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年暴漲4倍,光模塊跟着英偉達喝湯,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讀懂财經
生成式 AI 爆發,應該投什麼?一直是投資人想知道的答案。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問題有了階段性的答案。
英偉達成為率先吃到 AI 紅利的公司,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英偉達股價狂飙 3.7 倍。英偉達的爆發也影響了國内 AI 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國内的光模塊產品是英偉達 GPU 的配套產品,一顆 GPU 需要 6-8 顆光模塊。英偉達也帶動了光模塊量價齊升:科技公司的購買 H300 的軍備競賽帶來了需求量大增。同時英偉達需要更高端的 800G 光模塊帶動了光模塊的單價提升。
靠着與英偉達的強綁定,光模塊成為國内 AI 產業鏈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中際旭創、天孚通信股價分别漲了 4.2 倍、2.2 倍。光伏爆火時候的口号 " 你要相信光 ",現在變成了 " 你依然要相信光 ",只是從光伏變成了光模塊。但前景一片大好的光模塊,也并非全無隐憂。
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光模塊是國内為數不多能在 AI 浪潮中兌現業績的板塊。國内大部分技術公司或被國外卡脖子,或技術與海外差距較大在 AI 浪潮中的參與度不高。但光模塊具備全球競争優勢,為海外 AI 提供了穩定的數據處理能力。
2、光模塊跟着英偉達喝湯。光模塊與英偉達的 GPU 強綁定,GPU 與光模塊結合後,可以為 AI 訓練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提供更高效的計算能力。中際旭創等國内光模塊公司也作為英偉達供應商,跟着英偉達銷量暴漲。
3、光模塊内卷不止。光模塊技術差距不大,一旦放量,競争會激烈,毛利率也會下降,并且下遊客戶倒逼光模塊快速迭代,兩個特性結合起來,光模塊企業智能不斷研發投入提早布局,產品迭代的速度也從 4-5 年内卷到 2 年。
光模塊領漲 AI 產業鏈
回顧 AIGC 一年多的發展,為 AI 打基建的上遊成為當下最大的投資機會,畢竟英偉達股價一年狂飙 3.7 倍的案例就擺在那裡。
把目光拉回到國内,涉及的 AI 上遊產業鏈主要包括芯片、算力、半導體、CPO、光模塊等關鍵技術領網域。在這些領網域中,光模塊成為分歧最小、股價爆發最炸裂的板塊。
光模塊可以簡單理解為給 IT 設備傳遞數據的元器件,是設備間數據傳輸的橋梁。目前由于技術限制,IT 設備只能識别電信号不能識别光信号,光模塊的主要作用就是協助設備進行光電信号轉化,幫助設備進行信息傳遞。在 AI 場景中,數據傳輸的速度直接決定了 AI 應用的性能。光模塊作為一種高速數據傳輸的解決方案,主要為 AI 提供快速的數據處理能力。
但就是這個聽起來技術含量不夠高的板塊成為國内 AI 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從 2023 年到現在,光模塊頭部公司中際旭創、天孚通信股價分别漲了 4.2 倍、2.2 倍。相比之下,其他 AI 上遊公司并不亮眼。算力頭部公司浪潮信息過去一年股價下跌 10%,芯片板塊、半導體板塊都在過去一年下滑了 20% 以上。
光模塊之所以一枝獨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全球領網域獲得了競争優勢。國内大部分科技公司或被國外卡脖子,或技術與海外差距較大在 AI 浪潮中的參與度不高。比如國内芯片公司就因為性能差距很難吃到 AI 帶來的增量市場,因此業績、股價受 AI 影響不大。
但光模塊也正是因為技術屬性稍弱,和許多電子產品一樣,雖然有技術學習周期,但整體還是拼成本、拼響應速度,所以也逐漸成為是國内具備全球競争優勢的產業。2022 年全球光模塊銷售額前十大供應商中,上榜的中國廠商達到 7 家。靠着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國内光模塊企業已打入海外大廠的供應商網絡,比如中際旭創就是北美四大雲商以及英偉達的供應商。
全球優勢也讓光模塊成為國内少數能與全球 AI 產業鏈挂鉤、形成共振的板塊。反映到業績上,中際旭創預計 2023 年度淨利潤為 20 億元 ~23 億元,同比增長 63.4%~87.91%。天孚通信預計 2023 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6.77 億 -7.58 億,同比增長 68% 至 88%。
那麼光模塊是如何受益 AI 浪潮的?
