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VR資本收割史,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MetaPost
不知還有沒有人記得 , 在 2015 年,有這樣一支股票,在 A 股創業板創造了 40 天内 37 個漲停板的 " 奇迹 "。股價也從發行時的每股 7.14 元,最高漲到每股 327 元,翻了足足 45 倍,被當年的股民們稱為最強 " 妖股 "。它就是靠着一款叫暴風魔鏡的 VR 盒子,成為國内 VR 概念第一股的暴風科技。這也是當年 VR 概念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大受追捧的縮影。
而我們在整理 VR 的發展歷程時發現,暴風 " 妖股 " 這樣的魔幻現實故事并不是個例。就像曾經的 " 比特币 " 和現在的 "NFT"。面對 " 虛拟世界 " 這座大金礦,數十年來許多人都向它發起過衝鋒,但最後的命運卻大不相同。今天我們就繼續來聊聊 VR 的 " 野 " 史。
第一次衝鋒
90 年代,虛拟現實的概念通過各種影視作品的演繹,像時光機一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幻想素材。很快就有人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需求。跟時光機一比,帶顯示器的眼鏡似乎也不那麼難做。于是在那個年代,各大遊戲公司就把 VR 視為遊戲業的一次改革創新的機會,争相推出自己的 VR 產品。
1991 年,當時還是頭部遊戲主機公司的世嘉,宣布将開發一款 VR 眼鏡。随後公布了一張仿佛從科幻電影裡拿出來的黑紅配色頭顯概念圖。在媒體的報道下,迅速引爆遊戲圈。
另一邊世嘉的死對頭任天堂眼看形勢不妙,1995 年搶在世嘉之前發布了第一款 VR 概念掌上遊戲機 Virtual Boy。你沒聽錯,這款遊戲機一開始的目标是作為掌機天王 Game Boy 的繼任者。理論上玩家可以随身攜帶它,在任何場合随時拿出來,就能進入 3D 立體的遊戲世界中,初代 VR 一體機了屬于是。
但很快,買了 Virtual Boy 的玩家體驗了之後,發現這東西實在是離譜。限于當時的技術,Virtual Boy 只能使用單色液晶屏,于是就有了這詭異的紅色畫面。因為頭戴式會出現讓人頭暈的偏振現象,任天堂的解決方法是取消頭戴式,給頭顯加個三腳架,讓玩家自己的腦袋去适配遊戲機。用起來大概是這麼個畫面。盡管 Virtual Boy 搭載了超前的顯示技術,玩家也的确得到了新穎的遊戲體驗,但需要付出的卻是高達 15000 日元的售價,以及自己的眼睛和頸椎。
在賣了不到一年以後,1996 年初 Virtual Boy 就因慘淡的銷量被任天堂停產,成為任天堂最不想被提及的黑歷史之一。
有了 Virtual Boy 的前車之鑑,包括世嘉在内的其他遊戲公司都打消了用 VR 革新遊戲的念頭。
第一次衝鋒……宣告失敗。
第二次衝鋒
2012 年,又一位野生的勇者出現了!19 歲的加州少年帕爾默 · 洛基受夠了昂貴、笨重,效果又差的 VR 設備。于是他在自家車庫通過拆解研究 1970 至 2000 年初的 VR 設備,制作出開發者版本的 Rift 頭顯,性能與效果居然都超越了市面上各類 VR 產品。
後來,帕爾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Oculus,還在眾籌平台上成功吸引了近 250 萬美元的資金。2014 年,帕爾默的 Oculus 更是被 Facebook 也就是今天的 Meta,以 20 億美元的天價收購,讓 21 歲的帕爾默實現了财富自由。
盡管兩年後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後悔花那麼多錢買 Oculus 了,但 Facebook 這一重金收購的舉動似乎點醒了人們,20 年前或許還太早,但現在 VR 的時代就要來了!
2015 年,谷歌推出了只賣 5 美元的 VR 頭顯 Cardboard。這款我們現在經常嘲笑的「紙殼 VR」實際上大大提高了 VR 在大眾的傳播。
同年 HTC 發布了由 Valve 提供技術支持的 VR 頭顯 HTC Vive。
2016 年,更是被很多媒體稱為 VR 元年。Facebook 正式發售 Oculus rift 消費者版本。索尼也推出了 PlayStation VR。還有惠普、三星、微軟、英特爾……互聯網巨頭、手機寡頭們都紛紛殺入 VR 戰場。一時間 VR 概念熱度空前,應用前景想象力廣闊。
結果,就是又一次被打臉。
據統計,2018 年 VR 頭顯在全球僅有 350 萬的出貨量。這是什麼水平呢?對比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是 14 億部,是整個 VR 頭顯行業的 400 倍。問題還是 VR 設備沒能在體驗和内容上與已有的電子產品拉開差距。簡單來說,便宜的 VR 盒子不如手機好玩,貴的 VR 眼鏡不如電腦好玩。消費者對這些可以但沒必要的 VR 設備并沒有多大興趣。
2019 年暴風科技在連續兩年淨資產為負以後,以 2 毛 9 的股價黯然退市。2020 年谷歌宣布退出移動 VR 市場,三星的 VR 盒子停產。當年跟風入局的投資者和創業者,更是所剩無幾。
雖然資本熱度消退,但還是有 Facebook,HTC,微軟,PICO 等一批企業留了下來。在他們的投入布局下,VR 頭顯的沉浸感、佩戴體驗和成本都進一步優化,VR 技術在遊戲、醫療、教育、軍事等領網域默默發展迭代,等待着一個突破口。
第三次衝鋒
扎克伯格在 2018 年發布首款 Quest 頭顯時曾說過,當用戶數增長至一定的規模,VR 產業将迎來跨越式發展。而他預測,VR 硬體的銷量 " 奇點 " 是 1000 萬。後面的故事我們就比較熟悉了。
2020 年,Facebook 推出 VR 一體機 Quest 2,2021 年銷量已經超過 1000 萬台。随後 Facebook 在 2021 年宣布更名為 Meta,all in 元宇宙。
22 年 10 月,Meta 發布了 AR+VR 的 MR 一體機 Quest Pro。似乎在鼓勵大家在虛拟世界裡一起 996。國内 VR 品牌 PICO 也在 22 年 9 月發布了被字節收購後的第一款產品 PICO 4。号稱要做國内用戶的第一台 VR。
但在經歷過前兩次衝鋒的暴擊後,如今,悲觀是對 VR 概念預測的主旋律。Meta 的躊躇滿志,換來的卻是股價暴跌。許多人不再相信 VR 時代會那麼快到來,但就算那個真正的奇點還沒到,你也無法否認,VR 的時代一定在未來等着我們。這次會成功嗎?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