩固其在家用智能投影儀市場的領先地位。
智能投影儀看似景氣的數據之下,潛藏着行業危機。國内智能投影儀市場從 2017 年起正式開啟了多年的高速生長,市場規模從每年平均 100 萬台左右飙升到了 2022 年的 617.8 萬台。要知道,2022 年很多行業都深陷寒冬,而智能投影依舊增勢不減,當時已有不少人認為智能投影儀最終會取代智能電視,成為新的家庭中心。
事實上,很多人購買投影儀的初衷就是為了更大的螢幕,以及更真實更爽的觀看體驗,再加上國產智能投影儀廠商在智能系統和易用性上的改進,讓智能投影儀一度成為了年輕人的第一台 " 大屏電視 ",帶動了整個市場的不斷增長。
圖源:極米
然而,當新鮮感一過,用戶真正注重產品的畫質體驗時,智能投影儀也未能經過時間的考驗。2023 年,國内智能投影儀市場首次進入盤整期,至今仍未扭轉頹勢。盡管 2024 年上半年呈現銷量增長的态勢,但整體表現依然處于下行通道。
奧維雲網(AVC)消費者調研數據顯示,2020 年出于嘗鮮心理購買智能投影產品的因素占比為 27%,然而到 2024 年占比僅為 12%。另一個壞消息是,消費者對于智能投影產品的使用頻率為 " 低頻使用 " 的用戶占比高達 54%。
這意味着廠商如果無法改善實際使用體驗,特别是提供更好的畫質,那麼被市場抛棄是遲早的事。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去年極米和堅果兩大智能投影儀品牌的口水戰。從朋友圈互怼、直播間辯論,到堅果搞了一場《投影畫質公開對決,16 城市民盲測票選》,雙方主要争議點在于技術路線的選擇上。
圖源:堅果
去年 5 月,極米在發布會上講到三色激光光源技術的問題,其認為三色激光是優點和缺點都異常突出的技術,亮度和色彩都不錯,但觀看舒适度極差,所以選擇放棄了三色激光,但同時也暴露了投影儀整體的尴尬之處。
長期以來,投影儀行業主要分為三種技術路線:LCD、DLP 以及兩者結合的 LCOS。DLP 指數字光處理,即要先把影像信号經過數字處理,然後再把光投影出來。LCD 則是液晶顯示技術和投影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世間本就沒有完美的技術路線,從技術角度來看,三者都不比另外一種更好,它們都擁有超越另外一種的優勢,也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實際上,三種技術路線最終在產品層面呈現的顯示效果相差不大,用戶肉眼很難感知出差異,因此究竟哪種技術路線才是智能投影儀的正解一直沒有定論。
雖然顯示效果相近,但成本卻存在差異,這導致價格天差地别。極米、堅果、當貝等頭部品牌多走 DLP 技術路線,價格較高,產品主力價格區間在 2000-3000 元之間,更高的則超過 5000 元;1LCD(即 LCD 中的低端產品)產品價格普遍在千元以内,适用于入門級的家用娛樂場景,成為當前國内智能投影儀市場最主要的增量。
2024 年 LCD 產品進一步擠壓 DLP 產品的市場份額,整個行業似乎陷入了低端化競争的怪圈。
根據洛圖科技線上監測數據顯示,2024 年上半年,在線上市場,2000 元以下價格段的銷量份額已接近八成,較去年同期大漲 12.1 個百分點;2000 元以下各價格段線上銷量同比均上漲,499 元、500-999 元、1000-1999 元價格段的漲幅分别高達 22%、31% 和 16%;2000 元以上各價格段的銷量同比均在下滑。
極米、堅果、當貝等頭部品牌其實都面臨着同一問題,那就是行業增長萎縮後,如何提高高端產品的銷量,也就是所謂的 " 利潤款 "。與無數小品牌甚至是貼牌產品競争百元市場顯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今年上半年智能投影儀市場量漲價跌就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大家都卷低端市場,最終結果就是所有人都很難掙錢。