跟着英偉達吃肉
光模塊能夠兌現業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抱住了英偉達的大腿。AI 發展到現在離不開英偉達 GPU 提供的算力支持,而光模塊與 GPU 又是強綁定關系,一顆 GPU 需要 6-8 顆光模塊。
GPU 與光模塊結合後,可以為 AI 訓練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提供更高效的計算能力。
英偉達 GPU 出貨量的大增也為光模塊帶來了量價齊升的邏輯。從量的角度看,GPU 需求量正持續超出市場預期,台積電作為 AI 芯片晶圓制造供給方,最能感受到行業的變化,其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算力芯片復合增長率超過 50%。
而科技公司的軍備競賽也為 GPU 加了一把火,Meta35 萬塊 H100 的采購量高于此前市場對 Meta 不足 30 萬塊 H100 的普遍預期。微軟、谷歌也正在跟進計劃加大 GPU 購買量。GPU 的火熱也為光模塊轉化了訂單,據自媒體 " 信息平權 " 報道,自 META 采購更多的 GPU 以後,幾家頭部幾家光模塊公司的插單排產訂單已經要從 2024 年二季度開始。
除了數量激增外,英偉達也帶動了光模塊高端產品的出貨量。目前,市面上較為主流的有 200G、400G 和 800G 傳播速率的光模塊。速率越高的光模塊,數據傳輸速度越快。而 AI 對網絡端催生了更大帶寬需求,需要更高速率的光模塊,英偉達最新的 H100 芯片已經越來越加大對 800G 光模塊的應用。
這也使 800G 光模塊銷量暴增,有雪球投資人稱,2023 年 800G 光模塊的市場需求将在 120-140 萬個之間。而到 2024 年,僅英偉達就能撐起 1000 萬只 800G 光模塊的市場。中際旭創也在近日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透露,已接到重點客戶明年 800G 需求的明确指引和份額的确認,相比 2023 年需求是幾倍的增長。
800G 光模塊作為售價更高的產品,也帶動了光模塊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中際旭創在 2023 年三季度電話會議上透露,800G 產品從 Q3 來看營收貢獻度已經位居第一。800G 光模塊營收占比提升使中際旭創 2023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較 2022 年同期增加了 3.83 個百分點。
但實現量價齊升的光模塊也并非毫無問題。
發展确定但内卷不止
光模塊,雖然是光通信的核心部件,但聽名字就知道,模塊、模組,都差不多:買來内核零部件、搞點其他配件、通過工藝組裝起來、實現完整功能。這也構成了光模塊的硬傷 - 技術含量不高。
技術含量不高的光模塊很難拉開產品差距,即使我國企業之間的隔代產品技術差距也基本是 6-10 個月。比如在 800G 光模塊上,中際旭創走的是快了一點,但是光迅科技、華工正源、新易盛也都已經進入了交付階段。
這種產業特征決定了一是產品之間技術差距不大,一旦放量,競争會激烈,毛利率也會下降;二是在競争中,渠道、穩定的客戶關系更重要。
而解決這兩點的辦法就是迭代,通過迭代解決毛利率下滑的問題很好理解,產品迭代可以靠新產品實現溢價,減少舊產品競争激烈的影響。而放在光模塊產品,迭代也是獲取穩定客戶關系最有效的方式。
具體來說,光模塊主要應用在數據傳輸場景,數據領網域的一個特點是:數據量越來越多、結構越來越豐富。這就導致光模塊對速率要求也越來越高,產品迭代一浪接一浪。
比如 2015 年以前,數據中心光模塊大部分是 10G、40G 速率為主;随着移動互聯網爆發,2016 年時,25G、100G 的光模塊開始在海外先進的數據中心部署,三年後大規模普及放量。而先進數據中心,又開始布局 100G、200G 光模塊。在 2022 年,200G 產品開始大規模放量;然後,2023 年,英偉達又激發了 800G 光模塊的需求。在這種對速率要求快速提升的情況下,誰先研發出高速率產品,誰就能率先獲取客戶,享受到階段性紅利。
快速迭代的產品特性也決定了,光模塊領網域沒有永遠的赢家,只有通過不斷地研發投入提早布局,憑借時間上短暫的領先優勢,搶占市場賺取超額收益。這也倒逼着光模塊企業的不斷内卷。
内卷程度正在更新,此前光模塊產品更新周期為 4-5 年 , 而下一代由 800G 向 1.6T 更新周期将縮短至兩年。更内卷的行業既倒逼企業加大投入,影響利潤,也加大了企業被趕超的風險。
在 AI 帶動光模塊賽道爆發時,訂單勝過性感;确定性勝過了想象力。但一旦光模塊需求降速,企業利潤波動較大、護城河較短的弱點也将逐漸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