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攬金69億元,《奧本海默》橫掃7項奧斯卡大獎!原著作者、編劇:人工智能是又一個“奧本海默時刻”,歡迎閱讀。
" 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是光明的化身,也可以是死神的化身。" 克裡斯托弗 · 諾蘭在電影《奧本海默》開篇就引入的這句話,引人深思,不僅打動了無數觀眾,也打動了奧斯卡金像獎的評委。
《奧本海默》于去年 8 月 30 日在中國内地影院首輪上映,拿下 4.5 億元票房!影片深受國内觀眾喜愛,豆瓣評分高達 8.8,全球票房 9.57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69 億元)。3 月 11 日,第 96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矶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奧本海默》橫掃奧斯卡,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配樂、最佳攝影、最佳剪輯 7 項奧斯卡大獎。
這是諾蘭人生中的第一座小金人。
諾蘭領取人生中第一座小金人 視頻截圖
于諾蘭而言,這次獲得奧斯卡獎項不僅是對他過往無數商業成功的肯定,更是對他長久以來對藝術巅峰追求的認可。過往,諾蘭通過《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敦刻爾克》等多次衝擊奧斯卡獎項,但遺憾的是,總與大獎擦肩而過。
今年 54 歲的諾蘭終于憑借《奧本海默》捧獲奧斯卡最佳導演這項大獎,這一刻的榮耀,無疑是他事業生涯中的高光時刻。從斯皮爾伯格手中接過 " 小金人 " 後,諾蘭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表示:" 特别感謝凱 · 伯德和馬丁 · 舍溫 25 年的艱辛付出才有了這本書,感謝制片人把這本書放到我手裡。"
《奧本海默》的成功,離不開影片背後的原著傳記《美國的普羅米修斯:J. 羅伯特 · 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以下簡稱《奧本海默傳》)。這部奧本海默最完整的傳記,凝聚了作者凱 · 伯德和馬丁 · 舍溫的心血與智慧。為此,他們采訪了奧本海默的近百名密友、親人和同事,參考了超過 5 萬份珍貴文獻。傳記一問世,便赢得了 2006 年普利策獎,可見其分量之重。
凱 · 伯德(受訪者供圖)
在《奧本海默》電影的拍攝過程中,諾蘭團隊深受原著啟發,将奧本海默的傳奇經歷與普羅米修斯的神話故事相結合,呈現出一部既具有歷史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科技氣息的作品。而諾蘭本人也對凱 · 伯德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謝,正是有了這樣一部優秀的原著作為支撐,才有了《奧本海默》電影的輝煌成功。而且,凱 · 伯德還是《奧本海默》的編劇。
在第 96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凱 · 伯德,聽他講述在傳記寫作中以及與諾蘭合作的趣事。凱 · 伯德還談到了人類在面臨一個個新的 " 奧本海默 " 時刻時,該如何自處。
旅途中的凱 · 伯德在酒店房間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視頻專訪
專訪内容以自述形式展開:
希望諾蘭電影的成功 教會好萊塢如何拍嚴肅電影
我是偏心的,我非常希望電影《奧本海默》能多獲得幾個奧斯卡獎項。
這部電影不僅包括關于二戰和眾多科學家的那段往事,更重要的是它用藝術的方式向我們闡述了當下: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俄烏衝突等發生在眼前的事件?《奧本海默》的故事提醒我們:我們仍生活在原子彈的陰影中,全世界仍生活在一個由奧本海默開創的時代裡。
" 當你有一個理想的時候,小心它實現的那一天 " ——因為它或許會非常可怕,遠遠超乎你的預料。核武器的威力遠超奧本海默事先的計算,在廣島、長崎造成的傷亡也是預想的好幾倍。更棘手的不是原子彈本身的鏈式反應,而是它在政治、外交、社會等層面引發的復雜催化,這不是一個物理學家能控制的,他的 " 夢想 " 在達成的那一刻變為噩夢。
奧本海默本人(左),劇照(右)(圖據豆瓣電影)
諾蘭利用 " 時間魔法 ",将影片的對話、場景相互串聯并形成呼應。影片中有這樣一幕:原子彈爆炸前的短暫消音為後續的震耳欲聾埋下伏筆,蘑菇雲則從明豔耀眼變成漆黑一團,這出人意料又令人恐懼的威力讓奧本海默心有餘悸,他傾注心血的洛斯阿拉莫斯基地變成他想飛快逃離的煉獄⋯⋯
實際上,後來已有種種歷史證據證明,日本在二戰中投降的原因不止美軍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但這段歷史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是一個復雜神秘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認為是那兩顆原子彈終結了戰争。
讓我欣慰的是,諾蘭在電影中加入了這樣一句台詞——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先後爆炸後,奧本海默将頭轉向愛德華 · 泰勒,他說:" 你知道嗎,愛德華,我剛剛從華盛頓的簡報中得知,日本距離投降有多近。我們用這種武器對付了一個基本被擊敗的敵人,我對此感到非常困擾。"
雖然,這只是電影《奧本海默》講述的故事中的一小部分,但能讓觀眾體會到歷史的復雜。
