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越來越多中國人得「痔瘡」,原因終于被我找到了,歡迎閱讀。
痔瘡,是埋在成年人 " 菊花 " 裡的炸彈。
無事時和平共處,歲月靜好;發作時血花四濺,讓人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仿佛肛門直通大腦。
也是因為普遍和隐私,痔瘡成了人們不願提及的 " 最熟悉的陌生病 "。
為了對付它,有人熱水泡菊花,有人吹風筒烘屁股,這個普普通通的肛腸病,被硬生生地逼成了歷盡磨難的血淚史。
不禁想問,成年人,為何 " 菊花 " 連連失守?
01
不誇張,2 個人中就有 1 人得痔瘡
俗話說得好,人各有痔。仿佛中國人命裡都躲不過這一劫。
實際情況顯然達不到如此誇張的程度,但平均下來,我國每 2 個人中就有 1 人會受到痔瘡的困擾,這個數目依然不容小觑。
根據《我國居民生活方式與肛腸疾病關系調查分析》數據顯示,中國 18 周歲以上居民的肛腸疾病發病率為 50.1%,其中痔瘡類疾病的發病率一騎絕塵,占到 98%。
此外,中國男性和女性的肛腸疾病患病率分别為 51.43% 和 50.80%,患病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也就是說,在得痔瘡這件事上,與性别無關。
雖然男女在得痔瘡上概率都差不多,但不同地區的中國人,患病率就差的遠了。
◎ 湖南是痔瘡患病率最高的省份,其次是廣東,超過愛吃辣的四川和重慶,讓人意外。/ 圖:網絡
根據 2021 年制成的中國痔瘡地圖發現,成年人痔瘡患病率最高的是湖南,有 76.64% 的被調查對象表示自己身患痔瘡,其次是在大家印象中飲食清淡的廣東,患病率高達 67.42%,最低的是山東,僅為 27.07%。
湖南人愛吃辣,嘴裡冒火導致屁股着火,并不讓人意外。但廣東這個以 " 水煮 " 聞名的地方怎麼也會有如此多人得痔瘡?
想來原因并不簡單……
有獎小調查
動動手指投票,然後在文末留言
分享或咨詢痔瘡的防治方法
有機會獲得健康好禮一份!(價值 180 元)
02
逃脫不了的痔瘡劫難
痔瘡的發生、進程也總有迹可循。躲開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就可以躲過痔瘡。但問題是:在中國,你躲不開。
痔瘡,簡單來說就是被 " 玩壞了 " 的肛墊。肛墊是肛管黏膜下的一層環狀血管墊,其功能是靠着内部血管收縮來調節肛門的開關。
當人類決定直立行走後,重力給肛墊帶來了很大的負擔,人體的生理構造決定了得上痔瘡的 " 基本盤 "。
而此後的一系列糟糕的生活習慣,讓痔瘡的發病率一路高漲,首先就是 " 嘴巴犯了錯 "。
近些年來,中國人的胃,剖開來都是辣氣。根據最新的一份《中國辣文化報告》顯示,全國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喜歡吃辣,其中表示非常喜歡吃辣的占了 24.37%,明确表示不喜歡吃辣的只有不到 10%。
愛吃辣是個人選擇,但是吃進去的辣椒會不可避免的對肛門造成直接的刺激痛,此外辛辣還會導致肛墊充血,血包一旦被擠出肛門外,無法回縮,就變成了腫物脫出。
除了吃辣外,現代人蔬菜和水攝入太少、肉吃太多這樣不利于消化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便秘,便秘時我們會用力排便,導致腹腔壓力增高,使靜脈回流難度加大。同時幹硬的糞便會擠壓血管,導致血液回流受阻,久而久之,痔瘡必然找上門。
數據最能說明一切,中國成人常見肛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顯示,尤其是每天攝入牛羊肉和水產品的人群,相較于基本不攝入者,肛腸疾病的患病率最高增加了 14.5%。
◎ 得痔瘡,多多少少和吃脫不了幹系,同時錯誤的行為方式會讓痔瘡發生幾率成倍增長。/ 圖:123rf
與飲食相比,更重要的發病因素,往往是生活中一些行為方式上。
久站、久坐、久蹲等各種直接給肛門施壓的行為,造成的肛腸疾病後果最常體現在痔瘡上。
《中國成人常見肛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顯示,每天保持不良姿勢(如久站久坐) 4 小時以上者肛腸疾病患病率為 56.67%,而保持不良姿勢小于 1 小時的人群該比例僅為 44.95%,前者比後者患病率高了 11.72%。
久站、久坐的工作模式,破壞的不僅是你的生活,還有你脆弱的肛門健康。
除此以外,不良的排便習慣,更是進一步加劇了痔瘡的發生,根據《中國成人常見肛腸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的統計,排便時間超過 30 分鍾,肛腸疾病患病率相較正常水平上升近 20%,達到 68.52%。而如果能将排便時間控制在 5 分鍾以内,這一數字将回落到 44.41%。
手機的出現,讓成年人的如廁時間成倍增長。上廁所不玩手機,基本上很難。
而調查顯示,改掉這些不良習慣可以大幅降低患肛腸疾病的可能性,最高降幅可達近 30% 之多。
03
飄紅的痔瘡,究竟能不能根治?
