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 為什麼農村是水泥路,而不是柏油路?,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正解局,作者:正解局,原文标題:《為什麼農村公路是水泥路,就不修柏油路?》,題圖來源:AI 生成
不少人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
當我們開車經過高速或是城市道路時,道路多是黑色的柏油路(瀝青路),但到了農村地區,公路就成了白色的水泥路。
很多人可能會問,同樣是修路,為什麼農村公路不修成瀝青路,而是要修水泥路呢?
我們能有這樣的疑惑,說明生活真的好起來了,畢竟農村鋪上水泥路,也不過是近二十年才有的事。
時間退回到上世紀 80 年代,彼時,我國的高速公路建設才剛剛起步,城市道路也多是低等級路面。
而多數農村根本就沒有公路,出行靠的是坑坑窪窪的土路,農村水泥路是從 2000 年以後,才開始慢慢多起來,還有很多鄉村,也是近十年間,才通上了水泥路。
至于為什麼是水泥路而不是瀝青路,還真值得說說。
農村公路從無到有,水泥路才是最優解
1978 年,全國農村公路裡程數不到 60 萬公裡,通公路的建制村不到 66%。
大量的鄉鎮和村莊,根本就不通公路,農民出行困難是普遍現象。
很多人應該都聽老一輩人講過他們上學的經歷,通常都是天沒亮就得起床,路上要打着火把照明,有的身上還會帶把鐮刀,方便清理荊棘和雜草,走幾十分鍾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趕到學校。
這是以前山區孩子們上學的常态,也是農村出行難的縮影。
人出不去,車更是進不來,何談發展。
農村苦沒路久矣,為了解決農民出行難題,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農村公路建設問題被不斷重視,國家逐步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都會拿出巨額資金投入到農村公路的修建上。
可全中國這麼大,沒有路的地方比比皆是,就算是巨資,分攤到具體鄉鎮、村莊的錢,就那麼點。
當務之急,是先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把農村通往城市的路打通。
錢,要花到刀刃上,預算有限,首要考慮的就是成本。
上世紀 90 年代,國内水泥價格是 300 元 / 噸左右,而當時道路瀝青的價格是水泥的 4~5 倍,平均每噸需要上千元。
修一公裡瀝青路,就能多修 3 公裡水泥路,這道題不用解,閉着眼睛選水泥。
其實,即便是預算足夠,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能修水泥路。
受限于技術原因,當時國内的瀝青質量不高、產量不足,2000 年時全國瀝青產量也不過 500 萬噸,滿足不了大規模的修路需求。
而水泥不僅便宜,產量也是十分充裕,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水泥工業技術水平和產量都在不斷提升,1985 年時,我國的水泥產量就首次登頂了全球第一,到了 2000 年,全國水泥產量則達到了 59700 萬噸。
另外,水泥路還有個優勢,就是結實、耐用,相對來說能用得久一些。
水泥路面是剛性結構,具有更高的耐久性和承載能力,理論上使用壽命可達 20~30 年;瀝青路面則是柔性結構,耐久性和承載能力相對低一些,使用壽命是 10~15 年。
2000 年之前,農村公路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很多鄉道都還是土路,村道就更不用說,"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交通出行還是很不方便。
2006 年開始,村村通水泥路正式實施,村道從土路更新為水泥路,考慮到農村地區機動車數量少交通量小,對路面的破壞和損耗也小,更結實耐用的水泥路,也更符合實際。
便宜又耐用,在腰包還沒鼓起來的情況下,水泥路成了農村修路最優的解法。
抛開錢不談,能不能也是個問題
抛開錢的問題先不談,農村公路選擇水泥路,還有其他現實因素的考量。
我國農村分布廣,除部分位于平原地區外,很多村莊都在山區、丘陵,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原料運輸難,重型設備更是難以進入,施工難度非常高。
瀝青路面的修築,對重型設備依賴度高,需要運料貨車、攤鋪機還有壓路機協同作業,還得是平坦寬闊的作業條件,農村公路彎道和陡坡路段占比大,同時路寬普遍在 3~3.5 米,即便機械能進來,也很難發揮作用。
相比起來,修水泥路對重型設備的依賴就小很多,處理方式更靈活,實在沒條件,就用人來肩扛斧錘,路面鋪築設備用不了人工也能上。
所以,修水泥路在技術上也更可行。
我國很多落後地區的公路,早期修建都是靠人硬生生在山上甚至懸崖上鑿出來的。
在重慶巫溪縣的大山深處,距離蘭英大峽谷底 1000 米高的地方,有一個村莊叫周家坪。
這裡山高路險,村民想去巫溪縣城,單程要徒步 13 個小時,要是想背點土豆出去賣,或者從縣城買點化肥回來,更是難上加難。
村民不甘心一直過這樣的苦日子,2001 年周家坪開始修路,大型機械無法進場,他們把 50 米的保險繩拴在腰上,冒着生命危險吊在懸崖邊,用鋼釺、鐵錘打炮眼填炸藥。
周家坪的幾十個村民,用了 4 年多的時間,終于在懸崖上建成了一條 1000 多米的挂壁公路。
通往外面的路打通了,但想出村依然得步行,路上還經常會有碎石砸落,下雨天仍然泥濘難行。
2017 年,政府出資對蘭英挂壁公路進行全面硬化,為了方便汽車進出,又将路基往下挖了幾十厘米,全線鋪上了水泥後,這條挂在懸崖上的農村公路,才算真正意義上修好了。