所以我希望諾蘭電影的成功,能教給好萊塢和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如何制作嚴肅電影。電影人有責任去拍真實的人類故事和復雜的歷史,而不僅僅是超級動作英雄。
永遠被稱為美國 " 原子彈之父 " 是奧本海默的悲劇命運
對于原子彈的研發,奧本海默早就痛苦地意識到,如果成功了,它将被用于整個城市,大多數受害者會是無辜的婦女、兒童和老人。因為原子彈的使用不針對具體的軍事目标,它的爆炸将摧毀整座城市,成千上萬的無辜者會犧牲,但奧本海默别無選擇。
因為當時德國也快要研發出原子彈了,奧本海默了解能力極強的德國物理學家海森伯。如果法西斯陣營的科學家在制造核武器的競賽中處于領先地位,那麼希特勒就會用它赢得戰争。所以奧本海默知道他必須這樣做,雖然他對美國擁有原子彈後将引發的悲劇深感憂慮。
電影《奧本海默》劇照(視頻截圖)
永遠被稱為美國 " 原子彈之父 ",是奧本海默的悲劇命運。他不想成為一種恐怖武器的 " 父親 ",但這是他的宿命。
對奧本海默而言,原子彈不僅毀滅了世界,也毀滅了他的個人生活。1945 年他成為美國最著名的科學家,被視為民族英雄。他的照片也登上了《時代》和《新聞周刊》等雜志的封面,他獲得了極大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他開始向公眾告知原子彈的危險,他在公開場合演講時提到 " 我的雙手沾滿鮮血 ";他致力于遏制核威脅,奮勇地将人們從核彈文化的歧途上引開。然而科學家的良知,與當時的美蘇冷戰大背景格格不入。奧本海默深陷政治鬥争的旋渦,他堅持想以某種方式把從 " 魔瓶 " 中放出來的 " 核妖怪 " 塞回去,但與他作對的政治勢力想的卻是 " 決心把奧本海默裝進瓶子,扔到海裡去 "。
九年後,奧本海默在秘密法庭的安全聽證會上接受審判并被羞辱,他對美國的忠誠也遭到了質疑。奧本海默的安全許可被撤銷,那場聽證會的記錄也被洩露給了外界。奧本海默的私生活被曝光,他被污蔑成間諜,最終含冤而死,六十年後才得到正名。
人工智能是又一個 " 奧本海默時刻 "
誠然,正如哲學家黑格爾所言," 人類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不會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但我想,奧本海默會争辯說,人類是脆弱的,他們犯了許多同樣的錯誤,但我們依然能夠從歷史中學到東西。
比如,諾蘭的電影說服了數以百萬計看過這部電影的人思考這段歷史,閱讀《奧本海默傳》,并從中有所體悟。我來中國與讀者交流,讓我驚訝的是,大量青少年讀者讀了這本書,這非常鼓舞人心。他們以前也許不知道奧本海默是誰,只是隐約将他的名字與原子彈聯系在一起。因為這部電影,他們能在年輕時了解這段歷史。等他們長大後,當他們能夠做出一些選擇時,他們會思考,會站在人類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而不僅僅考慮眼前的利益。
《奧本海默》的全球票房(圖據 Box Office Mojo)
奧本海默的命題永遠不會過時,我們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社區中,這裡充斥着科學技術、計算機和人工智能,背後的科學家在所有的突破中都會面臨各自的 " 奧本海默時刻 "。
技術發展得太快了,我們周圍的世界也在飛速變化。我爺爺奶奶出生在一個沒有汽車的世界裡,而我們現在有火箭、飛船,還有可以與之對話的計算機。可以預見的是,未來 10 年到 30 年裡,世界變化将更快。不過,我們在使用新技術時都會面臨一個選擇——在人類發展與技術進步之間發生衝突時怎麼辦?我們需要有良知、關心人類命運的科學家站出來向公眾解釋一切。
電影《奧本海默》劇照(圖據豆瓣)
現在,人工智能就是人類的 " 奧本海默時刻 "。人工智能的創造者之一薩姆 · 奧爾特曼曾說,這是一個時刻,我們正處于這種新型科學、人工智能的新革命的開端,我們像奧本海默一樣擁有 " 核武器 "。
我們現在應該考慮: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如何馴服它以及如何讓它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融入社會,還需要制定有關隐私的規則。盡管我們無法阻止科學狂奔,就像人們無法阻止原子彈的發明一樣,但我們可以學會調節它,并找到恰當的方式與之共處。
解釋復雜是科學家的職責,對于我們普通公眾,我們需要擁有理解復雜的能力,這需要大家多讀書。現在,大家一刷短視頻就停不下來,一天可以輕輕松松花幾個小時在短視頻上,但花一兩個小時拿起書閱讀,被認為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在我 20 多歲時,有電視但沒有互聯網、短視頻,讀書是一種最便宜的娛樂。現在,電腦、手機、平板⋯⋯所有螢幕都在搶你的時間。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在算法的 " 信息繭房 " 裡,你無法得到超出你的認知範圍的信息。書籍在傳達大型、復雜故事以及歷史和情感方面,要比短視頻有效得多,但你必須坐下來獨自完成閱讀,就像作者必須坐下來獨自寫作一樣。
我們的生活并非一定要受科技裹挾。諾蘭沒有智能手機,甚至不用電子郵件,更不要說刷短視頻了。他關注新技術,也并非不會上網,他只是不想被刷手機的慣性帶着走,導致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被切割成碎片。
諾蘭痴迷于探索 " 空間與時間 ",他的作品大多是關于這個大主題的。不用智能手機的諾蘭,卻拍出了《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奧本海默》這些極具想象力和科技硬核的電影。
記者|杜蔚 丁舟洋
編輯|王月龍 宋紅 梁枭 陳俊傑 劉林鵬 蓋源源
校對 |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