圖源:當貝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高大上的技術,而是好的觀看體驗,一個比電視性價比高的觀看體驗。螢幕尺寸方面,智能投影儀已經做到了,但亮度、色彩、對比度等畫質方面投影儀相比同價位的液晶電視存在明顯的差距,比如清晰度上液晶電視已經基本普及了 4K,但傳統電商銷售的智能投影產品仍以 1080P 分辨率為主流,4K 分辨率智能投影零售量占比僅為 7%,集中在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
還有,分辨率只是決定畫質的參數之一,色彩、亮度、明暗、反射率、視角、動态效果、精細化細節等等,共同決定畫質的全部。圍繞這些維度,電視廠商們正在卷畫質技術的路上高歌猛進。
從 OLED 到 MiniLED 再到 MicroLED,不同大屏廠商都在探尋畫質更好一些的顯示技術。在 MiniLED 這樣的細分顯示基礎上,又出現了 QD-MiniLED(TCL)、ULED-X(海信)等等廠商自研的迭代技術。為了進一步提升畫質,海信等廠商甚至開始自研畫質芯片。
總而言之,電視大屏的畫質正在持續精進,不斷拉開與智能投影儀的距離,相對市面上最新款的電視大屏而言,智能投影儀當前的畫質水平只能算是 " 勉強能看清 "。
用戶想要更大螢幕的顯示,其實想要的是更好的畫質,智能投影儀遠遠無法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
可以說,智能投影儀面臨着 " 高端上不去、低價下不來 " 的尴尬處境。中高端產品顯示效果匹配不上同檔位智能電視,低端產品好賣但不賺錢。
從品牌的角度看,智能投影巧妙地融合了電視盒子和原本只在開會時才有人關注的投影儀:在互動上,智能投影和智能電視高度看齊;在體驗上,智能投影完美契合了國内用戶對電視的大屏需求,但沒能擺脫投影產品容易畫面變形、漏光、亮度不足等局限性。
确實,幾乎所有正經的智能投影儀品牌都在想辦法提高投影的光源亮度,或使用短焦激光投影的技術路線來提高畫面亮度,但投影亮度不如主流電視依舊是所有投影品牌無法繞過的短板。
回顧相關產品過去的發展,我們不得不承認在部分場景下,比如專門的影音室、戶外場景中,高端旗艦智能投影确實擁有撼動傳統顯示產品的潛力。
在去年的 UDE(國際半導體顯示博覽會)上,不少投影品牌選擇以戶外露營為宣傳場景,甚至直接在展館内撐起一個天幕,以演示智能投影在戶外使用的場景。從產品的角度看,智能投影產品無論從形态還是使用方式上,都和露營的戶外概念不謀而合。
圖源:雷科技
便攜性是智能投影儀的一大優點,面對戶外場景,我們基本不可能随身攜帶電視。之前,确實有品牌推出了便攜款電視、便攜顯示器,自帶滾輪可移動,類似于大号的 " 閨蜜機,雷科技此前曾評測,不過體驗并不夠好。
但智能投影儀就不一樣了,只需自帶幕布或者找到合适的背景,就能迅速搞定一套戶外投影組合。唯一的問題是來自太陽的自然光源,智能投影需要等到日落才能獲得帶來不錯的顯示效果。
此外,在戶外時,智能投影儀集成性令其可以替代藍牙音箱、大号充電寶等產品,為戶外場景提供更多選擇。可以說,戶外顯示或許是如今投影品牌必須考慮的領網域,該領網域的全新客群或許能給谷底期的投影行業帶來新的可能性。
除了戶外場景外,目前我們也能看到車載投影、HUD 等新嘗試,盡管暫時無法從根源上解決增長焦慮,但也能讓廠商們松一口氣。
投影儀發展至今已有數十年,過去產品一直活躍在商用和教育領網域,技術更迭十分平緩,并沒有出現革命性的進步。進入智能化時代後,消費端需求的增加令投影儀的畫質、體驗得到顯著提升,催生出激光投影、戶外投影等更多類型產品。
智能投影儀現在所經歷的一切,本質是消費端需求的轉變。上一次轉變帶動了整個智能投影儀市場的崛起,這次轉變則是技術瓶頸引發的吸引力下降,這也是每一個家電行業都很難逃過的鐵律。
現在看來,屬于投影儀的黃金增長時代或許已很難再現,徹底取代電視也只能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