痔瘡發作起來有多痛苦,得過的人才深有體會。
野子說自己得了痔瘡十多年,好的時候只是在如廁的時候血會安靜地滴落,但一旦發作,不管何時何地,一絲絲疼痛感吊着,牽扯着細枝末節的神經,你會不自覺的翻來覆去,想要找到一個合适的、可以減緩或結束那個疼痛的姿勢,怎麼着都不行。痛覺神經就在那裡細細撥弄着你的身體,不是痛不欲生的疼,仿佛是一場慢性折磨。
最糟糕的是這種酸痛裡還帶一絲脹痛,讓你想上廁所,有便意,你咬着牙用力将大便拉出後,發現痔瘡也從肛門裡跑出來,甚至需要手動操作送回去,此時的疼痛感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
即便最後上了手術台,痛苦也并沒有結束,切除痔瘡後,傷口會随着排便一次次撕裂,人生的磨難才剛剛開始……
然而,疾病痔瘡如此痛苦,在我國還是有 1/4 的人選擇不做任何處理,任由痔瘡病變程度發展到需要動刀子的程度,給出的理由是 " 覺得問題不大。"
但痔瘡患者卻不知道,即便最終選擇動刀子也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 王晏美曾多次公開批評痔瘡微創手術——是偷工減料的代名詞,是技術水平差的遮羞布,是過度手術的引誘劑,是快速復發與高危後遺症的代表者。/ 圖:圖蟲創意
中日友好醫院肛腸中心主任王晏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市面上以吻合器為代表的 " 微創 " 治療痔瘡的手段,非但沒有給患者帶來多少益處,相反,在很多方面還不如傳統方法好。
在他看來,以吻合器為代表的痔瘡微創手術包括吻合器痔環切術(PPH)、選擇性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肛墊上提術(TST)等方式。确實具有疼痛輕、住院和手術時間更短、恢復快等優勢,但也與大出血、直腸狹窄、直腸陰道瘘、腸漏、盆腔膿腫及膿毒血症等嚴重并發症密切相關。" 關于吻合器痔切除術具有較高的復發率和脫垂風險。對于有貧血、長期有痔危險因素的老年患者,更不建議采用吻合器痔切除術治療。"
對于痔瘡治療而言,《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明确表明,大部分痔病并不建議手術治療,而是優先采用保守治療,即便保守治療無效,也可以先用門診内痔套扎,結扎,注射等方法處理,不需要做手術切除。
需要提醒的是,要想通過藥物或手術徹底消除痔瘡,恐怕是痴心妄想了。
痔瘡長出來後,就不存在根治的說法。
因此,先天不足别無他法,那就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
除了糾正上述導致痔瘡發作的不良行為外,日常提肛被認為能夠很好的預防痔瘡的發生。
提肛沒太多技術要求,就是找到 " 夾斷便便 " 的感覺,夾幾秒,放松幾秒,每天多來幾次。
朋友們,看到這記得提肛護 " 菊 "。
作者|王慧明
封面|銳景視覺
首圖|銳景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