不過後來由于暴雨和崖壁崩塌等原因,水泥路面出現了裂縫和沉降,蘭英公路又進行了加固更新,現在已經鋪設成了瀝青路面。
如此條件下修路的村莊,不是少數,所以早期修路,除資金問題外,由于環境的制約,重型設備用不了,只能先修水泥路。
另外,公路修起來了,後期的維護也是個大問題。
由于水泥和瀝青的材料特性,瀝青路面耐久性相對較低,需要更頻繁的維護,水泥路面更結實,維護頻率會低一些。
這方面來說水泥路也适合當時的農村,畢竟路雖然修了,但 " 村村通 " 工程并沒有納入我國公路養護體制,農村公路普遍缺乏科學的管理和養護措施,結實耐用的水泥路更符合實情。
所以,不管是從成本的考量,還是耐久性實用性,乃至施工條件等方方面面的制約,咱們當時要修路,只能是水泥路。
公路從無到有再到通,見證着農村發展
從 1978 年到 2023 年,我們用了 45 年的時間,将農村公路裡程從 58.6 萬公裡,修建到了 460 萬公裡,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都通上了硬化路。
農村公路從無到有再到通,過去被大山、懸崖封鎖在偏遠地區的人們,出村需要翻山越嶺涉水過河的歷史,也成為了過去式。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阿布洛哈村,是全國最後一個具備條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
這個村三面環繞着海拔 30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形結構非常復雜,修路前,村民想出去,需要翻懸崖、坐溜索,想運東西得靠人背馬馱。
為了把這條鄉村公路修好,還動用了重型直升機,這在我國交通建設史上都是頭一次,可見修路之難。
2020 年 6 月底,3.8 公裡的硬化路終于修好了,随後客運車也開到了村裡,現在村民坐車只需要十多分鍾就可以出村。
有了公路,阿布洛哈村裡的玉米、臍橙等農產品,再也不愁運不出去,因為品質高賣得好,臍橙種植面積也從 40 多畝擴大到了 400 畝,農戶的收入成倍提高。
近年來,阿布洛哈村還在積極發展旅遊業,因為優美的自然風光、特色種植業和彝族民俗文化等,到訪的遊客越來越多。
2021 年,阿布洛哈村剛通路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 9991 元,2023 年更是增加到了 13766 元。
随着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全面普及,這樣的故事在全國各地農村上演。
一條條農村公路,為偏遠落後的鄉村,帶來的不僅是便捷的出行方式,還有更快速的物流運輸通道,帶動着農村特色種植、養殖、旅遊業等方方面面的發展,村民們再也不用背井離鄉,靠自己的雙手也能賺錢。
修路,對于農村經濟的推動無需多言,收入就是最好的證明。
1978~2023 年,随着全國農村公路裡程數的增加,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從 0.013 萬元 / 人,提高到了 2.169 萬元 / 人,增長了近 166 倍。
在江浙等經濟更發達的省份,有不少地方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 4 萬元 / 人,與城鎮居民相差無幾。
村公路修通後,水泥路不再是唯一
農村公路的通達,帶動了農村經濟的迅速發展,農民生活逐漸富足起來,有小汽車的家庭越來越多,2023 年,農村居民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達到了 40 輛。
原來鮮有通車的鄉鎮、農村公路,随着客運和汽車的增多,甚至開始變得擁堵起來,尤其是趕上逢年過節,本就狹窄的路面,行人、電動車、汽車擠在一條道上,會車錯車也難搞,還有很多車停靠在路邊,導致其擁堵程度堪比城市街道。
這種情況在全國鄉村更加普遍,近年來常有此類新聞報道,原來的村村通工程,現在被許多村民稱為 " 村村痛 "。
究其根本,是原來的農村道路規劃,逐漸滿足不了人們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
首先是太窄了,農村公路普遍設計寬度為 3.5 米,是出于修路成本、施工難度、車輛流量等多方面的考慮,但這已經不再适合多數農村。
其次,當初修路時,由于資金緊張、缺乏監管等原因,部分地方道路質量不過關,還有維護不到位、超載超重車輛多等諸多因素,導致路面破損嚴重,原本可以用上二十年的公路,幾年時間就破破爛爛。
不過這種情況正在逐步改善,道路質量、管理養護等問題越來越受重視,2014 年國家提出 " 四好農村路 ",要求農村公路不僅要建好,還要管好、護好、運營好。
2023 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的總裡程是 460 萬公裡,其中鋪裝路面裡程及比例分别達到 422 萬公裡和 91.8%,優良中等路率也提升到了 91.1%。
路變好了,也變寬了。
現在有很多鄉村,根據實際情況正在拓寬公路,原有 3~3.5 米拓寬至 4.5 米甚至更寬,以便容納更大的交通量,為鄉村發展提速。
同時,以前由于技術原因,瀝青質量不行、產量不高,也成為了過去,現在很多農村公路正在進行 " 白改黑 " 工程,把原來的水泥路面更新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不僅道路質量和使用壽命得以提升,美觀性、行車舒适度方面,也得到大幅改善。
不久的将來,當人們行駛在平坦開闊的農村公路上,又會發出新的疑惑:為什麼農村的水泥路逐漸消失了?